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我写的东西的朋友,会发现我的 200 篇东西,围绕三个主题:数据、鸡汤、段子。段子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清理一次,数据和鸡汤总是保留。
有朋友觉得只有数据、干货值得看。但,亲爱的朋友,对于很多很多人来说,把鸡汤里的东西弄懂,更加重要。
先悟了「道」,才去研究「术」吧。
朋友,我们来雪球,不是找同党抱团取暖的。一个人的见识总是有限,所以我们才要不停地读书,不停的交一些某方面比我们优秀的朋友,扩展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深度。
如果你来雪球,只是找一些与自己看法相同的朋友,粉了他,天天赞。那我说,你只是找同盟军,找安慰,来雪球的意义不大。
很多时候,最珍贵的观点,恰恰正是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有人喜欢某些股票,听到有人说这些股票不好,有问题,马上肾上腺素飙升,抄起键盘慰问别人,这样,真的好吗?
如果持不同意见的人,能够有理有据,认真的表达了自己研究过的成果,你是不是也应该过脑子想想,会不会是我错了?
亲爱的,很多时候,正是不同意见能让我们活下去。
找到一个与自己想法相同的领袖,跟着他摇旗呐喊,觉得天下我最对,谁敢说一个不字谁就要死,那么,非常有可能,离死就不远了。
最好关注什么人?
能够让你进步的人,能够让你变得理性的人,能够拿出自己研究成果分享的人,能够提出新的策略,让你豁然开朗的人。这样的人,不偏执、不骑墙。顺应趋势,进退有序。有自己的原则,又从善如流,日日精进。
可惜,找到这些人,太难。
高手本来就少,愿意分享的,简直凤毛麟角。
证券投资,有了理性,也就成功了一半。
本人非常不喜欢与股票谈恋爱,因为,太感性。恋爱中的人,都是傻子。
很多人经常忘了自己来股市是干什么的了。亲爱的,你是来赚钱的,你不是来爱上一只股票的。对,你也许会举很多例子,说明某人爱一只股票多少年,资产翻了多少倍。但是啊,聪明的你要知道,一将功成万股枯,有一个概念叫做:幸存者偏差。
不要爱上它,不管它曾经让你赚了多少钱、不管你花费了多少心血研究它,最终它可能让你伤痕累累。
一定要爱,请多爱几只。股市上,没有婚姻法。
我也有投资股票,但从不会在雪球谈论。做为一家公司,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黑天鹅,我希望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但我很愿意谈谈我的六位指数知己。
我的三位红颜知己:
医药指数:秀外慧中,大家闺秀,心地善良,救死扶伤。这是我最爱的一位姑娘,如果不是今年6月它被土豪拉到了90倍的PE,我实在不想让她走。某一天,我会把最多的资产留给她。
消费指数:小家碧玉。大家生活每天都离不开她。喜欢。
信息指数:年方二八,朝气蓬勃,聪明伶俐。她的能力是所有行业中最有机会进入世界一流的。他日不再如此高估,必收。
三位知己,能共度一生。
我的三位好友:
上证50:大哥、霸气、有钱有势、价格平易近人。但由于近些年大哥大部分资产进了金融这样的高杠杆行业,不免让人替他捏一把汗。
中证500:年富力强,中流砥柱!私交最好的一位知己,可以共患难,同荣华。除了医药妹子,最多的资产会给他。
创业板:聪明的小朋友,非常有前途。可惜,太年轻,经常头脑发热,不够冷静。但是年轻人,可以理解。等他冷静下来,也会给他点天使投资让他海阔天空,鹰击长空。
虽是知己,但我深知,他们富贵之时,我愿静静离开,在远处深深为他们祝福。有朝一日他们落魄街头,我愿分陋室一间、米粥一碗,助他们度过黑暗,共赴下一次辉煌。
有很多朋友私信问,满仓被套,怎么办?
说实话,不知道。这几个月天天喊空,你们不烦,我自己都烦了。回到估值平均,我也不会喊了。现在,也快到平均了,被套的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送大家一首歌吧。
我知道并不是
所有鸟儿都飞翔
当夏天过去后
还有鲜花未曾开放
我害怕看到你
独自一人绝望
更害怕看不到你
不能和你一起迷惘
我知道并不是
耕耘就有收获
当泪水流干后
生命还是那么脆弱
多残忍你和我
就像流星滑落
多绚烂飞驰而过
点亮黑夜最美烟火
多想你在我身旁
看命运变幻无常
体会这默默忍耐的力量
当春风掠过山岗
依然能感觉寒冷
却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
原文发表于雪球:《不得不写的文章:批发干货与鸡汤》
看看这两张图。分别是沪深300十年前的十大权重以及目前的。
有两点感想:
第一,指数真的有优胜劣汰的天然属性。
第二,目前的沪深300已经与十年前完全不同。已经不是当年的「金融300」指数了。这非常好。不要说什么金融地产低估导致权重下降。我不希望沪深300是一个金融300指数,相比而言,目前的权重我更喜欢。当然,目前的问题是消费比例又大了一些,不过问题比 10 年前好很多。
我的六大目标指数目前调整为 300、500、创业、科创、科技、消费、医药。
去掉 50 加入 300,信息产业换成科技,涵盖国内外信息技术。
原文发表于微博:《沪深300十大权重股变化的两点感想》
真心地再说一次,特别特别重要:
一个品种跌很多的时候,必然有很多很多人看衰它,会找很多很多理由解释为什么跌很多,然后告诉你它永远没希望。
相反,一个品种越涨越高,也会有很多人看好它。告诉你只有它才是天选之子,一定会永远涨下去。
对于个股来说,真的有可能出现上述的情况。但是对于不会死的指数来说,千万不要轻易被情绪左右。
风水轮流转。跌得越多未来赚钱的机会就越大,即使你在底部不敢再买,也不要轻易卖掉,即使全世界都告诉你毫无希望了。
当然,有些品种是未来几十年都可以长期看好的,只要有大幅回调就可以买,然后长期持有+波段降成本不会错。这几个品种也是几年前就说的:
医药、消费、信息产业。
目前看,医药和以中概互联为代表的科技略高,策略是越涨越卖。
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已经涨到我已经不是很懂。手里也没有了,不看了。
原文发表于微博:《长期看好的几个品种》
2012 年 11 月底,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股票开始了长达两年半的大牛市。
两年半的时间,创业板指从 585 点涨到了 4037 点,涨幅接近 7 倍(创业板综指涨幅更大),这是一个堪比 2006、2007 年大牛市的巨大涨幅。
那个时候,创业板是天使。
2015 年 6 月起,它变成了魔鬼。还是创业板指,两年后的 2017 年 6 月,从 4037 点跌到了 1800 点,跌幅超过 55%。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个指数的估值依然在四十多倍,趋势上看,毫无止跌的迹象。
在大白马们熠熠生辉的 2017 年上半年,创业板指数,创业板股票被继续踏上一万只脚。小股票已经成了永远也没有希望的辣鸡。
不好意思,这个时候,爱捡辣鸡的我们又要出现了。
「漂亮50」在今时今日,再一次成了时髦的词汇。而一年多前我们买入的时候,它们几乎无人问津。目前我们的收益率 23%。
港股似乎又成了「全世界最便宜的价值洼地」,同样,一年多前我们越跌越买的时候,它是「毫无希望的边缘化市场」。目前我们收益率 35%。
当然,目前的创业板和当时的 50、港股不能相提并论。它并没有便宜到那个地步。所以,我们不会给它多少仓位,先买一份顶着先。
未来,创业板反弹也好,继续价值回归下跌 50% 也好,又或者再来一次莫名其妙的疯牛也好,我们统统笑纳了。
创业板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重要的是,你愿意在它失意的时候去帮助它,还是在它春风得意马蹄轻的时候去追捧它。
至于这次的两个买入品种选择,都可以。159915 的优势是流动性好,159952 的优势是没有持仓「薯片」,未来薯片开盘暴跌的话,受伤会较轻。
原文发表于公众号:《创业板是天使还是魔鬼? 》
从创业板在资本市场诞生那天起,关于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
到了现在,买不买创业板,依然是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本月,ETF 计划第一次买入一份创业板。不出意外,目前,我们买的那份浮亏了。
这太正常。在一个下跌趋势如此明显的品种上,大概率当然会浮亏。不过,很有意思的,我想到了两个真实的案例。
很多朋友是 2014、2015 年被那轮大牛市卷进了资本市场。那你现在回想一下,当时是不是犹如股神附身,买什么什么涨,每天买的股票就像坐了火箭一样不停地涨?赚快钱是不是很开心?当然了,你也一定不会忘记,后来发生的一切。
又有很多朋友 2015 年 7 月开始参考第三轮计划。一开始,我们买的 50、恒生,买了就跌,不停地跌。我们开开心心吃着火锅继续买,大跌大买,小跌小买。虽然浮亏了好几个月,但你现在打开自己的账户,或者是抬头看看上面的表格里面恒生和 50 的浮盈幅度,那么之前浮亏的感受,还会让你痛苦吗?
资本市场,要赚短线快钱并不难——找到一个上升趋势良好的品种,买进去就是了。趋势这个东西,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其实并不容易。所以,你在相对低位买入一个上升趋势好的品种,大概率会赚到快钱。然而我更喜欢的,其实是捡垃圾——捡那些别人不要的,被不停卖出的垃圾。我知道只要我把这些垃圾的成本价控制好,必有一天会有人用黄金甚至钻石的价格把这些「垃圾」买走。
至于别人对我买的东西怎么评论,我真的毫不在意。如果不是大多数人说不好,它的价格也不会是垃圾的价格。听别人的?那我注定将和大多数人一样亏得内衣都没了。
做好最坏的打算,买进别人不看好的「垃圾」。
无论未来买的这一两份创业板如何涨跌,各位,放轻松。投资从来都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原文发表于公众号:《2017年8月ETF计划(一):卖出一份;买入三份》
看了一眼创业板。
之前卖出一份是在 1.2014,现在 1.2965,距离当时上涨 7.9%。没想到,这一届网友已经如此严格了。 更别说,我们卖掉后创业板曾大幅暴跌 30% 以上。
我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这样一个必然会死的透透的东西,我不继续持有是罪。现在的创业板指,已经进入我严格定义的「必死」区域。为什么我知道一个品种在必死区域,还要继续持有?
有些人买卖,并不是看本质,而是看走势。他会觉得你买了还在跌就是 SB,完全不管已经在钻石坑,随时会大涨,也不会管你卖了还涨你就是 loser(失败者),完全不管已经到了哈迪斯顶。
现在已经好多了。回想起 2015 年 4~5 月,我清仓后在雪球被骂成筛子,被无数人骂踏空狗,现在这一两个出来蹦跶的,已经不算什么了。
巴菲特 2007 年赚了几倍后在 12 块清仓中石油,在中石油涨到 21 的时候还不是被各路「股神」甚至央视抓出来道歉?
我就想吃中间一段,多出来的疯狂我不想吃怎么就不行呢?到底为什么不行呢?我几十个点的利润走了为什么不行呢?一定要跟你一起疯狂到爆炸死无全尸才好吗?
再说一次,创业板指,这个 PE 70 多倍,PB 7 倍多的牛指,某些人眼中的不持有就是犯罪的牛指,必然崩溃。
这话我本来不想说,就怕让别人觉得我现在没有是踏空狗为自己找借口。但你逼我说,以后看,也算是造福很多人了。
原文发表于微博:《现在的创业板指,已经进入我严格定义的「必死」区域》
2018 年 1 月底、2 月初,大盘见顶。绝大多数股票开始跌。
然而一直到 5 月底,医药依然在一枝独秀的创新高。
6 月,开始出台「一致性评价」政策。同时医保开始控费,医药开始下跌。
之后,随着「4+7 带量采购」等政策持续推出,医药不断下跌。
到了 2019 年 1 月,各种配套改革政策频繁出台,加上A股进入钻石底,医药被杀到了 7000 点以下,估值达到十年最低。
当时已经几乎没有人再看好医药,医药在基金配置中连标配都达不到。你打开各种微信公众号自媒体,都是对医药行业的悲观。所以当时有朋友发私信要「救我一命」,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你找不到看好医药的人。
2019 年,医药上涨 34%,医疗上涨 48%;2020 年,医药上涨 27%,医疗上涨 37%。
直到今天,依然在创新高。
我想说的,还是之前说过无数次的。
有时候,你看越多信息,只会让你的收益变低。每天都有信息给你,并不意味着能提高你的收益率,尤其是很多信息源根本毫无价值,只是因为数量多,善于拼凑信息,才会有机会浪费你的时间。
不会死的品种,大幅暴跌后的利空,未必是最后一根稻草。也许那是最好的机会。
最后再说一次。
价格与「利好利空」,很多时候并不一一对应。股价反映的是若干时间以后的信息,而非现在。
做分析,要分析第一层信息,第二层价格,第三层反馈。如果你只停留在第一层,那就是低位斩仓高位接盘的善财童子。
原文发表于微博:《医药指数》
网友提问:请教 E 大,证券行业估值怎么样,PE、PB 处在历史什么位置?
「证券行业」的估值,我想可以理解为最近上市的证券 ETF 对应的中证全指证券公司的估值吧。
很多人说证券公司用 PE 来考虑无效,应该用 PB 。实际上,由于券商是强周期,用 PE 来考虑确实意义不大。有意思的是,在我统计券商历史 PB估值的时候,发现它的 PB 变化也与大盘走势以及券商行业自身的行情走势也并不完全吻合。也就是说,行情低点通常与 PB 值的低点并不完全同步。
作为金融行业,券商的净资产变化非常大。牛市中,某些时段它的净资产增加远远高于股价涨幅,所以,看 PB 也不能完全精确把握券商的高点和低点。
不过,从 PB 角度来进行模糊的正确判断是没问题的。
现在券商的 PB 情况,低于过去五年平均 14%,处于过去五年最贵 48% 的位置。
也就是说,券商的估值比过去五年平均要低。如果非常喜欢和看好,分批投入是问题不大。建议分批投入的时候不仅考虑时间因素,还要加上空间因素。这个行业弹性太大了。
我个人还是喜欢在熊市中后期布局券商。这个行业确实是牛市利器。
未勘误。声明:本回复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原文发表于雪球:《证券行业估值怎么样?》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 《文章转载声明》。
什么是鸡汤?鸡汤是用通俗易懂的话把生涩难懂的概念讲明白,起到更加便于理解的作用。E大的鸡汤,能使我们慢慢变得理性。他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操作策略分享给我们,这样的人,不偏执、不骑墙,顺应趋势,进退有序。有自己的原则,又从善如流,日日精进。这就是我们赖以信任的好人益达。 益达不让我们爱上一只股票,为什么?因为任何股票都有周期,像好天气时候的太阳,不过是挂在天上时间稍微长点,但最终还是会日落西山的,这就是循环、轮回。想想当年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如日中天,最后呢?时代在发展,一浪更比一浪强,这是规律。 正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益达大部队重点搞资产配置,小分队择时赚点波动收益,闲暇无事再撒网捞几条小鱼,不得不说真的会玩啊。 益达的三位红颜知己,比喻为红颜知己,知道有多么重要了吧?消费、医药(创新药)、信息(科技)在国内外历史上都是长牛行业,可以穿越牛熊。 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这三兄弟,囊括了国内大中小盘的股票,均衡配置可以分享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成长带来的红利。 谁都有私心,那么益达最爱的就是医药妹子和中证500这位小哥哥了。一个能打一个能防,一个善攻,一个能守,这俩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 多想你在我身旁 看命运变幻无常 体会这默默忍耐的力量 当春风掠过山岗 依然能感觉寒冷 却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 感谢有知有行俊男美女们的耐心整理、编辑,非常感谢!
E大把六大指数看成三位知己,三位好友,这个拟人手法绝了,瞬间就让他们的不同身份地位与性格特征跃然纸上,也能看出E大对于这些指数满满的爱。 更令人动容的是与这些指数知己的相处方式:当你富贵风光时悄悄离去,逢你贫穷落魄时倾囊相助。这样的为人,这样的处事,也难怪市场会颁发奖金了。
从后验看来,20年6月对创业板的判断保守了,后面指数继续上涨但估值没太涨的原因是利润率整体提升了,有类似问题的还有19年卖早的消费指数。 这里面核心问题是估值随着发展中枢变高了,同样的,也有一些行业或者指数随着发展中枢变低了,目前看还需要持续迭代思路去应对这种变化,一个可能的想法是最后2-3份的卖出和买入一定要足够谨慎,避免轻易的空仓和All in,这也算是股债平衡在细颗粒度的一种体现吧。 当然,整体这个也不是啥太大的问题,一个小的优化点吧。
【笔记 - 信息】 很多信息源根本毫无价值。 —— 太同意了,要不是看这篇文章我都不知道原来18年下半年到年底医药医疗被很多人看空?我的信息源里没有这些,所以我一直在买这俩,连被动摇的机会都没有......上周还想明白一件事,我没有身边炒股追涨杀跌的人,一直离市场很远,于是很自然地也安于离市场远,这样挺好哒~ 【笔记 - 沪深300十年前的十大权重以及目前的】 指数有优胜劣汰的天然属性。 目前的沪深300已经与十年前完全不同。 六大目标指数:300、500、创业、科创、科技、消费、医药。(2021.01) 【笔记 - 券商是强周期】 券商的净资产变化非常大。牛市中,某些时段它的净资产增加远远高于股价涨幅,所以,看 PB 也不能完全精确把握券商的高点和低点。不过,从 PB 角度来进行模糊的正确判断是没问题的。 在熊市中后期布局券商。这个行业确实是牛市利器。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283天 2021.04.28
齐活: 宽基,300+500+创业——代表市场, 行业,医药+消费+科技——长期看好, 辅以低估的红利,波动大的证券等。 搞明白这么多品种,加以配置应用,私以为已经相当好了。
我的六大目标指数目前调整为 300、500、创业、科创、科技、消费、医药。 去掉 50 加入 300,信息产业换成科技,涵盖国内外信息技术。 E大与时共进,真牛!
喜马拉雅AI语音有个好功能,不知有知有行借鉴起来成本高不? 就是AI语音播放的同时,文稿界面会自动跟踪滚动,而且正在播放的那一段内容会标注不同颜色,查找识别很方便,可以快速勘误漏听、误听得内容。 甚至在文稿界面可以任意点击,选取合意的播放起始点。 谢谢
对于观点不同的人,不要一味只否认对方的观点,学会求同存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E大的六大目标指数 医药指数(估值合理甚至很低时,愿给她最大仓位) 消费指数(离不开) 信息指数(现已换成科技) 上证50(先已换成300) 中证500(第二大仓位) 创业板指 虽是知己,但在他们富贵时我们要敢于暂时离开(估值过高就得离开),在他们贫困时我们必再次不离不弃(低估布局) 对于指数来说, 有些品种是未来几十年都可以长期看好的,只要有大幅回调就可以买,然后长期持有+波段降成本不会错。这几个品种也是几年前就说的:医药、消费、信息产业。 不会死的品种,大幅暴跌后的利空,未必是最后一根稻草。也许那是最好的机会。 做分析,要分析第一层信息,第二层价格,第三层反馈。
E19 1,我的六大目标指数目前调整为 300、500、创业、科创、科技、消费、医药。去掉 50 加入 300,信息产业换成科技(以中概互联为代表),涵盖国内外信息技术(2021-1-5) 2,价格与「利好利空」,很多时候并不一一对应。股价反映的是若干时间以后的信息,而非现在。 3,我个人还是喜欢在熊市中后期布局券商。这个行业确实是牛市利器,弹性很大。
300、500、创业、科创、科技、消费、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