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与股票的区别

  • ETF拯救世界 · 2021年4月21日
  • 10364
  • 27

一、指数投资与股票投资最大的不同(2019-08-15 )

指数投资与股票投资最大的不同,是有一个大致可估算的区间。

无论你从价格也好,价值也好,都会找到一个模糊的顶和模糊的底,不会很精确,但控制在十几个点之内是没问题的。

比如之前说的下跌 80% 原则,就是价格区间。比如钻石坑或者哈迪斯顶,就是价值原则。

知道了顶和底,你就可以开心的设计你的策略了。如果你知道它极大概率不会跌破某个价格,你就可以以那个价位为底,设计一整套或者几套长期或者短期交易的策略。

尤其妙的地方,是你可以写好表格,将每个价位你有多少仓位,你该买还是卖,持有了多少,亏损多少盈利多少,事先全部列出来。你说,你已经提前列出来未来各种可能,那么这些可能发生的时候,你还会有任何情绪波动吗?

不会的,你不会有任何情绪波动。你只会按照当初的设计,打开软件交易而已。

二、你适合投资股票还是指数基金?(2016-07-04 )

这种大涨的日子,就是你判断自己未来应该重点去找股票投资,还是投资指数的好时机。

主要是为了下一次牛市做准备。

计算一下 50、300、500、创业等指数的平均涨幅,然后再看看自己买的或者放到股票池里重点关注的股票平均涨幅。

连续在 5~10 个大涨的交易日观察。 如果自己选的股票 80% 的大涨交易日都能比指数涨的好,就说明你选股能力不错,那你可以在熊市慢慢选好股票布局。

如果自己的股票平均涨幅大多数时间无法超过指数涨幅,那还是投资指数,在牛市里能多吃点。

今天的话 1.8% 应该是个及格线。

三、要不要买主动基金?(2020-8-15 )

前几天看知乎,首页推给我一位知乎基金大 V 的回答。他的文章中开宗明义连呼三声:「不要买指数基金!不要买指数基金!不要买指数基金!」

文章中,分析了多年以来指数没怎么涨,而某些主动基金涨了多少多少的论据,最终得出了上述结论。

一瞬间我以为自己患了阿尔茨海默症,连忙打开几个投资账户看了看资产,这才放下心来。还好,我的指数基金是真的给我赚了这么多钱啊。

众所周知,我这个人非常非常包容,我从不会因为自己绝大多数资产都投资指数基金而看不起甚至反对投资股票、主动基金甚至私募等等投资方式。我始终认为,一个品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纷繁芜杂的投资品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品种,用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去投资。

小迪很好、丫丫很好、颖宝很好、大幂幂也很好,但是唯一不好的地方在于,她们不适合你。最适合你的人就在你的身边,对你这个个体来说,你身边的人,就要比她们都要好上1000倍。

说回主动基金

如果你能确定几个关键点,就适合投资主动基金。这些关键点是:

第一,你要确定哪些主动基金是好的。

现在全市场非货币基金共有 9500 只,非货币非指数基金有 8000 只。要知道,现在全市场股票也只有不到 4000 只。可以这么说,你选择到一个未来表现好的主动基金难度要比选到一个好股票高一倍。

然而指数基金选择就简单很多了。你需要关注的指数不用超过 20 个,相关联的指数基金算上增强指基也不用超过 50 只。

第二,你要确定过去表现好的主动基金未来还会好。

有朋友说,我选择过去表现好的基金可以吗?倒也不是不可以啦,但是你要确定几个问题:

这只基金今年好,明年还会好吗?要知道,每年的冠军基金,无论是公募私募第二年都大概率会落到倒数;

这只基金过去十年表现不错,未来十年还会延续辉煌吗?尤其是当它:规模越来越大;换了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恰好不再适合未来十年的市场……

好了,我来告诉你我要说的投资主动基金最关键的一个缺陷是什么,那就是:

不确定。

你知道,当一个系统越复杂,变量越多的时候,这个系统就越脆弱。主动基金的问题就在于决定它成绩好坏的环节过多。有时候过去的成绩好你并不知道它的基金经理是运气好还是实力强,你也不知道这个实力强的基金经理明天还会不会继续管理这只基金。总之,一切都是未知。

不确定,是投资的大忌。所以,对于我来说,指数基金要好多了。

指数基金如此简单、透明、确定,让我爱不释手。

我可以用系统的方法知道某个指数贵不贵,有多贵或是多么便宜。这样,我就可以决定自己买还是卖,买卖多少;我可以在自己的资产配置中配置指数基金后,清楚地知道自己权益类仓位占比多少。

比如我配了 50% 指数基金,那我就清楚的知道我有 50% 的A股仓位,这样A股上涨 5% 的时候,我就知道大概自己能赚 2.5%。那么在底部我就可以买够筹码,等待赚钱,而不是因为买了 50% 主动基金,基金经理又将仓位降到了 50%,这样我以为自己有 50% 仓位,其实只有 50% × 50% = 25%……

是的,这是为什么进行指数基金投资极其关键的一环。

指数基金只是一个工具,它是完成你资产配置的工具。你可以用 50、300 表达你对大盘股的喜爱;可以用信息、科创表达你对科技股的偏好;可以用医药、消费完成你对这些长牛板块的配置。

不仅如此,你还可以精确的控制这些你最爱品种在你的资产中占据多少比例的仓位!这难道不比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主动基金今天持有什么品种,熊市底部、牛市顶部、下个季度会怎么操作好太多了吗?

指数好多年涨幅不好,不是因为没有涨,而是暴涨暴跌以及指数编制不合理而已。只要你能稍微控制情绪,那么利用暴涨暴跌就可以在指数基金上赚到大钱。

相信我,在股市赚钱或者赔钱,大概率不是因为你买了指数还是主动,而是因为你牛市入场,熊市出场。

所以,你的蜜糖,也许就是他人的砒霜。长期看,一定有 20%~30% 的主动基金表现会比指数强,即使你能在指数基金上低买高卖,也一定有 10%~20% 的主动基金长期表现更好。如果你能够找到这些在未来表现出色的 10%~20% 主动基金,那么你就适合投资主动。否则,被动指数投资是很适合你的。

当然,谁更适合你,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不要听我说,也不要听别人说,自己思考,自己尝试。另外,谁规定不能在投资主动的时候买点指数,不能在投资指数的时候投点主动,对不对?你又不是真的穷的只剩 100 块了……

最终你会发现,相比投资主动还是被动来说,建立你自己的投资体系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 逆水行舟

    指数基金的核心理念是:掌权。需要选品、估值、配置仓位、动态平衡…追求的是掌控全场的快感; 主动基金的核心理念是:放权。承认自己的投资能力不如专业人士,把钱交给信任的人打理,追求的是无脑躺赢。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适合掌权还是放权,那就各配一半嘛。但是要注意,自己控制好需要掌权的那部分就行,不要把手伸到该放权的部分,去抢基金经理的方向盘。

    1年前
    106
  • 眼里有光的azure

    想到《漫步华尔街》里把投资方法可爱地分为: 省心省力漫步法:投资指数基金 亲力亲为漫步法:自己挑选股票 使用替身漫步法:购买主动基金 书里详尽介绍了两种专业投资人士使用的给资产估值的方法:1) 使用坚实基础理论 (firm foundation theory) 进行基本面分析;2) 信奉空中楼阁理论 (castle-in-the-air theory) 而进行技术分析。并给出了这两种方法的潜在缺陷。 是的,这本书认为不仅技术分析没用,基本面分析也同样没用,所谓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同样没用。同样,它也不赞同「聪明的β」投资策略。而是认为投资于成本低廉、以市值确定权重、涉及面广泛的指数基金是构建投资组合的最佳方法,即「省心省力漫步法」。 我认为,潜在缺陷这部分最值得认真多读几遍。 比如,缺陷有:基本面分析会面临很多不确定不可知,「聪明的β」承担了额外风险......如果我可以接受这些缺陷,(同时如果我相信A股的有效性依然没有那么美股那么强,)那么我依然可以选择部分资金投给股票、主动基金、增强指数基金。毕竟,广泛的多样化投资排除了遭遇不寻常损失的可能性,同时从其定义看,也排除了获得出众收益率的可能性。 正如 E大所说,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纷繁芜杂的投资品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品种,用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去投资。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280天 2021.04.25

    1年前
    39
  • Horacehxw

    (感觉长赢对我来说也是整体一支主动基金,经理就是 e 大。区别在于 e 大还要教我为啥这么买,还要不停地心里按摩🤪

    1年前
    16
  • 安di

    选择主动还是被打基金,似乎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信心,如果做不到长期持有,我觉得都是徒劳。

    1年前
    6
  • 无限之旅

    不管投资主动基金还是指数基金,多学习,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是最重要的。

    1年前
    5
  • see you!

    那么难挑,我当然更愿意投资指数基金

    1年前
    3
  • 苏远夏

    当一个系统越复杂,变量越多的时候,这个系统就越脆弱。→决策链越长越容易出错

    1年前
    3
  • 老来多健忘

    股票还是指数? 连续5-10个大涨交易日,对比你的自选股平均涨幅和主要指数涨幅,80%时间你胜——你选股能力不错(这个能力是否能延续还不好说),熊市可以布局精选个股。 指数还是主动? 主动:交给别人,挑人(也许也能用上面的方法比较下,看看自己的眼光可还行)。 指数:自己配置,挑品种。 哪种适合自己,不妨下场试一试。

    1年前
    2
  • 亦曼

    1 股票,主动基金与指数基金 主动基金的数量比股票的多,选择其实比股票还难。 2 “ 指数基金只是一个工具,它是完成你资产配置的工具。你可以用 50、300 表达你对大盘股的喜爱;可以用信息、科创表达你对科技股的偏好;可以用医药、消费完成你对这些长牛板块的配置。 ” 3 关注指数基金

    6个月前
    1
  • 小城的小苏

    E大最近的策略,在消费 医药等方向,也用主动基金代替行业基金,这样仓位掌控感加入了艺术的成份。现在的A股,选对主动基金,还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

    1年前
    1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