01 | 钱是从哪儿来的?

  • 有知有行 · 2020年12月7日
  • 108058
  • 925

欢迎来到《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这是我们的第一讲。

既然是第一讲,我们就从一件特别基础的事情开始讲起。

来到有知有行的同学,相信都是为了投资来的。那么投资最核心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赚钱——我相信没有人是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赔更多钱的。

那么,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出现了:钱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假如流落荒岛……

这个问题其实很大,回答的角度也有很多。比如有的同学会很直觉地想,钱是国家发行的、是政府背书的。这当然没错。不过我们可以考虑这么一个场景:

来源:depositphotos.com

现在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个装着一百万美元的宝箱。有一天你乘船出海,船走到一半坏了,漂流到了这个小岛上,就像鲁滨逊一样。那么宝箱里的钱对你有用么?肯定是没用的,可能还没有一张渔网或者一棵椰子树更有用。

所以,我们能得出一个很重要的常识:钱这个东西——在这里更准确的定义是「货币」——不管是谁,印出来再多,如果它不能换来我们想要的东西,那它就一文不值。

所以你看,我们想赚的不是钱本身,而是钱背后的东西——资源、产品和服务。

可这个时候,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

我们都知道,资源是有限的,产品和服务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如果大家都在忙着赚钱,那谁在亏钱呢?换句话说,多出来的钱是怎么来的呢?

简单来说,多出来的钱,主要是三个因素造成的:自然资源、劳动和技术。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人类从古到今,生活都需要木头。开始的时候,我们砍树特别费劲,但是有些人很聪明,把石头打磨成了石斧,于是大家砍树效率一下提高了。

在这个过程里,人,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利用自然资源(也就是石头),改进了技术(原来没有斧子),把以前一年砍树 20 棵的水平提高到 200 棵的水平,多出来的资源又可以用来进一步改善生活。渐渐地,大家的日子都变得更好,于是社会整体的财富也增加了。

人类财富的积累

当然,这是个简化的例子,真实世界远远比造斧子砍树复杂得多。可如果你稍微回想一下,人类积累财富基本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袁隆平让我们可以在同样一亩地上种植出更多的庄稼,养活了更多人口,而更多的人口也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电话、微信和各种视频会议系统让人们可以更高效地沟通,催生出了更多的共识和智慧;抗生素和手术刀让我们可以更加健康地生活,以及延长整个种族的寿命。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我们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同时施加各种劳动、并且创造了各种新技术而带来的。

这里可以给你一个概念,截止到 2020 年这个时点,人类社会的总财富大概是 300~400 万亿美元这个水平。其中超过 200 万亿美元是土地和房产——没错,这类最最古老和经典的资产类别,占据了人类总财富的 2/3 左右。

而全球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大概在 70~90 万亿美元左右,是第二大的资产类别;另外,现金、硬币等等大概是 30 多万亿美元,而黄金总市值差不多 7~9 万亿,剩下的还有一些很小的类别,比如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资产。

人类社会总财富分布
来源:howmuch.net | 制图:有知有行

理解了这个「自然资源 + 劳动 + 技术」的逻辑框架,我们就应该对钱、或者说「财富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有一个最基础的认知。

近三百年的「财富大爆炸」

不过讲了这么多宏观的东西,你可能更关心的是:这一切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或者说得再直白一点,人类社会是拥有这么多财富,但是怎么能让这些财富多往我的兜里跑一些呢?

我们慢慢来说。

首先,我要恭喜你。因为有一个常识我们常常忘掉,就是虽然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如今已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在人类漫长的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历史里,绝大多数财富都是在过去的 300 年里创造的。

一张图直接说明问题:

过去两千年的世界生产总值
来源:ourworldindata.org

上面这张图,把世界银行从 1990 年开始的最新数据,以及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所建立的 1990 年之前的历史估算数据拼接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过去两千年多的经济增长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在 19 世纪之前,人类社会财富积累的增长几乎是一条横线。但从 1800 年之后,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我们来到了财富大跃迁的阶段。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也有很多种,不管是科学的启蒙,工业革命的诞生,还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我也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从历史的视角来说,我们都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一个经济腾飞、财富爆炸的时代。「股神」巴菲特曾经谦虚地表示,自己是中了卵巢彩票

这说的是他一切成功的基础,就是生在了 20 世纪飞速发展的美国。否则,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一辈子只懂得配置资产和挑选好公司股票的老头,放在几百年前甚至原始社会,可能是全世界最没用的人。

另外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现代公司与现代资本市场制度的诞生。这也和我们每个投资者息息相关。

熟悉商业史的同学可能知道,现代股份制公司的雏形起源于 17 世纪的荷兰。当时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商品叫香料(比如胡椒大家就很喜欢),所以跨海跨洋的香料贸易和运输就发展得非常红火。

荷兰的航运业一贯发达,加上阿姆斯特丹是欧洲著名港口,于是远洋船队相当之多。不过当时它们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单打独斗的小船队很多,之间也要各种恶性竞争。

本来航海的风险就高——资金要求大、海盗也十分猖獗、遇到风暴之类的天气问题更是血本无归——再加上西班牙、葡萄牙的大型船队竞争力也很强,所以,当时就有人提出,应该把各个小船队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组织,统一调配各个船队。这样一来,不但能分担经营风险,也可以降低竞争,节省成本。

于是,在 1602 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了,而且公司决定向公众募资,这样可以筹集到更多的钱,来和强大的西班牙葡萄牙船队竞争,而募资的方式就是把公司的所有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并且给每个认购的人一张凭证。

你肯定已经意识到了,这不就是如今我们买的股票嘛。这就是最早股票的来源。

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凭证
来源:stockmuseum.com.tw

有了股票这种东西,股市——也就是股票市场也就呼之欲出了。当时东印度公司有个神奇的规定,就是整个公司要等到十年之后才会给股东们分红——现在听起来的确是非常长期主义的,甚至有点像风险投资。

但肯定有人等不了十年再拿回收益,于是,东印度公司的所有权凭证就开始被大家互相买卖,于是阿姆斯特丹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后面的事情,熟悉欧洲史的同学肯定很了解了。

其他船队怎么可能是东印度公司的对手,很快,这家公司就成为了 17 世纪的海上霸主。据后人估算,东印度公司巅峰时期的市值将近 8000 万荷兰盾,约等于今天的 8 万亿美元。

所以,钱究竟是怎么来的,现在我们的思路就很清晰了。人类通过利用自然资源、投入智慧和劳动、发展创造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公司为单位而创造的。

而现代股份制公司的组织结构,加上资本市场制度,使得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参与到这种创造财富的过程里——当然,在分享利益的同时,每个参与者也都承担了相应的风险,接受了自己投入的钱被一个大浪打过来就拍没了的可能。

但无论如何,真实地创造财富、合理地分享财富、踏实地积累财富,是如今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的时代红利。

关心「钱最终去哪儿了」

最后我还想说,懂得这些大道理,其实对我们日常的投资实操也有很大的好处。你在生活中肯定见过这样的例子:听到小道消息就 all in(全仓)一只股票,稀里糊涂赔了很多钱;在牛市高点一鼓作气杀进去,到了熊市又惨兮兮割肉清仓;看到别人买房自己也跟着买,结果偏偏自家楼盘几年过去了也没见涨;更不用说时不时能在媒体上看到的理财产品「暴雷」新闻,比如 P2P、原油宝等等。

这些事情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太多人把投资理财当成了一件非常抽象的事情,而忘记了只要我们在做投资,我们就是把钱扔到一个非常真实的、希望用这笔钱创造更多财富的组织里。

比如很多人在买 P2P 的时候,只会盯着收益看,觉得这是一个「投入 1 万块能返回 11000 块」的「理财产品」——但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神奇的机器,把钱扔进去一年之后就能返回 10% 的回报,而只有真实的、创造财富的公司、人与双手。

所以在投资领域,我们总会强调,一定要去了解投资的「底层资产」是什么,也就是不管某种产品被包装成什么样、名字叫得多么好听、由什么大牌公司出品或者销售,我们都应该去关心钱最终放在哪儿了,它获得回报的来源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满足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常识与公理。

如果牢记这一点,你在投资中就已经规避了绝大部分的骗局与风险。

本讲重点

下讲预告

规避骗局和风险固然重要,可我们投资的目的不只是不亏钱,还要追求好的收益。

下一讲,我们就来说说:在投资中,我们到底能从哪里获得收益,哪种投资方式的回报最高?

  • 武泓屹

    关于底层逻辑这点,发散开来想一下。 回归底层逻辑、查看第一手资料,首先要有这个意识。这个意识,需要投资者教育、官方宣传、最需要时间。 有了这个意识之后,再看操作层面:如何查看一家公司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 这么说可能有些事后诸葛亮,以P2P为例,从财新调查报告来看,很多标的公司的情况,在查阅第一手资料(工商信息)之后其实都是经不起哪怕一丁点推敲的,然而还是阻挡不住大家的前赴后继。 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就不知道什么是第一手资料,更不用说如何查询第一手资料了,那些光鲜的宣传资料,就足够吸引人了。"e租宝都去央视打广告了,还不可信吗?" 只要不是第一手资料,都有造假的可能——要把这个观念植入人心,感觉道阻且长,甚至感觉有点不现实。 背后是信息不对称,是人的贪婪,骗人者和被骗者皆是。 人不可能不贪婪,这甚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之一。那就只有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让第一手资料更透明、更易获得、更快获得吧! Love&Peace (比心)

    3年前
    296
  • 孟岩

    如果重写这节课的话,我一定会结合我在 2022.01.09 写下的这篇文章《钱、工作、投资》,麻烦负老师或其它伙伴帮我贴个链接,谢谢~ 在这节课里,我们说:我们想赚的不是钱本身,而是钱背后的东西,资源、产品和服务。 一方面,钱代表了背后的这些东西。我们想获得的其实不是钱,而是支付这些产品、服务的能力。 另一方面,钱是我们创造这些财富时社会给我们的交易媒介,或者用 Naval 的话说,是社会打给我们的欠条:嘿,你创造了一些东西,这是你的欠条,将来你可以换取你需要的东西。 如果总结一下这几个词,钱、财富、公司和投资,大概是这样的: 钱的背后是产品、资源和服务,是财富; 财富是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公司是更高效率的组织形式,让我们更有效率地创造财富; 投资则是把金钱用资本的形式,参与到公司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去。 投资的所获得的收益,是哪儿来的呢? 一种是掠夺,把别人的交易媒介抢过来。曾经国家间的战争和掠夺,包括在股票市场里的一些收割行为,都是这样; 一种是创造,把我们的欠条当成资本投入到公司里面,参与到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过程中。当我们作为股东或债主的公司创造了更大价值,获得了更多收入,我们也根据之前的约定,获得相应的回报。 孟岩 update on 2022.10.04

    1年前
    207
  • Rachelc

    很是触动! 1-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心里都想着赚钱赚钱💰,第一反应就是赚钱,却忘了原来赚钱的背后是资源,产品和服务。(虽然很简单的道理,但确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想要干嘛?因为之前做了个课题,却忘了最…最后的目的是想要去干嘛。) 2-真正了解我们的投资原来是去『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是否盈利了,赚钱啦。(有为仁兄提到的人性,只想着稳定且频繁的高额回报。) 太赞了,第一节课,就刷新了好多认知,从底层回答了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理财小白表示很感谢有知有行)

    3年前
    55
  • 熊有饭

    重温这一课,浏览留言区发现有和我一样的疑问🤔,那就是:我们参与证券市场,不可避免的参与股权交易。有买就有卖,那賺的钱💰还是交易的钱,和财富创造的来源似乎对不起来嘛。 现在我有点想明白了。 我们的想法是长期持有优质公司的股权,从而参与优质公司创造财富的过程,以公司股东的身份分享应得的收益。所谓价值,就是这部分收益的总和。价值投资称之为未来现金流。 但是如果市场的火热程度超出想象,不理智的人非要高价抢购我们手里的股票,以至于推高股价到达可以提前兑现我们想获得的未来现金流的地步。这时候的股权交易和长期持有优质股权的底层逻辑是不冲突的。 相反,当市场极度冰冷,不理智的人非要抛弃经营情况和市场火热时没有变化的优质公司股权,我们参与交易,获得更多公司股权,这样的行为和长期持有股权的底层逻辑也是一致的。 有人说投资是逆人性的,我想,这部分就是。

    1年前
    34
  • 步枫

    哈看到自己两年前的留言真的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经过这两年的学习再回来看这篇文章又有了更深入得理解。 正好刚刚看完了《财富的起源》这本有关复杂经济学的书,我们可以尝试换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说理解钱,财富,投资,这些词。 首先顺着孟岩「自然资源,劳动,技术」这个框架做一些拓展。 整个社会最根本的矛盾来源于地球上「资源」是有限的与人类永不满足的各种「需求」,谁都想过得好一些,活得久一些。 而技术可以被拆分为「物理技术」与「社会技术」。「物理技术」是指为了满足需求如何转换物质能量的方法,既可以是产品(比如文中如何让斧子更锋利),也可以是服务(比如如何捏脚捏得更舒服)。「社会技术」指的是为了满足需求如何将人们更好的组织在一起,比如文中提到的公司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社会技术进步。再往大点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法律与道德,往小点说家庭与血缘关系都是一种社会技术。 而「劳动」,又或者可以称之为「商业计划」,就可以看作是将一系列物理技术与社会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策略在整个环境之中以满足需求的种种行为。 于是,钱就是通过商业计划满足他人需求之后获得的报酬,也可以用来购买满足自己需求的商业计划,背后代表的更是有限的资源。 而投资,就是将资源注入到商业计划之中,支持其中的物理技术与社会技术,希望这些技术能够服务好更多人的需求,而我们也因为这些技术服务了更多人的需求获得了更多的资源。

    1年前
    27
  • 罗敏

    投资是一生的必修课,第一课的内容让我想起一本书《小岛经济学》,这类投资底层逻辑和历史对于我们长期投资的人来说很重要,了解过去金融市场的历史和各类数据,能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特别是看到身边投资股票的朋友,很多都是凭感觉买,只看K线图,总想一夜暴富,买了就能涨几倍、10倍...... 所以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课程普及,踏踏实实的边学习边跟着抄部分作业,边自己做一些投资实践,内心涨跌都是踏实的。 同时我们遇见《有知有行》也是一群幸运的人,就像这周孟岩《投资实证》里说的…【抄作业】你需要找对人,还能需要理解他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这比想象中的仅仅「抄」一个代码,难得多。 他给出了以下两种抄作业的方式: 第一种,找到抄谁,然后完完全全跟着他去做。不要让自己的「操作」干扰了最终的结果。当然,这里我必须要再提醒一下,「识人」不容易,却是最最重要的,这个方式的结果,完全依赖于你跟的是谁; 第二种,依然需要找到抄谁,然后理解、学习他,明白他每一个动作背后的原因,吸收值得学习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然后,建立自己的投资系统,根据自己的系统来进行交易。在漫长的投资过程中,继续学习、借鉴别人,不断完善自己的系统,迭代自己的系统,交易自己的系统……循环往复。 所以大家一起跟着《有知有行》一起进步吧,财富和认知一起提升,最后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3年前
    377
  • 港港

    所以投资不应该是零和博弈,不是把钱从别人口袋里掏出来再放进自己的口袋。共享市场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才是我们应该树立的正确认知,每个人既是缔造者、参与者,也是获益者。

    3年前
    259
  • 毛远

    再想深一点,再想深一点。 我们投资赚到的钱,到底来自哪里? 如果能认真慎重对待这个问题,至少不会被太简单的骗术蒙蔽。 投资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在资本市场中的投射。

    3年前
    176
  • 俏俏✨

    「人为什么想要钱?」 因为钱能换来人们所需的资源、产品和服务。钱不是目的,是工具。 「钱为什么会变多?」 自然资源:环境中已存的 智慧和劳动:人类所思所想,加上所作所为 科学技术:为了提高效率而生产出来的工具和技术 以上三者结合所形成的底层资产长久的发展,使得社会总体财富增加。 「为什么这些钱与我们有关?」 财富的创造,通常以公司为单位进行,因为这种形式可以分担经营风险,节省成本,降低竞争。现代股份制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现代资本市场制度使得普通人可以参与财富创造、分享财富、积累财富。 而投资这个动作,就正是在参与财富的创造。 同时,由于自然资源+智慧和劳动+科学技术=社会总体财富的增加,所以有人因投资赚钱时,不一定有人亏钱。这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 「钱去哪儿了?」 投资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概念。 投资意味着我们把自己的钱实实在在的放入到了一个或者多个公司里,公司再将这笔钱用来创造更多的财富。而财富只能通过真实世界中的已有的资源、人类的智慧和劳动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即底层资产)才能获得。真实世界,也意味着收益与风险并存。 所以我们最终关心的应该是:我们把钱放在了哪个公司?哪个行业?它获得回报的来源是什么?这个来源是否可靠(即满足世界最基本的常识与公理)? 以上,可以帮助投资的朋友规避绝大部分的骗局与风险。

    3年前
    144
  • EN?

    有两个地方受益。 一是投资的钱是源于社会总体财富增加。 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是跟车不久,隐隐想着目之所及如此多人跟车,大家都小赚一笔,这钱是从哪儿来的。 只是当时想当然的认为有水平高低的原因,所以我们赚的钱大约是从别个口袋掏出来的。(毕竟入市破产的新闻不少) 即便后来一直往价值投资深入,也没能再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被点明了,恍然觉得前路敞亮,不过是自己还没能融会贯通罢了。 二是了解底层资产再投资。 投资的背后是公司,虽然是寥寥几字,却已经在无数地方无数次看见,囫囵吞下之后却总茫然于实践。 主要是跟车之后颇有懈怠,有种芸芸众生总能找到下一个指路人的期望。 不了解底层资产不投,算是给自己的一记响钟,值得记录进清单里,于时刻警醒自身。 了解且慢时间不长却毅然跟车,了解孟总时间也不长但追随着来到有知有行。感谢自己这份头脑发热,也感谢有知有行让慢慢前行的我在此处寻得诸多良师。

    3年前
    95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