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安全性,活钱管理还关注什么?

  • 知行研究 · 2020年11月30日
  • 6576
  • 24

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活钱管理其中一个目标是 安全性高、不跑路、亏损概率低。这篇内容我们来介绍另一个目标,即流动性高、随用随取、操作便利。

首先,活钱管理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随用随取,这就对选择的产品流动性有较高要求。

《为什么要有「活钱」》里我们提到过,流动性衡量的是资产按照合理价格顺利变现的快慢程度。

在实际操作中,活钱管理产品的流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上:一个是赎回的到账时间,一个是申购或买入后计算收益的时间。其中尤其应该关注的是赎回的到账时间。

一般来说,常见活期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可以这样排序:银行存款 > 银行活期理财 ≥ 货币基金 > 定期理财产品。

在使用时间不能确定的时候,最好还是选择那些流动性高的产品。如果能够确定使用的时间,也可以选流动性低的定期理财产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相当一部分银行活期理财和货币基金支持快速赎回,但是额度通常是有额度限制的,这一点一定要提前了解,不要到临使用前才发现额度不够。

其次,是实际操作的便利性。

活钱管理产品跟其他产品不一样的是,除了帮你赚钱之外,还有很多的附加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日常开支,例如还信用卡、消费、缴费等。当然,这跟选择的平台和产品有关系。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操作便利的平台和产品。

另外,现在大家一般都是通过移动端的 App 来进行活钱管理的操作,但因为用途不同、App 流程复杂等原因,一些理论上本应流动性差不多的产品,实际用起来却不一定一样方便。

比如用于日常支付的钱,同样都是货币基金,很多人就爱用余额宝、微信零钱通,而不是其他地方的货币基金。原因是余额宝、微信零钱通等产品可以直接购物、线下支付等等,实现随用随取。

但如果习惯用其他平台去投资,则把投资备用金放在余额宝这类产品里就不那么便利了。需要从余额宝到银行卡,再从银行卡到其他平台,可能要经历非常多步操作,很不方便。这就是用途不同导致的便利性不同。

再比如,很多银行的 App 功能太多,光是找到自己的活钱管理产品就要点好几次,也经常有人吐槽。

对于流动性高、随用随取、操作便利的追求程度,落到每个个体上,因为喜好和习惯不同,每个人的选择可能是不一样的。

以我司几个小伙伴的做法为例子,分析一下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有羊毛一定要薅」小伙伴 A:

小伙伴A的特点是应对日常开支时,优先考虑信用卡或者消费借贷产品,来降低对活钱管理产品流动性高、随用随取、操作便利的需求。

这样,小伙伴 A 就能够选择一些流动性不是那么高的产品。除了货币基金、银行活期理财外,甚至还可以选择流动性更低,但收益更高的定期理财。只要算好到期时间,正常还信用卡就行。

「保守派」小伙伴 B:

小伙伴 B 的特点是不喜欢「欠钱」的感觉,在选择产品时也倾向于保守,喜欢优先考虑流动性高的产品。

小伙伴 B 在考虑活钱时,首先会预留一部分钱放在活期存款里,以备不时之需。之后再考虑购买一些流动性次之的货币基金、银行活期理财等活钱产品。

这样即使预留的钱偶尔不够,也能很快从货币基金、银行活期理财等活钱产品中赎回补充。

这种做法优点是在即时支付时从不担心账户没钱,或者会因为支付方式不支持信用卡、消费贷时引起麻烦。缺点可能是相对于小伙伴 A,资金利用效率和收益会低一点点。

「只爱一家」小伙伴 C:

小伙伴 C 同样不喜欢「欠钱」的感觉,特点是只爱在一家平台处理所有的活钱管理需求,因为觉得在不同平台上把钱转来转去特别麻烦,追求的是操作的便利性。

这种做法优点当然是操作便利性特别高。但是缺点是因为只选择一家平台,可选的产品就会受限,收益和资金效率可能会略低。

可能这几个例子会有些极端,但它们是分别从不同考虑角度出发的,我们也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希望能给你有所启发。在这个目标的追求上,主要还是根据个人的偏好和考虑,选择认为最合适自己的方式就好。

想法

发布想法
  • 逆水行舟
    置顶

    既然“四笔钱”已经帮我们明确划分了不同资金的不同用途,使它们各司其职,那么我们对于每一笔钱的能力加点也理应各有不同。 对于活钱管理,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活”字,这是它的职业定位,同时也是它最大的优势,最好能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做到随用随取秒到账。至于其他方面,比如收益率,我觉得在丝毫不影响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高一点无可厚非。不过,但凡因为追求更高点的收益而影响到了流动性,都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因为追求高收益根本就不是这笔钱要做的事呀,这份心思应该用到稳健理财和长期投资上面去。 活钱活钱,一定要活,否则着急用钱的时侯还要忙着调兵遣将,然后焦急地等待到账,那可就真的陷入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窘境,得不偿失了。

    2020年11月30日
    66
  • Evelyn

    活钱也是会按照几部分来处理的:1)随取随用,例如:日常开支,放余额宝或微信零钱通;2)固定时间用的,例如:房租房贷,存3个月的定期;3)应急资金,不确定什么时候会用到,但用到时需要能快速取出,放货币基金或创新存款等;4)长期投资的备用金,例如:跟投主理人暂时用不到的资金,货币基金和1/3/6月定期搭配存放。

    2020年11月30日
    38
  • 考拉雪球

    活钱其实主要在余额宝,货币三佳等,余额宝是为了还信用卡之类,货币三佳准备投资,每两周复盘一下,确保活钱的合理比例。所有消费优先信用卡,因为钱是有时间价值的

    2020年11月30日
    6
  • 菜鸟学徒

    我的活钱主要在且慢的货币三佳和招行的朝朝宝,紧急备用金会放稳稳幸福。 且慢里面的货币三佳会把日常消费、孩子教育消费、保险等的分开账户。 日常消费里面预留了半年的支出,所以每半年就转一笔去招行朝朝宝即可,主要是为了每月还信用卡,这样可以减少转钱次数,每年转两次,同时也能控制支出。 最后记账是非常重要的,每年年底做复盘,可以更好整理日常支出,管理和控制资金使用,清晰明了。 推荐钱迹,非常好用哈!

    2022年3月10日
    5
  • 粽粽🌻

    4天前开始接触“有知有行”app,暗暗立志每日学习一点理财知识,直至明年6月份。 我打算给自己6个月的时间学习投资的基本知识。在没有做到费曼技巧讲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之前绝不冲动入市。 本周前三天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完《投资第一课》,还没来得及做阅读笔记,后续补上。四笔钱的理念刚刚我看到建行app已经引用,可见它还是很让人信服的。活钱、稳健投资、追求回报以及保险。 今日收获:活钱管理 作为30+岁,本科学习国际经济专业的经济学子,工作6年以来,一直都是月光族。今年开始有了风险意识,先是购买了意外险+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其次开始把活钱放在某些银行app的理财产品。 目前持有一个1年定期,一个3个月定期和一个1个月定期。曾经出现信用卡还款日因为买了理财而四处借钱的情况,也因为各平台切换觉得很头疼,学习了本次内容,也提醒我正视自己的需求,并采取行动。 需求避免出现以上两种情况 解决办法: 第一:先制作预算。根据预算将活钱分为开支钱(约等于2个月的开支)、应急钱(约等于6个月的开支)和投资储备子弹三部分。 第二:应急钱和开支钱买一个可即刻赎回的银行定期。投资储备子弹重新存入一个6个月之后赎回的定期,然后每个月追加。

    2023年12月17日
    2
  • 嵩山

    信用卡是对流动性的有益补充

    2022年1月19日
    1
  • 煎介子

    我个人是ABC结合😂 日常开支用信用卡,储蓄卡也会存点小钱备用,投资平台集中在蛋卷和且慢上

    2021年1月29日
    1
  • AllenL

    花信用卡经常超支可以使用下面这个方法: 比如这个月生活费从信用卡花费,则先往余额宝灯存一笔等额的钱,等还信用卡时,在取出来了,就不会透支太多信用卡

    2020年12月1日
    0
  • 邮一棵树

    1.活钱管理:近两个月开支可以放在在且慢的货币三佳和招行的朝朝宝,近6个月紧急备用金放稳稳幸福或者货币基金 2.房租房贷: 可存3个月定期 3.优先使用信用卡 ,可用余额宝还信用卡 4.推荐记账软件:钱迹

    2025年4月13日
    0
  • Forwarder

    我是小伙伴B一样的思路

    2023年12月12日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