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知行小酒馆,这是一档有知有行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投资,更关注怎样更好的生活。我是雨白。
本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房产万事屋系列,过去半年很多听友都来催更,让我们抓紧分享一下,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该怎么看,我就把大家喜爱的杨天楠老师和 Nick 老师请来返场了。
过去半年,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出现了哪些让人瞠目结舌的新玩法?现在是个上车的好时机吗?房地产的买点出现了吗?我的房子在市场上还有竞争力吗?再加上在我们节目上线的前一天降准降息了,是不是我应该趁这个时候赶紧操作一下呢?关于这些大家关心的真问题,这一期节目我们都回答了,或者说我们给了你一套切实可行的判断标准和操作方法。
如果过去半年你对房地产市场关注不太多,听完这一期,相信你差不多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我相信此时此刻一定还有很多朋友仍在为房子的事情操心和焦虑,如果你觉得这期节目有启发,欢迎你分享给也在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亲人和朋友,相信会对 TA 们的决策有所帮助。
杨天楠:楼市专家、生活黑客,播客「听懂涨声」主理人。即刻:杨天楠
Nick:「趋势动物」公众号、小程序主理人
01:31 春节后至今,大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回落到历史新低,发生了什么?
05:28极端的冷热不均:5000 万以上房产卖到缺货,500万以下房产门可罗雀,200 万房产靠欺诈售卖?
09:02 楼市正在分化为「天」「地」两个方向:各地频出的土拍地王们,并没有让市场热起来
14:01如果第四代住房 = 好房子,那我们前三代住房的业主算什么?😭
22:07 买房的悖论:因为求安定而买房的购房者们,必须每隔几年折腾一次,才能保障手中资产的竞争力
26:06 产品力极速变动的关口,持币观望的购房者,要怎么才能下得去手?两个参考方向——
37:11 变动中的核心叙事:从「穿拼多多、买大平层」到「买美债、租别墅」到「省吃俭用买黄金」
42:54 土地不稀缺,房子也不稀缺:对人口持续净流出的城市而言,刚需房将越来越难找到接盘者
52:47如果「有房 = 人生赢家 = 幸福」的时代已过,你是否还愿意被需要还款30年的钢筋混凝土绑住?
61:00 买房人的玩法总结:产品套利,租息套利,法拍套利,土拍套利
68:27卖房决策清单(可对照评估):资产配置✅ 板块✅ 产业✅ 租息✅ 产品力✅
02:20 2024年 924 一揽子金融政策(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出以来,重点城市房价走势(边际挂牌价口径)👇
09:02 杭州取消土拍限价之后,多个板块土拍出了新“地王”,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15:39 第四代新房产品,扬州的案例:宋风住宅,图片由嘉宾提供,仅作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18:26 播客里提到的住宅租息(租金回报率)、房贷利率、国债收益率、存款利率的对比 👇
🧰 家庭财务工具箱
为未来设定清晰目标,随不同的阶段调整步伐,如实记录当下——这样的规划,或许正是我们掌控生活的开始。
我们 有知有行 App 的有行模块,已经逐步升级成为了你的家庭财务工具箱。这套工具箱可以帮助你更直观地记录和看见自己有多少钱,你的家庭资产是如何分布的,分配得是否合理,以及你是否有把家庭资产暴露在了不必要的风险之中。
如果你是新用户,我们尤其推荐你从家庭资产记账开始,也许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的更有钱。
升级 有知有行 App 到最新版本,就可以体验到了,去试试看,希望你会喜欢。
📮 我们有个信箱!给我们写信吧!如果你在投资生活中遇到了困惑,欢迎给「知行小酒馆」写信。不管是你苦恼于不知道怎样才能存下钱,还是纠结于怎样才帮身边人弄明白某个投资小问题,只要是关于钱的问题,都可以来信倾诉。虽然精力所限,不一定每一封信我们都会回复,但我们保证每一封信都会认真地阅读和保管。 来信请寄: allinthebeer@gmail.com
🍻 我们是谁?「知行小酒馆」是有知有行出品的一档分享投资与生活的播客节目,每周五晚八点更新。我们关注投资理财,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在我们看来,投资成功,是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自然的结果。
有知有行成立于 2020 年,目前在陪伴投资者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投资,下场实操。凭借在投资领域的良好口碑,有知有行在初创阶段已与一大批忠实用户同行。未来我们希望成为一家财富管理公司,不仅帮助投资者学习投资,也能让大家在有知有行安心交易,踏实赚钱。欢迎在「有知有行」社区 和我们互动交流。
🛰️ 不管是在有知有行,还是小宇宙、喜马拉雅、QQ 音乐、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豆瓣、三联中读、蜻蜓 FM、荔枝播客、微信听书、Spotify、Amazon Music、Google Podcasts,以及 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Snipd 等泛用型播客客户,我保证你都能找到我们的三档节目,《无人知晓》《知行小酒馆》和《投资ABC》。
嘉宾 |主持 雨白|后期 明睿|制作 星星 雨烨 |单集封面 Recraft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独立作出判断。详见《免责声明》。如转载引用,请遵守《转载声明》。
「🏠房价」 春节后至今,大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回落到历史新低。 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期待它发生,但是没有发生。 以往,量在价先。然而现在,并没有。房子不难卖,但是卖不上高价。溢价率收窄,流动性扩大,预期降低。 极端的冷热不均:房价处在严重冷热不均,市场分化在2025年4月份几乎走到极端。5000 万以上房产门庭若市,500万以下房产门可罗雀,200 万房产可能靠欺诈售卖。 「✅楼市分化」 受土拍利好导致的新一代住宅,炒热了改善和置换需求,导致天资产抗跌,加上新房热销,买不到的人溢价。 开发商拿地保本定价 - 利润率3%。 土拍套利:因“地王”出现,把定价推高到新的溢价高度,显得周边的大户型二手房很便宜。 但土拍地王,并不代表市场很热,只是限价被放开了。 过去一手限价,优先买一手;现在市区土地价格全面放开,地王造成了超高单价的小区诞生,品质更好、得房率更高,且不愁卖,使得边上的二手房性价比看上去提高了。 控价挺量→控量挺价。 「✅新赛道“好房子”」 高得房率、低密度。市场越差,产品越卷。 传导链路:新房 → 二手房。 15~24年第三代、09~15年第二代,00~09年第一代,00年前老旧小区(老破小)。 第四代的出现,把场子弄热了,第三代局部的好产品被抬高溢价,更抗跌。 老破小 → 高租息赛道。 现在房地产,越来越像一个大宗的消费品。 对从未上车的刚需者而言,很难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说服自己买房是有价值的。因为要么0,要么超过100%。 「✅买房悖论」 红皇后的游戏:只有拼命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 买房的悖论:因求安定而买房的购房者们,必须每隔几年折腾一次,才能保障手中资产的竞争力和流动性。 如果买在产品力急速提升的关口之前,有可能买到一个有风险的房子。 定价逻辑:要好卖,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涨价预期”。 「✅买房」 1)好产品 市场回暖的那一刻,才是你可以放心的认为产品不会背刺你的时刻。 市场稳住 + 产品力大幅高于现在自住住宅,置换需求非常刚需且成立。 2)高租息 要买的房子,租息/租金回报率,远远高于自己租房,甚至理财,甚至月供(租息套利)。无法拒绝的高租金。 租息 = 年总租金 ÷ 最新的成交总价。 3)房子是一个城市的ETF 当你买入这套房子时,相当于拿家庭资产负债的60%以上买入这座城市的产业ETF,当产业出现急速扩张时,所持有的房子涨幅不会差。 老城区,受产业波动影响较小,只要人口持续流入,城市依然有经济活力,基本盘会非常稳。 买房,先判断驱动因素,是受产业的影响,还是人口迁入的影响。 4)北京 五环内的房子,新房和次新房的供给实在太少,特别是二三环以内; 北京的保租房和公租房的数量非常少,且在相对较偏位置,但上海基本每个区都有且供给持续增加。 疫情之后二房东市场崩盘了,只能整租,更加供不应求。 一类人买房是出于漂泊感,但不一定是真的需要通过拥有一套房子来实现。 「✅叙事变化」 变动中的核心叙事:从「穿拼多多、买大平层」到「买美债、租别墅」到「省吃俭用买黄金」 并不是觉悟了,而是通缩的大环境,使得预期发生变化。 原来能忍的,现在不想忍了。开始有一种逆城市化的倾向,寻找“明日故乡”。 原来都讲地段,现在都看产品。 开发商开发周期很短,购房者还贷周期很长。有时地王频出,可能整个周期已经走到极限。 世界上不同收入结构的人,在房地产上的杠杆率完全不同。越是年轻、收入相对比较少的人,在房地产上的仓位越重;越是超高净值的人,在房地产上的净值占比越低,加杠杆的空间反而会越大。 收缩状态下的房地产繁荣:做外贸,因出口收缩,在老家关掉一个厂,在上海可以买好几套房。 「✅不稀缺」 1)土地不稀缺 只有住宅的指标才稀缺。 豪宅周期是一个下行防御的标的。即在流动性不足的收缩性防御。一旦周期复租高,风险偏好回归,流动性最高的资产会受到资金的流入,马上切换回来。 现象:各地政府土拍都在供豪宅。 周转周期很快,豪宅的周期可能上行两三年就结束。豪宅现在处于强势放量的阶段,如果回到主流的刚需行业,又会把豪宅的周期拉下来。 2)房子不稀缺 刚需恢复到之前的上行趋势非常难。因为房子不太会折旧完。就像现在看到黄金在涨,但是存量的黄金不会消失。 对于刚需来说,中国已经不缺房子了,中国缺的是好房子。 对人口持续净流出的城市而言,刚需房很难有接盘者。 3)主线 主线周期还会有,但是叙事会切换。 如果你在房子投资上能够盈利,一定是提前发现了某种叙事。 数字游民、退休养老群体的选房逻辑,绝对和之前的地段论、产业论很不一样。 「✅幸福」 苏格拉底: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由。 「有房 = 人生赢家 = 幸福」的时代已过。如果目前还决定买房,想清楚自己做好花30年时间为它买单了吗?人一辈子非得被一个钢筋混凝土绑住吗? 当大家对房价上涨不再抱有期望,开始思考空间和理想生活的关系,从自己的居住环境再反思到自己的生活状态。 现在老的叙事还在破灭,新的叙事还没形成,充分的开放。一旦趋势开始进入右侧,走出来了,充分的尊重,去交易。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社群文化,可能在未来2到3年当中会实现。集群化,买房业主的用户画像越来越接近。产业和新房的定价,会使得有共同偏好、产业背景的人开始聚集在一起。 「✅买房人的玩法总结」 1)产品套利 买好产品,而且产品好的时候,价格还不贵。因为得房率大幅提高,价格就贵20%。 2)租息套利 所在城市租金太低,在高租息城市买房出租补贴。 3)法拍套利 有点像做市商,比如7折进8折出。 给市场注入流动性,获取流动性溢价、流动性补偿。 因为法拍非常冷,纯粹的买方定价的市场。 4)土拍套利 因为不限价导致的地王,跟二手房的gap,催生了这一类房子的上涨。 5)观望 观望等趋势复苏,在右侧建仓。 「✅卖房」 如果确保要卖,或者置换,现在未必是最佳的时间。 最佳的卖房机会:刚好有一个房地产的刺激政策出现,在政策出现的当晚,挂出。 不建议裸卖。 趋势传达到市场舆论是有1~2个月滞后的,市场感受到跌速,并流传出舆论上的恐慌感或者悲观情绪逐渐蔓延,反过来倒逼政策出现。 变盘期:5~6月,既伴随着社会舆论悲观,又伴随着极大力度刺激的市场。而且大家在持续不断的卖房子,可能是左侧的第一个买点。 中国人可以拥有首饰金是80年代,中国人开始拥有商品房是1980年,所体会到的周期往往很难准确的刻画出资产价格的可能走势,只能从常识判断。即有相当一部分的房子将永久性的不再稀缺。 「✅卖房决策清单(可对照评估)」 如果你持有的房子在Top20的城市当中,又是所在板块当中比较好的,你不应该为此担忧。因为在大的波动中,如果你不好,其他人只会比你更差。 1)资产配置 你把风险放在哪? 如果放在房地产,得确保你的资产有落流动性。 2)板块 你所持有的资产在你的板块当中的位置。本身是否在加速衰老。 3)产业 你所在板块本身在不在一个产业的趋势当中。 4)租息 租息有没有吸引力。因为市场在降息过程中,会不断的给高股息的资产投票。 5)产品力 查看自己的产品力,离所在城市最新一代住宅的物理距离。
内容已经开始严重下滑了,像是为了做而做。几个房子都未见得买过的所谓行业专家,在这品头论足,不接地气,也没有说服力。 再重申下,建议将小酒馆改为半月一期或不定期,有好内容再做,没有可以不做。
嘉宾有的观点和论据是不是在天上待久了
这期是所有房事系列里最不赞的,Nick的数据有严重问题,身在乌鲁木齐卖了几年房的听众很诧异谁给他的数据。道听途说还是要慎重。这种租金在乌市恐怕涉嫌利益输送吧。
我在乌鲁木齐,我花一万二一平,买的130平的房子。我们本小区的租金,没有嘉宾说的那么高啊。现在租金不贵啊
主观觉得本期内容说的很多东西都是针对买卖房产的专业人士,而正在打工的我还在考虑首付能凑多少钱,月供能不能还的上
此时此刻,窗外成片绿树随风恣意舒展。耳边鸟儿歌唱,欢快动人。推开窗,早晨的阳光打在脸上,暖意融融。没有房贷、没有负债、没有杠杆,我已满足。😊🌞🌲
我在乌鲁木齐,数据可能需要矫正!
已操作。房住不炒,需要就买,就这么简单,再涨跌与我无关。
40岁就不再工作了,有点羡慕 又有些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