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黑板报

黑板报策略 2025 年一季度回顾

  • 知行研究 · 4月15日
  • 1337
  • 12

各位关注黑板报策略的老朋友们,大家好。2025 年一季度已经结束,又到了回顾各期黑板报策略在一季度整体表现的时候了。

首先来看看A股的表现。下面这张图展示了主要宽基指数 2025 年一季度的涨跌幅变化。绿色的线是代表全市场平均水平的中证全指,一季度上涨 1.6%,整体涨幅较小。全市场表现较为平稳,但内部分化明显。

小盘股指数今年一季度表现好于大盘股指数,市值平均规模越小的指数表现越好,这与去年的情况完全相反。具体来看,中证2000一季度上涨 7.08%,中证1000中证500上涨 4.51%、2.31%,而沪深300下跌 1.21%。沪深300作为大盘股指数的代表,一季度是下跌的。

除了不同规模指数之间有所分化之外,不同行业、不同主题指数之间的分化也很明显。我们把黑板报关注的一些指数 2025 年一季度的涨跌幅对比,展示在了下图。其中科技主题的基金表现很好,尤其是中概互联、恒生科技这些中概股,今年一季度上涨 18.17%。全指信息上涨 3.28%,虽然不及中概股,但相比于沪深300、中证全指等市场指数,也有超额收益。医药终于不再垫底,行业主题基金里,800消费表现较弱,但跌幅也小于沪深300

今年一季度除了规模指数、行业主题指数之外,还有一个现象是需要注意。那就是中证红利表现不佳,排名垫底。受到煤炭、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拖累,中证红利一季度下跌 3.11%。前两年市场下跌时,红利表现较为坚挺,今年一季度科技成长大放异彩时,红利则小幅下跌。每类风格的资产都有自己的运行周期,中证红利虽然有长期创新高的能力,但短期的波动也不可避免,大家要建立合理的预期。

介绍完市场的情况,我们来看下各期黑板报策略的情况。从 2020 年 8 月发布黑板报策略第 1 期以来,随着市场温度的变化,黑板报策略不断更新调整组合的仓位情况,根据不同用户的入场时机选择适合当下的配置,目前已经建立了 7 期黑板报策略。

在过去下跌的市场里,每期黑板报策略都慢慢加仓、买入偏股基金,提高股票仓位。面对过往A股持续三年多的熊市考验,虽然黑板报策略已经分批买入、谨慎加仓,但由于熊市周期较长,各期黑板报策略的股票仓位都积累到七成以上。

今年一季度各期黑板报没有进行加仓、减仓的操作。下面这张图是全市场温度在 2025 年一季度的走势图。全市场温度代表了全市场股票估值在历史上的百分位情况,分为低估区、中估区和高估区。今年一季度,全市场温度一直处于中估区域,在 40° 附近徘徊。既没有大跌到进入低估区域,也没有大涨到进入高估区域,甚至都没有超过 50°。

各期黑板报策略经历了前三年市场大跌的情况,在市场低估区域不断加仓,股票仓位都在七成以上。今年的全市场温度一直在中估区域,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跌,让全市场温度回到低估区域的情况,自然不需要进行加仓操作。

那么为什么没有减仓操作呢?

黑板报策略的减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股票类资产大幅度的减仓。这种情况,依赖于全市场温度进入高估区域。当全市场温度高估时,意味着黑板报持仓的多数品种也处于高估区域,按照黑板报低买高卖的投资逻辑,就会进行分批止盈的操作,股票类资产的仓位会大幅度下降。

另一种减仓的情况是,全市场温度没有进入高估区域,但个别品种已经进入高估区域,黑板报策略会针对该品种进行止盈减仓的操作。减仓后的资金会找机会买入性价比高的品种。因此,这种减仓更多的是做品种之间的再平衡,不会带来股票类资产仓位的大幅度下降。

今年一季度,中概互联全指信息出现了明显上涨,但没有进入自己的高估区域。全指信息一度接近,但后来出现了回调,没有触发减仓指令。因此整个一季度,各期黑板报策略都没有进行减仓操作。

接下来我们看看 2025 年一季度,各期黑板报策略的业绩表现情况。尽管第 1-7 期黑板报的股票仓位和具体持仓有所不同,但由于持仓风格一直保持统一,以大盘为主、中小盘为辅;价值、成长、均衡风格分散配置。因此,第 1-7 期黑板报同样区间内的业绩走势是较为类似的。

2025 年一季度,第 1-7 期黑板报平均涨幅在 1% 左右,这个收益率水平,从绝对值上表现一般,原因就是今年一季度各指数本身的绝对收益水平都不高。但各期黑板报策略相对于沪深300,是跑赢的,跑赢了 2 个百分点左右。

从风险上,各期黑板报由于不满仓,整体波动比沪深300小。从收益上,各期黑板报持有的偏股基金整体跑赢了沪深300

持仓的宽基指数基金里,尽管中证红利创业板指跑输沪深300,但中证500中证1000则跑赢沪深300很多,中小盘基金的配置,使得各期黑板报策略在宽基指数方面,小幅跑赢沪深300

在行业主题基金配置上,中概互联(恒生科技)、恒生科技、医药、信息、养老、消费,全部跑赢沪深300。行业主题基金作为黑板报策略里充当卫星资产的作用,在一季度为黑板报策略跑赢沪深300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另外,具体基金上,黑板报策略里有一只医药主动基金、一只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其他都是普通指数基金。工银前沿医疗A作为医药主动基金,一季度上涨 6.04%,同期全指医药指数上涨 1.8%,创造了较高的超额收益。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A作为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增强基金,一季度上涨 5.49%,相对于中证1000指数 4.51%,小幅跑赢。

拉长时间来看,各期黑板报策略相对于沪深300,都有一定程度的超额收益。下面这张图是第 1 期黑板报成立以来的业绩表现。第 1 期黑板报成立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截止到 2025 年一季度末,区间收益率是 11.54%。相对于沪深300指数,创造了 28.94% 的超额收益

图中红色的线就是沪深300指数,在 2020 年八月底到 2021 年二月初,市场快速上涨时,黑板报策略时跑输沪深300的。但之后,随着沪深300一路下跌,从 2021 年二月初跌到了 2024 年九月底,黑板报相对于沪深300来说,超额收益越来越明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整体回撤也要比沪深300好很多。

尽管去年九月底十月初,沪深300强势反弹,黑板报策略由于不满仓,反弹力度不如沪深300,但过往积累的超额收益并没有被明显吞噬。

我们将第 1 期黑板报相对于沪深300超额收益进行了拆分,方便大家对整个策略了解得更为清晰。

相对于沪深300超额收益中,大类资产配置贡献 12.18%。这里的大类资产配置贡献是指从组合建立开始,持有「65%沪深300 + 35%货币基金」组合,相对于满仓沪深300带来的超额收益。在沪深300整体表现不佳的阶段,持有一定比例的低风险资产,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比满仓股票的效果要好很多,不止是风险更低,超额收益也很明显。

相对于沪深300超额收益中,择时的贡献是 -3.78%。黑板报策略并没有在一开始就配置 65% 的股票仓位,而是进行了仓位择时,从不到 40% 的股票仓位一点一点加仓,加到了将近 80%。整体来说,黑板报策略的股票仓位要比 65% 高一些。超配股票的良好效果要等市场整体上涨起来,才能体现。

除了仓位调整之外,黑板报策略还进行了选基操作,也就是说,黑板报策略并没有一直持有沪深300,而是配置了不同类型的宽基指数行业指数。相比于只配置沪深300,黑板报在选基方面能力如何呢?

图中能明显看出来,黑板报在优选宽基上贡献了很高的超额收益。这意味着黑板报在红利、中证500、创业板上的配置带来的效果要好于只配置沪深300。除此之外,黑板报策略在优选行业上有少量的正收益贡献,正收益主要来源于全指信息,不明显则是受到了医药、养老的拖累,今年医药、养老有摆脱之前业绩垫底的倾向,我们拭目以待。

除了大类资产配置、择时、优选宽基、优选行业之外,超额收益拆分还包括优选货基以及其他费用,这两部分影响较小,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

不止第 1 期黑板报,长期来看,各期黑板报策略从各自成立以来,相对于沪深300指数,均有着一定的超额收益表现。

权益投资更多着眼于长期的业绩表现,阶段性的市场风格演绎并不会是市场的常态,更重要的是坚持均衡配置,同时学会合适的仓位控制,在长期才会表现出稳定的超额收益

我们下次见~

想法

发布想法
  • Jacky王晓晨

    第六期黑板报用户,除了跟车操作之外,但在超级低温时候(10℃以内)进行了额外加仓,截止2025年1季度末,资金加权26.59%,年化收益率8.42%。

    2025年4月16日
    0
  • 威🌊

    不要沪深300是不是更好呢?🤔

    2025年4月16日
    0
  • 丁丁的1977

    看起来,一次性投入+后续定投,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如果只是一次性投入的话,算到每一年,还是到不到这个数字的。

    2025年4月19日
    0
  • 来发财的王同学

    就A股长赢部分未来考不考虑做做波段?

    2025年4月15日
    0
  • 道隐无名🌊

    跟了第5期,第四个年头了,看着收益率,实话讲体验不算好,也不至于太差就是了,至少收益是正的。

    2025年4月29日
    0
  • 332211

    自己解套操作脱离这坑了,不承认第四期错误调仓,体验极差。

    2025年4月25日
    0
  • 陈宁

    都快忘了我是黑板报的用户了,太安心了。

    2025年4月15日
    0
  • Sean`

    有点好奇为什么择时贡献的超额收益是负的?按理说黑板报执行低位多买、高位少买甚至不买,择时难道不算成功吗?

    2025年4月15日
    0
  • DSW

    用心了!

    2025年4月15日
    0
  • 眼里有光的azure

    一季度回顾(+聊聊我对全指信息个性化的操作 1- 全市场温度代表了全市场股票估值在历史上的百分位情况,分为低估(0°~30°)、中估(30°~70°)、高估(70°~100°)。今年一季度,全市场温度一直处于中估区域,在 40° 附近徘徊。 面对过往A股持续三年多的熊市考验,虽然黑板报策略已经分批买入、谨慎加仓,但由于熊市周期较长,各期黑板报策略的股票仓位都积累到七成以上。 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跌,让全市场温度回到低估区域的情况,自然不需要进行加仓操作。 2- 那么为什么没有减仓操作呢? 黑板报策略的减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全市场温度进入高估区域,意味着黑板报持仓的多数品种也处于高估区域,会进行分批止盈,股票类资产的仓位会大幅度下降。 另一种减仓的情况是,个别品种已经先于进入高估区域,黑板报策略会针对该品种进行止盈减仓的操作。减仓后的资金会找机会买入性价比高的品种。因此,这种减仓更多的是做品种之间的再平衡,不会带来股票类资产仓位的大幅度下降。 今年一季度,中概互联、全指信息出现了明显上涨,但没有进入自己的高估区域。全指信息一度接近,但后来出现了回调,没有触发减仓指令。 3- 我对大A有ptsd,这个我非常承认。所以和长钱不同,在信息到60-70度时,我慢慢卖了一部分;但在回到30-40度时,我接回了它~ 如果接不回呢?接不回我就不要了,当作分批止盈的一部分了。 这个波段大概20%,我觉得对收益率还是有一丢丢贡献的~ @和有知有行一起长大的第1766天

    2025年5月14日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