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投资 ABC》。这是一档由有知有行出品的播客节目,每逢周一早上 8 点更新。每一期,我们会用 20 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常驻嘉宾陈鹏博士一起,为你讲清楚投资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帮助你快速掌握投资中那些绕不开的知识,打好基础。
本期主题,是海外投资小专题系列的第二期:新兴市场。我们将随着陈博士一起来看一看,海外的新兴投资市场,目前是个什么情况?它们适合普通散户投资吗?此外,陈博士还在本期中分享了两个他亲历的故事,相信你在听完后,也更能体会到新兴市场投资的风险与成本。
文末彩蛋。
一知羊
大家好,欢迎来到投资ABC,今天我们接着为大家介绍海外投资的第二个板块:新兴市场投资。首先想请教一下陈博士,哪些国家算新兴市场?
陈鹏
有很多新兴市场都在亚洲,比如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泰国、印度,这些都是新兴市场;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地区和国家实际上是划分为发达市场。中国台湾和韩国目前虽然在新兴市场的范畴中,但它们的位置,是位于这个范围内的顶层,再发展一下,就有可能会被划分到发达市场中。
一知羊
原来韩国和台湾还算不上是发达市场。
陈鹏
是的,就现阶段对不同市场的定义而言,它们还不算;但它们已经是新兴市场中的尖子生了。
一知羊
那我在这里的疑问是,您在上一期有跟大家介绍要去投资,比如说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市场,是因为他们占全球的经济比例是 80% 的。那我为什么要去考虑新兴市场国家呢?
陈鹏
因为新兴市场的国家跟美国主导的全世界的经济体系稍微有一些差距,会给投资人带来稍微不一样的风险和收益体验。
那从 Beta 上来讲,它实际上是比发达国家的 Beta 要高一点,比如说发达国家的 Beta 是 100% ,新兴市场的国家的 Beta 大概是 110% ~ 120%,高收益的背后,也是因为它的风险会更高一些。比如说股票市场的风险、货币的风险、其他风险等等。因为新兴市场整个的经济体系以及一些机构监管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它会给海外投资人甚至本地投资人带来一些附加的风险。基于这样的条件,投资人如果能承受这些风险,就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那同时因为新兴市场整个体系与发达市场不同,这带来了一些分散投资的好处,所以从宏观投资的角度,还是可以考虑去投资这些国家或地区的。
一知羊
那总的来说,这些新兴市场的贝塔会比咱们中国,甚至比美国更高一些,同时风险也是更高的。
陈鹏
比发达国家和美国高一些,不一定比中国高。
一知羊
那我同时也会好奇,是不是这也说明它的阿尔法会更高一些?因为我们在中国市场都会经常说,我们的 A 股散户比较多,机构比较少,所以有更多阿尔法的机会。那对于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它们的阿尔法情况如何?
陈鹏
情况也是类似的。在新兴市场的国家,它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的传递等等,并不是那么有效或透明,这就会给优秀的管理人更多的机会来创造阿尔法,但是投资的成本也会高很多。
十二、三年前,我代表基金公司从美国来到亚洲时,就接触了一些新兴市场,当时有几个挺不一样的例子。比如说2012年,我刚到亚洲不到一个月, 当时韩国的证监会找我们公司去汉城面见,实际上要和我们谈的内容是金融危机期间的做空事件。这里的金融危机其实就是 08、09 年,各个国家的股票市场、整体的股票市场都是大幅下滑。
针对当时的金融危机,韩国出了一个政策——禁止任何投资人做空,就是你手上没有这个股票,你不可以在股市上卖。以前韩国是允许你没有这个股票,但可以通过借这个股票的方式进行交易。但由于金融危机,就暂时取消了做空。
他就说,你们公司做空,我说不会啊,我们公司从来不做空,也从来不上杠杆,所以说这跟我们不搭边。后来我们发现,这件事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们整个在韩国投资了,当时是 120 亿美金,体量非常大。韩国的证监会找到我们,说我们的公司做空;我说我们公司从来不做空,也从来不上杠杆。那这个例子实际是怎么回事呢?
先还原下背景信息,我们当时在韩国投资的体量很大,120亿美金。我们当时有一个传统,就是每一天在买卖的时候,比如说在系统中输入买入100股,但实际上它可能只成交了 99.5 股,它有这个零头。我们公司那个时候就不太想处理零头,也处理不好这个零头。所以说当每天市场快结束的时候,我们会去四处观察,比如说我买三星有一点零头,我把这零头拿出去把它再卖掉,这样我就没有零头,我算起数来各方面都比较好算,对,比较好记录等等,
一知羊
这听上去和做空一点关系都没有。
陈鹏
对,实际情况是你买了股票以后,要等到它结算完了你才持有这个股票,然后你才能卖。我们只是在未持有状态就把它卖了,但是卖的非常少,每次都是零点几股。
但是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情,其实我们也不算是做空,只是把零头还给这个市场。但是韩国当时的证监会就开始调查,后来经过了大概一年多才把这个事儿处理完毕,当然后来圆满解决了,就是我们跟他解释,我们从来不做空,只是因为在运行的时候、记账的时候,这样操作比较方便,我们以后不这样做了。而且我们给他看,我们这么多年在韩国净投入一百二三十亿美金,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还投入了二三十亿美金,所以我们完全没有想要做空韩国市场等等。
一知羊
那这个处理流程持续了多久呢?
陈鹏
持续了很久。而且那个时候韩国的股票跌的很惨,这个问题也发酵得有些政治化,有议员就说有些人,特别是外资恶意做空,就抓住我们不放了。当时雇了好多律师,花了很多精力和资金去解释,最后才把这个事情圆满解决。
一知羊
那中间有没有影响基金的运行呢?比如说在这个事情解决之前,就不允许你们在这个市场交易之类?
陈鹏
那段时间,我几乎每个月都去汉城,都去跟律师、监管沟通等等。沟通也十分耗时。比如我们去见证监会的委员会,大概是五个委员。计划的见面时间是15分钟,但实际沟通了近1个小时,因为我们要一点一点地、事无巨细地把事情跟这些委员们捋清楚。几个月以后,证监会给我们发函说明,说不处罚我们了。原来他是准备要处罚的,但一处罚就会引起全球监管的注意,因为你是一个比较大的资管公司,如果被任何一个市场处罚,情况就会很严重。
一知羊
稍不注意好像就会出很大的问题。
陈鹏
是的,这是韩国的例子。有些新兴市场的政策会随着时间改变而改变,这对投资商来讲是很忌讳的,因为投资是基于预期。我正按照这个规则来投资,你把规则改了,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这就是在新兴市场的国家容易遇到的情况,就是规则改变、资本管控、税收数据不完整等等。
然后我再讲一个印度的例子, 2015 年、 16 年的时候,我们在印度市场的投资逐渐变多。在印度市场跟其他很多国家市场都有一个交易税、印花税,还有一些资本利得税、收入税等等。那在印度市场,是证券交易所直接把数据传给税务局,税务局再进行计算。但是这个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经常出错,我们一开始投入的量比较少,遇到出错的情况,稍微多交一点税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后来投资的体量大了,最多的时候可能达到一年七八十亿美金。
这么大的体量下,我们发现多交的税,有时高达几万甚至十几万美金,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字。而且这个钱不是我们的钱,是我们投资人的钱。所我就亲自去了一趟在孟买的交易所。之后又去了新德里,进一步了解情况。由于不能仅靠自己举证,你要在当地找会计师、律师帮你举证,去税务局向他说明,让他来听证,再慢慢去解决这个问题。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接着我们又遇到一个情况,就是印度的货币——卢比贬值得十分厉害。印度当时就急需引进很多外资来投资,来缓解它的外汇储备压力。
正好我们是印度比较大的一个外资投资者,所以当时是印度财政部长亲自把我们请到新德里做客,请我们吃饭,说你们多投资等等。
那我就借这个机会,直接和财政部长说明这个税务的事情。说明我们的交易量很大,税收问题又急需解决等等。他当时就指派主管交易所的证监会秘书长亲自去协调,第二天我就和这个秘书长见面,聊了一个上午,解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他当时说肯定会给我答复。但实际情况是,等了六个月都没有答复,我后面就再去追问他。所以说相对来讲我们作为一个大机构都会遇到这些事情。那你想一个小的投资人肯定也会遇到这些事情,会造成整个投资的成本增加,然后投资的挑战也会增大。
一知羊
我觉得刚刚陈博士您讲的那几个故事,然后我听着就会觉得,哇 ! 动辄涉及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频繁进行投资决策,随后遭遇困境,是很精彩的故事。因为陈博士经历的这些东西,我们去投资这些海外基金的时候,那些基金管理人他们也是会经历同样的事情,那这里面的成本他最终也是会反映到你的收益上面的。
陈鹏
所以说这些经验就告诉我。当你投资海外时,你离得很远。你作为一个投资人,你如果不小心,你就有可能会触犯一些规则规章制度,这些东西对散户也有影响,你比如说他税给你算的不对或者怎么样等等。
此外,当我们谈论投资新兴市场时,我们当时关注的是23-25个市场。现在这一数字可能已经增加。比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越南等国家或许也被纳入新兴市场的范畴。那投资者需要持续跟踪这些市场动态。显然,这一过程涉及的成本是相当巨大的,所以在投资新兴市场时有很多需要注意规避的东西。
我的建议是,对于我们一般的投资者来讲,投资体量不大,就找到比较靠谱的、比较合适的机构,然后通过购买基金这种方式进行分散风险,也把成本降低。
一知羊
那其实我们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的 ABC 已经给大家做过比较完整的一个介绍了。那还是想问和上一期同样的问题,就是您有提到可以适当的考虑投资新兴市场国家。那我怎么去决定要投多少呢?
陈鹏
我们可以看到新兴国家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大概占全球的 15% - 20%。按理说如果我们能找到比较好、比较靠谱的、成本又比较合理的管理人帮我去做这件事,那就应该占海外投资的15%~20%,那相对激进的一些投资人我可以稍微多投一点。因为我们讲了新兴市场,它的贝塔、阿尔法的机会更好一点,但是要记住,作为中国投资人,我们自己就是一个新兴市场,我们的大部分资产已经在这个新兴市场里了,那么就不需要再投资那么多新兴市场了,更不需要今天投越南,明天投泰国,后天投印度。
以越南市场为例,它只占整体全球的0.2%; 类似越南这种很小的新兴市场, 其市场的风险,流动性,和投资者保护都还未达到适合境外散户投资的需求
一知羊
那我到底应该投多少?因为持有中国股票时都需要面对这么大的波动,那持有其它新兴股票时更是如此。
陈鹏
如果您要是个人投资者,绝大部分资产已经在中国了,那第一步要去投资美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第二步就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和债券市场。然后第三步才去看看新兴市场的国家股票和债券,但是对大部分的投资人来讲,我觉得把第一步、第二步做好了,第三步可以暂时先不做,除非是有明确的海外生活需求,可以再去考虑第三步。
再补充一点,就是我们讲了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也特别讲了哪些因素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是怎么样,比如说大中小盘、价值股与成长股以及行业股票其实这些在其它这些国家也完全通用,因为它都是从经济的供求关系以及资本市场的逻辑中总结出来的,就像投资 ABC 这个公式也是普遍适用,只是在某些市场上它的成本可能会高会低。
有些市场它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深度、广度没那么大,但是它的基本逻辑完全一样。例如观察英国市场,英国小盘股在与英国大盘股的比较中展现出的特性,与美国小盘股在与美国大盘股的比较中所表现的特性大体一致。那英国的价值股票相对于成长股票也是类似于美国的价值股票跟成长股票,那我们把这些规律放到其它新兴市场,我们也能看到大概类似的状况。只是有的市场因为它的广度、深度没那么大,它的噪音更大一点,信号可能弱一点,然后还有就是成本可能会高一点。
一知羊
我觉得这又算是我们的一个小专题完结了。我们花了两期节目的篇幅,为大家介绍这个海外市场的投资,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陈鹏
最后总结一下,发达国家它是在美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体系当中,它的阿尔法贝塔跟美国非常类似,但是它的成本会稍微高一点,因为它有 20 多个国家,体量比较小。
在新兴市场,相较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市场,其贝塔系数(市场风险)通常略高,反映出潜在的风险水平有所增加。同时,新兴市场的阿尔法系数(超额收益)也可能相对较高,意味着存在更多的投资机会。然而,与之相伴的是,投资成本亦会显著上升,这主要是由于新兴市场所特有的不确定性较高所致。
如果我们在美国市场投资的成本是1 ,投资发达国家的成本大概接近于 2,投资新兴市场的成本大概接近于 4,这是我们直接投资所需要承担的成本,如果 QDII 的方式进行投资,可能所有成本还要再翻倍一下。从投资者的角度,中国的投资人我的建议还是要投一些海外市场。第一步就是美国的股票和美国债券市场,第二步就是发达国家,这两个安排好以后可以少量配置一些新兴市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一知羊
根据陈博士设计的投资 ABC 大纲,后面也会具体跟大家讲讲:我们前面已经学了这么多知识,要怎么把它应用起来?到时候我们会给大家再着重介绍一下,作为一个资产配置派的投资人,应该怎么去更好地做好应该做的功课。你可以先保留这些疑问,然后我们之后会做进一步的解答。
陈鹏
欢迎大家在我们的播客的这个问答栏目里多提问题,这样也会帮助我们把内容组织好。我也会尽量帮助大家多回答一些问题。
一只羊
有空的话,我们会在评论区踊跃地回复大家的问题,谢谢陈博士。
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节目中,筹备一个听众互动的番外特辑,用一两期(或更多)节目,来集中回答大家在跟着《投资ABC》学了这么久后,在投资学习之路上遇到的问题。
如果你有类似的疑问希望得到我们在节目中的回应与解答,欢迎你点击下方蓝字,填写表单。我们也将为被选中问题的伙伴赠予薄礼一份。 👉 听众 Q&A 问题征集
陈鹏博士:陈鹏博士在 90 年代初期赴美求学,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在金融行业工作的 25 年时间里,他担任过晨星(Morningstar)全球资产管理部的总裁,管理过上千亿美元的资产;他也曾是 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DFA) 的亚太区首席执行官。
制作 有知有行
嘉宾 陈鹏博士
主持 一知羊
后期 柯霖
设计 港港 耳总
统筹 星星
感谢志愿者步枫、饭粒、小马、小洲对本文的协助。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独立作出判断。详见《免责声明》。如转载引用,请遵守《转载声明》。
大卫·斯文森有一个资产配置的比例: 美国大盘股:30% 其他发达国家股票:15% 新兴市场国家股票:10% 房地产信托基金:15% 美国国债:15% 通胀保值国债:15% 我一开始做资产配置,就颠倒了斯文森的美国、其他发达、新兴的比例。因为他人在美国,而我人在新兴,所以我就觉得我俩的资产配置应该倒过来。再因为我风险偏好高,就减少房地产和国债加到中国,于是我的一个初始资产配置比例就是: 中国大盘股:35% 中国小盘股:25% 美国股票:15% 其他发达国家股票:5% 房地产信托基金:5% 国债:15% 后来,又把中国部分按照核心-卫星(宽基-行业)细化了,感觉很不错~ 对了,巴西、俄罗斯、中东算新兴还是发达👀?
「✅海外 - 新兴市场」 大多在亚洲。 Beta系数(市场风险):比发达国家略高。机构监管各方面可能不成熟带来的附加风险。 阿尔法系数(超额收益):相对较高,信息披露制度、传递等没那么有效/透明,存在更多投资机会,但投资成本也会显著上升。 Cost(成本):假设在美国市场直接投资的成本是1 ,投资发达国家的成本接近于 2,投资新兴市场的成本接近于 4。如用 QDII 投资,所有成本再翻一倍。 隐形投资成本:新兴市场的政策可能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可能遇到规则改变、资本管控、税收数据不完整等情况。 「✅占比」 新兴国家股票和债券市场占全球15%~20%。 中国个人投资者大部分资产已在(中国)新兴市场里了,不需要再投资那么多其他新兴市场。 「✅个人投资者」 绝大部份资产已在中国的个人投资者,投资海外市场很有必要。 1)投资美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 2)发达国家的股票和债券市场 3)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和债券市场 「✅股票收益 - 影响因素」 大中小盘、价值股与成长股、行业股票,在其他国家也通用。 只是可能某些市场的广度、深度没那么大,噪音更大、信号更弱、成本略高。
感谢陈博士的精彩科普,期待后续实操部分。
感谢陈博士的介绍,请问作为个人投资者,如何开始介入美国的股票和债券!
同时风险也是更高的 ----- 比发达国家和美国高一些,不一定比中国高。 这句要笑死,大a果然与众不同
感谢有知有行请这么专业的人给我们讲投资知识,感谢陈博士,每次听节目都收获的不止是投资知识,更是被您谦逊的能量场充满了满满的感恩,感谢小羊帮我们问了这么多好问题🫰🫰🫰
非常有用,感觉陈博士和小羊的博客
想请教下,海外市场中,印度的指数是不是涨得过快了,20年涨30倍,年化都18%了,是不是不符合经济学规律,还是说有什么其他原因,比如说股指的编制规则不一样等🤔
除了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要怎么投资啊?
很好奇!印度项目后续是如何推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