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有理有据》。
投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我们理解情绪的重要性,也强调科学的必要性。在这里,我们以数据为起点,用轻松易懂的方式解读原理与逻辑,让「事实」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投资。
注:本栏目已同步添加音频版本,祝收听愉快。
持有指数原始成分股,一直不调整,看似收益更高,但很难实现。
指数定期调整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而是为了避免错过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指数定期调整就像买保险,花一点小钱避免风险出现时的极大损失。
《投资者的未来》,杰里米 J. 西格尔 著
数据 / 金栋、勇达
设计 / 港港
编辑 / 娄娄、傅强
音频 / 金栋、傅强
如果你想查看往期内容,可以点击下方的「有理有据」,直接进入本专栏页面。
你有什么问题希望在这里看到讨论与解答?欢迎向我们提出!
本文章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详见《文章免责声明》。如转载使用,请参考《文章转载规范》。
我隐隐觉得定投沪深300和中证500需要更大的耐心,维度得从5年拉到10年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了对自己有害的一面。再有就是,你怎么能确定凭自己的聪明,拿着的股票就一定不会是退市的股票?这是不是需要打个问号。规则的制定是有其必然性的,像交规一样,很多都是用带血的事件、教训总结出来的规则。 有理有据,因为有根据有真实数据,所以才有道理,才让人信服!
总能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晦涩难懂的规则和概念,厉害了,我的有知有行😍😍😍
精彩,解决了心中的一个疑问。🫡
这个文章显然是有问题的,文章里所谓的保险是针对预防退市的风险,但要我看,能纳入股神300的股票距离退市可能至少还有10年的时间吧。还有所谓的不错过新兴产业,以宁德时代为例,纳入指数以后是没有错过吧,但收益呢?我看是错过了很多吧。哈哈。其实这件事我和栋大在他的公众号聊过,我们最后都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建议把提问者画成可达鸭,才符合音频中声音的形象。
指数基金投资适合大部分人,因为它长生不老,还会自动更新,让投资小白也能轻松分享部分经济增长的红利。 不过,这并不是说指数基金是完美的,它也有自己天生的缺陷,比如其网罗进来的公司数量众多,不可避免地会踩中一些垃圾股;再比如定期的调仓换股,经常会出现追涨杀跌的行为等等…这些都是指数基金的美好背后,需要付出的一些代价。 这大概是为何,巴菲特几十年如一日地向普通投资者推荐指数基金,而自己却几乎不买指数基金的缘由吧~
我想着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资产配置」,也就是我们的核心+卫星策略,我们同时买入了不同的宽基和行业指数,形成投资组合,那么单个指数的调整对我们来说就更没啥影响了,毕竟好公司都在我们的资产组合里
「如果你一直持有着那12只创始成分股,然后眼看着它们被陆续调出指数,而代表新经济的公司又被不断调入,你还能坚持持有不动吗?」 「坚持不了……我放弃。」——跟随成熟的投资人/投资体系,做一名合格投资者,这条路更适合你。 「若我认定这么做可以提高收益率,我会坚持做下去。同时我会不断改进我的体系以避免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在跟随成熟投资者学习他们的体系之后,你成为了一名合格投资者,但迈出下一步需要对投资饱满到溢出的兴趣和行动力以构建独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并做好花费一生去完善自己投资体系的准备。这是由进阶投资者成为成熟投资者的必经之路。
挺好,解答了我最近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