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这个话题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投资家对指数投资的看法:
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从不荐股,也从不预测市场走势,但是许多投资者都知道巴菲特唯一推荐过的投资品种就是指数基金。
在 2008 年 5 月 3 日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名为 Tim Ferriss 的投资者问:「假设你只有三十来岁,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只能靠一份全日制工作谋生,但是你已经有笔储蓄,足够维持一年半的生活开支,那么你攒的第一个 100 万将会如何投资?」
巴菲特回答:「我会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到一个低成本的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除非我是在大牛市期间购买,否则我有信心获得强于市场的收益……然后继续努力工作。」
在 2007 年 5 月 7 日 CNBC 电视采访巴菲特时,他表示,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就是买入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并在一段时间里持续定期买入。如果你坚持长期持续定期买入指数基金,你可能不会买在最低点,但你同样也不会买在最高点。从长期来看,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并不会输给主动型基金。
实际上,这可不是巴菲特推荐指数基金的全部。要知道,在巴菲特每年写的致股东的信中,从 80 年代起,他连续十几次推荐定投标普500指数。
好了,让我们回到国内,看看为什么说投资指数是你最佳的金融投资方式?
省心。 对于选股能力不强的朋友(90% 的散户)来说,可以不用去学习枯燥的会计知识、跟踪瞬息万变的公司变化,只要大致看看历史估值,找个低位买入即可。
风险低。 投资股票的风险那可真是大了。其实A股已经是全世界最温柔的股市。退市如此艰难,再烂的公司随便卖个壳又股价一飞冲天!这也是为什么散户如此多的原因之一——只要拿着不卖,根本不会亏啊。如果每只股票都像分级B一样,分分钟一天杀掉你 70% 资产,你猜还有没有那么多散户?
扯远了,拉回来。
就算A股如此温柔,买公司依然风险很大。四川长虹 1997 年响当当的大蓝筹,买入将近 20 年后终于在 2015 年这波史无前例的大牛市中解套了。(写完这句看了一眼长虹,哦,又跌停了……)
管理层、行业系统、大股东、产品……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公司就歇菜了。香港市场满地几毛钱仙股,别以为A股以后不会出现啊,注册制啊。 指数没有这个问题。
估值。 股票如何估值?PE?PB?ROIC?现金流折现?内含价值?
马化腾差点 100 万卖掉腾讯,结果因为没人买而作罢这种事我会乱说?小马哥都没法对自己的公司正确估值,一般人……
指数估值易如反掌,这个不多说了。我每天发的帖子就是这个。
牛市赚钱。 美国曾经做过研究,牛市里 80% 以上的主动基金干不过指数。这两年牛市跑赢中证500的有几位?多少散户买了股票就是不涨,终于下决心卖掉手里不涨的去追热点,结果卖掉的又变成了热点,刚买的跌成翔。买指数不会这样。大中小各规模指数一样来点,医药消费信息每种都不少。加起来一共六只。踏踏实实拿着赚钱。每个月看看估值,不贵就拿着,贵了就卖点。
简直就是躺着赚钱啊。
对,是有 10 倍股票,比指数涨的好。但有两点您注意,第一,那个十倍股票是您买的吗?去看看那些大牛股的股东人数,超过 1 万的都是多的!几千人里面有您吗?第二,您能拿 10 倍?50% 就跑了吧……可能还说多了。
交易成本。 印花税您别老认为没多少。抽空把费用单子打出来看看,那可不是小数。现在有了某券商(拒绝做广告,瓜前李下避免误会。评论里也不许做广告,想知道的朋友自己百度)这样的业界良心,买 ETF 连 5 块钱门槛都没了,最低一毛钱手续费,100 块买 ETF 随便玩,哪只股票可以?
总是传言降印花税,其实降不降关我们鸟事,我们从来不纳(印花)税……
那么,既然指数投资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人在热衷炒股,然后七赔两平一赚?对于这个问题,睿智的老巴早有解释:
「因为他们觉得炒个股更有趣。总是有人让你买这买那,你希望能快速赚钱。试图赚快钱是最糟糕的错误。」
要我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讨论股票的时候,你说,我买了指数基金——这一刹那,所有人都认为你弱爆了:玩了这么多年投资,你居然还在买基金?
原文发表于微博:《指数是最佳的投资方式》
有些指数品种不涨,真的不要太在意。指数跟股票或者主动基不一样,股票不涨可能就是这家公司真不行了。主动基不涨可能是这个基金经理真不行,而指数很大可能是它在蓄势,不停地攒能量,在你想不到的时候爆发。
所以我持有一些这两年涨幅不行的指数,心里特别踏实。因为我眼看着它越来越便宜,我就知道它涨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这个道理很多朋友不理解,他们更喜欢那些近期表现好的。这当然也没错,但对于我们这种持续有收入的,或者卖出盈利很大品种手里拿着现金的人来说,不涨的那些才是真的好啊。
原文发表于微博:《指数基金不涨,很可能它在蓄势》
经常看到一些朋友,不断比较在中国到底是主动基金,还是被动基金更值得投资?也有朋友不断因为主动还是被动互相质疑。
争论历史是主动还是被动走得好,只是问题最表层的一面,除非十几二十年没有买卖,那么恐怕还有别的因素要考虑。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我为什么要投资指数基金的两个最重要原因:
第一,指数基金是真正的几乎 100% 「权益类资产」。主动基金赋予基金经理的权力太大,可以不断增减仓位。而配置资产这件事我自己完全可以完成,我购买指数基金就是为了配置我资产中「权益类」资产。我买 10% 的指基,就希望有 10% 的权益类资产;如果主动基金把仓位变成 80%,我的权益类资产变成 8%了,我还怎么配置资产?
第二,指数基金可以估值。指数基金发展到今天,类别已经很多。低估、成长、价值、行业……我可以通过对每个类别进行估值,并计算业绩增速,根据模型投入不同的资金。而主动基金则完全无法估值,你根本不知道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下个月会买卖什么股票。你所有的宝,都压在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身上。
简单地说,指数基金持有的股票是有「规则」的,主动基金没有。没有规则的东西很难把握。
所以,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我当然尊重喜欢主动基金朋友的选择,但你们也不用总是来反对我们这些投资指数基金的人。
世界不可能大同,尊重别人的选择,OK?
原文发表于雪球:《 我投资指数基金的 2 个理由》
阳光私募的造星能力较之公募基金有过之无不及,并且年年有新意。
今年上半年,阳光私募「城头又换大王旗」。前五名中,除了明达资产的明达一期投资经理是个熟面孔,其他产品及其背后操盘人对外界均较为陌生。
根据朝阳永续统计,慧安3号、明达一期、杰凯一期、彤源2号、世通 1 期截止最近一次净值分布,年内净值增长率分别为 24.8%、19.11%、18.94%、18.81%、18.53%,在阳光私募中排名居前。而去年排名居前的景良能量、开宝却名落孙山。
回顾多年来的阳光私募发展史,曾经的明星私募已难得有人关注,能够成为常胜的私募投资人数量寥寥。
上证指数从去年年底至 6 月 24 日下跌 21.33%,据朝阳永续统计,今年以来,550 只阳光私募产品年内净值增长率为正的数量为 162 只,占比只有 29%。
从投资标的来看,这些私募基金获取正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新兴产业或是传统产业中的消费、医疗。
比如上半年阳光私募冠军慧安3号的投资经理沈一慧认为:「这个是政策的必然产物,而且方向比较明确。政策推出的本身就代表了产业升级的继续,在这种背景下,科技产业和科技股都会存在机会。」沈一慧判断,下半年大盘蓝筹不会有好的行情,在 2011 年底前,应该是科技股的天下。
杰凯一期的投资经理梁刚重仓新兴产业个股。梁刚表示,传统产业的规模已经很大了,增长空间有限,而新技术、新产品随着新的消费需求扩张,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展博一期上半年获得了 6.49% 的正收益,也是新兴产业的坚定支持者。
但同其他投资经理的选股策略不同,该产品投资经理展博投资总经理陈峰采用「选美理论」进行选股。陈峰认为,所谓「选美」,就是选大众情人。在中国股市里,在过往的投资中,有「大蓝筹」、「五朵金花」、「招保万金」;对于目前的股市而言,盘小、绩优、高成长;行业龙头、科技创新、新能源、节能环保、医疗医药,是普遍认可的「大众情人」的标准。陈峰凭借对新兴产业基本面的研究,从去年开始就投资新兴产业,包括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
而阳光私募的老人刘明达却因坚持消费、医疗在今年表现突出。明达投资的明达一期已成立接近5年,刘明达长期投资于消费、医疗领域。从去年开始,这两个板块就表现超过大盘,在 4 月份房地产新政之后,更是投资热点。而明达一期这只阳光私募界的老基金也一跃成为排名第二的私募家基金。
而回顾当年和明达一期同期成立的基金,近两年已经难以在领头位置找到它们了。
阳光私募从 2003 年发轫以来,至今已经 6 年,但自 2007 年以来,随着产品的增多,市场的牛熊转换,曾经的明星多数消失在媒体大众视线之外。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了在过去三年时间中,每年排名前十的私募基金。没有任何一只基金可以保持连续三年排名前十的位置,而任何两年均排名前十的基金也仅有中国龙稳健1一只。加上今年上半年的前十名,只多了个明达一期。
根据好买网统计,2007 年,净值增长排名前十的分别为云南信托的中国龙 1、中国龙稳健 1、中国龙进取,以及景林稳健、中国机会 1 期、天马 1 期、亿龙中国、lighthouse 稳健增长、明大一期、明达二期。
2008 年,前十名更换为金中和西鼎、星石 1、2、3 期。
2009 年,前十名改朝换代,分别为新价值 1、2 期,尚雅 3、4 期,景良能量、开宝、龙腾、宏利 2 期、美联融通、翼虎成长。
今年上半年,慧安 3 号、明达 1 期、杰凯一期、彤源 2 号、世通 1 期、明达 2 期、尚雅 5 期、明达 3 期、华宝 1 号、和聚 1 期成为阳光私募新任十杰。
明星陨落也成为阳光私募的常态。
比如去年还能进前十的开宝,今年上半年产品净值增长率在 550 只阳光私募产品中排名倒数第三,年内收益率为 -25.3%,景良能量 1 期则从去年的第四名跌落到今年的 490 多位。
陨落的私募界的明星,还有行业的老人和来自从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比如同威资产系列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排名靠后。垫底的 10 只产品中,有 6 只来自同威,投资经理都是深圳私募界的元老级人物李驰。
出自嘉实的明星基金经理赵军,旗下淡水泉系列和中国机会系列在 2007 年表现不错。但今年以来,数只产品净值跌幅多超过了 20%,排名 500 名开外。
明达资产的董事长刘明达认为,一两年的业绩不能反映投资人的真实水平。市场应该给予更长远的观察。
刘明达表示,投资需要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做自己熟悉领域的投资,因此数年前,他就重仓布局消费和医药。在 2008 年市场遭遇系统性风险时,刘明达依然重仓持股。许多客户表示不解。但经过两轮牛熊转换之后,现在的客户已经对其投资不提意见,表示充分相信。
再一次证明了,投资世界内,不可能有常胜将军。不论私募也好、公募也好。
常胜将军只有一个:指数。
原文发表于网易博客
为什么牛市中,大多数人干不过指数。
第一,指数本身就是股票组成的,简单来说,一定有一半股票跑不赢全市场指数。 如果是权重股行情,那就不用说了,80% 股票跑不过大指数。
第二,大多数人都是不停的交易。 你自己看成交量。牛市换手率在 100%-200% 之间。半年所有股票就能换手一次,你就知道多少人在不断的买进卖出了。一般都是买进强势股,卖出弱势。按照均值回归,可想而知大概率是买了就跌,卖了就涨了。你不换?你不换你手里的就是不涨。服不服?你换了才涨。
第三,低位是没人买的。 大多数人是越涨越兴奋。场外观望的也是越高越买。买当然要买强势的,结果就是 gg。
所以很简单,选错股,拿不住,一会儿满仓一会空,你当然跟不上。
为什么拿不住?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手里的股票到底值多少,你怎么会拿得住?
原文发表于微博:《 为什么牛市中大多数人干不过指数?》
做了一个小动画给大家。
之所以用这样的视频展示上一轮危机后 2009 年至今,美国标普500、沪深300、中证500、全指医药、全指消费、全指信息的走势对比,而非用一张简单的图片。是因为这样的视频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在某个时间段某个指数是如何表现,也会对否极泰来和乐极生悲有更深刻的认识。
也是想说明A股没有各位印象中的那么烂。它只是波动比较大而已。
原文发表于微博:《 做了一个小动画给大家》
选择指数,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绝对估值?相对估值?远远未够吧。
再提供我本人的两个思路。
第一个是绝对跌幅。 我个人的定义是最高点到最低点绝对跌幅是跌到 20%~32%(跌到 20%~32%。也就是说下跌 68%~80%)。任何指数到了这个区域我都会大力布局。
第二个是连跌时间。 在A股,连跌三年被我看做黄金机会。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
最近计划买的品种中,有一个完全符合这两个标准了。所以买了。
原文发表于雪球:《 我选择指数的 2 个思路》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 《文章转载声明》。
被E大做的小动画惊到了!我单知道A股波动大,但没想到波动有这么大,这次亲眼目睹了几个指数重走过去十年的路,感触良多: 1. 美股是真的稳,不愧是成熟市场; 2. 好赛道果然可以为所欲为,不管怎么上蹿下跳,始终比沪深300高一头; 3. 波动真的不是风险,如果能够根据估值动态调整仓位,再结合部分右侧卖出,简直就是收益发动机。
【笔记- E大选择指数的两个思路】 (除了绝对估值相对估值之外的) 1- 空间上:绝对跌幅。 最高点到最低点绝对跌幅是跌到 20%~32%(跌到 20%~32%。也就是说下跌 68%~80%)。任何指数到了这个区域我都会大力布局。 2- 时间上:连跌时间。在A股,连跌三年被我看做黄金机会。 有知可以看小动画啦好可爱!🤪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280天 2021.04.25
特意下个哔哩哔哩,听到了E大祝福且慢四周年的音频,一听就是温柔的人,哈哈哈
全指信息,全指医药,全指消费三大指数基金,值得拥有
E大的小动画太好看了,同时也感觉得到他的一丝不苟!崇拜之情难以言表,我们只要好好学就行了!感谢!同时也感谢有知有行的工作人员,才发现都有音频了,太方便了。
前端时间和同事们聊天,我说我基本都是买的指数基金,感觉他们都惊了。
指数基金:透明,被打跟踪指数,可以用估值衡量贵贱。主动基金:依靠基金经理策略。唯一不变的是投资者本身决定了资金的进出,在这个层面,你也是基金经理。
淡水泉好像这么多年了还行?
致富密码:大中小各规模指数一样来点,医药消费信息每种都不少。加起来一共六只。踏踏实实拿着赚钱。每个月看看估值,不贵就拿着,贵了就卖点😄
非常好。。继续吸收。指数下跌70%以后才有吸引力,才释放了不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