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下一轮,自己该如何参考长赢进行投资?

  • ETF拯救世界 · 2022年2月14日
  • 8903
  • 29

原文发布时间:2019 年 04 月 10 日

且慢用户 - 陈小瑜 2019 年 03 月 12 日 提问

请问E大,如果下一轮我们很不幸没能在您的带领下进行ETF计划,自己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投资的主要风险和改进点分别有哪些:

同样将资金分成 150 份,按照本轮计划布局完成时的配置比例设定各品种的预期买入总份数,依据本轮计划各品种买入卖出点对应的估值(PE/PB)历史百分位进行同样的操作。

比如品种A,本轮计划在 PE 百分位 15% 时买入 50% 时卖出,下轮当A在相同估值百分位时进行相同买入卖出操作。

我们很难像您一样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只用这样机械笨拙的方式投资的话预计效果会怎么样?E大能否帮忙分析解答一下?感恩E大 ❤️

首先我说一下你这个想法的可取之处和问题所在。

可取之处是已经形成了「资产配置」的思路。

不足之处是观察本轮计划的仓位配置确定下轮,以及想要择时

稍微展开一下:

一定要做资产配置。这个毫无疑问。好好观察计划现在每次都会发布的资产配置图,体会为什么要分成那样几个大类,比如A股

海外成熟、海外新兴、国内债券、海外债券、大宗商品……等等。

分成这几个大类,意义在于这些大类品种之间相关性非常低,相关性低的品种才有配置意义。这个不多讲,你已经有这个意识了。

但是要注意的,不要进入误区的两点。

不要用本轮计划最终配置完成的样子确定下轮。计划的资产配置是实时变动的,是根据各种情况不停变化的,你不可能根据某个时点确定未来。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情况不同,不能照搬。

另外你谈到了用估值百分位确定某个品种仓位的思路。这属于择时。我不能说不对,但这很难。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目前投资圈流行的指数估值百分位始创于我。2015 年我在雪球发布前,没有任何人有这个思路。所以我对它的理解超过所有人。我已经用了近 10 年。

它非常有效,但不是万能的。它只能作为你的决策依据之一,不可以是全部依据。你这样做的本质是择时,但择时真的很难,建议谨慎。

我的建议是这样:

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各大类资产的基础配置比例。风险承受能力低,就多配置利率债。承受能力高,就多配置权益类资产。然后再平衡再平衡从两个角度考虑:空间、时间。时间好理解,不要太频繁,也不要太久。我看 3 个月到半年比较合适。

空间意味着你要给每个品种设置涨跌空间。比如,你给A股设置 50% 配比,结果它几个月涨了 50%,占比已经超过 60%。这时候你就要根据空间原则,将它的持仓占比降下来,卖出一些。

这是固定比例配置的情况。

等你有了经验,就可以尝试动态配比。根据每类资产的便宜程度,一定范围内给它不同的占比。比如如你所说,A股估值极低的时候,你给 70% 仓位,极高的时候给 30%。如果你有能力,这样长期看效果会更好一点。但是要注意,这个对于投资人要求极高。没有经验没有能力,很可能弄巧成拙。所以要慎重。

至于资产配置一定要有的,A股、美股、国内利率债、港股。可以选配的是大宗商品、欧洲。每个大类里面还要分。比如A股可以分成大盘小盘,再加上消费医药这样的长牛指数。美股可以分大盘小盘,可以有美国医药美国消费,美国房地产。

最后要说一句,每个资产进入时机非常重要。计划里目前持有的内地消费盈利接近 60%,但是还有很多人买的同样指数刚刚解套。这就是进入时间不同导致的。不用等每个品种很便宜的时候才买,但一定不能买贵。这个特别特别关键。什么是贵,我经常说,关注我的人应该耳濡目染有一些判断方法。

你这套简单的配置体系建立好以后,可以秒杀 85% 以上的散户以及 70% 以上的机构了。不断完善,将它定制成适合自己的策略体系。

有人说,股票不是长期收益率最高的品种吗,为什么不始终满仓股票?

没问题。如果你能忍受随时出现的 60% 以上回撤,你可以满仓股票。

最后说一句,如果你不是过于激进给了股票太多的仓位配置,你用我的资产配置方式,收益率不会比满仓股票差,回撤会减少一半。

想法

发布想法
  • 丁丁的1977

    资产配置和股固平衡

    2025年2月20日
    0
  • 愚公_H9NaKE

    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各大类资产的基础配置比例。风险承受能力低,就多配置利率债。承受能力高,就多配置权益类资产。然后再平衡。再平衡从两个角度考虑:空间、时间。时间好理解,不要太频繁,也不要太久。我看 3 个月到半年比较合适。空间意味着你要给每个品种设置涨跌空间。比如,你给A股设置 50% 配比,结果它几个月涨了 50%,占比已经超过 60%。这时候你就要根据空间原则,将它的持仓占比降下来,卖出一些。 这是固定比例配置的情况。 等你有了经验,就可以尝试动态配比。根据每类资产的便宜程度,一定范围内给它不同的占比。比如如你所说,A股估值极低的时候,你给 70% 仓位,极高的时候给 30%。如果你有能力,这样长期看效果会更好一点。但是要注意,这个对于投资人要求极高。没有经验没有能力,很可能弄巧成拙。所以要慎重。

    2024年11月13日
    1
  • 白云苍狗

    感恩E大的倾囊相授,这篇文章可以看作墓碑计划了。真到了无法同行的时候,我就回来照单执行。

    2023年6月19日
    0
  • 呆呆菌

    不要用本轮计划最终配置完成的样子确定下轮。计划的资产配置是实时变动的,是根据各种情况不停变化的,你不可能根据某个时点确定未来。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情况不同,不能照搬。 时间上三个月-半年再平衡 空间上股票/债券超过预期比例的10%再平衡

    2023年6月13日
    1
  • 只要财务自由

    时间是不要交易得太频繁,空间是设置的涨跌

    2023年6月6日
    1
  • 150手机

    记录一下,本文说不要择时,那么不要买的太贵,基础配比的建仓,不也是择时吗??想了半天想不明白,应该是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有知识点盲区,还没有融会贯通。等待二刷的时间,再认真分析梳理。

    2023年5月10日
    0
  • 宸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自己也得学会打鱼啊

    2023年4月14日
    1
  • Cody😀

    学习了,还要多读多想多练习

    2023年2月26日
    1
  • 亦曼

    资产配置,空间比例,买入时机。三大要素,做好就能战胜大多数。

    2022年10月25日
    1
  • 思思_KRU4pi

    1估值2择时3资产配置4灵活调整仓位 估值和择时真是很难

    2022年9月19日
    1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