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劝父母投指数基金吗?

  • ETF拯救世界 · 2022年2月10日
  • 5589
  • 17

原文发表于 2019 年 02 月 26 日

且慢用户-李白 2019 年 02 月 18 日 提问:

我父母 50 多岁,大概有 100 万左右积蓄,60 万买的货币基金、银行精选等保本产品,年化收益约 5%,指数基金买了 30 万,10 万 P2P。

我在大盘 2500 点左右的时候跟他们说,你们留 20 万以备不时之需,80 万去补/跟长赢计划的车,反正你们这些钱 5 年 、10 年内也不会用,我们家也不需要买房了,我自己一个月工资虽然不到 2 万,但还房贷足够了,也没有其他开支(我已婚,老婆跟我都决定不要小孩)。

可他们说,这是他们一辈子积蓄,虽然理解当时是钻石坑,也明白长期投资风险很低,但还是担心把自己一辈子积蓄给亏光了。

我很理解他们厌恶风险的心情,但又觉得 5% 的收益,跑不过通胀,太可惜了。

如果E大是我的父母,只有很少的工资,年纪也挺大了,一辈子积蓄就这么多,你会把大部分积蓄拿出来在底部买投指数基金吗?

首先明确回答,先不要假定我是不是你的父母,先假定我是不是你。

如果我是你,我不会试图让他们拿出 80% 的养老金去投资风险度其实并不低的长赢计划。

每个人对财富增值的需求是不同的。可能你认为在底部买入 80 万,几年后变成一百多两百万特别好,即使短期有波动也可以承受。但你的父母的需求并不是这样。他们只希望稳定增值。

人生是分为不同阶段的。你 20 多、30 多的年纪,也不用买房,也不用考虑孩子的问题,还有稳定收入,当然可以把绝大部分钱投入。你的父母不可以。这不是一句「厌恶风险」就可以解释的问题

我们说去年底 A 股到了「钻石底」。但这只能说明,在那个位置买入长期来看赚钱的概率很大,绝不意味着一定可以马上暴涨。这一轮的上涨,很多人完全错过。包括我所知道的一些知名私募,仓位都很低。为什么?因为在那个时点,确实是很多事情并不确定。甚至可以说,在任何时点,都不能保证 100% 没有问题。

50 多岁并不能说「老」。但是已经没有太多翻身的机会。错一次,这辈子能不能翻身就不好说。赢了,无非是资产增加几十上百万,并不能让接下来的人生有质的改变。但是错了,却可能发生质的变化,你选哪个?

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买了 30% 的指数基金,已经非常不错。你看他们的资产增值可惜不可惜,不是看那 60% 的收益率,而是在他们的增值预期下,整个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我们不算 10% P2P,如果只计算 70% 货基 + 30% 指数基金

0.7 * 0.05 + 0.3 * 0.1 = 0.035 + 0.03 = 0.065

如果你父母的资产增值可以到长期 6.5%,已经非常不错。实际上目前中国的真实通胀绝对没有6.5%。

另外,如果你实在觉得不买太可惜,我给你个建议,你可以试试。这个建议建立在你和父母绝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尤其是你父母对你的支付能力与信用都绝对信任。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么与其让父母承担投资风险,你不如把这个风险转移到自己身上。你可以设计一个借贷条款,与父母协商,最终形成类似于某些私募基金「优先」、「劣后」的模式。

比如,你可以给父母一个选择:拿出 50 万交给你投资。限定投资期限。比如 3 年~ 5 年。保本,但是不保息。也就是约定时间,一定会把 50 万还给他们,但是不保证利息。如果一年保本收益 5%,也就是他们也许会损失每年 2.5 万的利息。但是,作为补偿,你承诺无论赚多少钱,都会给他们分成。比如利润的 50%(或者其他比例)。

在这个模式中,如果 50 万发生亏损,你要用自己的资金补足。你父母损失利息,你损失要补足的部分资金。如果赚钱了,你等于是加了免费杠杆,而父母也会收到更高的收益。

回到问题,如果我是你的父母,听到你这样的方案,只要我相信你,我会非常认真地考虑。因为这个方案把风险由我转移到了你的身上,而我的收益可能增加。比原来你的方案要对我有利的多。

我这只是一个思路,具体的条款你可以认真设计,与父母好好商量。

你觉得我这个主意怎么样?是不是比你之前只是告诉父母这是低位赶紧买要好得多?甚至,当风险转移到你自己身上的时候,你的底气是不是也不像以前劝父母时候那么足了?

想法

发布想法
  • 丁丁的1977

    这让我想到了,如何把帮别人理财。

    2025年2月21日
    0
  • 韦恩

    现在不会去推荐亲朋好友投资某个品种,会推荐去学习投资相关的知识,培养投资思维,个人感觉有投资思维(也就是所谓的财商?)更加重要。 毕竟单一的只推荐品种,人家亏了,双方难受,更有可能直接关系崩掉,特别是前期赚到钱,后面忍不了加杠杆提高收益的时候。所谓赚到钱会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他人的帮助,亏了钱一般就觉得是别人的错,很难怪到自个头上,能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并不多。 所以就更加佩服有知有行与e大,在做的投资者教育,不是单一的推荐品种与全权管理,而是投资者教育,培养成熟的投资思维,赚不赚钱只是结果问题,学习投资的过程对人生的影响才更大。

    2024年12月30日
    0
  • 时间的河

    让父母不担心,挺好的。

    2024年4月16日
    0
  • 猫大Catty

    最近也有考虑如何帮父母稳健增值,感觉这个建议挺好的。只有愿意承担父母的损失风险才有帮他们决定投资的权利。预祝大家龙年鸿运当头,事事皆如愿,平安喜乐,身体健康!

    2024年2月10日
    0
  • 涂伊

    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大概是说某个富豪有500万(全部身家),然后和他打赌,如果他赢了资产就翻10倍,输了就归零,而且输赢的概率是50%,是你你愿意赌吗? 答案是当然不愿意。 虽然明面上数学期望会是2500万,但是仍有一半的风险归零。尽管资产翻10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资产归零却是不能够承受的,意味着你可能永远也无法翻身。 我自己父母也有一些存款,有时也在想要不要提出来给他们打理。不提吧觉得有点浪费,提吧又怕万一交给我后出现大幅亏损怎么办。 后来觉得对于他们来说稳定最重要也就没再想过这事儿。不像我一个无房,无车,无家的三无人员,反而不怕它跌,越跌反而觉得越是机会,因为我自己的钱短期不会用到,也就觉得我所谓了。 不过大概年前,在我的号召下又给父母额外开了一个养老账户,每个家庭成员每个月会给这个账户捐赠一笔钱,后来就变成我来打理这个账户了。买了一些指数基金,由于这一两年整体行情并不好所以也没赚到钱,刚看了一下目前收益为负5%,这样的结果在我看来完全可以接受,因为我并没有追高买得自认为也不算贵。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可能就很难接受了。

    2023年11月1日
    0
  • 白云苍狗

    还是不劝别人投资了,投资赚钱非常难。多关注父母,别被骗更实际。

    2023年6月16日
    0
  • 亦曼

    父母的钱当做后方保障,我的钱去冲锋陷阵。

    2022年10月27日
    5
  • April_VL3H81

    嗯,让父母勇,不如让自己勇

    2022年10月13日
    3
  • 呆呆菌

    给妈妈下载了有知有行,推荐了投资第一课,不知道妈妈会不会有所改变

    2022年5月15日
    2
  • 悠无

    我也和父母这么说过,当钱是借我的,我用自己的奖金保本保息(他们自己是纯粹放银行卡里,连货币基金也不买的)。对他们而言不会有风险,风险在我这。 但是他们认为我着魔了,认为应该好好工作,少看这些东西

    2022年5月7日
    1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