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专栏

与回本的距离

  • 孟岩 · 2024年2月22日
  • 5705
  • 51

摄影:ZP


去年(2023 年初),一位好朋友买的基金亏了不少,问我应该怎么办。

我先是把《投资第一课》推荐给他,又给他看了一下我的投资实证,然后对他说:

「这些道理并不复杂,你可以花一些时间看看,如果你最后理解并且认同了,可以考虑按照有知有行的理念来投资。」

后来,我们一直没什么联系。

直到 2024 年初,他又来找我。

「《投资第一课》里的道理挺简单,我也认同。但一直想等那些亏了很多的基金回本后再卖,然后切换到有知有行的投资方式。

但经过这一年,我的基金亏得更多了,距离回本的距离更远了。现在我该怎么办?」

 

1

 

因为是很熟的朋友,我对他说得比较直白:

等回本,只是你自己的一种期望。世界并不是围绕你转的,你有你的计划,宇宙有它的计划。

毕竟,你因为中概套牢、TA 因为医药女神套牢、还有人被雪球结构套牢,宇宙每个人都要考虑,也挺为难的。

我想表达的是:

很多时候,买错了就是买错了,宇宙不会因为你的亏损而改变它的计划。

等回本,其实还是想让自己舒服一些。比如,想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者总有一种幻象:自己一旦卖掉就会大幅反弹,等等。

最后,我问了他三个问题:

1)如果你有一笔新钱,现在会买这个产品吗?如果不会,那为什么要持有呢?

2)不卖出就没有亏损,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概念。浮亏和实亏到底有什么区别?

3)我们凭什么相信「错误的投资」回本的收益,就能大于用「正确的投资」重新开始所获得的收益呢?

 

2

 

春节前,我写了一篇文章《与自由的距离》,我说:

附着在我们身上的东西越少,我们就越自由。

在投资这件事上,束缚我们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需要用钱的时候,通常卖掉亏得最少或者涨得最多的那支;

加仓的时候,通常选择补仓亏得最多的;

即使明知是一笔错误的投资,也完全不忍心卖出;

我们看似自由,但却被绑住了手脚。

 

3

 

我很喜欢的财经作家摩根·侯塞尔,在 "The Full Reset" (《全面重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的军队被彻底清零。

《停战协定》要求,战败国德国解除自己的军事装备。于是,在一战后的几年里,德国的军事武装被彻底销毁了,包括:

  • 六百万支步枪;

  • 三千八百万枚炮弹;

  • 五十亿发子弹;

  • 一千七百万枚手榴弹;

  • 一万六千架飞机;

  • 四百五十艘军舰;

  • 数百万吨其它军事装备;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

20 年后,二战爆发。

德国凭借它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强大和先进的军事武装,包括最快的坦克、最强大的空军、最复杂的通讯设备,以及第一批导弹…给整个世界带来了远超以往的、更多的痛苦。

一个充满讽刺的事实是:德国先进的军队,某种程度上源自于 20 年前的彻底的去军事化。

一战后,德国失去了所有的军事装备。

但故事的另一面是,他们获得了一张白纸。

当德国开始重新武装时,他们没有任何沉没成本,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组建出一支最现代化的军队。

1939 年,战争爆发时,与德国抗衡的盟军的装备是什么样的呢?

美国陆军使用的是 1903 年的步枪,法国军队开着一战时期的坦克,英国为了应对德国的入侵,从博物馆里取出了 19 世纪的大炮。

 

4

 

军事装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复杂、昂贵的事情之一。通常,每个国家都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已有装备。

但技术进步有它自己的计划和规律,它完全不关心现有的装备是否过时。

于是,是否需要花钱、花时间来更新已经过时的装备,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二战时的德国,不需要做这个决定。

它需要军事力量。

它只能从零开始。

The Full Reset(完全重置)。

于是,它拥有了一支每件装备都基于最新技术的,远胜于盟军的现代化军队。

 

5

 

让军事装备过时的,是技术进步。

让已有的投资账户过时的,是我们的认知。

大多数人的第一次投资,都始于「基本不懂投资是什么」。

要么是被银行的理财经理劝说,要么是看到身边的人都赚钱了,等等。

旧有的投资账户,就是在这样的认知下建立的。

比起一战时德国被解除的军事装备,还要差得多。

随着亏钱,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投资有所学习和了解,知道了一个更好的投资账户应该是什么样的。

但是,就像是否需要花钱、花时间来更新已经过时的军事装备一样,是否卖出不好的投资从零开始,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6

 

摩根·侯塞尔的合伙人,克雷格·夏皮罗说:

Try and view every investment as if you did not own it and be disciplined.

尝试以一种你并未拥有它的视角来看待每一项投资,并保持纪律性。

我们可以做一个头脑实验:

早上起来,当你打开自己的账户,发现所有的现有投资(包括基金、股票、理财产品等等)都被卖出了。

你拥有的是一个全部为现金的账户。

你会怎么做呢?

我想,新的认知,会让绝大多数人拥有一个和原来完全不同的投资组合,就像新的技术会让从零开始的德国拥有一支崭新的现代化军队一样。

但我们不会这样做。

不像一战后的德国,没有人逼着我们做决定。

 

7

 

摩根·侯塞尔在文章的最后,引用了《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故事。

在写作《思考,快与慢》时,卡尼曼经常把整章写好的草稿删掉重写。

经常写作的人一定知道,这简直太难了。别说整章,有时候就是改几句话,都要做巨大的心理斗争。

和丹尼尔·卡尼曼一起写作的贾森·兹威格问丹尼尔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丹尼尔回答道:

「我没有沉没成本」。

贾森·兹威格说:

「丹尼尔告诉我,除非你致力于彻底摧毁所有不重要的东西,否则你永远无法创作出值得一读的作品。」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写作、商业、投资,以及生活。

 

8

 

与回本的距离,也是,与自由的距离。


想法

发布想法
  • 同路人zzz

    关键是要弄懂投资对象的逻辑,是投资对象不对还是投资时机不对,这决定你是追涨杀跌还是破而后立

    2025年7月23日
    0
  • 知而稳行

    让军事装备过时的,是技术进步。让已有的投资账户过时的,是我们的认知。我说最近怎么觉得我的账户过时了,原来是我的认知提高了,开句玩笑话,但是投资的成功真的需要认知的提高,谢谢,有知有行的陪伴。

    2025年7月22日
    0
  • 快乐之家

    另外一个平台的今天全部卖完了,现金在手安全。盼着回本实则天天亏。

    2024年6月21日
    0
  • ZHANG 霖

    明天准备卖掉亏损的主动基金~投入海外长钱的怀抱~

    2024年6月19日
    0
  • 岳玥

    值得一读再读 常读常新

    2024年6月17日
    0
  • 刘思文

    重读之后有了更深的体会,原本打算手上一两只亏损在20%左右的基金,等回到某个价位会减仓三分之一。 我自问,如果重新让我选择,在没有仓位的前提下,是否愿意买进这两只,我很确定的告诉自己,不会。 也是因为这两个基金占用了太多仓位,导致没有更多资金买长钱账户。 经过最近几年的死扛,也少量拿着有知有行的长钱账户。对比之后,自己投的亏十几二十个点,而长钱账户只亏2个多点,在这么糟糕的市场中,2个点亏损的基金简直就是神仙了。 总之,我是在为自己的无知 贪婪 错误买单。该怎么做显而易见。

    2024年3月2日
    0
  • 翊昇

    e大说过,人不停的看书,只要一本书能有一两句铭记于心的文字,这本书就是好书。 现在评论篇文章是我下载有知有行后最得着的一段话。

    2024年2月29日
    1
  • 同路人_A6B09k

    挺喜欢这样的分享,了解自己接触不到的知识

    2024年2月28日
    0
  • 路放

    打破自我,从零开始,保持理性开放乐观,每一天都可以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2024年2月27日
    0
  • 慢慢来,比较快

    又被孟岩老师“骂”了🥺,现在就去清理投资账户

    2024年2月27日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