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专栏

散户买平安长期持有与买公募基金,哪个更好?

  • 孟岩 · 2020年8月19日
  • 14497
  • 115

这是一篇用户问答,写于 2019 年 9 月 28 日。如果从 2016 年算起,平安当时连续涨了 3 年,涨幅为 300%。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问出「买平安还是持有基金哪个好」这样的问题。

再来看从 2019 年 9 月 28 日到今天(2020 年 8 月 19 日),将近 1 年的时间,平安的跌幅为 9.88%,我想这是当时提问的用户所没有预料到的。更重要的是,同样的时间段,沪深 300 指数的涨幅为 23.05%,中证 500 指数的涨幅为 33.18%,如果现在再来提问,我想问题会变成「买大蓝筹是不是坑」了。

15 年的投资经历,我学会了两句很重要的话:

1. 投资收益是非线性的,11 年获得年化 20% 的收益,不是每年都有 20%,而可能是经历过多年苦熬之后的一次性兑现;

2. 再好的资产,也要注意买入价格不要太高。如果连续涨了很久,未必是好的买入机会。

祝开卷有知。

有知有行 孟岩

有一位用户提问:「散户买平安招商五粮液长期持有与买公募基金,哪个才是更好的赚钱方式?」

先说两句题外话。从我投资的第一天起,包括只管自己钱的时候,我就不把「散户」和「炒股」这两个词安在我自己身上。「散」表面对应的是主力、庄家、国家队,然而,更深一层其实是说,内心没有一套「坚定」的投资系统;「炒」是「炒菜」的炒,更是把买入卖出的动作比喻得惟妙惟肖。

这看似是小事,但其实很重要。无论是购买股票、基金,无论管理自己的 1 万元、还是受人所托管理 100 个亿,我们都是「投资者」,通过自己或者基金经理把钱交给上市公司,随着公司的业务和盈利增长而实现相应的回报

理解了这句话,我想有助于理解今天这个问题。

01

回到标题的问题。我查了一下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五粮液这几年的涨幅:

  • 中国平安(以下简称「平安」),2017 年涨幅 101%,2018 年涨幅 -18%,2019 年至今涨幅 61.07%。2017 年至今 2 年 9 个月的时间,总涨幅高达 2.65 倍;

  • 招商银行(以下简称「招行」),2017 年涨幅 71%,2018 年涨幅 -10.34%,2019 年至今涨幅 43.44%。2017 年至今,总涨幅高达 2.19 倍;

  • 五粮液,2017 年涨幅 144.77%,2018 年涨幅 -35.11%,2019 年至今涨幅 167.56%。2017 年至今,总涨幅高达 4.31 倍。

我们再来看看代表全市场的两个指数,沪深 300和中证 500:

  • 沪深 300,2017 年涨幅 21.78%,2018 年涨幅 -25.31%,2019 年至今涨幅 27.97%。2017 年至今,总涨幅为 16%

  • 中证 500,2017 年涨幅 -0.20%,2018 年涨幅 -33.32%,2019 年至今涨幅 20.09%。2017 年至今,总涨幅为 -20%

说实话看完这些数字我还是很惊讶的,虽然我知道「核心资产」最近几年的涨幅极大,但这个对比还是太震撼了。

我想我也更好地「破」了这个题,之前的答案显然并没有答在点子上。

这个问题可以转换为:「买大公司、核心资产、每天都在用的产品的公司,是不是可以轻松地超越指数?」

以平安为例,我们先把时间拉长,用不同的时段再来看一下股票的涨幅。然后用我自己投资平安的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

2007 年 A 股有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很多蓝筹股的涨幅巨大。平安在 2007 年的 3 月底上市,半年的时间就涨了 2 倍多。

当时的舆论也和现在差不多,「买身边的蓝筹股,收获时间的玫瑰,长期肯定比指数好」。

02

如果当时就买了平安的股票呢?我们来看看数据。

2007 年 3 月 30 日上市至今,12 年半的时间,平安的涨幅为 4.18 倍,年化收益 12%。是的,你没有看错,「只有12%

在这 12 年的中间,如果我们把上一轮牛市的起点——2014 年 9 月作为中间的分割来分析,会看到更有意思的数据。

2007 年 4 月至 2014 年 9 月,7 年半的时间里,平安的涨幅为 -10.50%,年化收益 -1.50%,也就是说大概每年亏 1.50%,亏了 7 年半;

2014 年 9 月至今,5 年的时间,平安的涨幅为 465%,年化收益 36%。

什么感觉?

当你处在这 5 年的周期里面,看着年化 36% 的收益率(最近 3 年更是高达 45%),当你说持有蓝筹股就可以轻松跑赢指数的时候,我想你心里想的是未来也能获得这样收益率。

换一个角度,你可以想一下前面那 7 年半的时间。同样的好公司,每年亏 1.50%,连续亏 7 年半,2800 天,你能撑住吗?

再惨一点,如果你是在 2007 年 10 月份蓝筹股泡沫顶点时买入平安股票,12 年半过去了,收益大概是 40%,折合年化收益 2.70% 。

想象的过程可能不那么容易,那就用我的亲身经历带着你走一遍。

我从 2008 年开始研究保险行业和平安,主要原因有几点:

  • 中国的保险深度和密度低(是的,11 年前就开始说这点了);

  • 保险股具有戴维斯双击的可能性(戴维斯家族就是投资保险股发达的……);

  • 当时的平安是 AH 股唯一倒挂的品种(也就是 A 股的价格比 H 股还低)。

保险很难懂,我大概花了几个月时间恶补了会计准则、内含价值一系列知识,准备开始买入。

好公司还需要好价格,2007 年平安的内含价值(保险公司的独特维度数据,可以近似理解成公司净资产)大概在 21 元左右,2007 年底平安的价格达到了 7 倍内含价值(140 元)。我当时想,2 倍内含价值应该差不多了吧?大概对应平安最高价打 3 折,这应该算是跳楼价了

于是,2008 年 6 月,平安的价格跌破 50 以后,我开始慢慢买入。没想到,买入后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到了 10 月份,平安的价格最低跌到了 19.90。

相当于在跌了 70% 的基础上又跌了 60%,你感受一下……

更惨的是,凄风冷雨中,因为平安投资比利时的富通集团亏了 200 多亿,论坛里遍布的都是平安要倒闭的消息。从 6 月开始到 11 月,一路跌一路加仓,到了最低点附近,我已经崩溃了。事后回看当然容易,但当时我根本没有勇气去判断平安能不能挺过去。

2009 年,平安反弹了一倍,很开心。当时内心特别笃定——「好公司的价格一定会体现价值的」。

2010 年开始到 2014 年中,痛苦的日子开始了。

2011 年,平安跌了 50%。好公司、低价买、投资的第三个年头,结果又跌 50%,你再感受一下。

那年国庆我过得特别崩溃,我特意去找了当时的投资日记:

2011 年 9 月 26 日:

平安 A 跌 10%,H 跌 14%,很有 2008 年金融海啸的劲头儿,不过不知道底在哪里,还要折磨多 久。

关于平安的大幅下跌,各种消息满天飞,我还是倾向于认为没有别的消息,不过是保险股的反身性导 致,跌到低位,导致偿付能力更不足,更有融资需要,因此往往加速下跌。另外,放开产险费率也不是 好消息,有可能引发恶性竞争,这两年的利润很好全靠产险了。

晚上平安出了澄清公告,传言当然都不属实。至少现在,我还是认为平安的基本面没问题,今天的大跌 来自于部分股东的流动性,因此,我选择坚守。

2011 年 10 月 3 日:

国庆,A 股休息 10 天不开盘,今天 H 股开盘,第一天。

平安 H 股上午大跌 14%,下午还不知道怎么样。

节后 A 股怎么走?这个节没心情过了。

2011 年 10 月 9 日:

周四周五,港股千点大反弹。

平安两天分别上涨了 9% 和 8%,这样下来,一周还涨了 2%+。

对比周初的单日 13% 的跌幅,真是让人唏嘘。

现在回看这些,感觉就像飞机上看大海,一片平静。可当时的每一天,因为离市场太近,却是惊涛骇浪

2012 年,平安上涨了 32%,但基本是最后一个月上涨的。这一年经历了各种事件:职工股解禁、高管增持(我隐约记着孙建一增持了 8000 万)、汇丰控股出售全部 15% 平安股份……总之隔一段就有一些坏消息,平安股价则是动辄连续三五天跌个 15% 给你看。

2013 年,平安跌了 6.60%,你可能觉得跌得比较少。可是这一年创业板上涨了 83%。什么感觉?那种感觉就像今年平安上涨了 80%,但你持有的股票下跌了 6.60%……

03

你可能会问,是不是平安的经营波动比较大?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没有。

我从我的电脑里,找到了一张当年记录的内含价值和股价分析表。先说明一下,为了简化,我们把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近似看成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我们来看一下平安的净资产的增长情况,以及股价对应内含价值的倍数(近似看成 PB)。

很遗憾这个表只有到 2013 年的数据,后面的数据我更新到另一个文件但找不到了,不过并不影响分析。

2007 年到 2013 年,平安经营稳健,不断创造价值,公司盈利也不断增加。平安的内含价值从 20.46 元增长到 40.50 元。

但另一个角度,公司股价对应的内含价值倍数则越来越低。下面这张图更清晰一些。

这张图中,橙色线代表公司的价值,蓝色线代表当年的最低价,紫色线代表当年的最高价。

可以看出,平安的内在价值一直在稳步增长,但估值(代表了市场情绪以及对公司的预期)则不断降低,股价几次短暂地跌破过 1 倍内含价值。我在几次股价跌到内含价值附近的时候,又增加了平安的仓位

第一笔买入的 11 年后,2019 年中报,平安的内含价值大概在 120 元(2015 年曾经十送十,此为折算结果)。以此计算,从 2008 年到 2019 年,平安的内含价值增长了 6 倍,折合年化增长 15%,这基本代表了平安的经营结果。我自己在平安的投资,由于在 1 倍内含价值附近的不断加仓,整体的收益率大概是 9 倍左右,折合年化收益 20%。

04

把这段长达 11 年的投资经历写下来,并不是为了证明我有多厉害,而是想把投资背后真实的东西写给你看。当我今天查看当年投资日记的时候,当年的大跌、加仓以及那些兴奋、恐惧、悔恨、纠结、怀疑的心情仿佛又经历了一遍。投资,绝不是持有「身边的好公司」那么简单。

回顾完我的经历,我想可以再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 如果你现在选择平安、招行、五粮液这些「核心资产」,应该降低预期,不要期待未来几年还能获得这样高的收益率;

  2. 拉长时间看,你的投资收益大概率无法超过公司的盈利增长。除非你买的足够低;

  3. 即使是好公司,你是否能经历其中巨大的回撤以及漫长的等待时间,决定了你是否最终能拿到那个收益;

  4. 选到好公司没有那么容易。如果你在 2015 年选择了当时的「好公司」 乐视,持有到现在,你的亏损是 96%;

  5. 对大多数人来说,长期持有指数基金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想法

发布想法
  • 孟岩
    置顶

    如果你现在选择平安、招行、五粮液这些「核心资产」,应该降低预期,不要期待未来几年还能获得这样高的收益率; ——— 一年前写下这些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相信。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2020年8月19日
    138
  • 马硕
    置顶

    感谢分享。 散户绝对不是资金小,散户是一种思维,像孟总说的,没有投资系统的是散户。散是投资系统散。从这个定义看,很多大资金也是散户,甚至一些机构都是散户。 很多人问持有招行,平安,五粮液,或者是其他大蓝筹等股票,会不会比指数好。甚至起了名字,叫三大傻。 为什么叫三大傻。表面看指的是散户也能选出来的股票,其实有一层含义:别看傻傻的选这三个个股,收益却非常好。深受喜爱。再考虑到,很多人想打新,就会用这些股票作为底仓。 但我觉得这种思路很危险,因为是后视镜的。大部分只知道他们涨的多,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涨的多。要小心,毕竟投资不仅仅是知道几个代码。 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指数基金合适。

    2020年8月19日
    53
  • June.O
    置顶

    我是一名普通的基金投资者。 对股票投资习得的理解是: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会买还要会卖。 看评论提到后视镜。关于后视镜,邱国鹭在《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一书写到,2008年让大家认识到本金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然后2009年股指翻倍。2009年让大家认识到牛市谁也跑不赢沪深300,然后2010年小股票结构性行情。2010年让大家认识到消费新兴和小股票才是硬道理,然后2011年蓝筹股大幅跑赢小股票。投资人总是不断总结,只可惜是从“后视镜”中总结。 我们应该跑向球将要确定地方,而不是球现在所在的地方。

    2020年8月19日
    25
  • 2020慢即是快
    置顶

    对大多数人来说,长期持有指数基金是更正确的事,我也是对我身边的朋友这么说的,有的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回报,我坚信这一点,可我不想成为大多数人,我更愿意自己去市场里面闯荡,并不是我认为自己多厉害,我只是想让自己在投资这件事上变得更优秀一点。我现在很差劲,有差不多4年的投资经历了,但我发现我越来越像一个小白,面对市场犹如小孩面对巍峨泰山,但我不想做一个山脚下的人,我想去更高的地方看看风景。

    2020年8月19日
    20
  • coky
    置顶

    回头看历史K线,尤其是时间周期比较长的时候,好多好的翻倍好公司的走势近乎一条倾斜的直线,不禁心头幻想,当时一直关注这家公司来着,当时在某某点位为何没有买入这家公司,抑或是曾经买过这家公司的股票,两种结果,1.无法承受短期波动而割肉离场,2.获取一定收益之后担心下跌导致利润回吐而清仓。这些都是马后炮,一直长期持股,经历这家公司的各种跌宕起伏,各种巨大波动才能体会投资人当时的心境。其实市场中好股票比比皆是,回头看涨了多少或者翻了倍的牛股,可以扪心自问即使当时某个低点买了,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定力持股至今?

    2020年8月19日
    7
  • Michael
    置顶

    一年后重温孟大的文章,又多了几分感悟。 -散户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身份。 -无论资金大小,我们都是投资者。重要的是做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说说。 -如果没有做足够深入的研究(比如本文分析的平安),你能肯定这家公司在你的能力圈里面吗? - 生意本质只能看长期,短期波动只能说是市场情绪作用。 - 对于大多数公司,投资者应该有另外需注意的指标,而不只是PE/PB(比如平安的EV,茅台的产量&均价,地产的土地储备&均价) - 买的好公司,前提还是卖的便宜,便宜是最大的安全边际。 - 更加重要的是,长期持有优质公司(18年卖掉茅台的,现在😄),不断的加仓。 看来又有新的原因不专注个股,把钱交给e大了😂

    2020年8月20日
    6
  • 一叶障目
    置顶

    感谢分享,越来越觉得投资是一场修行,对投资认知,对生活认知,对人生认知。先后买过基金、股票、黄金、p2p等,前前后后六七年了,以前真的是瞎买,一个没有价值观和策略的散户范本。收益率最高、时间最长,拿的最安心的就是长赢150份了(到今天1009天),慢慢的理解做时间的朋友。理解投资,投资理解的。

    2020年8月19日
    5
  • coco
    置顶

    读得我也有些惊心动魄的感觉,能忍受这么久的煎熬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太佩服了!好公司,还需要好的价格,道理虽然简单,饭操作起来不容易。如何判定内含价值呢?多数普通人都没有这个能力。能判断内含价值,而有坚持在其附近,且越来越跌的情况下加仓,就少之又少了。相比之下,指数基金涨跌幅不像个股那么大,对心理承受能力要求比个股低一些,而且长期的平均收益率也不低。

    2020年8月19日
    1
  • 损有余而补不足
    置顶

    好公司也要有好的价格才值得买入,现在接近三年投资经验的我,由于是金融专业的,一直觉得自己是长期投资者,可是回头看这三年,真正拿住的股票只有一只,一直在不断的换仓,做决定的时候很多都是仓促的。孟大研究保险业几个月再下手的耐心值得学习

    2020年8月20日
    0
  • lyq0605

    长期持有指数基金可以获得平均市场收益,如果是相对低位买入,可以获得与持有优秀股票大致相当的收益,但是没有破产的可能,风险极小。 长期持有指的是至少8年。因为收益是非线性的,前7年,很有可能会跌,但是会在牛市周期里的半年到一年内给予你应得到的年化收益率。

    2020年8月19日
    7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