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和你分享孟岩的思考。
今天早上的你,是不是匆忙起床,随意洗漱后就出门了?
通勤路上的你,有没有低头刷着手机,差点坐过站?
工作中的你,会不会随时查看市场涨跌,刷着最新的市场资讯?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吃一顿早餐,又有多久没有注意到上班路上的景色了?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身在心不在」的时刻。今天这篇文章,是孟岩读完《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后的读后感。如果你也时常受到情绪困扰,忙碌又心累,不妨读读看。
借由此书,祝愿我们都能安住于当下。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祝开卷有知。
有知有行 仝仝
张一鸣在字节跳动九周年庆上的演讲,让《当下的力量》这本书火了起来。
他在演讲中说,所有的消极都是由心理时间的累积和对当下的否定造成的。
不安、焦虑、紧张、压力、忧虑—— 一切的恐惧都因过于关注未来而引起;
愧疚、遗憾、怨恨、委屈、悲伤、苦涩—— 一切的不宽恕都因过分关注过去而出现。
但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平常人,也是普通人。对我们来说,把握好当下,保持平常心 ,接受当下的自己,把自己做好,往往也就能把事情做好。
是的,这段话就是《当下的力量》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认为,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不安上,但真正的生命只属于当下。
我在 2018 年 10 月曾经读过这本书,看完张一鸣的演讲,我又快速翻了一遍。
看完后,我决定周末来分享这本书。但一下子浮现在我脑海中的并不是某一段话,而是一张图。
抱歉,这是我随便抓了手边能找到的纸来画出来的,有些丑。但我想说的话,可能都包含在里面。
图的左半边,是真实的世界,而右半边,是我们感受到的世界。
先说左边。
大的圆圈,代表我们所处的世界,里面有一个非常微小的黑点,代表「我」。
我想表达的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情境,都是各种因缘条件一时聚合的产物,「我」本身,只是这些因缘条件中极其微小的一个因素。
图中还有一些流动的箭头,表示这些因缘条件,包括「我」自己本身,都是每时每刻在变化的。因此,这些因缘条件重新聚合后的情境,也就会一直变化。
这一切,我们参与其中,但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
再说右边。
大的圆圈不变,但是「我」变得大了很多很多,甚至快要充满了外圈,而且整幅图也没有流动。
这是我们的真实感受。
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控制很多事情;
我们认为,与我们所知相反的都是错的;
我们期待,美好的事情可以一直发生;
我们沮丧,糟糕的事情为什么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也用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来解释眼前所看到的所有情境。
这张图和当下的力量有什么关系呢?
埃克哈特·托利说,所有的消极都是由心理时间的累积和对当下的否定造成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拒绝接受当下呢?我们为什么要懊悔过去,为什么要纠结未来,为什么要陷入对其它人的想法的猜测呢?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2021 年 5 月,基金业协会公布了各个基金销售渠道的保有量数据,其中也包括我之前所在的公司,一些从未披露过的数据,呈现在大众面前。
很多朋友给我发来信息,我也在朋友圈看到了各种刷屏的分析文章。
这些自然会引发我的反应。但是,我还是发现了自己的变化。
我不再陷入过去,不再像放电影一样回忆那些发生的事情,不再去纠结是非对错;
我也没有憧憬未来,没有去脑补未来有知有行交易上线后的样子,能不能榜上有名;
我觉得,这背后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增加,「我」越来越小了。
我走在上面图中,由右图至左图的路上。
一切我们眼前的情境,都是因缘条件聚合而成的结果,「我」只是其中微小的一个因素。
换个科学的角度,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这个世界按照美妙的数学公式,在各种因素和随机性的作用下,慢慢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参与其中,但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太微不足道了。
我们会觉得某个结果的发生是因为自己特别重要,但其实,只是当时我们恰好在那里;
我们会懊悔如果过去怎样怎样,事情就会有所改观,但其实,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我们会忧虑未来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但其实,无数的因缘条件,根本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我们会纠结身边的朋友为什么要做某些事情,但其实,人是环境的反应物,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当时所处的情境,以及他想表达的情感……
我们能控制的事情,真的很少。
我本来打算好好准备一下,写写这个我很喜欢的话题。但是,周末突然很忙,让我只能在今晚用很短的时间仓促成文。
我想明早做杯咖啡做早餐,但即使是这样一件看起来充满掌控感的事情,其实依然有可能无法做到。有可能我起晚了,有可能牛奶没有了,有可能咖啡机坏了,即使一切顺利做好之后,咖啡杯也有可能被我不小心打翻在地上。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无聊的例子,类比一下,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但换个角度,这些因缘聚合的情境,这些遇到的事情。无论我们觉得它是好事坏事,其实都是自己一时的想法。
比如,股市大跌,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对持仓的投资者可能是坏事,但对做空,或是空仓的人,反而是好事。
即使是对持仓的投资者,对于持有的那部分可能是坏事,但对还没买的那部分现金,以及自己持续的每个月的现金流,反而是好事。
过去已经发生,而且可能是在当时的因缘下——比如市场情况、我对股市的认知、我对情绪的控制等等,最应该发生的事情。
我写过自己曾经爆仓的经历,我不应该,或没必要做的,是陷入那些往事,无穷无尽地懊悔和焦虑。
「要是我底部不卖就好了,最终其实没有跌破平仓线,一个月后就新高了」
「要是当时没有爆仓,现在恐怕我能赚很多钱了吧?」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反思。
我们可以去思考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哪些可以改进,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未来还没到来,我们根本无法知道未来会发生哪些事情。
我不知道,不关心牛市什么时候到来,也不会去脑补牛市到来后账户的情况,甚至套现后去改善自己生活的场景。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计划。
一次性地想清楚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可以提升在这个无法预测的世界里,获得更好结果的概率。
除去这些脑海里对过去和未来的反复思考,就是埃克哈特·托利所说的当下了。
即使是上面所说的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计划,都是当下的一部分。
我喜欢猫,很喜欢观察它们宁静、安逸、完全融入当下的样子。它们的完美,只有享受当下的小生灵才能做到。
昨天下午,我突然很想游泳。
50 米长的泳道,28 度的水温,刚刚换过水的泳池,几乎没有人,一切都刚刚好。
我一口气游了 1 个小时,1600 米,完全没有感觉到累,也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我没有想能游多少米,也没有去思考工作中的事情,只是随着一呼一吸,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一个接一个的动作上。
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游泳体验。
你知道激烈的体育运动和到陌生的地方旅游有什么共同点吗?
白热化的赛场气氛、新鲜的异地场景,会抑制我们脑海中蹦来蹦去的念头,而让我们进入到一种当下的状态。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们喜欢它们的原因。
相反,你有多久没有留意上班路上的景色了?
这条路太熟悉了,脑海中塞满的念头,让这个当下失去了它的意义。
重读这本书,有一段 2018 年我没注意到,或者说没读懂的部分,引起了我的兴趣。
埃克哈特·托利说,宇宙有两个属性:无限和永恒。
这两个概念分别对应着空间和时间,空间维度上无限,时间维度上永恒。
这些似乎是我们之外的世界,但其实在我们之内,都分别有其对应物。
空间的内在对应,就是寂静,无限深入无念的世界。
时间的内在对应,就是当下,是永恒的当下的意识。
这句话看起来有些神叨叨,但我很喜欢。
看完文章,你不妨闭上自己的眼睛,去留意一下自己脑海中冒出的下一个念头。
大多数时候,在下一个念头升起之前,你会意识到一个短暂的空白,这就是那个无念的当下。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详见《文章免责声明》
喜欢曾国藩的十六字箴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孟岩先生,我很认真的阅读了您关于冥想的文章,之前也断断续续地进行过冥想,但最近一两个月冥想时遇到一些疑问: 冥想的一开始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集中在锚上,而后注意力会飘散,这时我会有察觉,并慢慢引导注意力专注回来,但就这样“飘散——专注”来回几次后,最终会在某一次没有意识到注意力的飘散,然后就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一直飘散,直到时间到闹钟响(一般会设置为20min)。 大概是因为最后的意识飘散,我在冥想结束后会很“愧疚”或者说“自责”——“这次又没做好”、“这次冥想又没有起到作用”、“又浪费时间了”……反而冥想后会焦躁。 想请教孟岩先生: 1.思维在“飘散——专注”的几个回合后,是应该往“专注”的方向发展吗? 2.如果不是,应该怎么调整“飘散”后的愧疚心态呢? 打扰您了,不胜感谢。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接受自己的渺小,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生活会容易很多。
公众号这篇文章一出来我就收藏了,过一段时间就会翻出来读一遍
【你知道激烈的体育运动和到陌生的地方旅游有什么共同点吗? 白热化的赛场气氛、新鲜的异地场景,会抑制我们脑海中蹦来蹦去的念头,而让我们进入到一种当下的状态。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们喜欢它们的原因。】 终于找到隔段时间就想出去 旅游/散心 的原因了。 总是纠结于过去,对未来感到不安,很难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每次出去走走后,就能告别这种不正确的情绪,回到当下,重新开始,好好生活。
把握当下,意思是除了我们要把更多精力时间花在当下之外,也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可以总结复盘 展望未来,可以规划准备 这样一来,我们则可以更好更从容的活在当下、把握未来
情绪的觉察和执念的纠结,自己也一直改进中,个人觉得没啥好办法,长久性的刻意训练(做好预期,几个月、几年甚至更久)才能真正好转。 最早期压根就没觉察到自己发了脾气,或者一直陷入某种想法中,迟迟出不来而急躁暴躁。 后来碰到好心的领导直面指出问题,自己才有所意识。那就改呗,结果发现这玩意不是说你想改就立马的能改的,曾经也会陷入到怎么又犯错的懊悔循环中... 后来尝试了多种方法,情绪上头的时候提示自己先闭嘴,深呼吸一下,冷静冷静;每天晚上回忆记录下自己的情绪情况(开心和不开心的原因);积极的心理暗示;陷入执念时,提示别瞎想了,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放一放明天再看呗,第二天具体搜搜资料案例或者找人聊聊,多想想why... 这个需要个过程,一不留心就被快思维控制,只能说放平心态,慢慢来。🧘🏻♂️
“当下”,我们回想过去,我们展望未来,可是我们活在当下...... 有一句话“过去的懒惰决定今天的一败涂地,今天的自律决定未来的所向披靡” 我们改变不了什么,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每次看到活在当下,就让我想到了《一条狗的使命》。明天还未拥有,过去已然过去,把握住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尽情享受。但是活在当下并不是放纵,并不是什么都不管不顾,按着自己最喜欢的节奏,尽情的享受。
一个字:好! 马上打印出来,持续一周,早晚各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