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小酒馆

E153 高净值人群大观察:2024 年,他们有钱人在烦恼什么?

  • 2024年8月23日
  • 8021
  • 57


🚁 欢迎来到知行小酒馆。我们关注投资,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朋友们,李璞老师返场了!

去年,李璞老师和大家聊了聊怎样把高净值人群的思维,应用到普通人的财富传承上。顶级富豪的家族财富故事,确实听起来过瘾,而且,他支的招儿也特别实在。那期节目之后,很多听友都在私下催我们再请他来做客。

今年以来,相信在各行各业工作的大家,都有不同于以往的感受。那在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李璞老师服务的中高净值人群,是怎么想的?那些能够保持不下牌桌的人,他们是怎么应对的?是否能把同样的思路,应用到咱们自己的生活中来呢?

希望这期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启发。

*本期内容仅为嘉宾个人经验分享,不构成投资及投保建议。

🌟 嘉宾介绍

李璞:IFA独立财务顾问协会中国区发起人,曾供职于大型金融央企,并组建了高净值客户服务部门。2016 年成立了自己的投资管理公司和科技创业公司,主要为创业者、企业高管等人群提供财富管理咨询等服务。

🪂 时间戳

第一部分 高净值人士观察

01:15 高净值人士遭遇的「新现实」是什么?为了承担肩膀上的责任,在应该撤退的时候死磕死扛

05:13 为什么李璞老师不给孩子「打鸡血」?因为「鸡」自己的确定性更高🌟

09:18 为什么那么多高净值家庭,要拼命维持现状,而不是牺牲短期的「繁荣」、坚持上杠杆?

13:15 用四象限给你所在的行业做区分:1)高投入、高回报,一定需要人脉和资源杠杆;2)低投入、高回报,用智力撬动超额回报;3)低投入、低回报,灵活就业;4)高投入、低回报,慈善事业🌟

16:19 当下,高净值人士都怎么做财富管理?

20:55 什么情况下,客户会来咨询?如果客户来咨询离婚,李璞老师会怎么回答?

23:46 无解的难题!奋斗半生做出来的超级企业,两口子竟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公司被别人夺走🌟

第二部分 不管富贵与否,生活都是一连串的事件

28:28 什么才是财富管理的本质?解决漫漫人生路中的具体问题,而不是教育客户

30:07 为什么我们在理财的时候,更应该优先考虑自己的情况,而不是经济数据?比如,这位客户的遭遇真是超乎想象了,汇率波动也许能够套利,但......🌟

34:26 要不要移民?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在自己的生活规划,而不是现状有多糟 🌟 一键跳转收听!海外的合规成本竟然可以高成这样,忘记报税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放弃美国国籍可能还要缴税...

41:12 现在,到底谁比较快乐啊?

49:06 规避真正的风险,获得了好的生活状态,才有可能获得加权平均后的最佳收益

第三部分 与其锻炼赚钱的能力,不如磨练做选择的能力

55:41 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在 2018 年的分享「何为成功」:身心健康、关系稳定、实现的理想、足够的财富(李璞老师在最近感受更深了,但当年听完想的是:我的血脂可以再高一点🌟

57:48 最后,有两个故事想要分享给大家:

  • 58:20 让心理处于冗余状态,非常重要!

  • 60:04 感觉被困住?也许是因为你既考虑父母的期待,又考虑沉没成本,还担忧着远期的收入...

62:31 人生,其实更应该关注做选择的能力🌟

🎺创作团队

嘉宾 李璞|主播 雨白 羊| 后期 甜食 |制作 有知有行

想法

发布想法
  • A. ๑ 嘟嘟℡ 

    「✅高净值人士」 真正难以管理的是复杂的关系和复杂的财富分布。 大多是企业主,承担的责任更多,在一定程度上要理性撤退时会死扛,未必能做到全身而退。 「🌟鸡娃 or 鸡自己」 “鸡”自己的确定性更高,同时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权。 自己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只要能在边界上完成,做到不留遗憾即可。 现在享受的快乐,是可以转移到未来的,而陪伴孩子长大的时光无法转移。 08:20 或许这篇微博我也会记很久,在很多选择上,有所改变。年轻时的一次冒险,跟四五十岁时的体验差别很大。尽量让自己不留遗憾,维护“关系”,重视“体验”。以终为始去思考,去生活,也不错。 “鸡”娃和“鸡”自己,我选择“鸡”自己,或许还能做一个好的榜样。单靠希望她做什么,或许对她也不公平。 「✅未来」 没到这一步,但会预演未来。 写给自己的三句话: 1)不要再赚时代的阿尔法,要赚自己能力的贝塔。 2)要有不下牌桌的能力,稳定的现金流。 3)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杠杆最小化:如果需要加人/钱/资源的杠杆,不做。如果一件事需要杠杆才能做成,那不做也没事。 「🌟行业区分」 1)高投入、高回报 一定需要人脉和资源杠杆,普通人不要碰。 2)低投入、高回报 用智力撬动超额回报,普通人可以参与。 3)低投入、低回报 灵活就业,普通人有非常多的机会。 4)高投入、低回报 慈善事业,为人民服务的领域。 「✅财富管理」 本质: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教育客户。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到自己的责任,说清楚。顾得上就问,顾不上不问。 压力:高净值客户曾经创造过更高的成绩和结果,不大会听你的建议。 摆出问题:家庭现金流表、资产负债表。推演未来3年能否改变环境,要投入多少钱,能不能不动孩子教育金、家里的房子。 管理客户的预期,未来家庭生活靠现金流支撑,而短期现金流只能靠股息利息,所以资产包中至少有一部分用于1~5年内付息的。 信托架构:把资产变成信托资产,底层配置保险、宽基指数搭配的资产包,每月贡献2~3W的基本回报。比如30%权益40%固收20%保险。 股票拉长周期是好资产,取决于你用多少比例投资,以及你对它的预期。 资产包:以产品形式存在,随时可能赎回取消;以他益信托方式,设置好领取条件,只能吃息。 26:00 好遗憾也很无奈,跟那天听到“工亡”24小时一样难受😣。 「🌟购买力」 购买力要以什么币种计价,参考你以后的生活半径,比如国内/海外或者一年中多长时间国内多长时间海外。 在海外生活需要外汇购买力,不要以汇率的角度看待要不要持有外汇资产,而是以生活需求的为目标。 如果在国内,要储备足够多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或货币,保证未来需要用钱时的购买力。 「🌟移民」 取决于自己的生活规划,而不是现状有多糟糕、多难受。 考虑:海外生活成本、合法成本、合规成本很高,放弃美国国籍还要缴弃籍税,动不动封银行账户。 管理自己的预期,在两者中间做好权衡。 「✅最小化生活」 预期管理,幸福 = 你的能力 - 欲望。 年轻人不再构建高于自己能力的欲望,不再被某些东西束缚住自己,更快乐。 换个角度:放弃在北京买房的决心和想法,把买房子的钱做理财、存银行,用利息支付房租,还有结余,何必把这么多钱扎在固定资产里呢? 43:00 还是得有自己的技能,好想找到自己的技能点,还没找到可以转换成收入的,可能是我积累的还不够,继续加油。争当自己人生的老板! 「✅消费事件管理」 事务管理:人生是一系列的消费事件串连起来的。 一个好的理财策略,是客户人生中碰到任何一个消费事件时,都能调动足够多的购买力,且能睡得着觉。而不是离去那瞬间银行账户的数字有多大。 把不可控的风险降到可接受的风险,对客户的预期管理和仓位管理,基于你对他的了解,充分沟通、充分的风险提示。 产品驱动→服务驱动:从过去追求收益的极大化,切换到了规划消费事件、仓位、生活状态。获得相对的收益,而不是绝对的收益。 财富的维度有很多种,物质财富是其中之一。 「🌟成功」 身心健康、关系稳定、实现的理想、足够的财富(收入比以往多一块钱)。 「✅心理冗余」 人比想象中脆弱,让自己的心理精神处于有冗余的状态。往往压垮你的可能是一个杠杆、是一个常年的生活状态。 不要让自己的心智被压垮,给自己的生活留点冗余。 「✅买房」 找到收入增速超过房价增速的行业。 低利率环境下,可能储蓄跑不过资产。因为资产价值来自货币投放,而你的收入不是。 支付自己的时间成本,学门技能,切换生活地点降低成本。 不要被“既要又要还要”禁锢住。 「🌟做选择的能力」 人生,更应该关注做选择的能力,而不是培养自己赚钱的能力,因为它会变化。 如果每次做决策时都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叠加起来,人生就会得以改变。 人生不是单选,也不是二选一,人生是多选。 投资在人生中只是一个事情,生活才是全部。

    2024年8月24日
    51
  • 叫我江踢踢

    最后一段真的有突然被醍醐灌顶到,需要培养做决策的能力,而不是培养赚钱的能力,正确呢决策做的多了,慢慢叠加就会增加赚钱的概率,真的太对了!

    2024年8月26日
    13
  • Nezha.wq

    1、财富的纬度有很多种,金钱只是其中一种。 2、让自己的心理精神处于有冗余的状态,这对每个人都是好的。 3、培养自己做决策的能力,反复做正确的决策。 4、如果能每次都做相对正确的决策,叠加起来人生得以改变。 5、人生,更应该关注做选择的能力。 6、不一定只有金钱的衡量维度,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件事,了解到更不一样的视角、学到新技术、认识新的人、找到新的生活方式,人生是多选题。 7、投资只是生活的一件事,生活才是全部。

    2024年8月25日
    7
  • 阿拓

    弃籍税是一种对放弃国籍者征收的税种,主要针对美国公民和长期税务居民(即绿卡持有者)。具体来说,如果放弃国籍者在弃籍日之前的5个报税年度内,年平均净所得税大于弃籍日当年规定的门槛,或者在弃籍日当天,全球净资产价值超过200万美元,或者没有通过正确申报8854表格,向税务局证明,在弃籍日之前的5个报税年度内,合规报税并缴税,那么就需要缴纳弃籍税。弃籍税的计算方式主要是将所有财产视为以公允价出售,包括房产、股票、股权、债券、个人物品等,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弃籍税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差异,如美国的弃籍税规定中,如果弃籍者是未成年人,并在18.5岁之前放弃美国国籍,同时,在弃籍前的所有报税年度内,在美居住天数满足“实际居住测试”的年度不超过10年,那么就无须缴纳弃籍税。

    2024年8月24日
    7
  • 烨_ynsh46

    礼貌提问 为什么要叫每一位嘉宾 “X师” 这是金融行业的流行叫法吗 每次听到都觉得很尬 不知道嘉宾是什么感觉

    2024年8月24日
    6
  • 啥都不懂的风清扬

    这一期质量好高,减少了我很多焦虑

    2024年8月24日
    6
  • 群星闪耀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觉得国外生活比国内轻松的执念😂

    2024年8月23日
    5
  • 小憨憨

    我理解,老师说的是,让自己的精神处于有容余的状态,吧。这期值得多听几遍,老师赶紧出情感账号,火速订阅,哈哈哈~

    2024年9月1日
    3
  • Bo2SS

    在人生的某些阶段,家庭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事业,公司的一个会议,参加了也不一定还会记得,但错过了女儿的生日,女儿心里可能永远记得那种失望的感觉,久而久之,在家庭上失去的会越来越多

    2024年8月29日
    3
  • XJ.

    李璞老师有公众号播客啥的吗?

    2024年8月24日
    3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

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