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险的本质,《保险学》里有这样一段解释:
所谓保险的本质,即多数单位或个人为了保障其经济生活的安定,在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偶发的特定危险事故所致损失的补偿过程中形成的互助共济的分配关系。
简而言之,保险的本质是指在参与平均分担损失补偿的单位或个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是不是有点绕晕了?
教科书确实让人头大,我之前看到过一个轻松有趣的故事,可以让我们从学徒和盘子的故事中间,理解保险究竟是什么。
有 100 个学徒,他们来到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学习厨艺,要勤勤恳恳学习十年才能出师。学徒们的薪水不高,一年只有几百元,但是五星级酒店的餐具都非常名贵,一个盘子要 1000 元。
如果哪个学徒不小心打坏了一个盘子,那么他不仅要倾家荡产来赔偿这 1000 元,还可能会被开除,不能再继续学习和工作。因此学徒们都非常小心谨慎,但还是每年都有人打碎盘子。
这一年,酒店来了个聪明的财务,他提出了一个方案:如果每个学徒每年愿意交一点点钱,把这些钱集中起来,那么无论谁打碎了盘子,就用这钱来赔偿盘子,而且学徒们都不再受到处罚。
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案很好,都愿意花一点点钱买个心安。
那么需要交多少钱呢?聪明财务就问大家:「你们一年之内大约会打碎几个盘子?」大家想了想答到:「大约四个吧」。那么假定一年内需要赔偿四个盘子的话,就需要每个人交 40 元。
聪明的财务又建议大家聘请一名经纪人来帮助大家管理这些钱财。按照当时的市场情况,雇佣一名经纪大概一年需要 600 元,为经纪人租个办公室要 400 元。这 1000 元的费用分摊到每个学徒身上是 10 元,这样算下来每个学徒一年只交 40 + 10 = 50 元,就可以打碎盘子不被开除了。
这么一个简单的方案,就构成了保险的雏形,通过支出一笔小的、确定的费用,把可能的、个人无力承担的损失转嫁出去。
不得不说,财务的方案很高明,再也不会有学徒因一时大意而丢失工作。但这高明的方案让人人都满意了吗?
并没有。
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处处小心,事事谨慎,预期打碎盘子的噩运大概率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交这笔钱,就是用自己辛苦赚的血汗钱白白替他人买了单。可不交这笔钱吧,又是自己无法承受的。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呢?
这个「不容易打碎盘子的人」把故事推到了下一个阶段。
大半年过去了,竟然还没有人打碎盘子,这时候,一个平时做事最谨慎小心的人找到财务,「我是这批学徒中最踏实稳重的,跟其他人付一样的钱,太不公平了,你看,有没有可能把本金还给我呢?」
聪明财务脑子一转,既然他想要拿回本金,我就要多收他一些钱,用这些多收到的钱去投资,用投资的收益把他的本金赚回来。那么现在的市场收益率大概是 12.4%(预定利率,现在保监委规定预定利率不得大于 2.5%)。通过计算 10 年后要想拿回本金,现在就收取 40(赔盘子)+ 10(费用)+ 50(为回本投资)= 100 元。
于是聪明的财务说:我也相信你不会打碎盘子的,但是万一的事情谁也不敢担保,要不你看这样吧,你每年交 100 元押金(两全险),如果打碎了盘子这押金就没收了,如果十年都没打碎,到时候 1000 元我原样还你。
小心人自己一算,几年内打碎了盘子,本来要赔 1000 的,现在如果十年中途打碎只要赔几百,如果十年都没打碎盘子,自己一分钱都没损失,确实两全其美!
「但是咱们得有一个约定」财务又说,「你既然按 100 交押金了,这十年都得交,中途也不能再把押金取回,否则要算你违约。」小心人想想自己总归不亏,就一口承诺:「没问题!」
理赔金是一笔可能的「收入」,保费是一笔确定的「损失」。人人都是厌恶损失的,受规避损失心理的影响,保险做出了返还的「优化」。
类似的「优化」还在一次次发生。
这一年小心人果然没有打碎盘子,看见其他工友大都损失了 50 元,他不禁得意起来,把自己的方案告诉几个好朋友。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觉得自己没那么倒霉——会是那个会打碎盘子的人,于是纷纷要求交押金。
财务也很乐意,于是第二年一下子收了 10000 元押金。财务留下 4000 元准备赔盘子的钱,1000 元费用,剩下 5000 元就去投资,这一年市场非常的好,投资回报率升高到了 15%,而且这一年学徒们打碎的盘子也只打碎了 3 个,雇佣的经纪也只花了 500。到了年底,还赚了不只一个盘子的钱。
听说了这个事情,小心人又不平起来,他找到财务说,原来你用我们的钱去赚了那么多钱,却不分给我们,太不公平了。财务想了想说:我赚钱是靠自己的脑力体力,也有我的功劳。
要不这样吧,你再多交点,每年 150 元(分红险),十年后我不仅还你 1500,还每年把盈利的 70% 分给你,如何?小心人一听,觉得这样更划算,于是自己马上交了 150,回去还鼓动别的工友也多交一点。
就这样,带分红的保险又在学徒的呼声中诞生了。
那,有没有可能赚得更多呢?
这一年恰逢股市大涨,财务赚了很多,到了年终,大家一看自己的帐户,非但没有像去年一样花掉 50 元,反而还多了几块钱红利。于是财务鼓动大家说,明年行情还会很好,大家不如把自己不急用的钱都给我吧,除了扣除帮大家赔付打碎盘子的保障成本 40 元,以及扣除管理费用 10 元。
其余多给我的钱我帮你们运作,我每个月给你们结算利息,而且是利滚利。「可是我们交了那么多钱,万一要急用咋办呢?」有人问。财务说,那没关系,这部分钱急用的时候你们可以随时取出。
「那你要投资亏了怎么办?」又有人担心的问道。「放心吧,我给你们承诺每月给大家的利息不会低于 0% 的。而且年利率一定在 2.5% 以上」,众人一盘算,我们哪里懂什么投资运作,财务是个聪明人,交给他放心!于是众人你 150,他 180 的都交了出来。
于是,兼顾投资收益与流动性的保险也诞生了。
从分散风险出发,随着学徒们需求和关注点的变化,保险一步步附加了更多的功能,也一步步变得更加复杂。四个小故事分别对应着消费型保险,返还型保险,分红型保险和万能险。可想见的是,故事会继续,也会有更丰富的产品满足用户更多样的需求。
但,万变不离其宗,保险最重要的还是她最初的样子 —— 在学徒中间形成的互助关系,保障学徒不需要倾家荡产赔偿打碎盘子的钱。
这也是保险的本质——互助共济。
对于消费者而言,保障功能始终是最重要的,其他只是锦上添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返还、分红等等看似划算、诱人的卖点,最终也都需要消费者买单。至于是只要基础保障,还是想满足更多复杂需求?不同的投保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
来源:公众号「九九的保箱」
转载文章发表的所有信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详见《文章免责声明》
有余力还是要买点保险
回到保险的本质,还是一个基本兜底的保障。
通过承担一笔小的、确定的费用,把可能发生的、个人承担不起的费用转嫁出去 这是保险对我来说的意义
保险的本质和——互助共济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个比喻也太酷了!
虽然没看懂,但是我早早的配齐了基本保险。
互助共济,抵抗未来可能得不确定性风险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保险公司开发出了众多的保险产品,但万变不离其宗,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保险产品,依然要关注保险是用来保障的,挑选产品首先应当关注保障范围,保额,投保要求,保费这些,附带投资收益的保险产品有点像是花拳绣腿,是否真的划算是需要详细计算过的,对于我个人来说这部分精力我不想花,我更喜欢消费型的保险,让保险更加纯粹。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更应该关注的是找到自己的生态位,然后深耕细作,用货币去和其他行业靠谱的人交换他所积累的经验。
举得例子确实比较好理解保险是什么? 那些讲保险的专业术语确实看不懂保险是什么,云里雾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