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专栏

欢迎来到荷兰

  • 2021年11月15日
  • 6349
  • 43

每周一,和你分享孟岩的思考。

一切无人知晓,欢迎来到荷兰。熟悉孟岩的朋友们对这句话不会陌生。

「一切无人知晓」说的是,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投资上要「不预测,只应对」;生活中要「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后半句的「欢迎来到荷兰」,则是一句生活咒语。人类天然期待事情按照自己的预想发展,但生活有太多不如意。与期待不一致时,不妨念一遍咒语,学习拥抱变化吧。

就像现在的你,收到这篇推送时,是不是在想——要是《无人知晓》更新就好了。

但生活总是落地在「荷兰」。我们依然可以对自己说句「欢迎来到荷兰」,然后尽情享受这篇文字吧。

祝开卷有知。

有知有行 仝仝

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讲述了一个有关平行时空的故事。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年轻女子艾米驱车到朋友家参加聚会。路上她碰到了奇怪的事情,和男友凯文的通话突然中断,她的手机屏幕也莫名开裂。这让她想起了许久以前读过的有关彗星经过地球会引发诡异现象的书籍,因为,当晚就会有彗星经过。

来到当晚聚会的主人家里,艾米才被告知,凯文的前女友劳丽在和他们的另一个朋友阿米尔交往,她今晚也会来参加聚会。

艾米并不满意自己的生活。

她创作的芭蕾舞剧被很多人看好,好到被一个知名的芭蕾舞演员抢了首席的位置。碍于面子,艾米拒绝担任首席的替补,将机会拱手让给了凯瑟琳。机缘巧合之下,首席在最后时刻退出,替补登场的凯瑟琳凭借这部芭蕾舞剧的出色演出,一举成为旧金山首屈一指的芭蕾舞演员。

艾米和男友凯文的感情也并不稳定,凯文当着她的面,绘声绘色地和大家分享他和劳丽之前喝醉酒被狗扑的经历,更是让她非常难过。

聚会依然在进行,但大家总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对劲。一次诡异的停电,让恐怖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两个男人拿着荧光棒,壮着胆子走出房间去查看外面的情况。但最终大家发现,回来的两个人,其实并非当时出去的两个人,而是另一个平行时空中两个男人的版本。

彗星的经过,让大家有机会看到成千上万个同时存在的平行时空。在那些房子里,还是这 8 个人,却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艾米一间间房间地查看着,直到她发现了一副充满温馨感的画面。

她和凯文依偎着坐在沙发上,和大家一起开心地聊着天。房间中的艾米依然在抱怨创作被抢走的不公,但接受了替补首席的安排,她并不知道,命运等待她的将是什么。

房间外的艾米一直默默地看着,羡慕极了。

最终,她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杀死这个房间里的自己,取而代之。

1

在回忆录《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心理咨询师洛莉·戈特利布讲述了发生在自己的来访者朱莉和她最好的朋友达拉身上的故事。 朱莉是一个三十三岁的大学教授,她在自己蜜月旅行的时候查出自己罹患癌症。她同时向自己最好的朋友达拉,以及心理咨询师洛莉寻求帮助。

达拉给朱莉分享了一位唐氏综合征患儿的母亲,艾米丽·帕尔·金斯利的散文——《欢迎来到荷兰》。在这篇散文中,艾米丽描述了当生活的期望被现实颠覆时,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对未来的畅想,就像是在计划一场美妙的意大利之旅。你买了一大堆旅游指南,还做好了精彩的攻略:罗马斗兽场、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威尼斯的贡多拉……你或许还会学几句简单的意大利语。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激动人心。

经过几个月的翘首期盼,那一天终于到来了。你收拾行囊踏上旅途,几小时之后,飞机着陆了。机组人员走过来跟你说:「欢迎来到荷兰。」

「荷兰?!」你大吃一惊,「为什么是荷兰?我要去的是意大利!我应该已经到达了意大利才对呀。我一辈子都梦想着能去意大利。」

但飞行计划临时有变。他们决定停在荷兰,而你只能既来之则安之。

但重点是,他们也没把你带去一个可怕的、令人厌恶的、肮脏不堪的、充满瘟疫、饥荒和疾病的地方。仅仅是一个和预想中不一样的地方罢了。

于是你不得不下飞机,去买一本新的旅游指南,还得去学一门全新的语言。你还会遇到一群原本永远都不会遇到的人。

这里只不过是另一个国度。这里比意大利的节奏更慢,没那么多浮华。等你在这里待了一阵子之后,你缓过劲来,眺望四周,会发现荷兰有风车,荷兰还有郁金香,荷兰甚至还有伦勃朗。

但你认识的所有人都在忙着往返于意大利,而且都在炫耀着自己在那儿过得有多好。在你的余生里你却只能说:『是的,我原本也是要去那里的。我都计划好了。』

而这种痛苦永远永远永远永远都不会消失……因为失去梦想是一种非常非常重大的损失。

但是,如果你把生命都浪费在哀叹你没去成意大利这件事上,你就永远不能自由地享受荷兰非常特别、非常美好的方方面面了

2

达拉的儿子患有自闭症。

他经常会无休止的哭闹、发脾气,拿头撞墙,直到 4 岁的时候依然无法正常对话,也不会自己吃饭。

曾经有一段时间,达拉非常绝望。

她抱怨命运的不公:「这些不是我选的」。

她无休止地在脑海中去罗列那些她原本计划,但也许永远无法实现的事情:

她和丈夫永远无法安心地相拥入睡,

她永远无法和儿子一起睡前讲个故事,

她的儿子也许永远无法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大人……

她不断地在脑海中想象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正常的儿童,想象她们一起去经历那些正常人的正常体验,每当这时,她都会泪流满面。

直到有一天,达拉读到了《欢迎来到荷兰》这篇文章。她意识到,虽然她一直计划的是去意大利,但不凑巧的是,她降落在了荷兰。

也许这里并不特别,也不美丽,甚至有些恐怖。

但她终究要在「荷兰」这片陌生的土地上顽强地生活下去。如果能张开双臂,接纳不完美的儿子,让也许不那么好的生活走进来,她也能寻找到快乐。

在「荷兰」,达拉找到了能理解她的朋友们。她也找到了和儿子沟通的方法,去享受和儿子相处的时光。

她不再苛责自己,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在怀孕期间是否吃错了什么东西,以至于伤害了正在发育的胎儿;她也不再一遍又一遍地想象完美儿子的样子,她明白了,她要做的是去爱最原本的他,而不是纠结于无法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他。

达拉给儿子找了保姆,这样她也有更多时间来照料自己,可以做一些工作,还能有充实的休息时间。

她不再沮丧地坐在「酒店的房间里」,而是大胆地走出酒店,去看看「荷兰」这个陌生国家的样子,去看看风车、看看伦勃朗、看看郁金香

3

除了达拉和朱莉的故事,在《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洛莉·戈特利布还讲述了另外几个发生在心理咨询室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的真实故事:

事业成功、自以为是的好莱坞编剧,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准备在七十岁生日前自杀的女艺术家,在恋爱中频频受挫、沉迷于酗酒的年轻姑娘……

以及,因为男友突然提出分手而痛不欲生、迟迟无法走出来的心理咨询师——

作者自己。

洛莉·戈特利布的男友向她提出分手,这让她措手不及。

尽管她白天依然要收拾起悲伤,去陪伴其他来访者解决他们的人生问题,但每个夜晚,她都在逼问自己:

「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他是怎么做到一边和我讨论旅行,一边计划着分手的?」

最终,无助的洛莉让朋友推荐了另一位心理咨询师——温特尔。

在前几次咨询的过程中,温特尔总是耐心地倾听着洛莉的抱怨和哭诉,并没有说太多的话。

作为心理咨询师,其实温特尔和洛莉都知道,那个迫使来访者来做心理治疗的主诉问题,对于洛莉来说就是「男友的突然分手」,通常只是一个更大问题的一个层面,甚至根本就是遮掩真正问题的烟雾弹。

洛莉一直在抱怨男友,这会让她的当下舒服一些,但真正困扰她的并不是这个问题。

「你悲伤的症结是一些更大的事情」,温特尔对洛莉说,「你一直在说,我都四十多岁了,我的前半生都过完了」。

温特尔说得没错。

洛莉其实不只是在当下失去了一段感情,也失去了在未来的感情。

人类总是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未来

洛莉的脑海中构建的版本是,她终于写完了那本自己并不喜欢的书,可以去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与此同时,她和男友结婚,陪着儿子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但当男友提出分手,属于此时此刻的一切都支离破碎的同时,洛莉在脑海中构建的未来也随之瓦解了。

她还有时间吗?

4

我最近在读一直致力于研究焦虑和成瘾行为的神经科学家 Judson Brewer 的新书《Unwinding Anxiety》。

他说,尽管恐惧和焦虑都让我们不舒服,但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从进化的角度,恐惧是源自大脑非常古老部分的即时反应,而焦虑则影响大脑的前额叶皮层。

前额叶皮层是大脑较新进化出来的部分,帮助我们思考和计划未来。

当有足够的信息来做出较好的预测时,前额叶皮层工作良好。但当信息缺乏时,它会衍生出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你应该做什么的,无穷无尽的版本

艾米一直后悔自己拒绝了替补首席的机会,她认为凭借那部芭蕾舞剧一举成名才是自己的「意大利」;

达拉想要一个健全的孩子,过上正常人的正常生活是她想去的「意大利」;

洛莉期待写完那本自己并不喜欢的书,在人生过半后找到伴侣,陪着自己的孩子平静地生活是她想去的「意大利」。

飞机降落,当她们发现自己身处「荷兰」,脑海中就会衍生出可能发生的、以及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的,无穷无尽的版本。

她们可以始终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去成意大利,也可以一直待在酒店研究如何转机去意大利,甚至可以在平行时空里杀死并取代那个顺利去到意大利的自己。

但也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能大胆地走出酒店,去看看「荷兰」的样子,看看风车、看看伦勃朗、看看郁金香

5

我们都在不停地畅想着自己的意大利之旅。

要是喜欢的人也对自己动心就好了,

要是有一天能在北京买房安家就好了,

要是攒够了 100 万就好了,

要是公司上市财务自由就好了,

要是能早日上线基金交易功能、获取商业收入就好了……

我们总是在期待要是怎么样就好了,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着我们运转

大部分人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样子,都不是按照自己原先的计划展开的

生活总是落地在「荷兰」

延伸阅读

没有什么把我们的人生分成两段
inside out,由内而外
刺激与回应之间留一段距离

  • 眼里有光的azure

    读完了《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顺便读了作者的Ted演讲,觉得特别好,分享给你。演讲围绕「编辑」展开:咨询师的工作是帮助人们编辑自己的故事,而大部分人的故事都是围绕两个关键的主题:自由 和 改变。 1- 自由 很多故事都是关于被困住的感觉,被我们的家庭、工作、关系、过去所囚禁。 更可怕的是被自己困住:被自己困在自我鞭笞的叙述中——那个「每个人的生活都比我的好」的故事,「我是冒充者」的故事,「我不够讨人喜欢」的故事,「我永远不会成功」的故事。 那个「当我说,『嘿,Siri』她没有答复,意味着她讨厌我」的故事。 我就写过这样的故事:「当我开心蹦蹦跳跳地叽里呱啦了很久,而对方没搭理我,意味着对方觉得我不重要」的故事。 2- 改变 有时候道理似乎很显然:我创作了一个对自己毫无益处的故事,困住了自己,我需要改变。 可往往,当一个人说,「我想要改变。」但背后真正的意思是:「我想要故事中的另一个角色做出改变。」 不如试试看,自己去改变? 放下我们一直告诉自己的这个故事版本。 去塑造一个新的故事。 一个从他人视角叙述的故事。(如果你看着你的故事并从另一个人的视角来写同样的故事,会怎样?从这更广阔的视角中你现在会看到什么?) 一个主角是英雄的故事。(拿起你的编辑工具去问自己:我想要自己的故事是怎样的?然后,写下自己的大作,以被颁发普利策奖作为自己的目标。) 而我,提笔开写了一个新的故事:「当我开心蹦蹦跳跳地叽里呱啦了很久,而对方没搭理我,意味着对方此刻的人生中面临着更重要的更迫切的议题,而我的蹦蹦跳跳是一颗小小的太阳」的故事。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486天

    2年前
    52
  • 茅台不如乓乓响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2年前
    24
  • 逆水行舟

    记得「欢迎来到荷兰」这篇文章发布后不久,就出现了那场《无人知晓》播客录制的小风波,机缘巧合之下,孟岩老师亲自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 正是这句咒语,安抚了当时孟岩的情绪,拯救了上一期《无人知晓》,重录版的播客依然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希望这六个字,可以让更多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2年前
    15
  • zach

    要是能早日上线基金交易功能、获取商业收入就好了

    2年前
    12
  • 曾晓冬-艺仓美术馆

    欢迎来到河南……😋😋

    2年前
    8
  • 小手背身后

    “好好睡觉,多吃青菜”,这是最近又追了一遍的日剧女主的台词。看到这个剧名《大豆田永久子和三个前夫》,以为是男男女女的狗血剧,10集叙事却道出了生活哲学。对于依然单身汪的我,也是一次洗涤。 看完剧,我也有幻想着心中的意大利,比如:我结婚了会怎么样,我有孩子了会怎么样。哈哈,其实自己身处荷兰,还没走出酒店呢。 芸芸众生的烦恼才是生活本身吧。 去年听到一位律师朋友聊天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这说法有些夸张手法了,可回头想想,又何尝不是呢? 希望经历过后,娓娓道来:荷兰挺好的呢。

    2年前
    6
  • RTHR

    彗星来的那一夜 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太深刻了,特意连看两遍😝

    2年前
    4
  • 小怕怕小朋友

    读到《欢迎来到荷兰》的时候,恰逢出台了基金投资组合整改新规政策。看到整改通知,我第一反应是有知有行是否会受到影响? 通知发布第二天,有知有行工作人员在群里向大家解释“公司运营没有受到影响,感谢大家关心”;孟岩也写了一篇公众号文章《几句咒语》。 回顾整件事情,我内心的感受是: 1、担心(有知有行是否受到影响?黑板报策略是否可以继续展示?) 2、好奇(有知有行会怎么去应对这次事件?怎么和用户沟通解释) 3、内心获得平静和感动(团队的系列反馈) 4、我也再次意识到,为何我会如此着迷于有知有行: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投资类app,更像是一个人生道路上的陪伴者和导师。 【欢迎来到荷兰】是智慧和勇气,也是人生面对问题的选择方式!

    2年前
    3
  • 知行er

    既来之则安之。 有行哪天来谁也不知道,但有知就在这儿,多阅读吧。

    2年前
    3
  • 涯天的天涯

    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既来之则安之、顺其自然,于生活于工作,肯定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做规划计划,而是在这充满随机性的世界,充满偶然的人生旅途中,做好心理准备,把握当下、接受变化、适应变化,去体验无人知晓的未来

    2年前
    3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