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如何避免被坑?就一定得「交学费」吗?
防坑这件事情,重点永远是在事前,而不是事后。
在互联网大厂做风控的「半佛仙人」很有发言权。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自半佛老师的爆款文章《投资理财防坑指南》,他给普通人提了 10 条简单、靠谱的「防坑指南」。
半佛老师的「负面清单思维」和「弱者思维」很接地气,值得学习。
「正面清单思维」让投资者赚到钱,「负面清单」思维让投资者不被坑。
正如查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会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投资者更应该建立自己的「Not to do list」。
祝开卷有知。
不管是知乎还是公众号还是 B 站,大家问我最多的问题都是关于投资理财的,可以理解大家对于自己钱包的关爱之意,毕竟钱可以解决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问题,当你觉得钱解决不了的时候,可能只是钱不够而已。
有了钱,罗老师立马就能重振锤子收购苹果;
有了钱,贾老师今晚直接打车回国。
确实有小部分问题是多少钱都解决不了的,但这些问题往往你用别的方法更解决不了,除非动用量子力学,遇事不决,我们都知道还是得靠量子力学。
钱是「王八蛋」,但长得可是真好看。
所以今天,我打算给大家科普一些投资理财的基础常识和防坑原理,帮助大家看好自己手里可爱的「王八蛋」,别让他们走丢了,还是留在家里多多下蛋吧。
很多话可能你听着觉得是废话,很正常,很多真理被传多了都会让人失去敬畏心,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价值,你被社会毒打后就知道了。
至于我讲的东西你信或者不信,都可以,反正我也不收你钱,挨打的也不是我。
早在 2018 年 1 月,我就在知乎做了一次免费的 Live 分享,关于理财防坑的,大概有 10 万人参加。
我要真想割点韭菜,早就可以动手了。
虽然教人发财我唯唯诺诺,但是教人防坑我可以重拳出击。
希望大家认真做笔记,研究透了这些东西你不仅可以在朋友圈装逼,甚至还能自己开知识付费割韭菜。
先说一个大前提,防坑这件事情,重点永远是在事前,而不是事后。
很多坑如果事前不防御,事后就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真正的专业人士都是事前防范风险,而不是事情发生后怎么补救。
所以一定要保持警惕,我们开始。
这一条规则,是所有投资理财行为的底线,守住这条底线,某种程度上你永远不会输。
而击穿这条底线的话没人能救你。
这句话的含义差不多等同于让你别作死。
投资把过日子的钱都丢进去,相当于闲着没事干把电灯泡塞进嘴里,结果都是那么刺激。
如果你想要做投资,尤其是不能完全保证本金安全的投资,或许你懂,或许你不懂,但务必使用自己用不到的钱。
务必使用自己用不到的钱。
务必使用自己用不到的钱。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什么叫用不到的钱,就是亏了只是心疼,但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实质影响的钱。
假如有笔钱要拿来买房、结婚、付小孩学费,这笔钱有明确用途,不能承担任何损失,那你这笔钱就老老实实放在银行顶多放个余额宝之类的产品,千万别想不开去某些神奇的理财产品滚一圈,这是元规则。
一旦你触犯了元规则, 你很难保持心态,因为你输不起。
当你输不起的时候,你的心态就完了,操作就会变形,尤其是炒股。
很多人问我说自己有笔钱准备拿来未来做一些事情,然后现在暂时闲置,可不可以投资 XXX,我都是回复,别投,把钱留好。
为什么?因为风险收益不对等。
获得的收益并不能帮你得到实质的提升,但是一旦出现风险,你就真的完犊子了。很多人把买房钱在结婚前拿去买 P2P,这就属于给自己人生加难度了。
这种事情不要做。
可能有朋友说自己很缺钱,手上没有用不到的钱,每一分钱都是爸爸。
那你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去打工赚钱,而不是想着怎么去研究投资理财,有限的时间精力要用在刀刃上,不要浪费时间去学理财了。
毕竟只要你足够穷,没有骗局可以骗你。
这三者的重要性降序排列。
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安全性代表了你东山再起的可能性。
只要资金安全,只要本金还有,一切都还有机会。
安全性结合上面的只拿用不到的钱投资,这就是最简单但可靠的风险兜底策略,坚持这个策略,你起码不会赔光。
实际操作中,我给你举个资金安全的红线案例。
币圈包括各类衍生的区块链投资产品,都是属于不建议普通人碰的,因为你的真金白银换成了别人个人或者非主权国家发行的虚拟货币,并且整个交易都是匿名的,你的资金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
再举个例子,做投资项目,结果钱是打到对方个人账户,这也是没有资金安全。
把命交到别人手里,很愚蠢。
第二重要的是流动性,什么叫流动性,就是资产变现的能力。
几百万的房产在你最需要钱的时候并不能救你,但 100 万现金可以,所以要注意投资的可变现能力,动不动就锁定好几年的产品,需要慎重考虑。
流动性有多重要这一点,对实业有了解的朋友应该深有感触,很多资产数亿的企业家你让他直接拿出 500 万现金可能要了他的命,不是他没钱,而是这钱都是资产,变现需要时间。
现金流才是企业的生命,而盈利往往只是脂肪,多点少点哪怕赔点都无关痛痒,但是现金流不能断。
对于个人而言,也是如此。
很多人说自己是什么百万富翁千万富翁,那都是把房子给算进去了,实际上抗风险能力极差,因为房子本身不能快速折现,而且很多还要还贷,每月吞噬现金,严格来说这都可以算是负债,哪天遇到点风险直接就得上天。
三要素中最不重要的是盈利性,因为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只要资金安全,只要资金灵活,那么赚多赚少不影响大局。
这三条原则非常容易理解,容易到过于简单,但有用的东西从来都不复杂。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于三原则的重要性会看颠倒,眼中只有收益性,而不看流动性和安全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明显的骗局还能骗到人的原因。
因为收益高,高到击破价值观,高到激发人心的贪婪,忽略一切。
控制贪婪,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一课,不局限于投资。
哎,我又贪大家的转发了。
有一句很多人都听烂了,叫做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容易鸡飞蛋打,最后自己成了篮子。
这句话说的很好,把资金分散到不同的投资标的,是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
但问题是,很多人对于风险分散的认知有问题。
什么叫风险分散?
你一部分钱放在股市,一部分钱放在银行理财,一部分钱放在银行存款,一部分钱放在基金,这种才叫风险分散。
你一部分钱放在积木盒子,一部分钱放在团贷网,一部分钱放在E租宝,都是放在 P2P 领域的不同公司,这不叫风险分散。朋友,这叫行为艺术。
要么说艺术家都比较穷呢,天天这么搞能不穷么。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人其实都搞不清楚自己投的是什么,从头到尾只知道一个什么实力雄厚,收益率高,高新技术,未来大趋势之类的,结果一问技术细节就是满脑袋问号。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投的是什么,是什么原理,那么对方坑你的时候,你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坑你的,你就是一个赤条条的小崽子面对对方的火箭炮轰击。
而且什么叫懂了?
是你明确知道产品的原理,知道是怎么赚钱的,知道是怎么赔钱的,然后自己判断这个事情划算。
例如那个原油宝,有几个人知道原油期货的交易机制和价格波动?
有几个理解平仓线和保证金机制?
这种东西根本就不要买,因为你不懂,哪天你炸了你都不知道怎么炸的。
再举个例子,有几个人真的懂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的技术原理?
当初我二婶买虚拟货币,赔的裤子都没了,她在饭桌上放话要让中本聪走不出山东,她还以为是大葱的葱,你们感受下这句话。
虽然她是我血浓于水的亲戚,我当时笑的差点被饭噎死,我甚至怀疑她是孙宇晨老师派来暗杀我的。
还有一些人在自己的领域有一些成就,于是就自以为在别的领域也很牛 X,这更愚蠢。
一个领域的专家在不擅长的领域就是小学生,完全有可能在被那人吊起来打,捆起来割。
爱因斯坦牛逼吗?物理学巨子。
你让他和刘翔比个跨栏试试?给他腰都跨出相对论来。
巴尔扎克牛逼吗?文学巨匠。
做生意干一行赔一行,人称法国罗永浩。
巴菲特牛逼吗?投资之神。
你让他和孙宇晨老师比个量子物理试试?他那顿饭吃的得后悔到坟墓里去。
我牛吗?甲方克星,恰饭天王,我这么牛不还是自行车押金要不回来了?整天留言区不都是 OFO 的段子乱飞?
除非你是人类懂王川老师,能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反复横跳,不然你还是老老实实只做自己看得懂的事情吧。
什么叫加杠杆投资?
把信用卡透支出来炒股,股票搞配资,期货玩儿保证金,抵押房车换钱炒股。
一分钱非得办十分事,这就叫加杠杆。
杠杆投资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是噩梦一样的存在。
杠杆一开,厄运随便来。
很多人不理解这一块,我用 1 万元,加 10 倍杠杆,10 万元,一次能挣的钱是 1 万的 10 倍,杠杆不好吗?
不好,你在能挣 10 倍钱的同时,也面临着只能承担过去十分之一的风险,稍有不慎,就是爆仓。
不配资,你能承受 100% 的价格波动,10 倍配资, 10% 的波动你就赔完了。
100 倍配资, 1% 的价格波动你就完了,一点容错率都没了。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经受不住任何意外,一点点事情你就得上天。
无数猛人前半生都是各种辉煌,最后都是死在杠杆下的。
赢了一辈子,就输了一次,就完蛋了。
杠杆了就代表你不能输,但是投资场上哪有不会输的人呢,那就不叫投资,叫抢钱。
别总是拿某个人的成功案例来说事儿,这是幸存者偏差,你要知道每一个成功案例背后,都有无数的失败案例,不要总被小概率事件晃瞎了眼。
要想想对方怎么赚钱,多想想自己凭什么拿这么高的收益。
这一条非常简单直接,当你看到明显不正常的高收益时,你要警惕。
收益和风险是对等的,高收益背后必然是高风险。
如果存在高收益且低风险的项目,那一定轮不到你这个普通人,早就被大佬们瓜分完了。
但凡有特别牛逼且神秘的投资渠道,十个里面十一个是骗子。
真有这么高的收益,谁会对外分享?
特别赚钱的东西不是在传家宝中就是在刑法里。
当年 P2P 特别流行的时候,我一再强调这些动辄给你 15% 以上收益的公司,考虑到再加上他们的各种成本,资金成本动辄 20% 以上,放贷起码得放 30% 以上才能赚,这年头哪个正经公司借这种钱?
好的公司都是银行跪着去送钱的,那些借高利贷的都是什么歪瓜裂枣?甚至这些歪瓜裂枣是真的假的你都不知道。
而且实业挑战这么大,就看看那些上市公司,净利润都不够还利息的,那些优秀的企业家尚且做不到高收益,一帮普通人动辄拿这么高收益,手不抖么。
多想想自己凭什么拿这么多,有助于控制风险。
当然有的人确实知道这个有问题的,我见识过很多P2P受者一开始就很清楚这个盘子不长久。
但他们想的是只要自己跑得快,跑路公司就追不上自己,他们不是投资逻辑,是玩儿跑步游戏的逻辑。
很多人动不动就喜欢跟着专业人士学操作,这其实搞错了。
高手和普通人的资本、心态、知识储备、操作技术,对于损失的态度都不同。
你赔钱了哭的坟头蹦迪,高手赔钱了可能只会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人家那套玩法是不适合普通人的,不然凭什么叫高手?
普通人,老老实实的买点低风险的东西,例如指数基金之类的,就可以了。
别整天想着各种骚操作,骚到最后老腰都保不住。
对了,说到指数基金,搞个定投,然后忘了自己投过,就好了。
3 年后再看就行。
不然天天盯着你心态也受不了。
普通人想要生活过得好还是要看努力和攒钱。
很遗憾地告诉各位,想着靠理财致富是几乎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理财要是能让一个普通人致富,那么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穷人了。
与其沉迷于研究投资理财,还不如把时间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你能从升职加薪里收获的回报是远远高于你纠结那多一个点少一个点的收益的。
我身边见到的有钱人,没有一个是通过理财理出来的,都是有自己的事业或者赶上了机遇,哪怕是割韭菜,也不是靠理财。
很多人与其学理财,还不如多了解下资金流管理。
对普通人而言,与其冒险追逐那多几个点的收益,还不如控制支出,少花那些不该花的钱,能坐公共交通就少打车,能多喝开水就少喝奶茶,能自己做饭就别天天饭店,别天天看到什么消费品就想着买买买,多攒钱,这才是最稳妥的增值艺术。
很多年轻人自己把钱花的七七八八,还在学习理财,这很荒谬,先学习攒钱吧,连财都没有还理个屁财。
攒钱这个操作唯一的缺点就是慢,可能你要持续 10 年乃至 15 年才能看到改变,但这是最稳最靠谱的。
一旦你想要立刻就要,那你心态就已经失衡了,后面等着你的就是各路骗局。
很多骗局本身就很弱智,但当你贪心的时候,你还不如弱智。
连我这么一个甲方克星,恰饭天王,都告诉你攒钱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你感受一下吧。
其实,熬死对手也是一种优秀的策略。
很多人对于理财的认知是赚大钱,错了,那是赌博。
理财的意义之一,是为了制止盲目亏损,而非一夜暴富。
只要不被割韭菜,就是变相的赚钱。
很多人看到自己身边很多人参与一些很沙雕的项目,一开始自己是不信的,后面越来越动摇,然后就试探性的去了,然后就真香。
最后少部分运气好的全身而退,大部分运气不好的变成了秃鸭。
对于普通人而言,理财最重要的是不犯错,而不是博取高收益。
只要自己不犯错,看着身边人造作,然后一个个倒霉就很快乐了。
实际上,很少有人是靠着吃喝玩乐把自己弄崩塌的,大部分都是瞎投资给自己搞出问题的。
和投资一比,吃喝玩乐只是小钱,我老婆就经常劝我不要努力了,安心做一个恰饭的自媒体人就挺好。
当然我们说的是正经吃喝玩乐,你非得搞老三样那是你的问题。
什么人才适合激进的投机?
一种是没钱也没积累的人,就等着这一下逆天改命。
一种是特别有钱的人,有的是试错成本,所以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向和模式。
所以建议大家收起躁动的心,做个人吧。
当然我知道有的人就是收不起,就是不听劝,很多年轻的朋友内心是有一把火的,很多事情你不让他们干他们是真的憋不住的。
所以我只能建议,你玩儿高风险也好,投机也好,趁着年轻去做吧,这样你后面还有翻盘的机会。
而且某种程度上,年轻时候被人扒了大裤衩,被社会毒打,等以后有钱了,就知道珍惜钱了,反而长期来看还是可以守住钱的。
年轻苦不算苦,老来苦才真叫苦。
说到最后,我总结下,投资这件事情,真的也没什么大秘密,无非就是克制贪欲,控制风险,分散投资标的,然后慢慢试错,找到让自己舒适的平衡点就可以了。
就这么简单的事情,被很多人吹的神乎其神,还有一堆人天天追捧,挺傻的。
不过我倒也理解,毕竟割韭菜的第一步,就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清晰的东西模糊化,普通的东西高端化,质朴的道理神秘化。
挺虚伪的,但也确实迎合了很多人没有耐心,不愿意慢慢变富的心态。
只可惜很多事情,快不代表好。
好好工作,老老实实攒钱,把一切交给时间,这比什么都靠谱。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靠谱人生。
你看,这些道理是不是都特别简单,没有任何难度?
难在听劝。
来源:公众号「半佛仙人」
转载文章发表的所有信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详见《文章免责声明》。
最近崩盘的新康佳和新利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高收益率,稳赚不赔的套路,结果崩盘就在一瞬间,其实这种杀猪盘套路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还是有很多人无脑的冲进去,还把亲戚朋友都拉进去。不光害了自己,还害了别人。
第十,如果要犯错,那就趁着年轻犯错 解释了为什么钱多钱少都要早点开始尝试投资,钱少谁知道未来会不会钱多,一直不学等钱多了再来投资,学费肯定很贵
自己慢慢攒钱,提升专业能力,得到更多的现金流,比理财来的踏实保险,攒钱的速度胜过盲目理财亏钱的速度,毕竟这个社会最求快,都没有耐心。
理财增富是一件很具有诱惑力的事情,面对这种馅饼,首先要克制贪欲,思考成本和代价,其次要控制风险,宁做懦夫不做赌徒,最后是平衡目的,理财的目的是增富,增富的目的是幸福生活,我们还是要心态平衡地朝着目标看
提炼 防坑指南 第一,投资理财的首要规则是用自己用不到的钱来投资 对你生活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钱用来投资 还好我物质欲望低,支出还少。学点理财傍身也不错。 第二,投资理财的核心三原则,是安全性(谨防诈骗手段),流动性(现金最强最有力,房产变现难,易受风险),盈利性(可大可小)。 第三,投资要风险分摊,不要纠结于单一标的 第四,不要去投自己看不懂的东西(在不熟悉的领域里面,你就是个门外汉)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投的是什么,是什么原理,那么对方坑你的时候,你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坑你的,你就是一个赤条条的小崽子面对对方的火箭炮轰击。而且什么叫懂了?是你明确知道产品的原理,知道是怎么赚钱的,知道是怎么赔钱的,然后自己判断这个事情划算。 第五,投资就投资,不要去加杠杆什么叫加杠杆投资?把信用卡透支出来炒股,股票搞配资,期货玩儿保证金,抵押房车换钱炒股。一分钱非得办十分事,这就叫加杠杆。杠杆投资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是噩梦一样的存在。 第六,不要盲目相信高回报率的东西要想想对方怎么赚钱,多想想自己凭什么拿这么高的收益。这一条非常简单直接,当你看到明显不正常的高收益时,你要警惕。收益和风险是对等的,高收益背后必然是高风险。动辄给你 15% 以上收益的公司,考虑到再加上他们的各种成本,资金成本动辄 20% 以上,放贷起码得放 30% 以上才能赚,这年头哪个正经公司借这种钱?好的公司都是银行跪着去送钱的,那些借高利贷的都是什么歪瓜裂枣?甚至这些歪瓜裂枣是真的假的你都不知道。而且实业挑战这么大,就看看那些上市公司,净利润都不够还利息的,那些优秀的企业家尚且做不到高收益,一帮普通人动辄拿这么高收益,手不抖么 当然有的人确实知道这个有问题的,我见识过很多P2P受者一开始就很清楚这个盘子不长久。但他们想的是只要自己跑得快,跑路公司就追不上自己,他们不是投资逻辑,是玩儿跑步游戏的逻辑 第七,不要轻易去学专业人士的操作 没那个本事不要自作聪明。 普通人,老老实实的买点低风险的东西,例如指数基金之类的,就可以了。别整天想着各种骚操作,骚到最后老腰都保不住。对了,说到指数基金,搞个定投,然后忘了自己投过,就好了。3 年后再看就行。不然天天盯着你心态也受不了。 第八,没有人是靠理财致富的 对普通人而言,与其冒险追逐那多几个点的收益,还不如控制支出,少花那些不该花的钱,能坐公共交通就少打车,能多喝开水就少喝奶茶,能自己做饭就别天天饭店,别天天看到什么消费品就想着买买买,多攒钱,这才是最稳妥的增值艺术。很多年轻人自己把钱花的七七八八,还在学习理财,这很荒谬,先学习攒钱吧,连财都没有还理个屁财。攒钱这个操作唯一的缺点就是慢,可能你要持续 10 年乃至 15 年才能看到改变,但这是最稳最靠谱的。 第九,不犯错比激进更重要 很多人对于理财的认知是赚大钱,错了,那是赌博。理财的意义之一,是为了制止盲目亏损,而非一夜暴富。只要不被割韭菜,就是变相的赚钱。 第十,如果要犯错,那就趁着年轻犯错 所以我只能建议,你玩儿高风险也好,投机也好,趁着年轻去做吧,这样你后面还有翻盘的机会。而且某种程度上,年轻时候被人扒了大裤衩,被社会毒打,等以后有钱了,就知道珍惜钱了,反而长期来看还是可以守住钱的。年轻苦不算苦,老来苦才真叫苦。说到最后,我总结下,投资这件事情,真的也没什么大秘密,无非就是克制贪欲,控制风险,分散投资标的,然后慢慢试错,找到让自己舒适的平衡点就可以了。 好好工作,老老实实攒钱,把一切交给时间,这比什么都靠谱。
今天市场一下子好起来了,风向都在吹还能更好。差点加仓。还好控制住了。 厌恶损失心理,规则的重要性,很切实的体会到了。
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投资理财上,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该买买该花花
我想问一下,文中说靠理财实现不了财务自由,那有知有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不是矛盾吗?
第二次阅读此文,认同:普通人实际上不必折腾,回归到指数投资就对了,目前我开始在长线账户上归集资金了
靠攒钱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