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叮咚,知行黑板报准时抵达,请查收。
先来看看最近一周的股市情况,从上周三到本周二,A 股整体上涨,中证全指上涨 2.86%,我们最新的全市场温度提高到 68°。
具体指数方面,分化仍旧延续,科技成长主题的指数仍旧表现亮眼,全指信息上涨了 10.99%。之前快速回调后,全指信息迅速反弹,已经要超越前期高点了。其次,创业板指、恒生科技也都表现不错,出现大幅上涨。与之相对应的是,红利、养老、医药、消费则表现不佳,小幅下跌。
接下来我们看长钱账户本周的操作情况。我们看到,长钱账户本周没有进行调整,大家继续耐心持有就好。
9 月 12 日上周五,长钱账户进行过一次操作,调整了新钱买入配置比例。这意味着,如果你当下投入一笔新资金,会按照最新的比例去配置,具体变动见下图:
上周五的调整是针对市场的快速变化而做出的应对,时间紧、任务重,因此黑板报专栏并没有发布文章进行解读。这周我们详细聊一聊。
上周五的调整主要是针对创业板指基金。近期创业板指上涨很猛,导致指数估值温度来到了中高估的区间,指数性价比有所降低。为了更好地控制长钱账户的组合风险,我们看到长钱账户团队选择将创业板指的配置比例分配给恒生科技指数,在保持成长风格配置的基础上,尽量帮大家优选高性价比的品种。
而对于整体股票类基金仓位来说,由于全市场整体变化不大,长钱账户仍旧保持 55% 的股票类基金的配置比例。由于股票类基金不满仓,有 5% 左右的现金仓位,因此,穿透到底层资产上,股票仓位在 51% 左右。
相比于过往的配置情况来说,当下长钱账户对于股票类基金是低配的。原因就是随着A股今年上涨,尤其是长钱账户关注的股票类品种,随着上涨,一些指数品种的估值已经不便宜,早已不是去年 9 月底之前遍地都是便宜品种的那个阶段。
在那个阶段,长钱账户是超配股票类资产的。当时,组合管理人虽然会面对来自市场的考验、投资者的质疑,但遍地便宜货可捡的喜悦,也是能感受到的。很多人回看的时候会拍大腿,在那个阶段应该多买点。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当真正该买的时候,你一点都不想买。最佳买点往往出现在市场共识最弱的时候。」
如今,市场情绪愈发好转,甚至个别行业和主题的股票都出现翻倍、热度爆棚的场景。组合管理人面对市场负面消息、投资者质疑的频次大幅降低,但同时到了对于投资品种需要挑挑拣拣的阶段。
很多长钱账户的持有人都表达过,长钱账户在偏股类产品里,风险控制得很好,适合拿来当作底仓。原因就是长钱账户帮你做到了,在你悲观的一点都不想买的时候,它拉着你买入;在你乐观得想要存款搬家、冲入股市的时候,它理性地帮你把关,尽可能让你少承担一些风险。
股票类基金总的仓位变化上,长钱账户是跟市场情绪逆向而行的,具体品种的配置上也是如此。随着创业板指不再便宜,长钱账户短期暂停了创业板指基金的买入。未来如果创业板指下跌、重新具有性价比时,按照长钱账户的逻辑,它还会选择让你进行配置。
由于这次调整创业板指的仓位分配给同样是大盘成长风格的恒生科技,所以从底层资产配置上,长钱账户的风格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仍旧是大盘风格为主、中小盘风格为辅;价值、均衡、成长分散持有的配置思路。不论长钱账户如何动态调整配置比例,底层的风格特征都是相似的。具体可以见下面两张图:
接下来我们拿创业板指和全指信息举例,来说明长钱账户在具体品种上是如何调整配置比例。先来看创业板指的情况。
上图展示了2020 年 8 月以来创业板指的行情变化情况。2019 年到 2021 年,创业板指经历了上涨周期。上涨后,指数估值处于很高位置,性价比很低。在整个过程中,长钱账户以及长钱账户推出之前,与其投资体系一致的黑板报策略产品,都不曾配置创业板指基金。
之后,创业板指开始经历快速下跌,一直到 2022 年 4 月 22 日,长钱账户首次买入创业板指基金。在 2022 年 8 月到 2024 年 8 月,长达两年的下跌中,长钱账户慢慢增加创业板指的配置比例,越跌越买,一直到 2024 年 7 月底,将配置比例提高到 8%。这也是过往长钱账户给予创业板指的最大配置比例。
随着 2024 年 9 月底到 10 月初市场快速反弹,长钱账户降低了创业板指的配置比例。之后在今年二季度创业板大跌后,长钱账户再次提高了创业板指的配置比例。7 月一直到现在,创业板一路向上,在这个过程中,长钱账户先是在 8 月 13 日降低了配置比例,一直到 9 月 12 日进行了暂停买入。
回顾过往过程很明显能看出,长钱账户在具体品种配置时会考察其估值是否具有性价比。偏好在指数处于中低估时进行配置,随着指数下跌,采取分批买入的方式,慢慢提高配置比例,分摊成本。一旦指数上涨,指数估值性价比提升时,会降低买入时的配置比例,甚至是暂停买入。日后如果指数再次下跌,还会重复前面的买入过程。
而对于持有创业板指基金的用户来说,长钱账户让大家在指数估值较低时进行配置,买入的成本不高,我们可以耐心持有。等待创业板指进入高估时,再跟随长钱账户的减仓建议,进行卖出。
长钱账户关于股票类品种的减仓,目前只发生在全指信息这一个品种上。我们继续来回顾看看过往全指信息的配置建议变动情况。下图我们换了另一种方式来说明,图里将全指信息的指数温度、每一个交易日全指信息的买入仓位配置建议做了对比。
上图能很明显的看出来,代表买入仓位的红线与代表全指信息温度的灰线走势是相反的。全指信息从 2022 年长钱账户示例账户发布以来,经历了多轮的大跌、反弹的过程,而不是像创业板那样,经历单边持续下跌、单边持续反弹的 V 型走势。
类似于全指信息这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涨、大跌、大幅震荡的品种,我们来看看长钱账户的应对情况。在全指信息经历大幅下跌,指数温度处于中低估时,长钱账户才会考虑进行配置。并且在下跌的过程中,分批买入,慢慢提高配置比例。上图中,全指信息买入仓位的高点,基本都对应着每一轮下跌的低位。
之后,当大跌之后的短期反弹来临时,如果全指信息温度进入中高估区间,长钱账户会选择暂停买入全指信息,将买入仓位降到 0%。上图中,全指信息买入仓位的低点,基本都对应着每一轮反弹的高位。
当你在全指信息反弹高位选择投入时,长钱账户没有让你买入全指信息品种。不过,之后随着全指信息再次下跌,长钱账户慢慢提高全指信息仓位的时候,也会及时通知你进行跟随买入。这样会使得,只要经历过全指信息低位的投资者,都持有一定比例的全指信息。
由于持有全指信息的你买入成本较低,当长钱账户选择在全指信息处于中高估、暂停买入时,并不会通知你进行卖出。而是等到全指信息高估时,再进行卖出。例如,在今年 8 月 20 日,长钱账户就通知持有人卖出了 1% 左右的全指信息。当时卖出时,全指信息温度高达 78°, 已经进入高估区间。
对于减仓,长钱账户不会选择全部卖光,而是跟当年的买入一样分批操作。这是面对市场情绪引发的趋势性下跌和上涨时,所做的应对。
另外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跟市面上流行的网格策略来对比,长钱账户对于具体品种的买入、卖出,更看重大周期的变化。阶段性的小幅下跌、小幅反弹,长钱账户并不做调整,因此你需要建立对应的预期。对于长钱账户而言,既然承受了大跌时底部的煎熬,获得了一个很优惠、很便宜的买入价格,对于卖出,同样也会选择更有耐心一些。
总之,通过回看长钱账户在创业板指、全指信息上的操作,希望今年新加入长钱账户的投资者,能对它有更为充分的理解。大家当下只看到了某一个市场阶段下的长钱账户,然而,全局性的了解会更为重要。这样大家会建立对应的、合理的预期,才能更好地持有长钱账户穿越周期,一起同行。
我们下周见~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独立作出判断。本文所涉基金及/或基金投顾组合相关数据来源于基金销售机构及/或基金投顾机构公开披露信息。有知有行提示您,基金及基金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详见《免责声明》。如转载引用,请遵守《转载声明》。
当真正该买的时候,你一点都不想买。最佳买点往往出现在市场共识最弱的时候。 经历了去年九月(距今刚好一年)的市场,真的是很有感触… 那时候不敢下手买,是怕还会跌。现在涨起来了也不敢下手买,也是怕买入了就跌😅总之有关投资的一切都是只想涨,不想跌,哈哈哈
真正的底部是静悄悄的:因为当真正该买的时候,大家一点都不想买。最佳买点往往出现在市场共识最弱的时候。
#棒棒糖🍭的黑板报笔记 第258期 改了改,逆向投资就是:在别人悲观得一点都不想买的时候,它拉着你买入;在别人乐观得想要存款搬家、冲入股市的时候,它理性地帮你把关,尽可能让你少承担一些风险。 哈哈哈哈哈哈哈,因为当真正该买的时候,我可太超级想买了,对我来说买就是跟随自己直觉就好啦~卖我还在体验,目前就是动态配置再平衡,还需要长钱账户再帮我一下。 🌟这一点很重要:长钱账户对于具体品种的买入、卖出,更看重大周期的变化。阶段性的小幅下跌、小幅反弹,长钱账户并不做调整,因此需要建立对应的预期。 建立好了+学习一下:在卖出时更勇敢地有耐心一些。(群友说不可以用有赌性这个词…虽然我真觉得挺好的😭还是改了改😭) 今天也是身处牛市且自知且美滋滋的🥳 azure@和有知有行一起长大的第1892天
全指信息,18°的时候加到了5%的仓位,78°只减仓了1%,好奇什么时候再减仓或清仓
正在一步一步的把手里持有的基金换到长钱账户,省时省心。
跟着长钱定投,省事,
各种软件上买的基金,现在适合都卖出,换到长钱账户里吗?有上涨有下跌的,比如医药下跌的还很多,还有的基本是几年了才回本。
看了投资第一课,了解到了【低估加倍+高估不买+高估卖出】可以大幅提高收益率,本来都打算长期定投指数了,有点犹豫现在的市场状况是不是应该先暂停定投哇,因为高估不买
长钱在某个标的高估会逐步卖出,一般比例是多少?
「当真正该买的时候,你一点都不想买。最佳买点往往出现在市场共识最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