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 2019 年 03 月 25 日
且慢用户-137****5093 2019 年 03 月 25 日提问:
可否请您讲讲定投与资产配置的适用人群,优劣,初学者是否应该从定投开始感知市场冷暖!
首先我觉得应该说清楚的,是你可能对所谓定投和资产配置有什么误会了。
定投和资产配置,并不是一个递进关系,也不是非此即彼,它们是可以共生的。
到底什么是资产配置?其实只要有收入,有资产,我们每个人都在进行资产配置。我认为狭义的资产配置,是你将你的钱配置到金融产品中。比如货币基金(包括银行存款和理财)、债券、国内外股票、房地产基金、原油、黄金等等。广义的资产配置,可能包括更多,比如你买房又或者投资办厂开公司等等。
所以只要你拿到了人生第一笔收入,你没有花光,把它投入到某个地方,那你就已经开始资产配置了。
定投呢?定投是一种投资策略。使用这种投资策略投资金融产品我体会是基于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大多数人都会定期产生自由现金流。工资、奖金等收入都算。由于这些现金流是定期产生,所以与之对应就可以用定投这个策略投资金融产品;
第二个原因,由于人类对金融产品的中短期走势没有预测天赋,而大多数人开始对某个产品感兴趣,一定是它之前涨的非常好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将存款一笔投入该产品,未来赔钱的可能性大于赚钱的。所以你将资本分散投入,将成本拉平,赚钱的可能性就大一点。
回到你的问题。虽然你对这两个名词有一些误会,但我知道你的意思。你真实的意思是,如果要投资金融市场,是应该把想要投入的钱一笔买入,分散到各个大类中,还是小马过河,一笔笔定投买入先试试深浅?
其实这是个很不错的问题。不同于其他人给你的建议,我在这里会把两种方式各自的优劣都分析给你,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定。这些分析都是十几年实践出来的有效经验和思考,应该会有帮助。
先说定投。
在这里,我默认定期定额。也就是每个月或每周投入固定的金额。因为这样的模式契合绝大多数人的客观条件。
定投的优势不用多说。它能保证你不会把所有钱都套在高高的山顶,也能保证你在熊市最绝望的时候继续买。其实据我观察,大多数人在持仓亏损的时候,如果有计划有步骤的继续低位摊低成本,心理上会很舒适。所以大多数人定投赔钱的时候能坚持下去,最终也会有不错的收益。
定投当然有自己的缺点,否则全世界的资金都来定投就好了。
定投第一大缺点是如果你手里有一笔资产,你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投。也许你可以把这笔资产分成等额的若干份,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投入。但你分成多少份,多长时间投完呢?10、20、100 还是 500 份?分的少了,都买在牛市山顶上,可能很多很多年都赚不回来。分的多了,熊市底部买不够,牛市涨起来赚不到几个钱。
第二个缺点是,如果牛市周期比较长,在山顶区域徘徊的时间很长,你的很多资金全都买在那个部位,那最终结果也会很差。
再说资产配置。
一笔买入各个大类资产当然也有优势。只要你的资产配置合理,中长期看收益率会非常不错。从美国几个著名的资产配置基金以及组合理论配置历史情况来看,10% 左右的收益率是比较正常的。这个收益率很多朋友会看不上,但已经秒杀 70% 以上主动投资人了。
但是一次配置完成也有问题,一次配置的问题是有时候容易将大多数资产配置在高位。同时,由于各类资产的波动性并非完全负相关——意思是各类资产并非一定是你涨我跌或者你跌我涨,也由于各类资产波动幅度也不尽相同——比如熊市中国债仓位的涨幅无法完全对冲掉股票仓位的跌幅。所以很可能出现布局完就大幅下跌,很久很久无法赚钱。另外,如果赶上 2008 年和 2018 年这样的除了国债所有资产都在暴跌的情况,那资产配置就一筹莫展。
当你了解了两种布局方式的优劣,你就可以深入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做。
同时,你也会发现,我们的 150 计划,以及 S 计划,是如何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试图解决两种方式缺点的。
拿S来说,我们并不是简单的定期定额。在没有机会的时候,我会建议各位把每个月的结余留下来。在机会出现的时候,我会建议将之前留存的部分买入。这就解决了定投的大部分存在的问题。
150 计划更是值得深入思考,可以结合上面讲的尝试分析一下总的投资路径。
无论是 150 计划和 S 计划,我希望做到的,是不管你手里有没有可投资资产,最终将所有持仓大类的成本都控制在不高,甚至很低的区域。控制成本的同时,完成你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最终形成一个大类稳定,比重根据情况随时调整,风险可控,收益率不低,可以持续 100 年的投资组合。
本文发表于且慢:《定投与资产配置孰优孰劣,初学者该如何选择?》
本文章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详见《文章免责声明》。如转载使用,请参考《文章转载规范》。
用定投的方式去攒钱,用资产配置的思路去买入和卖出。
那指数基金也是要定期定投嘛
比较好的方法是,存量资金资产配置,增量资金定投,而且都要根据周期位置进行调整,定期再平衡,这样每一笔定投的增量资金也会成为存量资产,结合个人风险系数,进行平衡,应该是稍微好点。这也是我这几年最大的体会!
E大的定投是基于便宜才会买入,否则就持有现金。
资产配置是买什么的问题,定投是怎么买的问题。根据相关性确定好资产配置的大类,确定好仓位,根据估值,时间空间必占其一,分散买入,坚定持有,等待高估卖出。
一次配置的问题是有时候容易将大多数资产配置在高位 说的就是我了,买的时候买贵了,准备再观察几个月,如果还是跌就再平衡
控制成本,完成配置,择时调整
高手就是不一样,就是能理解真正问的问题是什么。
还是一句话,要选价格便宜的西瓜买。 但是西瓜种类太多,挑选与识别每种西瓜的价格低估区是个技术活
每月工资定投,也要进行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