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因为杠杆爆仓的故事里,往往有着一个高度相似的情节: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想着,赚到多少多少就够了。比如赚到十万就立刻离场,再也不碰杠杆了。但赚到十万之后,他们往往又上了更高的杠杆,想着赚到一百万就够了,一千万就够了……直到爆仓,悔不当初。
为什么我们好像永远无法满足?今天给你推荐的这篇文章,给出了非常珍贵的洞察。那就是当我们达成原有目标之后,我们会变成了「新版本」的自己。这个「新版本」的自己,对于个人能力的认知,对周边环境的理解,对理想未来的构想,都和「旧版本」有着非常大的不同。那该怎么办呢?就任由自己的欲望不断膨胀吗?关于这个问题,这篇文章也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之前也为你推荐过作者的《一篇文章说清楚我们和金钱的关系》,这两篇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特别适合一同阅读。
祝开卷有知。
图文来源: The Many Worlds of Enough
作者:Lawrence Yeo
2009 年,我听到了一个故事,改变了我的金钱观。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阿道夫·默克尔(Adolf Merckle),一个德国亿万富翁。他是世上最富有的 100 个人之一,资产约 92 亿美元,雇佣了 10 多万人。
尽管他过去很成功,但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时,默克尔下了一连串灾难性的赌注,损失了 5 亿多美元。由于商业帝国前途未卜,他决定不再浪费精力扭转颓势。
在某个寒冷的周一夜晚,他给家人写了最后一封信,用最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生命:站在一辆疾驰而来的火车前。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你的下意识反应肯定是困惑地摇头。
「虽然他是没了很多钱,但还是无可比拟地有钱。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还有健康,还有家人,他本可以好好活下去。为什么他看不到这些?」
「难道有几十亿美元还不满足吗?」
满足,常常被视作一切欲望的解药——只要知足,你就不会受到贪婪、渴望或任何类似情绪的拉扯。
很大程度上,这是对的。定义了「满足」,就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衡量欲望的明确标准,以及是否该有这些欲望。这是在用最好的方法告诉未来的自己:「不要忘了你从哪里来。」
问题是,未来的自己,是你当下欲望的投射。当你定义了什么是满足,你实际是在说:「以我现在想要的为标准,将来只需得到这么多就满足了。」但是,你今天想要的东西,等到达成目标时还保持一样,这可能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满足自己的过程,看作是「我的当下」和「想要的未来」之间的一段旅程。
满足的作用是提醒你,一旦达成目标,就应该对当下的状态感到满意。你不需要再升级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渴望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这是理想的情况,但——它通常也只是一个理想。
很不幸,我们无法对过去的欲望感到满足。很多人会辩解说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一旦达成目标,经历短暂的「贤者时间」之后,贪念就会重新设定新的目标,你注定会给目标多加几个逗号。
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这只是表象。找贪念背锅是最容易的,但真正需要探讨的东西,其实有趣得多——朝目标迈进的过程,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你。
这话说的有点抽象,我们来具体解释一下。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简单地涉足一下物理学,探索 20 世纪中叶开始流传的一个迷人理论。
先来和休·埃弗莱特(Hugh Everett,多世界理论之父、「平行世界」之父)打个招呼。
埃弗莱特是一个量子物理学家,而量子物理学是个非常奇怪的东西。其中一个奇怪的发现,就是单个粒子如何做到同时在两个地方出现,但当被看到的时候,又只占据一个位置。
本质上,像质子、电子这种微小粒子的行为,并不符合我们的日常预期,但在我们观察的时候,它们又有点符合。
1957 年,埃弗莱特发表论文,试图解释其中原因。他的理论是,无论何时,当我们与一颗粒子交互时,它并不是神奇地决定呆在我们看到的位置。相反,历史的时间线分成了两条:一条时间线是粒子呆在一个位置;而另一条时间线上,粒子呆在另一个位置。
有争议的是,埃弗莱特认为这两条时间线都存在,但任何时刻都只能经历一条。所以,有一个「你」在别处看着这个粒子,而有另一个「你」正在此地看着同一个粒子。
由于这种量子事件一直出现,时间线的分叉没有就此停止。它会一直这样分叉下去,每一次观察或互动,都会产生一条又一条新的分支。
后来,埃弗莱特将这种永无止境的分叉行为,称为多个世界的存在,也是「多世界诠释(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这个理论名字的基础。我们听过的「平行世界」就是来源于这个理论。
在科幻作品中,多世界诠释通常是通过这种方式表现:想象一个「如果……就好了」的情境,看看当做出另一个选择的时候,生活会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大多数情况下,主角通常会去另一个宇宙里生活,一开始觉得很兴奋,但很快意识到这个选择同样相当糟糕。于是,TA 会想办法回到初始设定的那个宇宙,庆幸自己还可以回来,然后带着一种更高的智慧生活,直到离世。
埃弗莱特看到这里,很可能会绝望地甩手不干。因为他很清楚地说了,两个世界永远不可能相互联系,更不可能在两个世界之间穿梭(这很重要,记住!)。每条时间线就是独立的世界,一旦你生活在其中一个,就不可能跟另一个平行世界的自己产生联系。
这时,你就要及时介入,提醒埃弗莱特这就是个科幻作品,然后慢慢地带他逃离电影院。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对多世界理论有了大致了解,那我就再说回我们与满足的纠葛关系。
正如之前写到的,我们常常将满足看作是一段旅程——从「我的当下」到「想要的未来」——的终点。
举个例子,就下图这个目标而言:你的满足点,就是可以通过做喜欢的事情赚六位数的薪水。这件事是你即便拥有了全世界的钱、每天起床后也想做的。并且,10 万美元就是你需要的所有钱。
当你启程时,对这个目标的确定性应该不会有任何疑问。而且,因为是从零开始,一想到能从一份充实的工作中赚到 10 万美元,心里肯定美滋滋。
在初始阶段,你在探索各种可能性,也会看到别人都做了些什么。毕竟,一开始你会有这么一个目标的原因,就是因为看到了别人曾经达成过。
于是,你就把别人的方法拿过来,加上一点自己的元素,尝试做一段时间。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努力是值得的,而且你会发现,正是这种挑战性让一切变得值得。
有了这套融合思维方式、职业道德和时间的成功法则,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你朝着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虽然还在初期,但迷人的是:你的经验和技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开始你还在试图搞清楚,到底怎样才能赚到一美元。但现在,你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要解决的问题也随之改变。也许,你现在要考虑的是怎样持续获得收入,或者怎么才能打造一个能长期发展的产品。尽管这变化很微妙,影响却很深远。
满足的伟大目标,通常是由小小的里程碑垒起来的。你得先搞定 2.5 万元、5 万元、7.5 万元,才能考虑 10 万元的事。这听起来再明显不过,但难以察觉的是:每达到一个里程碑,你的经验和技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举例来说,从零开始赚到 5 万元,教会你怎么通过做热爱的事情赚钱。你掌握的技能、学会的东西、遇到的人,会极大地拓展你的可能性。基于你现在知道的,那些曾经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已经让你感到势不可挡。
下图是这个过程的视觉化呈现。当你朝着满足的目标前进时,随着技能和经验的增长,一个全新版本的自己也就生长出来了,就像这样:
这个全新版本,与之前从零开始的你已经不一样了。尽管还没有达到满足的目标,但之前的目标现在听起来,已经不那么完美了。考虑到你已经学会新的能力,又看到新同伴们所获得的成就,你会发现满足的目标应该比之前定的位置要更高一些。
而在这条光谱上,你越向上移动,对自己的能力就会越发自信,同时也就生长出了越来越多新版的你(因而不断产生新的满足目标)。
这就是满足的多世界理论(Many Worlds of Enough)。持续进步带来了身份的不断分叉,因为进步会让你拥有实现更大目标的信心(更大目标又带来更多进步)。这个循环过程的本质让它难以停止,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难以确定满足的真正含义。
有一点我需要阐明一下:这个观点(满足的多世界理论),与调整目标(Goalpost Moving)的传统观点,非常不一样。
调整目标是指,当你达到一个特定目标时,会因为新生的欲望而设定更高的目标。所以,当我们建议人们保持原来的目标时,实际上是在提醒他们回到过去,想想那时的他们要是知道有今天的成就,会有多开心。
而多世界理论的视角是,不管你如何定义满足,都会因为进步而分叉出全新的自己。而一旦这样的分支出现,新世界就无法再与其他世界相连(就像量子物理的解释那样)。
举个例子,也许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你曾想要成为打工的快餐店经理。但假设,你后来上了大学,学会了写代码,并做了一家很赚钱的科技公司。
这个时候,再去想申请当快餐店经理,不仅不合常理,而且难以想象。而这,不是因为你有意识地定了个更高的目标,而是来自在做一个成功创业者的路上,你所无意识分叉出来的新身份。
你还没意识到这是怎么发生的,就已经到了一个完全独立的新世界里,和之前版本的你不再有任何联系。
满足难以实现,是因为一旦你达成了目标,你就不再是渴望着这个目标的自己了。一旦到了全新的世界,你就再也回不去了。
但是,不管在哪里,有一样重要的东西你是可以拥有的,那就是:
对分叉发展趋势的觉知。
在一开始,这些世界不断朝着更高的方向分叉是很重要的。当你意识到自己有潜力成为最好的软件工程师,就不会再满足于呆在快餐店里,这很好。当你决定探索无穷的可能性,而不是安于困境,这非常棒。
是野心,驱动了这些新世界的分叉,这也是激发潜能的关键。
不管那些灵性大师怎么说,野心都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心态。没有了野心,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够接受哪些挑战,以及如何激发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野心很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目标感,这也是让人生变得有意义的关键。
但贪念就不一样了。
野心这个词听起来很肮脏,是因为人们经常把它跟贪念弄混了。由于野心和贪念都会促使满足的多世界不断向上分叉,所以我们常常觉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
但这两者非常不同。
野心更多地是被自我实现驱使,或者说是被想要变强的意愿驱使。有了这种意愿,很自然会产生好的结果。你会看到自己名望大增、薪酬更高等等,但这些事情只是野心的副产品,而不是你的初始欲望。
然而,贪念就是把这些结果当成了你的初始欲望。
当名利和权力成为你野心勃勃的原因,你不再是被自我实现驱使。就此,你会开始对外界的一切事物产生强烈渴望。
一个人自我实现的欲望(野心)到了一个临界点,就会变成控制外界的欲望(贪念)。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敏锐地觉察到临界点的位置。
这并不容易,因为野心和贪念之间的边界非常模糊。
通常情况下,当你不再出于好奇而付诸努力时,你就走进了贪念的荒原。这时,冰冷的功利心代替了温暖的好奇心。当你不再倾听内心的声音,当你开始关注做什么才能获得像名望这样的外部事物,野心就变成了贪念。
当你消除掉这些对于肯定或赞美的欲望,留下来的就是满足。满足,是你诚实地聆听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期待,和做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发现一本好书就能带来快乐,还真的需要去买一辆豪车吗?当家人需要的只是关心,你还需要去赚更多的钱养家吗?到底是什么在驱使你的欲望:是你的真我,还是被规训的思想?
一旦你开始严格地问自己这些问题,自我觉知就产生了。有了自我觉知,你就会分叉到一个不同的世界中:在这里,满足的世界低于你所处的当下。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曾说:「你永远不会懂什么叫满足,直到自己知道什么是过剩。」你会让满足的多世界不断向上延伸,直至意识到这个趋势不太对劲。实际上,一个极简主义者不过是从这种顿悟中觉醒的极多主义者。
主动调整趋势会带来另一种身份的改变。在这种改变中,你意识到真正必要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决定按照新的规矩去生活。
有趣的是,现在你朝着更低的满足目标努力时,发生的事情会和之前(往更高的目标努力)一样。你也会分叉出新的自己,进入新的世界,直到感觉到自己到了所谓的最佳状态。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朝更低的满足目标努力的人,一开始是卖掉自己的车,到了最后只有五件 T 恤。因为新世界的产生是渐进的,后来的每个世界都无法与先前的世界联系。如果你看过极简主义者的采访,他们常常会困惑于,自己曾经竟然是典型资本主义社会追求财富的代表人物。
当然了,你可能不会想成为一个极简主义者(我也不想)。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定义满足的更佳模型,看看如何能在满足和野心之间取得平衡。如果野心是个好东西,那么问题就在于,怎么确保野心的副产品不会扭曲我们对已有财富的感知。
有人试图把满足提炼成一个数字。可能是个公式,输入一些数字(年龄、净资产、储蓄、取款率等等),然后吐出一个数值,告诉你什么时候可以放轻松点。
很不幸,这也解决不了问题。我很肯定。因为这样就能解决的话,那么回答「什么是满足」这个问题就更加紧迫了。如果答案存在于一个公式里,就不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还在这个难以捉摸的问题里挣扎。
我是这么理解的。满足永远是一个流动的状态,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付出的努力也是流动的。就好比说,如果我讨厌现在的工作,那我所追求的满足就必然高于现在所处的世界。否则,我没理由要在那里工作。
但如果我在做热爱的事情,我追求的满足也许就低于所在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中了乐透,我也不会做出什么改变,因为现在拥有的已经是美好生活的全部所需。
所以,如果我们看下某个人潜在世界的分叉:
我把它简化成这样的图表。
在这个图表上,我们可以标出野心和贪念,它们驱使着世界向上分叉。
我们还可以标记出,当意识到贪念占上风时,想调节趋势所需的「自我觉知」。
由于经验和认知随着时间不断变化,这个图的形状也会发生改变。
如果你很满足于现在拥有的,并且持续野心勃勃,那么这个图接下来的趋势可能是一条横线,世界分叉的方向将基本保持一致。
但如果你开始对满足的定义不满足,想要更多,那么这个趋势可能会继续向上发展成一个陡坡,进而重新到达贪念的领地。
当然了,如果自我觉知还在的话,那你将可以重新向下调整这个趋势。
野心、贪念、自我觉知轮番上演,最终会形成属于你的「满足的多世界」。因为这些因素时常变动,永远不会有一个让人完全满意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不会有什么魔法数字或公式能解决这个问题。你不能把数学应用在一个心理学问题上,因为人心不会遵循一套经得起考验的公理法则。
说到这里,智慧是将满足缩小到特定范围的一种能力。通过运用自我觉知,多世界上升和调整的趋势不会那么夸张,而是朝着平静的方向收敛。这样,你就会拥有一个某种意义的上限,一旦超过就代表在渴望不必要的东西;还有一个下限,位于它与上限之间的,才是自己的真正所需。
脑海中有了这个区间后,你就不会再被投机所诱惑,也不会再为此后悔。你会意识到,达到满足状态有更好的方式——那就是通过适度地注入野心,而不是焦虑地冲进自己控制不了的风暴区。你将重视平衡而不是惊喜,并培养出主动引导多世界方向、而不是被外部事件牵引的思维方式。
最后这一点很重要。
只要有得选,你会想要成为可以引导世界分叉方向的人,而不是只能被动地对事件作出反应。如果成功降临到你身上,你不会希望它自动催生更多对成功的期待。因为这种事情的发生太过自然,所以如果没有经常反思自己的趋势线,那你也许会走到一个与曾经相距甚远的世界。那里与自己卑微的起点毫无关系,而你对于生存的定义也将和普通人格格不入。
如果让我来猜测阿道夫·默克尔死前的趋势线长什么样,我觉得应该就是上图这样。一条不断朝上分叉、而且没有自我觉知来参与调整的趋势线。对一个用名望和赞扬来决定自己所有的人,一旦失去了(名望和赞扬),就意味着他的生命开始岌岌可危。
所以,当那些赌注的灾难性后果不幸降临,解决问题之后是否还是亿万富翁已经不重要了,有依然爱着他的家人也不重要了。
他突然发现,自己被迫到了一个要面对更低满足标准的世界。但这不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这是来自外界的推力,在缺少了自我疏导的情况下,一切便变得难以忍受。
一定要记住,你必须自己调节关于满足的定义,而不是让外界强迫你调整。智慧存在于自我调节之中,而悲剧存在于被迫调整之中。身份的转变,最好是通过一步步目标明确的调整来完成,而不是一个巨大的突发事件。
当你穿越「满足的多世界」时,请务必记住这一点。你现在所在的「满足世界」,和你十年前所在的「满足世界」完全不一样,也不可能一样。但你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儿的?推动你走到这儿的,是自己内心的声音,还是一些外部事件,比如生活方式、薪酬水平和环境的变化?在诚实倾听了自己的野心之后,你对趋势线做了什么调节?还是根本没有调节过?
关于满足的难题不是钱的问题,毕竟它可以击垮亿万富翁。满足是一个关于身份的难题,是在你看来,什么才意味着被接纳。不是被别人接纳,而是被你自己。
不管你现在身处于多世界中的哪个世界,请你现在就想想这些问题——不要等到突发事件给你一个无法接受的答案,到时就太迟了。
图文来源:Moretothat
作者:Lawrence Yeo
翻译:日央
审校:崇旭
译文来源:《满足的多世界理论》
本文章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详见《文章免责声明》。如转载使用,请参考《文章转载规范》。
看到开头就哭了😭
有点搞不清楚每篇文章都在哪个板块里,经常想再看一遍却找不到
推荐一本书《幸福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说人的终极追求目标其实是幸福,而所谓的名和利,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标。很多人牺牲幸福去追求名利,是误把手段当成了目标。幸福=快乐+有意义感。也许赚钱是你当下最有意义感也最能带给你快乐的事,也许陪伴家人是,也许独处是,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只要当下在做的事是让你感觉到快乐并且是有意义的,那就是通往幸福的路。而有些人被社会主流价值观绑架,认为自己赚到多少钱就可以幸福了,事实上那些人赚到理想中的数目后,并没有感受到幸福,反而因为失去了一直以来的所谓的目标而迷茫,陷入了巨大的无意义感里。
还好疫情前已经主动往下调整了一波。现在更是让我看到了底部:饭菜够,有床睡,能做事,再加能晒到太阳。就可以美滋滋了。😀
我们在流动,下一刻的我们已经和此刻的我们不同了,于是我们心中的目标可能也不同了,这是正常的、美好的。诗人Robert Frost就曾说两条路在面前,他选择了一条,想下次再试试另一条。可很怀疑这是否能实现,因为 way leads on to way(一条路会通向下一条)。 而不正常、不美好的是什么呢?是我们混淆了目标和结果,被最初目标(比如获得某种人生自由)实现过程中的结果(赚到了钱、获得了声誉)迷了眼,忘记了要追求的是目标,转而去追求更多的结果。 正如文中所说,「自我实现的意愿很自然会产生好的结果。你会看到自己名望大增、薪酬更高等等,但这些事情只是副产品。」 专注于目标(而非结果),是一种智慧,也是文中所说的获得满足的智慧。 流动的我们,流动的目标,流动的满足~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590天
如果说野心是促进人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力功法,那么贪念就像是过度练功后的走火入魔。自我觉知就是要学会辨别,我们是处于前者还是处于后者。 想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内部记分牌和外部记分牌。当一个人在朝着内部记分牌努力时,他大概率是由自己的野心驱动的;而当一个人只盯着外部记分牌做事时,他可能已经被贪念吞噬了…
如同恐惧在第二天就消散,选择性忘记一样,满足同样具备这个特性,第二天,哦,过去我想要啥来着?明显这个不够嘛! 说实话,这篇文章还是很触动内心的,道家讲究的平衡,其实就是这篇文章说的觉知,不断的把自己从极端拉回平衡的那个力,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处于平衡状态,是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的。
“一定要记住,你必须自己调节关于满足的定义,而不是让外界强迫你调整。智慧存在于自我调节之中,而悲剧存在于被迫调整之中。”
浏览界面能否添加一个一键回到标题的按钮?经常读完了就想看看作者是谁,平常文章短还好,但这篇文章好长,翻了我老半天……
想起了那句鸡汤,「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