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海外市场

  • ETF拯救世界 · 2021年4月21日
  • 9309
  • 22

一、如何开启境外投资?(2013-01-23)

资产配置是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把你的资产合理配置到相关系数很小的投资品种中,才能有效平滑风险,最终取得合理收益。

在股票投资中,如果有机会将本地股票与全球股票结合配置,将是个不错的主意。在全球配置的过程中,成熟市场 + 新兴市场比较合理,A股无疑是个新兴市场,那么将A股与美国、欧洲甚至香港的资产统一配置,值得尝试。

如何开始境外投资,是个大话题。

首先是选择工具。

去开个美股或港股帐户在现在都不是很难。但如何让这样的账户盈利就是个大问题。无论是香港还是美国,资本市场绝非大陆这么温柔。股票分分钟有可能退市,你炒低价股、小盘股随时可能血本无归。所以,我们的工具还是指数——这也符合国际投资潮流,在美国,30% 的机构资金都配置在指数上。

好在国内现在有很多直投海外的 QDII 品种,比如恒生ETF,比如标普500指数基金

其次是依据或者说方法、体系。

对于A股 ETF,我们的体系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是网格还是 ETF 计划。但对于境外投资,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如果要根据价值投资,在历史平均 PEPB 水平下开始买,高于这个水平开始卖,那么就需要知道其历史平均是多少。虽然我手里的无论是万得还是彭博都有这方面的数据,但整理或者是重新计算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当然,这个工作已经开始做。

如果要根据趋势,那么要制定一套买入卖出体系,经过无数次的计算机复盘演练,找出一套最合理的趋势系统。这也不是个工作量很小的工作,但也值得一试。

总而言之,针对美国和香港的指数化投资已经列入我的日程,现在正在做的是基础性的数据收集、计算,模型设计阶段。到最后有点眉目可能需要几个月,然后找到合理的入场时机就更不知道是何时了。不过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启动,也希望国内的金融创新能够更快一点。

二、从另一面说说 QDII (2007-10-21 )

基本上,QDII 是个不错的投资产品。我说不错,是因为它可以让你的家庭财产配置均衡。你也知道,在这个通胀如此可怕的时候,把钱都存银行是很不负责任的事情。如果你知道,按照 5% 的通胀率,20 年后你的 100 万存款连 50 万都不到了,还会坐的那么稳吗。真的有人对自己缩水一半的存款无动于衷吗,我不信。

那么就要投资。

但国内,我实在是有些晕眩了。总体市盈率 70 倍以上。意思是,你买了国内股票,不考虑继续有傻瓜从你手里更高价买走,那么你将在 70 年后拿回投资——这只是平均数字。如果你买了 200 倍市盈率的股票呢,让你的重孙子拿回你的投资吧。

所以,我说,QDII 是一个分散投资的好帮手,尤其是南方这样的,全球投资的 QDII。会有风险,但不会局限在一个市场内,风险就分散了。QDII,不是一个发大财的事务,而是一个让你的资产不再缩水的工具。

但是 QDII 也有风险,如果从短期来看,风险还不小。但是,什么事情没有风险呢,把钱放银行20年缩水一半不是风险吗?

我来说说 QDII 的风险,有空就看看吧。国内老百姓怎么抢 QDII 好像抢钱一样呢……

从全球资本市场看,现在中国无疑已经是个重要部分,如果将它与外围市场放在一起,就可以发现,美国市场是在守底线(bottom line),中国市场代表的是顶线(top line)。虽然有些新兴市场的涨幅比较大,但将规模和成长性综合起来考虑,中国无疑已经成为顶线……

只是有一点,现在多数人的策略是建立在底线和顶线都将不断抬升的基础上的单向考虑,风险控制主要通过分散投资到不同的市场来实现,以现在全球市场的联动性,我们认为里面已经孕育着很大的风险。

特别是,如果中国这个火车头的拉动力抵不过美国这个车身的重量时怎么办?现在的美国市场,也是在大力推大盘股,特别是那些国际业务占很大比例的大盘股,里面包含的信息已经很清楚了:对美国市场,大家都没抱多大幻想,只是希望国际市场的发展足够推动那些大盘股……

对 QDII,「新兴市场」等于「兴旺市场」(1998 年金融危机忘了?),「城市化」必然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美国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也是处在「城市化」阶段),只要是「价值投资」就可以忽略宏观系统性风险,(这么做的成功率怎么保证,特别是进入一个并不太熟悉的市场?)以为长期持有就必然有丰厚回报(如果碰到个十年二十年熊市,如何应对?)……

很多事情,大家其实并没想清楚,就冲啊,冲出去。基民没想清楚不要紧,QDII 管理者也只考虑好的一面,至少在公开场合中是如此。

让我们再看看外围市场。美联储的政策在布南克先发制人的降低基准利率后,又回到格某人的路子上。像本博客在中美比较系列中分析过的,这种政策试图由美联储等通过政策调控,控制市场向下风险(所以有以前的「格某人 put」和现在的「布某人 put」之说),半自然半人为地制造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效益,然后希望这种投资收益仍然留在投资系统内(而不是进入储蓄等系统),追逐新的投资标的,以期创造更多的投资收益。

今天是 87 年股灾 20 周年纪念日,这 20 年中美国资本市场已经经历过股市到房市再到股市一个轮回,现在布南克又试图在维持这个轮回。但是,单靠自身原有系统已经很难坚持了,他能祈祷的唯一外卡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拉美国等成熟市场一把,我们就看看能拖延多久吧。

20 年的轮回,不变的是有些人的人为。

三、DAX(2019-04-12)

DAX 过去十年不能说不好。2009 年 4 月~2019 年 4 月涨了 192%,年化收益率接近12%。

最有意思的,是 2009 年 4 月和现在的估值几乎一样。

DAX 不好的是过去 19 年。2000 年就已经 7600 了,现在才 12000,19 年涨了 58%。年化不到 3%,这是加上股息的。如果不算股息,估计 1% 都不到。

这才是我看好它未来的原因。

你知道不知道,再往前推 20 年,1980~2000,德国涨了 1700%?

有朋友总认为,只有A股值得买,其他波动太小没意义。记不记得咱们买债券的时候也有人这么说?那你又记不记得之后 2018 年除了债券涨了10%,其他所有品种都暴跌?

不要以为都买波动大的品种你的收益才会高。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好好做资产配置,你的收益不会差,但是波动性会降低至少一半。

降低波动性没意义?

你大概没有过打开账户资产腰斩的感受吧。

  • 逆水行舟

    长期来看,波动较大的资产一般收益都不错,但其中间过程是相当劝退的,能够全程坚持下来的绝非等闲之辈。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降低波动率、提升持有体验是相当有必要的。 利用相关性小的资产配置和动态平衡,不仅可以胜任这个工作,而且还可能有意外惊喜。比如通过回测发现,通过配置80/20股债比例并定期再平衡,过去十五年的收益率甚至比全配置股票还要高,这是因为在平衡的过程中不经意就做到了高抛低吸,是不是非常得一颗赛艇呀~

    1年前
    37
  • 眼里有光的azure

    近三年的经历告诉我,90%仓位A股主动股票基金的账户收益率是最高的,远高于大类资产配置再平衡的账户。但我也知道,在投资的周期里,两三年的时间真的太太太短啦。而且不能用后视镜来看。所以我会继续两个账户的实践,去亲身体验和验证是不是如E大所说: “不要以为都买波动大的品种你的收益才会高。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好好做资产配置,你的收益不会差,但是波动性会降低至少一半。” 我刚接触投资时读到过这样的数据: “2012年3月19日至2017年3月17日五年间,中国市场经历了一次从慢熊到快牛最后下跌震荡的走势。如果我们单一投资在上证50上,五年下来收益率是31.9%,平均年化收益在6%左右,承担了25.7%的波动率。而如果我们55%投资于银行理财加上45%投资于上证50的模式,对投资资金进行资产配置,虽然我们的整体收益率相较单一投资上证50略有减少,为29.5%,但波动率被大大降低至了11.6%。如果再配以每两个月一次的资产配置再平衡操作,我们将在承担同样波动率的基础上,将整体收益提升至42.3%。” 所以对资产配置再平衡(无论是简单股债资产大类还是加入不同国家地区)的收益还是很期待的。我自己是觉得波动性降不降低没意义,腰斩也不是没遇到过,比如分众传媒(和上海机场)......不着急,再看看~ 对了瞥见个错字:很不负责人 —> 很不负责任。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283天 2021.04.28

    1年前
    15
  • 老来多健忘

    不得不感叹下益达十几年前就开始大类配置了,现在接触到的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的人好像也还是比较少的(也可能我接触的人少🐶)

    1年前
    8
  • 蓝色玄冰

    DAX指数1980–2000年间上涨了1700%,整整17倍啊。一个大胆的设想,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撑,美国和德国市场从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过度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一轮常常的牛市,对表未来中国市场的成熟,特别是注册制的全面推开,将加速A股市场的成熟,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或许也活又十倍以上的增幅。让时间来见证吧。

    1年前
    4
  • 叫我小杨同学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A股与海外成熟市场的搭配值得一试 QDII,不是一个发大财的事务,而是一个让你的资产不再缩水的工具。 好好做资产配置,你的收益不会差,但是波动性会降低至少一半。

    1年前
    3
  • 无限之旅

    资产配置一是降低风险,二是让你的高波动资产能拿的住。因为想象中资产减少20%和真实资产减少20%带来的冲击力是完全不同的。

    1年前
    3
  • oliver

    dax近期创新高了

    1年前
    2
  • 保守者2号

    有没有办法,用国内的一个平台,完成全球的配置。 虽说开账户比较方便,但是管理起来也非常麻烦。

    1年前
    1
  • 小番茄蕊

    2018 年除了债券涨了10%,其他所有品种都暴跌 不要以为都买波动大的品种你的收益才会高。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好好做资产配置,你的收益不会差,但是波动性会降低至少一半。

    1年前
    1
  • 亦曼

    几种品种的介绍,最好是搭配好各品种,做好资产配置。

    6个月前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