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之所以有争论,其根本原因在于三个字:适用性。
一个结论正确与否,有时候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东西适合你,未必适合我。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追求的是较为普适的一些原则,然后去遵守。
有些人可以走在钢丝上横跨两座百米高楼,但不代表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大多数人那样做,只会粉身碎骨。正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在钢丝上如履平地的人,有着怎样的天赋,经过怎样痛苦的训练,只有他自己知道。我相信有这样技巧的,同时又负责任的人,不会鼓动大众也来走钢丝。
无论你用哪个国家的指数回测 50:50(一半股票一半债券),甚至时间越长越好,你会发现它的收益率至少不会输给满仓。同时,它的波动性大大降低。有些人对波动不敏感,然而大多数人是有损失厌恶情绪的。资产大幅降低会让大多数人非常不开心。
长期收益率不低,回撤大幅降低,这难道不是一个好策略吗?
当然,它绝对不是最好的。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它已经足够好了。
原文发表于雪球:《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追求的是较为普适的原则》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并没有统一标准。
仅拿股票投资来说,到底有没有一种普适的,最好的投资方式?到底有没有一只最好的,「不可错过」的投资品种?
菲利普莫里斯是几十年的大牛股。沃尔玛是 80、90 年代的大牛股。戴尔、英特尔、微软、ebay、yahoo……是 90 年代的大牛股。谁能想到这些股票巴菲特一只都没有重仓过。他错过了很多,那又如何?彼得林奇也没买这些,那又如何呢?
非常有意思。
要我说,这个世界由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组成。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一定要用一种标准来要求所有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在我看来,投资这回事,没有最好的方式和品种,只有适合你的。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男人和女人,找伴侣的时候找到在你力所能及范围内最适合你的,你也最适合人家的,就够了。
买价值还是成长?买股票还是指数?动态平衡还是满仓满融?左侧还是右侧?哪里有什么对错?要我说,不幸的投资者都是类似的,幸福的各有各的幸福。最关键的,是有些普适的坑我们不要掉进去,就足够了。躲过明显的陷阱和危险,然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好。
留不留现金,也当然没有标准。选股能力强的朋友,心理素质好的朋友,现金流充沛的朋友……当然可以每天把账户里的现金用的一干二净,但我的脑海里,总是有几个画面挥之不去。
第一个是我的一个同事,2007 年那个牛市入市,基本是把所有钱都买了股票。结局当然可想而知。然而这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 2008 年底,家里要买房,一定要买那种。怎么办呢,没有办法,真的没有办法了。只能低位卖掉所有股票。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会觉得特别遗憾。
第二个,是我开了公众号以后,一位朋友给我发的私信。那是 2015 年 8 月。她说自己刚做了妈妈,可能有些产后忧郁,最惨的是,绝大多数钱都套在股市里了,赔了很多很多很多,心情特别差,甚至想到了放下一切。
你我每天在各种投资网站和论坛能看到的,是那些有话语权的英雄在说话。英雄的故事永远是美好,然而我们看不到的,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也许伤痕累累遍体鳞伤的大多数。虽然是不起眼的大多数,但对于他们本身来说,他们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
资本市场,也许就是承载了这样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幸福希望。不幸的是,最终,这样的希望有可能会破灭。
2015 年股灾以来,大概已经有几十只上百只股票创了新高。大致也有些一路满仓的人转亏为盈。但对于 2000 多只距离回到高点遥遥无期的股票,对于那些满仓股票受伤惨重的朋友来说,资本市场并不那么美好。赚钱的人不应该鄙视赔钱的人,说他们找不到牛股,没有技能就来玩是自作自受。就像拥有高薪拥有成功事业的人,不应该鄙视那些做着普通工作,只能拿很少收入的人一样。不是每个人都天生有资源、智商、能力、机遇。别人经历的,我们永远无法想象。
在A股,赚钱并不难。赔钱也很简单。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也许才是最好的。
练好技能,穿上铠甲,握紧武器,再下场战斗吧。胸口写个勇字就去打,其实很危险。看看前方那些白骨,你就会知道。
原文发表于雪球:《没有最好的方式和品种,只有适合你的》
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方式,只有适合你自己的。
当然,各种各样的投资方式,有些适合大多数人,有些适合一小部分人。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难。我个人认为,认识自己最难。
投资这方面也是。有可能过于高估自己,有可能低估自己。所以,尽量在年轻的时候不断试错,找到自己的极限。
投资其实应该是非常专业化的一件事。不是说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干,而是说要像专业的人一样长时间训练自己才有可能干好。此外,还有天分以及运气的因素。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也许你看到某人冒了很大风险投资某个东西赢了,你也恍惚觉得自己可以做到。这有可能是对的,但更可能是错了。
你不是他。就算是他,也不一定有那么好的运气。即使是他自己,再来一次,运气也未必会再次光临。 人生只有一次。投资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如果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上面,就尽量不要做错事。做错一次,有可能需要很久很久才能恢复元气。
我个人认为,投资有一些「大道」。什么是大道呢,就是有一些概率非常大会成功的路。是哪些路,其实很多大师已经一再为我们指出来。
找到适合自己的,很难。人也好,做的事也好,大抵如此。
不过,真的找到了,你就会很幸福了。
原文发表于雪球:《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方式》
有些事情,注定了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争论。
谁也不会说服谁,因为每个人是不同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
短线择时这个问题,应该没有人争论,理性地说:短线择时没有意义。
长线择时与否,也不必争。很简单,讨论的标的、投资方式、收益要求、能力范围完全不同,整个世界的维度都不一样,怎么会有统一结论?
很简单:
以我本人来说,你让我找一个 20 年、30 年以后跑赢大盘、公司发展蒸蒸日上的伟大公司,我找不到。这不是我的能力圈,我站的不够高。所以让我拿着一个公司陪它慢慢长大,不管估值高低始终如一,我,做不到。甚至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完美的定义一个公司的估值高低。
但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圈,那就是,我能很清楚地知道,现在的股市整体是过于疯狂还是过于萧瑟,亦或者是普普通通。在特别疯狂的时候,如果还要求我满仓持有,甚至买入,我会觉得很可笑——一个东西的价格非常明显的高于价值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持有?那么多人抢,做做好事给他们好了!
看,谁都没错。
有寻找宝物能力的人,能找到未来的伟大,能坚定的陪它一起长大。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涨涨跌跌放在历史长河只是小事。
另一些人,能够理智、敏感的感知温度。在乌合之众一拥而上的时候悄悄离开,在大众绝望的时候慢慢捡金子。
都对,所以,不必争。
然而,君子求缺。
无论是谁,千万别以为自己掌握了投资奥秘,宇宙真理。我们都应该确切的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里。这样,我们才能终其一生努力弥补那些缺陷,然后做的更好。
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其他所有都错,这就不可理喻。
从另一方面讲,无论长期择时与否,第一要务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圈。
如果长期持有 30 年后发现是个垃圾,不停择时最后发现总是低卖高买节奏全错,那么,恐怕就不美好了。
原文发表于雪球:《小人求全,君子求缺》
总看到有人问,这个品种我该不该买啊,那个品种我该不该交易啊。
只要是正规的、极大概率不会死的交易所交易产品,我都不会跟你说不要交易啊,难度太大啦……
这是一个小马过河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我的建议早就给你了:趁年轻什么都试试。只要控制住投入的资金比例,设计好针对这个产品的交易策略,有什么不能试的?何必把自己禁锢在一个小圈圈里?
交易理念、交易策略也是如此。没有什么最好的,只有适合不适合你的。我的未必最适合你,所以我也鼓励你试试各种理念,各种策略。
当然,结果应该是这样的。
原文发表于微博:《多尝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虽然比较推崇买指数基金,但你有没有看过我贬低别的品种。
相反,我还鼓励你多尝试各个品种。股票也好,主动基也好,甚至期货期权也好,都去试试呗。
适合我的,未必适合你。小马过河,冷暖自知。千万不要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禁锢在某个「概念」或者某个「流派」中。
做人也是一样。你有自己的坚持和信仰非常好,但你的坚持和信仰未必适合别人。什么时候还能开放心态接受新事物,说明你还年轻。到了封闭自己的那一天,就老了。
原文发表于微博:《保持开放心态》
我个人认为,无论哪种投资方式也好,最重要的是两点:
第一,这种投资方式逻辑能不能自洽。
有没有完整的逻辑闭环,有没有足够的历史数据表明这种投资方式有效。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这种投资方式是不是适合你。
一种投资方式,也许适合巴菲特,也许适合彼得林奇,也许适合索罗斯,但它未必适合你。
就像清华北大很好,让你坐到那里你可能毕不了业,然后肄业,然后情绪低落,然后失业在家,然后啃老,然后落魄一辈子。
为什么不找个适合你的 985、211、普通本科,甚至专科,哪怕技校。只要它适合你,能把你培养成才,那它就是对的。
那些鼓吹某种投资方式适合所有人,只要不这么干就是错误的人,其实是最狭隘的。且不论他吹嘘的方式是不是最好的,单就是不是适合每个人这点,他就没想明白。
原文发表于微博:《无论哪种投资方式,最重要的是考虑这两点》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 《文章转载声明》。
有知有行做了一件对普通投资者非常好的一件事,这样我们能系统的学习E大的投资理念。感谢! 另,E岩为定——必将成为中国的巴菲特芒格组合,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必将超越巴芒。巴芒的投资对普通人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而E岩组合帮助了无数的普通人。 再次感谢!
要不要多尝试?说说我的看法。 对于前人踩过的坑,犯过的错,我们要不要再去以身试法,亲自体验一番痛苦以便更加刻骨铭心呢?可以,但没必要。对于已得到验证的过往经验,直接接受是更明智的选择。 对于没有明确对错的事情,年轻人可以多去尝试,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年轻人也不要赌上全部,先轻仓试错,确定适合自己之后再加仓,当然更大的可能性是发现不适合自己,然后回去找E大了。🤪
E10也是投资也是人生 1.认识运气。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遵循一些普世的原则,撞大运的事谁也说不准。 2.勇敢尝试。投资的路有很多种,尽快找到你适合的那条,趁年轻勇敢试错,尽早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3.避免出错。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里,然后用尽力气弥补缺陷,做得更好。不犯错,才能走得远。 4. 指数5:5的债股配置,收益率基本持平,波动性大幅降低。
先下场 把手弄脏 也记得不要梭哈
去年开始,除了长赢,自己也开始了一次跨度很长的定投,目标是退休,有指数的,也投了几个主动基金,未来不可知,大概率不会差。投资就是投国运。
开放的心态,这哪里是股市金科玉律,简直是人生哲学
有些道理懵懵懂懂的明白 却也不知道对在哪里 也不知该如何表达 这么一讲我忽然醒悟 差距就是这么产生的 懵圈的状态是心底没有理论支撑 隐隐感到不对是不知该如何表达 那么改变就从现在开始吧 希望还来得及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投资方式有很多,可以试错,但要承担起试错的风险。在买某一类资产的时候,我会考虑到最坏的结果,会问自己,假如这笔钱亏没了,自己能不能承担的起,完全没问题,那就干。会出血,在考虑考虑。扛不住,打住。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别人的投资方式,可以参考,但别照抄。人家是富二代,煤老板,有的是钱,你上有老母,下有老婆孩子,你抄不起。我常常考虑自己,啥都没有,我怕啥,但是还是要慎重,因为我有目标,45岁实现财富自由!
“菲利普莫里斯是几十年的大牛股。沃尔玛是 80、90 年代的大牛股。戴尔、英特尔、微软、ebay、yahoo……是 90 年代的大牛股。谁能想到这些股票巴菲特一只都没有重仓过。他错过了很多,那又如何?彼得林奇也没买这些,那又如何呢?” 我觉得好对呀~ 我的人生,我的投资,我做主。开放的心态去尝试,不对味立刻果断放弃,为自己感到高兴😊。
亲自下场,把手弄脏。 兜兜转还是E大的策略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