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叮咚,知行黑板报准时抵达,请查收。
上周黑板报我们介绍了 7 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情况,央行为了稳增长,再次降息,降低了政策利率(MLF)。由于银行贷款参考利率(LPR)是跟政策利率挂钩的,因此,我们也预计央行很快就会下调 LPR。
昨天(8 月 22 日)央行发布了 LPR 的报价,1 年期 LPR 为 3.65%,相比上个月(3.7%)下降 5 bp;5 年期以上 LPR 为 4.3%,相比上个月(4.45%)下降 15 bp。
很明显,5 年期以上 LPR 下降幅度更大。5 年期以上 LPR 代表着银行长端贷款利率,企业和居民如果从银行进行长期贷款,主要参考这个利率,例如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房贷利率,就是挂钩的 5 年期以上 LPR。它的下降,有利于降低企业和居民的长期借贷成本,自然对低迷不振的房地产市场也构成利好。
这是今年年内第三次降低 5 年期以上 LPR。第一次是今年 1 月,5 年期以上 LPR 降 5 bp。第二次是今年 5 月,5 年期以上 LPR 降 15 bp。8 月是 LPR 年内第三次下降,年内 5 年期 LPR 已经累计下降 35 bp,支撑房地产信贷的意图明显。
过去的经验表明,房贷利率下行周期里,随着房贷利率越来越低,商品房销售和个人住房贷款就会迎来相应的增长,尤其是会刺激刚需的人们入场。对于已经购买在还贷中的人们来说,如果你的房贷利率是跟 LPR 挂钩的,这次下调也会降低你的还款金额。房地产对经济的重要性在今年经济较差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稳地产变成稳增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说回到市场里来,过去一周A股仍旧处于横盘震荡中,万得全A小幅下跌 0.08%。指数之间有涨有跌,分化很明显。宽基指数里面,创业板指和中证红利表现很好,过去一周的涨幅分别是 1.79% 和 1.59%。
小红在我们持有的时间里,跟其他持仓品种的涨跌表现总是反着来。今年多数指数跌幅很高,小红今年以来仅跌了 2.58%,帮助我们分散了一定的风险。这也是我们在选择品种时,最愿意看到的局面,不同风格、不同品种之间真的起到了分散配置的作用。
由于市场整体横盘震荡,我们的全市场温度跟上周一样,都是 30°。具体指数温度方面,中证红利和创业板指的温度是出现上升的,其他多数是下跌的。
结合全市场温度和具体指数的温度情况,本周长钱账户的配置资产没有调整。有些人周二晚上没时间看长文,就想赶紧看是不是有操作,我们直接上图了,翻到这张图就能明白什么意思了。
自打长钱账户上线后,能看到黑板报专栏的阅读、评论等数据下来了,刚开始还在想,是不是最近写的内容太难了;后来意识到,可能是有些人有了长钱账户,会更关注长钱账户的通知消息,而不是黑板报文章了。
从数据的角度来看,来我们 App 用户越多,说明我们的内容越吸引人,但从我们的初心来说,我们期望通过内容也好、投资操作也好,让大家在投资过程中能放下焦虑、安心生活。你已经对长钱账户有了了解,有了信任,就想等着长钱账户发送通知,其他时间安心生活,这恰恰说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最近悲惨的医药。最近一周我们关注的指数里,跌得最多的是全指医药指数,下跌了 2.25%。全指医药从去年 7 月份一路下跌,跌到了今年的 4 月底,指数温度从 90° 以上开始一路下跌,今年最低跌到了 9°。之后开始了一波反弹,一直反弹到 7 月初,指数涨了 21%。
就在大家以为医药终于要有些起色时,集采的大锤又一次挥了过来,医药再次下跌,现在又快回到 4 月底的阶段低点了。长钱账户里的医药类基金也出现了小幅的亏损。
集采我们之前介绍过,是国家医保局从 2018 年开始推进的,由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的行为。集采的直接结果是纳入集采范围内的药品、医疗器械等价格出现了大幅降低。价格的降低往往会压缩相关企业的利润空间,对这个行业会造成一定的利空压力。
最近为什么医药指数再次大跌,主要是集采的范围有扩大的倾向。先是网传浙江省将生长激素纳入集采,长春高新一度跌停,后来种植牙纳入集采的话题也会推出,作为医药龙头的恒瑞医药披露了半年报,净利润大幅下滑。
多重利空之下,医药行业快速回调。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看到大家对医药的吐槽声音。我们从市场上找了几个段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有劝医药公司转型,转换到新能源赛道的;有给医药研究员支招,医药不行了该找什么出路的;也有做医药投资被嫌弃的。
其中很夸张的是,有人还假冒葛兰,评价集采对行业逻辑的影响,逼着葛兰出来辟谣。种种行为能够看出,很多人对于医药行业的悲观情绪很是强烈。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药主题类 ETF 的份额随着指数的下跌,出现了逆势增长。份额的增长意味着申购大于赎回。下面是医药主题里规模比较大的,有代表性的ETF,它们无一例外,都在最近一年医药行业下跌的过程中,被抄底买入。今年 7 月份以来的下跌,抄底的现象尤其明显。
这种短期内大规模的申购,多是机构投资者的手笔。机构投资者很喜欢利用 ETF 做低买高卖、逆向操作,原因主要是 ETF 费率低、流动性好、操作便利。
集采对于医药行业的冲击,以及市场悲观情绪的蔓延,使得医药企业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医药行业的估值也到了很低的位置。自然会吸引对医药长期看好的投资者入场。
同样的事件,我们能很鲜明的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一种悲观、一种亢奋,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呢?
我们下周见。
本文章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详见《文章免责声明》。如转载使用,请参考《文章转载规范》。
另外,手动赞扬一下永靖,你真的很厉害。我也长期写一些例行文章,深知这里的困难。一个人长期写,写到后面写不出新东西、新构架是非常痛苦的,重复过去不甘心,不断打破自己惯性思维又很难,市场又是在周期变化的,身在周期还要写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必须要做还必须要做好,这些加起来就很难。这就得一直逼着自己不停的学习、有新的思考、给出新的东西。还要让非专业人看懂,要兼顾新老读者,这就更难。做一件事不难,长期做好一件事很难。但是通过你的辛勤劳动,帮助了我们提高认知,守住了财产就守住了生活的底线,让我们有时间去追寻和实现我们人生中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你做的就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非常感谢。
打卡。过去我读过一句话:长期的自律其实是不存在的,长期的坚持一定来自于了解,否则自律总有一天会崩塌。通过在有知有行的学习,我深深赞同这一点。我的阅读顺序是:投资第一课、投资知识合集、E大干货合集,黑板报,当然我看完黑板报还会看别的。我还是学财务的,看投资第一课,感觉,对,有道理,看投资知识合集的时候,是,对,很有道理。看E大干货合集,哇,很有道理,还可以这样操作。但是我看黑板报的时候,是:原来是这样的....中间随着黑板报的连接,我还重新看了之前看过的一些文章,我的认识不一样了,包括我做的笔记,跟之前比都有不同。之前我是觉得,每句话都有道理,大段大段的复制。现在我可以总结一点点。当我看到50篇的时候,大概是总结篇出来的时候,我看了最新一期,我发现,我还是:嗯,很有道理。我清晰的认识到,我的认知度还不够。我决定继续沿着黑板报走。我觉得黑板报,是一个投资实证,投资理念迭代的过程,它带我经历市场变化,让我能自然而然把市场变化和各类文章总结出的道理,做一个相互印证和思考,然后就有那么一点点的认知。黑板报很重要,就好像在一片或明或暗的迷雾中,有一条隐隐约约的小路,你沿着它的指引,可以鼓起勇气走进迷雾,慢慢探索。而且黑板报的存在,其实是有知有行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板块,它是投资者教育、投资者学习伴侣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板报很好昂,帮我理解市场,专业分析,就算不发车也会一直看
所以长钱账户到底是怎么投的啊!不发车就是不买的意思?
跟过一段时间黑板报,收益率一般
医药,我有不少一二姐公墓医疗基金,耐心等待美好故事到来
想梭哈
安心跟车,赞
有知有行什么时候能买基金
说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