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获得财富的四种方式

  • 喧哗与思考 · 2020年10月15日
  • 57791
  • 118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对财富或者说金钱的追求似乎超过了一切,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评判标准似乎都是以金钱为唯一评判标准,甚至有人穷其一生来追求所谓的财富。但是,很少人能对财富有更多的思考。究竟什么是财富?获得财富有哪几种方式?笔者做了如下的简单分析。

01

对于「什么是财富」这个问题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会把单纯的货币当成财富,有些人会把家人,朋友,学历等当做财富,在每一种价值评判体系下的财富将是不同,笔者这里将财富分成广义和狭义的财富。

广义的财富是一切能使个人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的事物。比如穷匮之人的金钱,身处沙漠之中的濒死之人水就是财富,一个病床上的老人孝顺儿女就是他的财富。

狭义的财富是单纯的金钱,这篇文章下文所讨论的所有都是这种狭义的财富。

02

获得财富的方式,笔者简单地归纳了以下的四种主要方式:

1. 劳动所得

这种财富的获取的方式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终身主要财富获得的方式,无论你是医生、教师、公务员,或者是保安、保洁、销售员,都是一样的。

这种财富获得的主要形式是用包含一定劳动和时间到市场中换取劳动报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资,而这种人占了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群体,我称为这种人为终身劳动者,现在有一种流行的叫法叫「社畜」,我觉得这种叫法比较形象但也有点夸张。

那么什么影响着劳动财富的所得呢?对于这个问题,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前两章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决定劳动收入的因素包含:劳动者及其家人生活成本,劳动者的学习成本以及劳动意愿。

简单来说,劳动者要想通过劳动财富为生,那么劳动的所得一定是要大于其生活和家人的生活成本的,否则劳动者会无法维持生计,并且劳动的价值高低与他为此技能付出的学习成本有关,比如说医生他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本很高,终身劳动的时间相对不学习和训练的劳动者更少。因此,像医生这种需要训练和学习的劳动所得需要更多回报来弥补学习中所得到的成本。

这种理论可能在现在看来或许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个优秀的生物学博士所付出的成本并不比一个普通的人工智能的博士来得轻松,但是后者的社会财富的回报会远远高于前者。

这个就是现在的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一个原因,和事物的内在价值有关,但是却不是绝对的线性相关。这也很好的理解了前两者的矛盾。

当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必然会使劳动财富所得提高,而那些需要相对训练的工作是相对劳动者的数量匮乏所导致的。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决定劳动价格的因素是:市场的供需关系。

虽然大多数人都是以这种方式获得财富,但是极少的人能通过这种方式跳出到其他的财富获取来源,这些人只有通过不断劳动才能维持生活的现状,和笔者一样,可能终身都无法突破这种结局,不知道这是一种悲剧还是一种幸运。

2. 资产所得

资产所得就是不需要自己往里面投入额外的时间精力就可以自己产生货币财富。这种资产所得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比如我们银行存款的利息,就是一种资产所得,不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投入,会自发地产生财富。

诸如此类的,比如能有稳定的房租收入的房产,能稳定产生股息并且股价波动不大的股票,再比如说能产生利息的有价证券国债公司债等等。但这种收入要想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可能是远远不够的(在资产数目不多的情况下),而且这种收入需要一定的成本,或者说很高的成本才能有足够的现金流量。

3. 经营所得

经营所得可以简单地看作经营生产资料并获得劳动之外的所得。比如一个经营自己小店的超市老板,他是没有工资的,或者说他是自己给自己开工资的。所有的零售所得,减去房租水电等成本后就是他自己的经营所得(包含自己的劳动回报但不是全部)。

当然这种财富也是有自己的优缺点的,优点是上限可以很高,甚至可能把自己的公司做上市获得巨量的财富。缺点是具有一定的成本和风险,成本就是做成这样一个有机整体所需要的全部生产资料,以及一定的经营经验和能力,再者就是有风险,可能全部的前期成本都打水漂或许还要再贴一点,赚这种钱的人不仅需要过人的胆量,还要有坚强的意志,甚至还需要一点运气的加成。

4. 资产转移

这一种财富的获得可能并不产生「财富」,资产转移可以看成是将一个人口袋的钱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口袋里。但对这个社会的财富毫无 贡献,甚至会产生内在财富的内耗。

这种财富的获得在生活中常见的形式有:

财产继承,比如说英国王室成员,即使本身不做任何的劳动也会有大量的财富进行继承;

彩票中奖,赌博等,当一个牌桌上面坐上了人和很多的筹码,必然会导致有人赢钱,有人输钱,然而对于赢钱的人,他财富的获得不能归结于前面的三种,只能归结于财富的转移。这个和中彩票一样,当一个人中奖了,那将会有大量的人没有中奖,而牌桌和买彩票整个的群体来说整体财富是减少的。

股票涨跌以及其他商品涨跌的差价,这种财富获得我们可以称之为投机所得,比如炒股,炒房等等,通过不同时空状态下物品价格的差异套利走人,这种财富获得需要很好的市场直觉和能力,甚至是运气。

还有其他的财富转移方式。比如买的艺术品涨价,套利走人,再比如结婚时的彩礼嫁妆等等,凡是不增加社会总财富的金钱都可以叫做财富转移。财富转移具有一定的概率机制,这是这种财富最具有魅力的地方。

03

总之,财富获取的方式多种多样,难度和风险也各有不同。每个人都将会有自己的财富来源,财富是我们的工具,是我们的奴仆而不是我们的主人,不少人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逐渐沦为财富的奴隶,终身为之懊苦不已,但又何曾想过财富不等同于幸福,财富如同花园里翩翩起舞的蝴蝶,但是在追求这只蝴蝶的时候不要忽略脚下美丽的花朵和走过的经历。

想法

发布想法
  • ~~~~~~~~~

    创业失败过一次,还是疫情期间做的,现在想想也确实会失败,看到有关创业者挑选,以及能力的选拔,突然感觉自己“创业”失败是必然的,除却环境因素,还有就是创业人选拔,品性,魄力。 ​创业最好是找和自己不一样的#十个创业九个败#如果自己不是千里马和伯乐,最好不要做这件事 ​可是尝试小风险的创业,不过那个也是需要学习还有练习的,以及一定的资金 ​

    2025年7月13日
    0
  • 星念

    财富其实只是我们的一种工具,我们通往幸福道路上的宝藏。 现在我基本就是靠出卖自己的时间,以工资的形式来支付自己的生活成本。如果我停止付出时间,我的生活还在继续,可钱却没有了。 所以我现在想通过投资来让自己的一定时间获得解放。 而对于我来说那经营,风险太大了。。。

    2025年7月2日
    0
  • Jolly呀

    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没有经营所得和资产转移这两项财富,我们都是先通过劳动所得积累一定的财富,然后再通过资产所得让自己的财富增长途径多元化。在看完《纳瓦尔宝典》之后,我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在B站上系统跟着老师的视频学习了一遍,认真的做了笔记,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经济学并不是只是经济学家或者或经济学系学生的研究课程,而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尽管开悟的有点晚,还是庆幸自己在不小的年纪里有了意识,有了学习的动力,感谢有知有行,又给我提供了这样有效学习的平台,可以专注、系统、有效的学习经济学知识,更感动的是不止于知,知然后行,行然后知,周而复始,是知(智)也!

    2025年5月28日
    0
  • Jolly呀

    财富的四种来源:劳动所得、资产所得、资产转移、经营所得,我想学习的重点是资产所得吧,毕竟劳动所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从事的工种不同,劳动形式不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纷繁复杂,劳动所得是资产所得的基础,是资产所得若干零之前的那个1,没有这个1,资产所得的0都毫无意义。有了这一个1以后,我们再学习一定的知识,不断扩充后面的0.我想这就是我来有知有行的动力。

    2025年5月28日
    0
  • Eric_aZhcMl

    工资是个人财富的现金流,现金流多的话可以继续投资,少的话应付日常开支,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去经营个人财富,既要稳住和提高现金流,又要投资扩大收益。

    2025年5月1日
    0
  • Apr.

    所以上班族除了劳动所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探索其他三个方向的财富积累方式。 属于经营所得的创业方式对于上班族来说首先被排除在外;而通过合理投资增加资产所得的风险较小可行度更高;最后的资产转移只能发挥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 那么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最靠谱的两条腿组合便是劳动所得+资产所得了。

    2025年3月6日
    0
  • 同路人_6iScrJ

    1.财富是能让人产生幸福的东西 2.金钱的财富包括:劳动所得,资产所得,经营所得,和财产转移 3.凡是不参与生活生产总值的都是财产转移 4.金钱的财富仅仅是实现幸福的工具,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

    2025年2月20日
    0
  • 小冷986

    总结:财富获得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劳动所得,资产所得,经营所得,财富转移四种

    2025年1月30日
    0
  • 早退自由人

    可以在电脑上看吗

    2024年12月31日
    0
  • 马周

    我觉得大家最终不要忘了文中最后的提醒,财富是工具,千万别成了我们的主人!在追足财富的路上,我们不要忘了初心,不要在一味追足财富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这才是我们有财富能幸福的最重要原则!

    2024年12月16日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