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专栏

钱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财富才是

  • 孟岩 · 2022年2月7日
  • 10758
  • 57

每周一,和你分享孟岩的思考。

今天是初七,也是开工第一天。新年的第一篇更新,想和你聊聊钱、工作与投资。

今天为你分享的这篇文章,孟岩聊到了这三者背后的一个共同点——创造。

钱不等于财富,我们想获得的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财富,比如吃喝玩乐、生活便捷;

工作的背后是创造,是一群人以公司的形式共同创造出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从而赚取商业收入;

而投资,则是我们让自己的钱参与到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从而产生的巨大收益。

当我们理解这三者的关系,就会明白,为什么说我们的目标不是钱,而是财富;为什么说,想搞钱就先创造出一些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本文可看作《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的加餐,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关注自我,关注创造,拥有更多财富。

开工大吉。

祝开卷有知。

有知有行 仝仝

本文发表于孟岩公众号,发表时间:2022 年 01 月 09 日

我突然意识到,写完《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已经整整一年了。

创作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只是把当时自己知道的那些所谓的道理写下来。

好的文字可以穿越时间,但只要你没有停止好奇心和探索,就一定会有新的领悟。

前一段,有知有行推送了一篇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文章《如果想要致富,你应该这样做》。这篇文章出自 Paul 的文集《黑客与画家》,一本我十多年前就读过的书。但就是这样,我当时自己身上的知识和经历,完全不足以让我明白他在说什么。

感谢 Paul,这篇文章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今天我想把这些记录下来,也许可以作为《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的第一讲《钱是从哪儿来的?》的一些补充。

1

先说钱。

赚钱的英文单词是 Make Money,中文词汇里最近也有了一个更形象的词——「搞钱」。顺便说一句,这两个字被我加入了个人讨厌的词汇列表。

我无意用我个人的好恶去影响你。

我只是觉得,无论是 Make Money 还是「搞钱」,「钱」本身都变成了似乎可以直接做出来、搞出来的东西。整天把这些词挂在嘴边,并不利于你真正理解钱是怎样产生、流动和分配的。

潇雨和我在《钱是从哪儿来的?》里面说:

我们想赚的不是钱本身,而是钱背后的东西——资源、产品和服务

Paul 在这篇文章里面说:

钱不等于财富。我们想获得的,是人类社会所创造出来的财富

财富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当我们的祖先在洞穴中取暖和吃肉的时候,他们捡到的木柴和猎杀的野兔,就是财富。

钱的历史要短的多,人类社会发明出金钱,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用来交易的媒介。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自己拾柴、取火、打猎、照顾同伴。他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去和别人进行交换,比如用三捆木柴换一只野兔。

但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大部分产品和服务,不可能全部由自己和身边的人来提供。

于是,三捆木柴换一只野兔的交易被分成了两步:

1)我们先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来换取金钱(比如贝壳、金银、美元、人民币、比特币);

2)在现在或未来,用这些钱去换取别人生产的,我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举个例子:

我写下的这篇文字,是我陪伴你理解长期投资系列文字的一部分,如果它满足了你某些方面的需求,比如让你对投资的理解更深了,或者让你收获了平静,我就可以用这篇文字换得金钱,比如你的打赏。

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再用这些金钱去换取我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也许是明天中午让劳累了两天的自己放松一小时的网球。

钱是一种交易媒介,它让交易变得更加方便,但却会模糊交易的本质。

钱并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财富才是

想搞钱,请先创造财富,创造出一些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2

今天是周日。

明早,我们都会带着或兴奋、或沮丧的心情,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一周的工作。

我们每天把「工作」挂在嘴边,甚至会笑称自己是「打工人」。和「钱」一样,这也会模糊工作背后的本质。

就像钱的背后是财富一样,工作的背后是什么?

是创造

Paul 说,公司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工作,共同创造出人类需要的东西。工作,就是我们在公司这个实体里所做的事情。

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细化和知识的不断积累,聪明的人类发现,当我们组织在一起时,我们可以拥有更高的效率,可以更快、更多地创造财富。

诺贝尔奖获得者、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说,通过深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实行对利润的激励和损失的惩罚机制等方法,公司这种组织可以获得比个人、家庭以及政府更高的效率以及更低的交易费用。

为了协作的需要,公司逐渐发展出分工和层级。但这会模糊工作的本质。我们并不是为了公司、为了老板、为了上级、为了同事而工作,归根结底,我们是为了用户的某种需求而工作。

你的贡献也许并不直接,但把公司的所有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他们的工作必须提供了某种人们想要的东西,否则就不会获得商业收入。

因此,无论是个体还是公司,工作背后的东西,或者说工作的本质是创造,创造出某种人们需要的东西。

公司也好,老板也好,只是背后的用户的代理人

3

我经常听到人们说「职业规划」,但我其实不太明白职业是怎么规划出来的。

上周看了一个马斯克的采访,当他被要求给年轻人一些建议的时候说:

「尝试做一些有用的事,做对你的同胞、对世界有用的事。随时思考你贡献的比你消耗的多吗?要努力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我认为这就是目标。」

工作的本质是创造

盯住工资还是创造,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

作为一个以前领工资、现在发工资的人,说说我对工资的理解。

把公司所有人看成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大家创造出来的东西满足了用户的某种需要,就会获得相匹配的商业收入。但如果这些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所有员工的工资,那公司就不如关门歇业算了。

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目标就是让创造价值的人,获得匹配他所创造价值的收益

当然,这很难。很多价值短期彰显得并不清楚。但长期看,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如果一个为用户创造了价值的员工得不到配得上的工资,他会用脚说话;如果一个老板做不到赏罚分明,他的企业也注定会被市场淘汰。

把微软拉出泥潭,重新带回巅峰的接任 CEO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说:

人力资源体系从长期看是高效的,从短期看是低效的。换句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出色工作终会得到回报

4

按之前的计划,本来该写「投资」了。但我突然想到了公司的股权和期权,这就是写作有意思的地方,你事前想不到的、有意思的想法,总会随着你的笔触冒出来。

钱的背后是财富。

财富是一些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公司是为了积累共同知识、提高协作效率而产生的组织形式。

公司因为创造了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得以通过市场换得收入,也就是钱。

接着,公司会把这些钱分配给创造这些价值的因素。

都有哪些因素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呢?简单说,股东提供资本,员工提供知识和劳动

上面说的工资,更多是匹配员工在这个价值创造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分配之后的利润,归属于资本和它们背后的股东。

在重工业时代,资本、流水线、机器在价值创造环节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分走了大部分的利益。

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所创造的价值不断提升。

期权、RSU 这样的制度创新,让企业的员工,那些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人,也能像资本一样分享企业的价值。

我最近花了一些时间了解 Web 3.0,其中最吸引我的一点,其实就是价值创造和分配的方式。

如果说人在这个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如果说早期的用户也像员工一样对一个企业的财富创造有所贡献,如何更好地体现他们的价值?

聪明的人类,永远可以做出需要的「制度创新」。

5

接下来说说投资。

我们通过自己的工作,创造了别人需要的东西,换得了金钱。

我们需要用这些钱去换取自己必需的产品和服务,房子、衣服、通行、吃吃喝喝;

我们还需要留一部分钱以备不时之需,毕竟未来无人知晓;

剩下来的钱,你可以藏在家里。

但别忘了,钱的本质是交易媒介物,你内心真实期待的,是它所能换来的东西。现代社会的通货膨胀,会让这个媒介物所能换来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少。

另一个选择,就是投资。

看到这里,也许你不妨闭上眼睛想一想:

就像钱的背后是财富,工作的背后是创造一样,投资的背后是什么呢?

在《投资第一课》中,我们引用了这样一张图。

我们真的应该感恩。

虽然人类通过不懈地努力如今已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在人类漫长的几万年历史里,绝大多数财富都是在过去 300 年的时间里创造的。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公司具有更高的协作效率和更低的交易成本,因此也创造了人类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

投资的背后是什么?

就是把金钱,用资本的形式,参与到公司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去

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分工细化、生产率提高……这些都不断推动人类在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也体现在经济的不断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把所有的公司看作一个整体,必然是上涨的。

我们做个头脑实验,如果回到 2000 年(00 后的读者多吗?),你能想象到人类社会在未来 20 年会创造出多少财富吗?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iPhone 带来的移动互联网大潮、软件吞噬一切虚拟生活占比越来越高、电动车引领的新能源革命……

记住,你的目标是财富,而不是金钱。

换句话说,如果你当时把金钱换成了这些公司的股权或债权,参与到了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里,就会获得巨大的收益

在这个基础上,聪明的你也一定猜到了:投资指数基金,其实就是把钱投给所有的公司;投资主动基金,就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让他帮助你挑选未来那些明星公司;直接投资股票,就是你直接在下注未来能创造更多财富的公司。

6

只有把钱投出去是投资吗?

再回忆一下那句话,你的目标是财富,而不是金钱。

财富的背后,是创造出对别人有用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钱的投资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更值得投资的,也许是你自己

在《一分耕耘就会一分收获吗?》中,我曾经引用过我很喜欢的财经记者、《晚点》创始人小晚的一句话:

「我想要的记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记者职业的优势,和自己从事这份工作的价值。如果金钱真可以衡量一切,他也应该明白,我们 40 到 50 岁赚到的钱通常会是 30 到 40 岁间赚到钱总数的 10 倍,以及 20 到 30 岁的 100 倍。那么,既然 22 到 30 岁你本来也赚不到太多钱,为什么不去从事一个能让你有更多见识、更广人脉、更好的分析表达能力和超越一般人心态的工作呢?这对你未来的帮助,可能远超过任何其他工作。」

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作也是投资

一方面,我们在公司这个实体里,和其它人一起创造别人需要的东西,获得配得上的收入(工资、期权);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工作看成是投资自己的一个机会。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视野、知识、能力、品格、人脉、口碑……

这些都会在我们现在根本想象不到的未来,变成巨大的杠杆,帮助我们更好地创造别人需要的东西,也就是更大的财富。背后对应着的,是更多的钱

很多时候,当你的目光从钱移开,回到真正重要的东西,钱会寻找到你

想法

发布想法
  • 小源1号

    写得非常透彻心扉,工作的本质是就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创造价值。通过劳动换取收益回报。从另一个角度,工作也是投资自己,你从工作中获取了人脉 视野 能力,这些从长期来看也会产生收益。 淡化对工资的焦虑,提升自己的格局。

    2025年2月8日
    0
  • Vincent哦

    追求财富,而不只是钱。

    2024年12月14日
    0
  • 豫华商

    忽略直接表面的事务,会发现世界更接近它本来的样子。

    2022年4月29日
    0
  • 🐈_

    时习之

    2022年4月27日
    0
  • 脑白

    钱,钱的本身、钱背后所能给我们提供的资源。 媒介 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提供人们或者公司背后所需要的价值和服务 回望事件的本身

    2022年4月1日
    0
  • 如风在行

    先创造价值,才会收获价值。想清楚钱对你的意义,然后不断地重复记忆

    2022年3月21日
    0
  • 幸运小老虎

    投资的背后是什么? 就是把金钱,用资本的形式,参与到公司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去。 记住,你的目标是财富,而不是金钱。 换句话说,如果你当时把金钱换成了这些公司的股权或债权,参与到了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里,就会获得巨大的收益。 投资指数基金,其实就是把钱投给所有的公司; 投资主动基金,就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让他帮助你挑选未来那些明星公司; 直接投资股票,就是你直接在下注未来能创造更多财富的公司。 你的目标是财富,而不是金钱。 财富的背后,是创造出对别人有用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钱的投资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更值得投资的,也许是你自己。

    2022年3月21日
    0
  • 白明锐

    长期来看,创造价值得到的回报会与我对社会的贡献匹配,无论是工作,副业还是投资。

    2022年3月14日
    0
  • GTyler

    我与财富.

    2022年3月10日
    0
  • 同路人_fXQK2S

    有事觉得是财富太单一,苦苦地去寻找财富,陌陌地学习如何找到更多的财富

    2022年3月6日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