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和你分享孟岩的思考。
投资者每天接触到的市场情况和信息大部分都差不多。但拉长时间看,大家的投资业绩千差万别。
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不同投资者做出了不同的投资决策。而驱动这些决策的除了自身的投资能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
深入研究优秀投资人的思维模式后,孟岩认为有四个共性:概率思维、非线性思维、延迟享受思维以及逆向思维。
文章较长,本周和大家分享前两种思维方式:概率思维和非线性思维。下周继续和大家分享后两种思维方式。
祝开卷有知。
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认为:任何投资必须以对基本面的全面、深刻的理解为基础,并具备对各种情景的概率分布及该情景下的收益率设想的能力。不管成功的投资者是否具备高等数学的知识,他的行为其实符合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关于期望值计算的公式。
这段话说得很好。和很多优秀的投资人聊天,你会发现他们的眼中是一个或然的世界。做决策之前,他们眼中都是由概率和赔率组成的数学期望。而已经发生的、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之前概率公式的一个结果而已。他们不会因为这个结果而或悲或喜,因为这是预料之中,也都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比如,当市场从 3500 点跌到 2800 点,你不会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空仓。因为这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并且你做好了足够的准备:买的价格都很低、浮亏足够小,下跌过程中买到了够重的仓位,并且还有足够的子弹可以继续买。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 4000 点,你依旧不会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满仓。
再举个我自己的例子。2015 年 6 月份的时候,我觉得股市风险已经太大了,想调整一下仓位。当时的情况是,上证指数来到 5000 点,创业板指数更是疯狂到 4000 点,满世界都是「创业板指马上要超过上证指数」的声音。
由于股市的狂热和套利的原因,分级A出现了风险收益不对称的机会,分级A的债性年化收益有 7%~8%,而即使大盘不下跌,分级A在2~3 年会下折一次带来额外的收益,这样年化收益可以保守看到 12%。
另一方面,他还附赠了一份价值很高的「保险」,如果大盘大幅下跌(对,那时候没有人相信大盘会马上下跌),分级A的下折可以带来 10%~30% 不等的一次性收益。
于是我在一张纸上画了一张草图。我现在已经想不太起来这个图的具体样子,大概的意思是:
将仓位变成:20% 的蓝筹股 + 80% 的分级A
如果大盘疯狂到 7000 点,我获得的长期的收益将是:12% × 80% + 20% × 大盘年化增长 = 12%(毛估估)
如果大盘大幅下跌到 3000 点,我获得的一次性收益将是:25% × 80% - 20% × 30% = 14%
做完这张图,闭上眼睛想想不同情况下自己是否能安心地接受。如果可以,就执行,等待其中之一的结果自然发生。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孙子兵法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先胜而后求战」,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先为不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讲的都是你把各种情况(概率和赔率)充分分析,首先保证各种情况发生自己也要能活着,然后等待着敌人犯错误。2015 年 6 月时大盘的点位和分级A的风险收益特征,就是典型的敌人露出破绽。
战争、投资,都是如此。
理解了投资高手眼中的概率思维,你才会理解 《解读基金》作者 LaoK 说的「衡量你仓位的标准是晚上能不能睡得着觉」,理解 E 大说的 「涨跌都舒服」,理解芒格说的 「宁静的高处」。
不止投资,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这样。赌球、娃娃机、彩票,有的人眼中看到的是「 别人赢了大钱我也行 」,有的人看到的是「 我只是这个概率游戏中的分母,玩儿的次数越多,越会回到概率均值 」。
当然,生活不只有概率。有时候抓个娃娃、赌场球,是一种「消费行为」,而非「投资行为」,这时追求的是爽的感觉,属于感性行为而非理性行为。
人生也是概率游戏。如果你相信生活是由成千上万个不同的选择所塑成的,那么用「概率思维」或者说「系统化思维」去思考,不再关注具体某件事情的成败,而关注系统本身的正确和进化。
用更长期的视角去看待生活,那很多眼前的事情都不过是偶然的波动。长期,一定能赢。
线性思维是一种单向的、均匀的、直线的思维方式,就像 y = Ax + B 这个函数一样,y 随着输入 x 的变化而可预期的、均匀的变化。
线性思维假定相互作用的物质非常纯粹,相互作用的关系也非常简单,并不会有额外的反应。
但现实世界并不是这样。现实世界的大部分系统是由各种各样、复杂的物质组成的,物质之间有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整体不再是简单地全部等于部分之和,而可能出现不同于「线性叠加」的增加或者减少。
由于人类长期的进化结果,我们更倾向于用「线性」思维的方式理解世界。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比如我们经常用单一的因素去断定某个结果会发生。
然而,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坚持「一分耕耘必须一分收获」的人只会看到眼前,长期看会丧失很多机会,而非线性思维的人则可能把当下的一分耕耘,变成未来的十分收获。
非线性思维方式的人眼中的世界如下图。
人和人不同的区别是,非线性思维方式的人知道什么会引发转折,这个在复杂系统中「量变带来质变」的点,通常被称之为临界点。他们有能力等到这个点的来临。
他们或是能够缩短积累期的时间、加速这个临界点的到来,或是能够克服自己的懒惰和即时满足,让自己不在临界点来临之前放弃。
随着时间的拉长,非线性思维方式的人,一直会在非线性的成长曲线中,而线性思维的人,始终跟随缓慢上升的曲线,最终形成巨大的差距。
我们从几个例子来看看非线性思维方式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从收益获取的角度看,P2P 是「线性」的。而基金,则呈现典型的「非线性」特征。
我在之前的周报中列过数据,资本市场长期收益的 80%,是在 20% 的时间获得的,但你永远不知道那 20% 的时间什么时候到来。
这里说的 80% 的时间,就是积累期,而 20% 的时间,则是质变期。引发质变的临界点,就是牛市来临的时间。
「当闪电劈下来的时候,你必须在场」。这句经典股谚说的并不是让你经历闪电,而是告诉你不要因为躲避闪电而错过那 20% 获取暴利的时间。
非线性思维的人理解股市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知道牛市只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他们知道牛市是一个经济、情绪、资金面等因素共振的结果。这些因素自我发展并且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而市场参与人士对这个系统的预测行为本身,还会继续引发对系统的反应。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寻找精确的临界点,是一个神仙或者骗子才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也知道经济长期在向上发展,群众情绪周期性会有贪婪和恐惧,资金面根据信贷周期也会周而复始。所以由这些因素的共振而产生的牛市会平均 5~7 年发生一次。
非线性思维的人,不会自作聪明地去猜测牛市什么时候来,也无法人为地缩短积累期的时间。但他们可以做的,是在熊市以较低的成本买入到足够多的仓位,这样可以在牛市到来的质变期获取足够高的收益。
拉长时间,非线性思维的人通过权益类投资可以获取远超过线性思维的人通过 P2P 带来的收益。
最后加一句,在 P2P 频繁暴雷的前两年,其实你会明白很多 P2P 的所谓线性,是伪线性。结合概率思维来看,线性收益的另一面,是一个巨大的坑。
《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认为,脆弱的东西都是非线性的。如果我们盲目简化非线性事物,使之呈现出线性,这种扭曲事实的简化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金融风险管理就是其中的典范。银行所谓的压力测试是最愚蠢的,因为超过某临界点时,事物会呈现急剧变化的非线性特征。金融危机前,美国银行都经受住了压力测试,但危机一来,一起完蛋。
非线性思维的人,特别擅长寻找这些被人们盲目简化为线性的、而实际是「非线性」的、脆弱的系统,他们知道这个系统的临界点,会带来巨大的质变期。
「人们盲目简化为线性」,带来了很深的误解,让等待这个临界点的代价变得便宜。而临界点一旦到来,又能带来巨大的收益。这就是我之前讲的,付出的成本可控,但获得的回报可能不成比例的根本来源。
非线性思维也让人的成长变得格外不同。
有一个成长非常快的小姑娘,她说过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话:「在我工作的前三年内,我不会谈薪水」。我问她为什么,她的回答是:「我知道几年后我的薪水会是现在的很多倍,我现在更希望专注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上。」
这段简单的对话包含了我非常喜欢并一直在努力实践的三种特质:
1)专注提升内在价值,价格是价值的外在体现
2)非线性思维
3)延迟享受思维
在《刷新》里,微软的 CEO 纳德拉这样回答有关薪酬的问题:
人力资源体系从长期看是高效的,从短期看是低效的。换句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出色工作终会得到回报和认可,但这种回报和认可并不总是即时的。
我很喜欢看《晚点 LatePost 》创始人宋玮(笔名「小晚」)的人物大稿。有一次她在公众号里招记者,也说了类似的话:
我想要的记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记者职业的优势,和自己从事这份工作的价值。如果金钱真可以衡量一切,他也应该明白,我们 40 到 50 岁赚到的钱通常会是 30 到 40 岁间赚到钱总数的 10 倍,以及 20 到 30 岁的 100 倍。
那么,既然 20 到 30 岁你本来也赚不到太多钱,为什么不去从事一个能让你有更多见识、更广人脉、更好的分析表达能力和超越一般人心态的工作呢?这对你未来的帮助,可能远超过任何其他工作。
他们三个人说的其实是一件事情:
1)与这个世界一样,我们能赚多少钱,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系统。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赚钱是我们内在价值的外部定价,我们应该专注在内在价值的提升上,外部定价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2)内在价值是我们的能力、认知、格局等。我们应该放弃短期利益,专注在长期可以提升这些内在价值因素的地方,然后静待「质变点」或 「临界点」的来临。
拼多多的 CEO 黄峥深受商业和投资大师段永平的影响,他身上有特别典型的「非线性思维」和「延迟享受」的特质。今天不提拼多多的价值观、文化,我们从一段有关营销费用的访谈中,看看他如何理解「非线性思维」和长期视角。
如果你去看所谓的流量成本的话,财报里面我们 marketing(市场营销)的开销是突然爆增的。假设用户获取能力变弱,成本应该是平缓上升,不是突然跳上去的。
跳上去的主要原因,第一个是我们广告收入增加,广告收入增加后,在增长期还是要把这个钱用好,总不能现在就开始分红。那就要去寻找长期来讲对公司内生价值有帮助的东西。
当下来讲,可能品牌广告对当下的拼多多是有利的。因为拼多多相对于老牌电商,在用户心中,信任度、知名度都弱一些,从朋友这里听到拼多多和在 CCTV 上看到拼多多,还是有点不一样。所以我们花很多钱做品牌广告,管理层觉得这是一个长期投资。
如果这个钱持续花两三年以后,拼多多在消费者心目当中会变成一个信誉度比较高的品牌。相当于你买一块无形资产,但是在财务报表上,它只能作为营销费用。
如果你平常心去想这个事情,比如你看到世界杯的广告,世界杯它的场景是在大屏幕前面喝着啤酒,吃着鸡翅,哪有什么闲工夫去下载 App,这是不大可能的。但是这个场景里面有拼多多出现了,在用户脑子里面是增加印象了,而且用户会看到你和世界杯联系在一起,他对你的信任度会提高,但是这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
之前介绍过的纳德拉对微软变革的操刀,也是从长期着手。「价值观」和「文化」的重塑,并不会带来短期一城一池的得失,但获得的,是长期的收益。企业文化,变成固化在企业内部的行为习惯,是企业这个非线性系统中重要的变量,长期看会产生各种美妙的化学反应。
无论是黄峥所说的品牌,还是纳德拉所说的文化,都是典型的非线性思维视角。他们知道这样的投资在短期内看不到效果,但在长期会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而产生质变的效果,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非线性思维的核心:
1)理解世界是非线性、跳跃发展、不可精确预测的;
2)理解引起质变的核心原因,加速或者等待临界点的来临,获取质变期的巨大收益;
3)在积累期勇于放弃短期利益,做能够对促进上一条有益的事情。(如在积累期投入更多本金、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等)
非线形思维这个词比较文绉绉,绝大多数人不会用这样一个数学概念去描述自己的成长轨迹。但是如果你有延迟享受、坚持学习的习惯,你回望自己的成长,定会发现自己的进步集中于某一个时期。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 《文章转载声明》。
我在兼职工作瑜伽上面,好像具备孟大说的非线性思维。学瑜伽教培后,一直在老师馆里免费给学员上课。很多姐妹说我太傻,说外面有给薪的课程不上。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提升自己上课的经验,不停的收到反馈试错机会。内在提升了还怕赚不到钱?三年过去,虽然还在成长,现在有机会在外面帶薪上课。 我相信孟大说的: 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赚钱是我们内在价值的外部定价,我们应该专注在内在价值的提升上,外部定价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这篇文章真的好发人深省,文章中的这句话:人和人不同的区别是,非线性思维方式的人知道什么会引发转折,这个在复杂系统中「量变带来质变」的点,通常被称之为临界点. 我想请教的是人怎么判断自己一直在做非线性的思考和事情?包括临界点这个概念呢?
概率思维和非线性思维,想起了有知有行的一个基本原则:好价格+好资产+长期持有,细想来,确实如此,以好价格买入好的资产,大概率会提升赚钱的比例,然后长期持有,就是文章中折线平缓的一段,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在临界点爆发,带来意外之喜!赞👍!
如果说前3年不关心薪资,难的是,很多人连职业也没有确定好,所以,工作了几年,换行了,又从头开始,到时候可能钱和能力都没有,还要面临婚姻,收入等更多的压力。
这是目前为止最爱的一篇,没有之一; 隐约中有种读「曾国藩家书」的恍惚:大哥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通过书信的形式告诉自己家里的兄弟👬🏻,期待他们少走弯路,日渐精进; 谢谢孟岩的真诚! 特别最喜欢对「非线性」的解读,尽管之前对这个概念不陌生,但也不通透,这篇自己记得笔记有太多了,在3月的第一天收到这样的一份「礼物」太开心了😄 更加期待孟岩对「延迟享受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解读!
干货满满的一期!读着读着仿佛回到了认真学习“投资第一课”的那些周一…… 概率思维,非线性思维,其实这些名词倒不陌生,但还没能真正把它们运用在工作生活中,可能这就是普通人与强者之间的差距吧,继续加油,见贤思齐。 期待下期文章~
生活中很多决策,真的能更多理性的利用概率思维去决策,得到70分以上的概率应该是更大的,除投资外,无论是婚姻还是就业,这两个对于普通人都很重要的选择,“亲手种下的荆棘怎能期待开出百合”,做赢面或者优势结果更大的选择,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做出出现概率低个人主观放大可能性的选择。又或者,个体认知达不到时,甚至无法画出概率树,更遑论选择。孟岩的文章,总是清醒。
谈谈我学习后的一点感受: 1.概率思维。 功夫花在买入前,买前要考虑到赔赚的概率,衡量的标准是,能不能睡好觉,什么时候都要留好子弹,才会涨跌都开心。就好比不吃撑,给肚子留余地人才舒服。 2.非线性思维。 现实世界从来都是错综复杂,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投入产出不是一比一的去兑现,但只要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努力总会大有收获。在熊长牛短的资本市场上坚持用自己的钱定投,牛市终究会来,获得预期收入。
真好!概率思维,非线性思维! 如果大盘疯狂到 7000 点,我获得的长期的收益将是:12%(毛估估) 如果大盘大幅下跌到 3000 点,我获得的一次性收益将是:14% 孟老师能不能讲下分级A是什么?还有为什么下跌收益会高? 记得在张老师的课程里有这么一句话:“猜会不会涨📈,一定比猜什么时候涨要简单”!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概率: 投资做的是降低亏损概率,相对的赚钱的概率就增大了! 开车出行,遵守交规是在降低事故的概率!相对的... 学习刷题,是为了降低考题不会的概率!... ...... 生活中我们都是在往好的方向努力💪!但是不好的概率依然存在,而且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亏损有对策,发生事故有对策……偶然的波动就不放在眼里了! 非线性思维: 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变化,这应该是必然! 学习,思考,可以加速这种变化! 只要别老的太快,聪明的太晚! 习惯慢慢变富!
我的理解: 概率思维对应投资来说就是要尽量多赚少赔,大赚小赔。 非线性思维就是世界是不稳定的,事情总是不会朝着我们短期预想的去发展,我们要做的是争取模糊的正确,避免精确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