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基金经理,不同的基金,到底选哪个好?

  • 懒猫的丰收日 · 2021年5月13日
  • 5353
  • 22

认同一位基金经理的理念,但他管理了好几只基金,究竟该选哪个?

这是很多新基民都会遇到的难题。是选规模最大的,还是最有名的?是选老基金,还是他马上要发的新基金?

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比较的维度,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基金的区别。下次挑选基金产品的时候,不妨翻出这篇文章看看,把这几个问题过一遍,自然就能心中有数。

祝开卷有知。

有知有行 雨白

很多明星经理都管理着不止一只基金,比如谢治宇现管理基金 3 只;董承非现管理基金 2 只、葛兰现管理基金 4 只、张坤现管理基金 5 只等等。

基金经理一旦做出点业绩,成名了,就会被委以重任管理多只基金,甚至趁着行情好的时候赶紧发行一批新基金。

特别是今年,新基金层出不穷,基金相关话题竟然多次上了热搜榜。

关注基金的小白越来越多了,一方面,银行理财的利率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也说明全民都开始有了理财的意识。

我们之前说过:主动基金,实质是在选基金经理,那选好了基金经理,他们旗下同时管理着那么多只基金,应该选哪个好呢?

懒猫会员群里有会员之前在同一个基金经理下面买了好多只,发现在同一时间买入的话,业绩回报相差不大。

其实细心的小伙伴有发现,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换汤不换药,区别不是太大。那每个基金经理都有一只「王牌基」,是不是选他们的代表作就可以了?

一、王牌基 or 非王牌基,选哪个?

在天天基金上通过搜索基金经理,在个人资料页面,成立时间较长,得奖最多的那只就是他的代表作。

「王牌基」不一定永远是业绩最好的 TOP1,但是一定是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捧在手心里的那只基。

对基金经理来说,必须要有一只基金成为他的代表或者成名作;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旗舰基金也是公司的「活招牌」,在人力物力上基金公司都会给予大力的支持。

即使基金经理离职了,公司也会找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来接手,所以选王牌基一般出错的概率比较小。

但是我们也不能单单看这个,我们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再去好好比较下。

要知道,旗舰基金销量好,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去买,造成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一只超过百亿的基金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不是很好管理呢!

二、基金规模大 or 小,选哪个?

基金规模大小也是我们 PK 基金的一个维度,基金规模大小有利既有弊。

规模小的基金就是灵活,牛市的时候建仓快,熊市的时候跑的更快。

但是,规模太小的话,也会存在清算的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一旦清算,那就会从浮亏变成实亏。

所以规模小于 5000 万的基金,最好不要碰。

超过百亿的盘子算大规模的基金了。

根据基金行业的规定,一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 10%;此外,基金持有这只股票的仓位不能超过这家公司股份的 10%。

所以规模太大的话,就要把每只股票的仓位降低,同时也会多配更多的股票。

对基金经理来说,选 10 只简单还是选 20 只简单?基金经理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调研那么多家公司,而且市场上好公司本来就不多。

其次,基金规模太大,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规模越大管理费越多,但是对于基金经理来说,遇到大幅震荡或者熊市需要及时调仓的时候,可能没有规模小的基金操作得快。

如果两只基金的投资方向、持仓都差不多的话,选规模在 2 亿~50 亿左右的。

三、仓位集中 or 分散,选哪个?

这个可能是很多人比较基金的时候,优先关注的点。

首先我们通过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票中能够知道该只基金的投资方向,比如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和蓝筹精选。

这两只都有重仓白酒股,但是蓝筹精选这只还买了优质的港股,投资范围更广,跟中小盘的定位有一些不同,大家依据自己的偏好来选。

其次通过基金的持仓,就能看出基金经理的持股集中度,比如刘彦春管理的景顺新兴成长混合和鼎益混合。

这两只都是重仓白酒股,但是鼎益那只一半以上的仓位都是白酒,持股集中度达到了 75.07%。

所以从风险上来看,鼎益的波动率以及回撤幅度都要比另一只大。

通过基金的重仓股票,我们能够有个初步的判断,这只基金的投资风格以及投资的范围。

重仓股票不同或者比例不同,肯定也会造成基金的业绩也不同。

仓位集中的股票起伏都比较大,谨慎选择规模大,仓位集中的基金,这类基金的风险会比较大。

仓位分散的基金可能在市场震荡或者下跌的时候也分散了风险,业绩更具稳定性。

如何选择的话,这个需要根据每个人的风险喜好程度来选择。

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可以选择风险高但是收益也高的基金,稳健投资者,建议配置仓位分散的基金。

四、机构持有多 or 少,选哪个?

在基金资料页面我们可以看到持有人结构比例,一般有个人和机构两大类,机构持有者指的是企业、社会团体、事业法人等组织,个人的话就是散户。

受机构青睐的产品说明是比较优质的,因为他们投资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关系到整个机构和整个团队的,投资前都会比较谨慎,会对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经理做好充分的调研。

下面的两只基金都有机构参与,分别是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名字很相似,仓位分布也很接近。

健康这只机构持有比例是 4.36%,创新的机构持有比例是 10.16%,比较了两只历史业绩走势,不管是 1 年还是 2 年,机构持有人多的那只略胜一筹,在回撤上,也更优于另一只。

在比较持有人结构上,我建议选择机构资金占比多的。

因为遇到股灾的时候,相对机构来说,个人投资者可能更容易受情绪影响,会出现频繁申赎的情况,资金频繁的进出会影响到基金的净值波动。

但是也要注意机构占比资金不能超过一定比例,最好是不超过 90%。

机构如果觉得这只业绩表现不好,投资方向也会调整,如果占比太大,资金一下子出来,很有可能造成基金被清算。

五、老基金 or 新基金,选哪个?

今年发行的新基金各个都是爆款,经过基金公司的包装、打造,新基金上市第一天就被一抢而光,很多基金只好按比例配售。

新基金如此好卖,主要还是搭上了市场的这波行情,以及有明星基金经理站台。懒猫之前就深扒过,为什么 不推荐买新基金,大家可以点开再看看

我们并不建议买新基金,主要原因有三点:

1. 建仓可能建在高点

新基金如在牛市的时候发行,发行之后,还有一段的建仓期,有些久的甚至长达半年,所以有很大的可能会买在高点。

6、7 月买新基金的基民们,经过这个月的市场行情的距离震荡,加上手续费的扣除,可能还在亏损中。

2. 换汤不换药

之前有提到,基金经理的代表基金销量好的话,基金规模会越来越大,规模太大的话,运作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只能发行新的基金。

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新发的基金和老基金非常相似,像是直接被克隆出来的。那为啥我们不买一只知根知底的老基金,而去买一只没有太多背景的新基金呢?

3. 手续费不打折

很多新发的基金,手续费比较贵,很多都不打折。

六、独自管理 or 多人管理,选哪个?

从古到今,师傅带徒弟的习俗一直延续着,基金公司也不例外。

一个有经验的基金经理都会管理多只基金,有些基金是独自管理的,有些多人一起管理的,这就是所谓的老带新。

基金公司要培养新人,是很正常的,每个明星经理也都是从新人过来的。只是多人管理的话,以哪个人投资理念为主,我们并不知道。

而且明星基金经理的精力毕竟有限,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独自管理的基金上。

七、场内折价封闭基金 or 开放式,选哪个?

封闭式基金一般有一个封闭期,6 个月~3 年不等。

买入后不能赎回,只能等到封闭期结束后再赎回,所以在流动性上不如开放式基金。

封闭基金在场外不能进行申赎,但是在场内可以买卖。

如果你买了一只封闭基金,但是突然急需用钱,想要把它卖掉,那可以选择在场内操作,如果想尽快卖掉,可能需要打折卖。

行情不好的时候,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可能达到 20%,甚至更高。

一般封闭式基金在到期后,会转为开放式基金。

所以场内如果有折价率高的封闭式基金,可以考虑买入,等到到期转为开放式基金的时候,可以选择卖出。

但是折价的封闭式基金未必是稳赚的,还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行情以及它的到期日。

因为到期日越久远,市场就越难判断,即使现在折价买入,但是在开放的时候,熊市来了,也有可能会发生亏损。

结论

  1. 选王牌基金;

  2. 选择规模在 2 亿~50 亿左右的基金;

  3. 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可以选择风险高但是收益也高的基金,稳健投资者,建议配置仓位分散的基金;

  4. 选机构持有量多的基金,但是要注意持有比例,不能太高,不超过 90%;

  5. 选老基金;

  6. 选独自管理的基金;

  7. 选开放时间较近的折价率高的封闭基金。

对比同一个基金管理的不同基金,我们还是要从不同的维度来进行比较,不能单单从一个维度,需要结合基金的过往业绩以及回撤大小、基金规模以及你投资中的其它组合等方面来考量。

  • 眼里有光的azure

    最近关注的一个基金经理的路演,坦率提到了一个相似的观点:“不跟投自己新基金,喜欢买老基金。” 对于仓位分散和集中,觉得文中说得很清晰。我想一并记录一个和文章无关的想法在这里。我以前会有一个疑问,仓位分散会不会意味着研究不够深入?在刚看的路演里(该基金经理是分散持仓风格),则提出了一个我以前没怎么考虑到的观点:“一个基金的背后除了基金经理,还有很多研究员,每个人都覆盖不同的行业和公司,加上还有券商的支持(比如光医药行业可能就有20多个研究员覆盖),即便研究的面广、公司持仓分散,依然不影响研究的深度。” 还以为今晚要单眼写笔记,结果散瞳的效果消失还挺快...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297天 2021.05.13

    1年前
    16
  • 逆水行舟

    说到一个基金经理管理多只基金的普遍现状,我不得不提一下那个基金从业超过15年年化收益率仍然保持在20%以上的最强王者,朱少醒。 朱少醒在这么多年的基金从业期间,除了2008年11月短暂地担任汉盛基金经理外,整个职业生涯都专注于富国天惠这一只基金,将其像孩子一般看待,倾尽全力地呵护与培养。即便在几轮牛市行情中,他也从未发行新基金赚快钱,因此也成为业内连续管理单只产品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是当之无愧的公募基金长跑健将。

    1年前
    12
  • 月小魂

    兴全合宜是两个人的,意思是兴全合润可能更靠谱?但主要觉得合宜有港股,这个是优势。

    1年前
    6
  • 唯有沧海爱巫山

    篇幅不长,但是思路结构清晰,讲的也比较明白,对新入场的小白和老基民都有不同的程度的帮助。小编也是建议参考,对认知的成长上少走弯路,笑纳了✍️

    1年前
    6
  • 从容理财

    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买哪一只更好? 看结论: 选王牌基金; 选择规模在 2 亿~50 亿左右的基金; 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可以选择风险高但是收益也高的基金,稳健投资者,建议配置仓位分散的基金; 选机构持有量多的基金,但是要注意持有比例,不能太高,不超过 90%; 选老基金; 选独自管理的基金; 选开放时间较近的折价率高的封闭基金。

    1年前
    5
  • 职场二宝妈

    让一个新手明白好多之前不知道该去哪提问的问题,喜欢有知有行

    1年前
    4
  • 不行不知

    有知有行要不要也推荐下主动基金组合?

    1年前
    3
  • Horacehxw

    关于第六条,兴全公司的老带新可以直接当成明星经理在继续管吧🤔

    1年前
    3
  • 步枫

    若问'一人多基'几多愁,恰似山珍海味不知怎下手 随着近两年来公募基金的火爆业绩,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的重视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基金公司也有动力围绕着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发行更多的基金,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同时扩大自己的管理规模。于是我们就会发现,'一人多基'的情况越来越多,像朱少醒老先生一样'一城终老'的佳话几乎不可能重现。那么对于刚刚接触基金不久的投资者来说,面对这种'一人多基'的情况,该如何抉择呢?

    1年前
    2
  • 峰brent

    第五点我并不认同,人说熊市买新鸡,因为建仓慢可以避免净值过快下跌,牛市买老鸡,这样仓位确定,能享受净值上涨的福利

    1年前
    2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