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四,为你精选一篇投资好文。
《孙子兵法》有云,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这句话的大意是,能否战胜敌人,在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但能不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投资也是一样。想要获得理想的长期投资业绩,比起持有资产的涨跌,资产配置的比例,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投资者的思维方式。
今天我们和你分享的是财经作者摩根·侯塞尔(Morgan Housel)的一篇文章,我们曾在《投资第一课》里推荐过他的《金钱心理学》。侯塞尔在这篇文章中,总结了五种难以觉察到的投资者思维误区,他把这些误区称之为「不幸的投资习惯」。
我们特地为你编译了这篇文章,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在动荡的市场中,依然能「正常行事」。
祝开卷有知。
拿破仑对军事天才的定义是:「当周围的人都失去理智时,他依然能正常行事。」
我认为他的意思是,大多数战争是输掉的,而不是赢来的。战争的结局更多取决于其中一方失误,而不是另一方的聪明,只要有一个错误就可以毁掉之前一连串的聪明决定。尽管战略至关重要,但军事专家却很少思考:「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他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能确保在最重要的时刻,我至少能正常行事,不要犯错?」
投资不也是如此吗?
大部分投资者都会花大量时间去寻找伟大的公司。但是,一次偶然做对的决定,对于成功的投资并没那么重要,除非你能始终能避免失误。
这听起来很打击人,但我们就应该努力地让自己有能力一直做「正常」的事,然后再花点儿时间去做一些「伟大」的事情。
以下投资中的五大心理误区,通常会阻碍投资者正常行事。
如果你写了一段电脑代码,它能运行是因为你写对了,你可以归功于自己;它不能运行,你也怪不了别人,是因为你写错了。谁对谁错,很容易辨别。
但投资不是这样的。经济、政治、商业、心理等众多因素同时影响着市场,以至于我们无法判断,为什么某件事发生或者不发生。最常见的说法是,在市场中盈利归功于你作出了成功的决策,而损失却责怪于某种外力。
虽然对我们来说这是最为舒适的状态,但它很容易滋生过度自信和无知的心态。
金融业之所以有这么多过度自信的人,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喜欢把做对的事归功于自己,做了错事却归咎于某种外力。工程师不可能把他们的失败归咎于美联储,但是投资者可以这么想,这么做。
投资的一条铁律是,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确定的,所以我们通常把成功的「概率」放在对我们有利的位置。由于我们在和「概率」,而不是「确定性」打交道,所以很有可能做出了好的决定但是不起作用,也有可能随意做了决定却又歪打正着了。这个事实容易被忽略,但这是市场的一个核心特征。
除非你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成功——你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或者承认自己的失误导致了损失。否则你很难在周围的人都失去理智的时候,依然能正常行事。
如果市场从未崩溃,那它就不会有风险;如果市场没有风险,那它就会变得非常昂贵,因为市场中所有的潜在回报都被榨干了;而当市场昂贵时,它又是脆弱的,随时可能会崩溃。
如果你接受这个逻辑,证明你开始意识到,那些出人意料和令人震惊的巨大市场跌幅,实际上是可以被预见的。尽管具体时间无法预测,但它一定会发生。
如果你在一两年里亏损了将近三分之一资金,你还只是经历了投资中再正常不过的「正常灾难」,还算不上是百年难遇的暴风雪。
「正常灾难」也适用于企业身上。几乎在任何行业内,前一百家公司未来长时间存在的概率不超过一半。不是因为他们合并了,而是因为他们倒闭了。竞争是无情的,大多数竞争优势都会消失。这是一场灾难,但这也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应该据此做好应对方案。
如果你正坐在一架飞机上,「正常」意味着飞行平稳。而投资更接近于漂流,你会被淋湿,并且有相当大的几率受轻伤,但是这正是漂流的意义所在。很多人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是因为他们期望中的投资市场是没有波动的,而事实上,不断变化才是市场的常态。
如果你不能接受市场波动是正常的,并且担心频繁的波动会妨碍长期的发展,那么你就很难做出正常的投资决策。
动荡的市场和残酷的竞争是永恒的。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后也是如此。
实际上,多数的投资观察是基于特定时代的。那些经历过上个时代的投资者,他们通常认为许多事件会以上个时代的形式再次上演。当大家不认同时,他们会沮丧地认为,年轻一代对他们所经历的惨痛教训一无所知。
以上的情况很常见,因为对于上个时代的人而言,认为年轻人不懂某件事,比思考世界是如何变化的要更容易。
这里最困难的部分,是要意识到有些事情永远不会改变,但更多的事情再也不会重复上演。
有些事情是永恒的,比如通货膨胀,但是像 20 世纪 70 年代那样精确混合了从地缘政治到工业生产力,再到工会和科技等诸多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永远都不会再现了。这并不是说世界上再也没有通货膨胀了,只是导致下一轮高通胀的因素将与导致上一轮高通胀的因素有所不同。
所以,经历过 70 年代并不一定会让你更好地理解现代的通货膨胀。实际上,它可能会误导你,因为你的第一手经验给了你错误的预判。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资深经济学家在过去十年中对通货膨胀的判断大错特错。
如果你能区分「永不改变」和「永不重复」的东西,那么经验对你是有帮助的。反之,它就会成为一个锚,阻止你在最重要的时刻看到真实世界。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说:「投资的关键是对自身风险承受限度有充分的把握」,这可能是理解风险的关键。如果你清楚地知道,假如事情失败后你会有多后悔,你就把握了自己对风险的承受限度。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限度的唯一方法是,只有当他们事后回顾时,才意识到自己一开始就承担了自己无法承受的风险。而那时,你很可能在市场行情糟糕时卖出了股票,这就意味着你在财务上会有较大的损失,同时你还很容易心理受挫。
许多投资者,尤其是新手投资者,不知道他们可以承受多大的风险。他们通常低估了市场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心理折磨。比如,当市场在一个月内下降了 30%,你过去向你的爱人、孩子、同事或邻居所吹嘘的浮盈,就已经消失了,那时的心理折磨是难以言喻的。
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对冲基金破产后,巴菲特曾说过:
「他们拿自己已经拥有和需要的钱去冒险,就为了赚他们不拥有也不需要的钱。这是愚蠢的,这简直是愚蠢至极。如果你为了对你不重要的东西,而拿对你很重要的东西冒险,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段话说得再好不过了。千万不要拿你需要的去追求你不需要的东西。
1999 年,思科的市值为 6000 亿美元。而《漫步华尔街》的作者波顿•麦基尔(Burton Malkiel)曾指出,按照当时的增长率来算,20 年内思科的市值将超过整个美国经济。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可能不是因为人们真的认为这家公司价值 6000 亿美元。它的股价上涨是因为短线交易者认为它会继续上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群短线交易者都是对的,这就是他们一直玩的游戏:「这只股票现在的交易价格是 60 美元,我认为明天之前它会涨到 63 美元。」
但如果你是 1999 年的长线投资者,并且 60 美元是唯一可以买到的价格,你观察其他人的举动,对自己说:「也许别人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于是你也参与其中,甚至觉得自己的判断很明智。
但后来短线交易者们停止了他们的游戏,剩下你来背黑锅。
你没有意识到的是,交易员们在操纵边际价格,和你玩的是完全不同的游戏。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如果你开始从玩不同游戏的人那里获取线索,你就会被愚弄,最终会迷失方向,因为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规则和目标。
不仅仅是投资。你如何储蓄,如何消费,如何看待金钱,何时退休,以及你如何看待风险,这些看法都可能会受到那些和你玩不同游戏的人的影响。
当你周围的人都失去理智时,他们几乎不能给你带来财务困扰、遗憾、挫折和影响你正常做事的能力。
来源:collaborativefund.com
转载文章发表的所有信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详见《文章免责声明》。
在股票市场中,重要的不是个人做了什么而有所回报,其实更重要的是个人不做什么而享受自然结果。我们个人如果不能在合适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那么我们多数情况下是自己在阻碍自己成功。
当我周围的人都失去认真工作的愿望时,他们几乎不能给我带来寻找正常的目标,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甚至他们还会影响我正常做事的能力。
千万不要拿你需要的去追求你不需要的东西。
如果你能区分「永不改变」和「永不重复」的东西,那么经验对你是有帮助的。反之,它就会成为一个锚,阻止你在最重要的时刻看到真实世界。
如果你正坐在一架飞机上,「正常」意味着飞行平稳。而投资更接近于漂流,你会被淋湿,并且有相当大的几率受轻伤,但是这正是漂流的意义所在。很多人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是因为他们期望中的投资市场是没有波动的,而事实上,不断变化才是市场的常态。
如果你正坐在一架飞机上,「正常」意味着飞行平稳。而投资更接近于漂流,你会被淋湿,并且有相当大的几率受轻伤,但是这正是漂流的意义所在。很多人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是因为他们期望中的投资市场是没有波动的,而事实上,不断变化才是市场的常态。
投资是经济、政治、心理的综合结果,投资本就是和不确定性打交道,一年内下跌30%,这是投资必须要准备接受的正常的波动,真正的寒冬还没有来临!
1 用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 功劳都是自己的,过错都是别人 一次成功对于长远没有影响,但是一次次成功的积累很重要 2 波动是市场的正常表现 3 变化的与不变的区分清楚(面对经验时) 4 风险的承受能力 了解清楚自己 5 易受他人影响
意识到自己并未发挥重要作用。
五种错误的心理误区: 1.盈利个人化,损失外部化 2.对【正常灾难】的无知 3.教条的经验主义 4.无法把握自身的风险承受限度 5.容易受他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