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周报

今年,你的家庭资产进入 next level 了吗?

  • 2024年4月19日
  • 8497
  • 9

如果将家庭视作一家公司,作为家里的 CEO,你是否清楚这家公司究竟有多少资产负债,经营如何吗?

3 月份,有知有行发起了「春来发几枝」的资产盘点活动,吸引了超过 2700 位朋友的参与。不少朋友是第一次认真审视自己的财务状况,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的储蓄习惯比想象中要好,资产也比预期得要多。这种体验就像是小时候在书本中意外发现遗忘的纸币一样美妙。

然而,财务状况的审视并非只有喜悦。资产配置的问题被许多朋友提及,尤其是房产和股市。一些朋友意识到,尽管他们为股市的涨跌感到焦虑,但实际上自己的投资占比并不高;另一些朋友则再一次感慨,果然房产才是资产的大头啊。

事实上,当我们开始记录的那一刻,觉察就已经发生了。通过记录,粗略的估计变成了确切的数字,焦虑变得具体,我们的目光也从短期的细微角落转换到了真正的全局视角。这时,我们看到的才是完整的财务真相。

正如@Yan如是说 所言,「一眼看清整体资产的比例之后再做资产配置就更知道精力应该投入在哪里了。每一次投资决策都是全资产的投资决策,而不仅仅是新投入这笔钱的决策。看见森林,而不是紧盯一棵树。」

以下是各位同路人的故事。

同时,也期待你开始记录、觉察你的财务现状。

📈「好像,投资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嘛」

@下加一线:资产在某个区间震荡已经几个月了,但我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如何生活与资产数字无关,与股市今天是红是绿无关。这个理念,非实际记录与经历,不可知。

@同路人_gI7TmI:这个功能让我产生的思想是要把时间放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以前放在投资上的时间有点多,但可投资的占比又偏低,所以后面的规划是多把时间放在提高可投资金额、陪伴家人、锻炼身体等更重要的事情上,学习投资的时间占比跟随可投资金额的占比动态调整。

@流沙21:找准影响自己财务状态的最大因素。对我来说,自己买的个股是最影响心态的,但实际上对家庭财务状况的影响极其有限。

@毛远:这次更新最大的感想是投资账户。

截止当下,大部分配置均衡账户的收益数字应该都回到了今年年初,惊涛骇浪、冰火两重的两个月后,净值曲线回到原点。如果说新年伊始主流市场情绪还是倒霉的 2023 快点过去,迎来新一年;2 月初恐怕已经变成了还不如回去2023,以及更悲观的预期;那么到了此时此刻,我们又是如何的心情呢。

假设期间你是个完全不关心市场的人,过去的三个月,其实并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

风物长宜放眼量。

🤔「在股市挥金如土,回头一看,我的现金流呢?」

@炮炮兵:现金流才是王道,可能现在或者不久未来,现金为王了。 现在也是真的只恨钱少,没办法再合理配置资产负债! 做好资产规划,继续努力平衡。

@VICDAYUAN:流动资金占比太少,一直都是短板,虽然收入稳定,但还是有风险隐患。正好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改变现状、调整占比,不能总是股市挥金如土!管住手啊!!!

@Liuwei🇨🇳:把活钱细化了一下,一开始想着把子弹都打出去,其实后方的基础也同等重要。

@同路人_MEbIgL:经历了 2022 年 4 月和 2024 年 2 月初的大跌,我越来越感受到现金流的重要性,2024 年年初我告诉自己要增加现金流的比例,目前这三个月克制冲动做到了管住手。也许哪天涨起来了,买的比例少了,我也会坦然告诉自己,我曾在别人惶恐的时候很有安全感,至于收益多少,知足就好。

@张瑾:年初的规划:增加流动资产,增加稳钱配置,降低长期投资。三个月后:流动资金依然很少,稳钱配置没有增加,长期投资兴致勃勃。我真的要调整了,已经喊了无数遍。刚降低了长期投资的定投金额,稳钱账户的定投安排上了。年底见!

@Si~:随着家里装修的推进,自己活钱账户的余额也在一点点往下掉(肉疼但又有意义)。经过盘点才感知到,之前自己一直觉得仓位还可以再加的「高风险理财」比例其实刚刚好,中低风险的钱是用来承担未来 N 年大型开支和充当安全垫作用的,绝不能因为收益较低就极力压低它们的比例。

💰「与其费心寻找高收益,不如好好提高储蓄率」

@路家大美妞:时间过得真快,如果没有这个活动,我还没意识到 1/4 年已经过去了。 我现在意识到最大的问题在于储蓄率。其实股票和基金来的收益,根本没有想象中得多,不赔钱就不错了。 反而是存款,如果本金够多,能够参与的投资类型也就更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更强。拿着 1 万块去投资,就算 15% 的收益率,才挣了 1500,如果是100 万,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雲闲:两年前因为家里急用钱,三年储蓄归零,之前没有制定储蓄计划,平均每年储蓄 2 万块不到。在储蓄归零之后,制定储蓄目标,换了工作,工资也变高了。 计划是每年储蓄 6 万块,两年的目标已经达成。 虽然现在不多,相信坚持储蓄和投资,复利的力量会让生活越来越好。

@林林0-0:盘点了以后才发现辛辛苦苦赚的那一丢丢理财收益根本弥补不了在股市和基金里的大额亏损…...😭主打一个亏损容易赚钱难…...

@小树🌲苗:年底裸辞,资产艰难地保持着原地踏步,其实没啥可更新的,但我觉得我已经很棒了。看到几乎原地不动的桑基图,觉得还是得更努力攒钱才行啊。

@凡小侠:可太喜欢这个图了,直观明了,清晰又有趣。三月份月初更新了一次,月末又更新了一次,但是两次更新都避开了工资发放日,导致资产变动不大,从而发现,我最大的现金流,除了基本工资,就没有了......也许是投资品类的原因,也许也是市场的原因,这一个月的投资收益,大部分时间波澜不惊,积蓄力量,我很期待资产迸发惊涛骇浪的时刻。审视图表,房子相关占比还是太重了,希望可以降低、再低、更低一些。

🏠「股市的波动固然糟心,但房市的下跌更触目惊心」

@hughjay:根据朋友圈中介的日常信息,再次下调房子的价格,其实房子和股市一样,也处于持续好几年的下降过程中,但如果不更新账本,对于房子的下跌感知远远低于股市。

@保守者 2 号:心里一直有点抗拒,因为房价跌得像个狗💩一样。如果估值记账,又是一次资产减值,我无能为力🙁。当然,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用减值后的资产价格,折算房租,竟然达到了 3%。这还怕什么呢?基本没有水分的资产,还有不错的租售比。不焦虑。

@Pavel:今年把房子卖了,累计亏损也不少,但是竟然没有那种失望感,反而觉得轻松了不少。

@Chandler.G:股市的波动对总资产的影响并不大,房产的下跌更触目惊心。

@独行侠的小尾巴:房产和车原本就占大头,全部都在缩水,股市最近也不好,肯定是都降了的。但是要克服人性的恐惧,好好记账,才能客观反映当下,更好迎接未来。

@木子李001:房价跌了,感觉自己资产比例更合理了是怎么回事?只能说房产上的投资还是占据了更大的比重,未来有钱了还是会谨慎投资房产,除非刚需,其他应该不会考虑了。

@萌:最近看到一段对阿里巴巴董事长蔡崇信的采访:「当人们的资产、大部分财富都与房地产挂钩时,而这种低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觉自己不再富有。」

延伸到我自己的家庭资产配置,就存在这样的情况,房产占比是家庭资产配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我总想着让这个占比降低,从而获得更多的自由资金。

@Mo0n:之前每月都有用知行账本记投资账,但在「家庭资产记账」功能上线后第一次对家里的全部资产有了更为全面地观察,头一次发现房产占比如此之高,以至于些微波动就能让在长期投资上下的功夫全部白费。同时,和投资账的联动让我在更新家庭资产记账时几乎不需要多付出额外精力,每次投资账更新就能实时看到家庭资产的变动。这一点非常地赞。👍

💫「俯瞰全局,才发现合理配置家庭资产是多么重要」

@葛优利🍫这个周仔细学习了也大、老钱以及各位同路人的家庭资产表,发现自己三个蓄水池里面的钱严重不均衡。目前的大头都在长钱,直接导致家庭风险承担能力弱,同时自己工作为不稳定的风口行业,经济波动大,在合理配置这一块,接下来慢就是快,一点点转移了。

@太空喜汁狼:以前觉得资产配置就是投资中的资产配置,今天整理了一遍之后觉得梳理家庭资产的过程何尝不是另一种检查自己的资产配置呢。

@Zxswz:几个投资账户里,只有组合配置的账户亏损得最少,自己单独买的基金亏得挺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本,也算是个教训吧。真的是有必要去做大类资产配置的,好资产,好价格,耐心持有,及时调整,相信会有好结果的。

@kingsir:已更新资产。最近感悟挺多,说两个:

第一,反思了自己管不住手的毛病,盲目定投,过渡的投资比例,没有守住「投资是用长期不用的钱」这条红线,以至于在资产大幅回撤时质疑自己的投资组合。

第二,你以为的分散投资不是真「分散」。曾经投股票喜欢各行各业都配一点,后来降低风险买 ETF,看着编制不错的也都配一点。最后的结果是分散风险没做到,整体下跌时吃尽了苦头。

@愚哲一得:原来只是在记录一个人的资产状况,有了家庭资产以后,对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有了更直观地了解。从投资方面来说,原来我负责进攻,权益类资产占比较大;老婆负责守,主要是固定收益类资产,没有从整体上看家庭的风险暴露有多大,经历了 2021 年以来的持续下跌,发现权益类投入占比偏高,超出了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产生了焦虑情绪,而且资产配置欠缺,主要投资A股,应当适度增加海外资产配置和黄金石油等商品资产配置,有了家庭记账后,更方便定期审视和调整配置比例。

@Yan如是说:更新了资产账户,一眼看清整体资产的比例之后,再做全资产配置就更知道精力投入在哪里了。每一次投资决策,都是全资产的投资决策,而不仅仅是新投入这笔钱的决策。看见森林,而不是紧盯一棵树。

每一天、每个时刻都是全资产的投资决策。每一次换仓都是一次承认错误的过程。

📒「记录即觉察,我还发现...」

@杨子:年初第一次用有知有行全面记录家庭资产负债,之前有单独记录资产和负债,看到数字和看到图形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大的,之前工作顺风顺水,信心爆棚,什么都是看长的。这几年才意识到周期,以前的借债是要还的,去债过程是痛苦的、缓慢的。三个月过去,债务减少一点点。活动资金还是偏少,还好 4 月份有年终奖,又要犹豫是还贷款、留着应急,还是投资。🤭

@yo 然自得:记账之后,我对房子的负债有了新的认识。平时都是直接用手机里的现金还房贷,导致手里的现金很紧张。尤其是在离职后,没有了收入,不舍得花钱,心里更加担心。后来,研究了一下公积金的使用,果断选择用公积金自动还款。最起码,不用担心每月的房贷从哪里来了。 

另外一个认识是,对于家庭有多少钱,有了一个立体的认识。并且和媳妇聊家庭资产时有了依据,原来我们都是猜测有多少,而且偏差特别离谱。因为有了财务的支撑(虽然不多,但是对于三四线城市有了两三年温饱的支持),对于工作中的 PUA 有了反击的力量!现在我的目标更清晰了,工作反正赚不了钱,不如换一个稍微喜欢的

@一介布衣:盘点资产让我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没想到犄角旮旯的地方竟然也有不少钱,让这些钱沉默折磨多年自己都不知道;资产负债率没有那么大;净资产竟然这么少😁;平时觉得自己没怎么花钱,细细一算其实花了很多钱,但很多钱回过头来看都是没必要的。

整理家庭资产让我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会改变的自己过往的消费行为,它让我认识到开源和节流对财富积累的重要性,严格意义上来讲,绝大部分个人财富「堰塞湖」的形成只有这一种形式。积少成多,慢慢变富,做时间的朋友,财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生之年做一个富有的老人。😊

@张思一: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家庭的杠杆太高了,还好现在有现金流。但是在现有的大环境下,努力卸杠杆是第一要务。

@苏源:我的感触是自己对于家庭资产负债越来越了解了,而且有一个心理变化,就是对自己更诚实了。之前信用卡部分没有填写,我觉得今年就还完了,没必要填写,但是今天还是如实地填写了,每一天的过程都是有意义的,我们不是为了结果活着。

@同路人_LTHXdK:有种挖地三尺找宝的感觉,在脑袋里面搜刮可能存了钱的账户和渠道,时不时有种在某本旧书中夹着张百元大钞的惊喜。梳理之下也清楚知道自己总体的财务状况,为将来计首先就得了解自己不是吗?

👍「我对现在很满意,给自己点个赞」

@同路人_No7eXU:2024 年一季度结束,更新了自己的资产。更新完后,和老公分享了喜悦之情,平时偶尔抱怨不知道家里的钱都去哪里了。结果这次更新完,惊喜地发现,投资金额和比例都增加了,最重要的是负债率下降了很多,不知不觉真得存了好多钱。接下来,继续加大投资比例,希望有一天实现投资的盈利能够 cover 日常开销。

@清平越:一月底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裁员,很多投资计划都受影响了。真的是因为幸好早就做过财务管理,很快就分好了赔偿和剩余积蓄在接下去一段时间的预算,把钱拆成几份分别记账,按最坏情况估计了未来十个月都没有经济来源的前提下不打断日常开销投资甚至社保,甚至因此很巧合地抄了长钱账户一次底,哈哈。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月初收到 offer,下周就要入职了,很多提前分好的钱又要重新撤回来做规划。这中间两个月换了一个城市,还去香港旅了游,做了很多事情也花了很多钱,但早就做过资产分割,所以一点都不慌。 其实还是对未来没什么信心,但是尽力提高自己能力,做好当下准备,好像是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船头眺望闯海者:最近从未婚变成了已婚,个人和家庭的资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很开心。希望未来资产的数值可以和我现在的情绪一样慢慢地发生积极昂扬地改变。

@單。:第一次记录完,发现总资产比想象得多😶。因为家属是特别保守型的,所以关注负债更多,记完感觉自己的图形还算满意,比较合理,还挺开心的。

@热爱生活的凯文:今年记账最大的发现是囤中有粮,心里不慌。2024 年初定下备用金计划逐渐实施起来,进度 10%。惊喜的是加上年终奖,还有 3 月份新归属的股票,家庭资产又上一个台阶。2024,努力搞钱~

@闪光脑壳儿:原来我比我想象得更有钱!从负债到有盈余到买保险,到投资(但没有盈利),我的进步可太大了!!

@攒钱的小朋友:三月最后一天,花了一整天时间来盘自己的账,也检验今年开始新记账方法的成效。虽然可支配的钱不多,但目前人生阶段可预见需要用到大钱的时候也不多,从四笔钱的思路出发,我也在本命年开始慢慢建立自己的资金管理和投资体系啦。谢谢有知有行,毕业 21 个月、记账 21 个月的人也开始跌跌撞撞走上正道啦。

@暖心晴儿:目前我更新的周期约是周更,这半年来,从桑基图呈现的家庭资产直观地看到自己家庭配置结构,从气若游丝的流动资金开始进行调整,增加了保险作为底层保障,开始了海外长钱,很庆幸在梳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了一些未纳入的资产,好期待孟岩所描述的 3.0 及以上版本。

@鹿柠:三月份结束啦!练习时长一年的职场小白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个人资产突破 6 位数!

使用有知有行的这半年来对自己手上的各类投资以及相应的收益都牢牢掌握,虽然有赚有亏,但是这就是人生!期待和世界一起变好~

@小啄罗罗:每次更新固定资产的价格都没有调整,自住房价格波动再大在日常情况下都没有什么影响。3 月完成了今年家庭资产总目标的 70%,两个人的年终奖在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都超出了预期。前几年担心的公司期权股票占比太高的问题这两年也解决了,在「还可以拿到不错薪资且两人吃饱就可以」的情况下,还是保持高储蓄率 + 定投就可以了。投资的事情交给有知有行,自己负责好好生活。

@peiyao:第一次系统记录完家庭资产,有种哇塞的感觉,清晰地显示了我们这个小家庭到底有多少钱。现在每次更新资产都有一种很满足的感觉,体会到奔斗老师说的「漂浮在自己资产上方的快乐」。

💗「这里是安慰区,我需要一个拥抱和一些鼓励」

@Ava_555:非常严重的债务危机。固定资产其实也不算我的资产,目前应该是银行的资产,贷款压力大。现金流基本是涓涓细流。金鹅越来越消瘦。2024年集中精力控制支出,想办法先还掉 8% 的本金,降低每个月的还款金额。一发工资先支付自己,慢慢攒钱。再还钱。

由于现金来源比较单一,开源开源开源!另外保险费支出占比总收入太高了。有一款产品还有一年到期。明年可以把保费降低一半支出。加油加油给自己鼓劲!!!

@莫名:3 月份是一个有生机的时间,农历新年结束,才感觉新一年工作的真正开始,我家庭保险的缴费时间也刚好都是这个月,基本上这个月每天都是提醒缴费的信息,指定账户里也是一到三月份就存放足够的钱。保险也是一份希望,它就像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土豆雷,没有危险的情况就是一个「摆设」,有突发状况时,它嘭的一声,坚定的守护者!我是在 2016 年毕业后的第一时间就给家人买了保险。那个时候虽然还未接触到四笔钱的概念,但已有类似的认识,也早早地执行。

盘点此刻的家庭资产,跟大多数人感觉一样,房子资产大幅缩水,下调金额;汽车折损,下调金额。胜在家庭收入还暂时比较稳定。房子,汽车等固定资产占比越来越小,大概 31% 左右,基金金融投资占比超 50%。

3 月份,34 岁的年纪,一直在外人眼中健康的形象,突然确诊了晚期恶性肿瘤,由如刚刚更新的资产负债表,重疾险的理赔,工会的补助使现金多了近 40 万,再加上后期医疗险的二次报销,钱早已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疾病本身,自己心态的调整,以及当前我认为最难的,如何让父母家人接受这个结果、这个现实,假如最坏的结果出现,我该怎样宽慰她们,让她们尽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呢。一下子全部告诉父母,太残忍,什么都不跟她们说,更残忍,根据她们的接受能力,慢慢的讲吧!她们可以担心,但不要情绪太激动。

所以,一切无人知晓,但提前做了准备,有了规划,清楚了家庭资产负债,至少在经济上心里先「坦然」面对,就跟投资的本质是人性的较量,是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态一样,面对疾病又何尝不是呢?真真感受到「平息」自己相对容易,如何照顾家人的感受很难,担心父母无法接受,身体受影响。好在我一直是一个值得她们信任的人,随着化疗的进度、疾病的治疗情况、显而易见的后遗症、一以贯之的聊天,父母的接受是早晚的事,希望和往常一样,以积极的心态,支持的心态接受我的情况。依旧相信,因缘和合,一切无人知晓,继续前行便是了!

@同路人_Ya3ZDV:记录了才知道我的负债比例超过 40%,这部分都是出国留学的花费,年少不知挣钱之难。🙈马上要进入打工人的第 4 个年头了,上半年计划把桑基图左边的这片大叶子摘掉,继续让右边的枝叶繁茂。💪

@再给我个橘子:年初离职休息,这段时间看着不增反减的家庭资产有一点点焦虑。虽然已经给自己做了很多心理预期上的工作,但情绪难免还会偶尔浮现。理性和感性错综复杂,人生就是修行。

@瓶子2022:在不久之前其实我更新过一次,这两年的重心都在还债上,减少负债率,提升生活自主权。非常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由现金流太少,总是隐约会有担心。希望一切都能变好。

想法

发布想法
  • swimmer

    祝福所有的同路人,特别祝福@莫名,平顺安康。

    2024年4月19日
    7
  • yo 然自得

    加油加油

    2024年4月19日
    3
  • 夏荷

    这两天整理了下家庭账户,做了下桑基图,焦虑感减少很多

    2024年4月28日
    1
  • yo 然自得

    看到自己的留言了,莫名地兴奋

    2024年4月19日
    1
  • LillianMin

    半年度总结,固资和投资都贬值了不少呢。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是未来更美好😊

    2024年8月9日
    0
  • LillianMin

    提升收入才是王道啊

    2024年8月9日
    0
  • 王蒙扬

    赞下家庭资产负债表的idea,之前自己有在知乎download excel版本,但显然没有这个图美观清晰。 从去年底开始记录了两三次资产负债的变化,今年清晰的感受到资产负债表的衰退,房子大幅贬值,其他的短期信用贷陆续清理归还,资产较峰值缩水了10-15%吧,虽然清偿了短期债务,长期债务依旧刚性,负债率并没有下降。 金融资产端的投资略有增加,但整体两个趋势,国内趋于保守配置,增加国外配置。短债为主,固收+

    2024年6月5日
    0
  • 自在生活

    祝福大家早日实现平衡

    2024年5月16日
    0
  • 自在生活

    已经通过填表发现了问题,但是因为房产变现问题,调整还未到位

    2024年5月16日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