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为何要时刻准备股市下跌的考验?

  • EncounterAlpha · 2021年2月25日
  • 12387
  • 85

每周四,为你精选一篇投资好文。

2 月份的A股走势仿佛是一列过山车——上半月持续走强,下半月急转直下,不少投资者备受煎熬。

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自 EA 君,他在 2 月初的时候就根据近十几年的A股数据,分析了当前市场的客观情况,提醒投资者要建立心理预警机制。

股市涨跌是常态。无法承受下跌的波动,只会给自己带来财务损失和心理打击。希望文中的几点建议能抚慰你最近的情绪,帮你走得更远。

祝开卷有知。

有知有行 俏俏

2020 年的 3 月中下旬是A股市场最近的一个大型黄金坑,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冲击结束之后,A股市场开启了一轮幅度不小的震荡慢牛行情。因 2020 年的 6 月底与 12 月底有两轮比较明显的赚钱效应,不少新手投资者来到了A股市场。

不少投资新人只是抱着试试水的心态参与其中,但因为整体的赚钱效应不错,很多投资新人都关心加仓基金的问题。平和的震荡慢牛当中好似没有什么危险,好似再难有较大幅度的回调给我们以买入的机会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上证指数大跌 5% 说起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参与A股市场投资,必须要充分了解A股市场的历史与特色。尽管A股市场的参与力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散户的力量减弱,机构与外资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因为散户与机构的人性不变,A股市场的脾气秉性恐怕与过去并无太大的变化。

承平日久,人不知兵。我们可能逐渐习惯了震荡慢牛,但真实的A股市场却是一个以波动大著称的市场。太久远的历史先不说,就看 2010 年以来的A股市场便可知。自 2010 年以来,上证指数单日收盘跌幅大于 5% 的日子共有 24 天,平均每年能摊上两天。

过去 10 年有 24 天,上证指数日涨跌幅大于 5%

事实上,自 2010 年以来,只有 2012 与 2017 年未出现此种情况,其他各年份都出现过上证指数单日收盘跌幅大于 5% 的情况。上证指数收盘都大于 5% 了,一般性的指数与基金跌幅必然大于 5%,因为上证指数里的大市值金融与油气公司一般是抗跌的。

来到A股市场进行股票型基金投资,您做好单日承受 5% 以上跌幅的准备了吗?历次大跌几乎都是不可预测的,虽然从2010年的交易日来看,只有 0.89%(24/2698 个交易日)的发生概率,但别忘记一年可是有 240 多个交易日的。

上证指数自然年最大回撤

说完了极端的单日跌幅,我们再来看看上证指数自 2005 年以来的自然年最大回撤情况。2005 年,A股市场拉开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序幕,自此A股市场愈发规范化。

2005 年至今上证指数自然年最大回撤统计

2005 年以来,统计上证指数自然年内的收盘价最大回撤幅度,映入眼帘的很多数值都是 -20% 甚至更大。在统计时段之内,只有 2014 和 2017 年,上证指数的自然年最大回撤在 10% 以内。

即便是 2006 与 2007 年、2015 年的牛市行情中,也都出现过上涨途中,上证指数突然回调 10% 左右的情况。2007 与 2015 年都是统计的牛市最高点到来之前的情况,非牛熊转换后的统计。

自 2005 年以来,即便我们剔除了 2005 股权分置改革的元年,剔除了 2008 与 2015 牛熊转换之年的巨大下跌,上证指数的平均自然年跌幅还是接近 20%。

我们再乐观一点,考虑到A股市场的进化,参看最近几年的情况,我们认为投资中,在自然年内要做好上证指数回撤 15% 左右的心理准备不过分吧?

两个「老司基」的自然年最大回撤

我之所以选择上证指数先行讨论,是因为大家对上证指数的熟悉程度最高,上证指数的跌幅与关键点位会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考虑到读者朋友都投资公募基金,那我就选取 2006 年以来投资极为成功,基金经理在职极为稳定,投资风格有互补的两只基金来进行考察。它们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朱少醒经理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董承非经理的兴全趋势投资混合。

公募基金长期投资价值的典范

我们可以看到,除却遥远的 2006 年,兴全趋势只有 2014、2017 和 2019 三年,基金净值最大回撤在 10% 以内;富国天惠只有 2017 年基金净值最大回撤在 10% 以内。

富国天惠与兴全趋势的自然年最大回撤统计

观察富国天惠与兴全趋势自 2006 年以来的自然年最大回撤我们剔除 2008 与 2015 年这样的极端牛熊转换年份,两只基金的最大回撤平均值依旧大于 15%。

虽然样本极少,但富国天惠和兴全趋势当前仍是晨星网的四星评级基金,两位老将的管理实力依然是中上等的,他们的行业布局依然是比较均衡的。据此合理推测,投资偏股型基金每个自然年也要时刻准备接受 15%~20%的下跌考验。

如果我们不是准备在A股市场赚一票就走,而是立志于要长期投资,我们应该做好这样的心理建设,坦然接受偏股型基金在自然年内出现 15%~20% 的回撤。

这是长期投资的代价,也是未来历史新高之际,你还在的最简单办法(尽管代价大一点)。当然,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越高,投资者的贪婪情绪越高,最大回撤的幅度就会越大。

再谈自然年最大回撤的启示

投资中出现下跌波动不是风险,无法承受下跌波动,「中道崩殂」却是极大的风险。

因为只要持有的资产质地过硬,时间没有填不上的价值之坑。下跌提供了稳健理财类资产(稳健型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转换为优质股权资产的机遇,能勇敢逆向而行的投资者,就可以化危为机。

尽管这些逆向而行的投资者没躲过下跌,他们此前的盈利大幅缩水,长期投资年化收益率数据也降低了。但他们把握了机遇,用稳健理财类资产换到了更多数量的优质股权资产。

当相关资产价格再度回到此前下跌的起点时,逆向而行的投资者的盈利金额却比之前多得多。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好看的年化收益率,绝不如大资金中等年化收益率来得实在。

如果无法承受下跌波动,跌怕了不敢再把股权资产用更低的价格买回来,等到黄金坑填平再用同等甚至比当初卖掉时更高的价格悻悻买回,则这一笔投资无疑是失败的——没躲过下跌,也没有把握机遇,回到最初下跌起点的位置,自己持有的优质股权资产还更少了。

这样的结局还不如那个一直呆呆持有,回调也没有加仓,但一直能等到黄金坑填平的投资者,因为他只是年化收益率降低,但股权资产一分没少。

参与时间早,盈利可提升应对下跌波动的信心

既然A股市场每个自然年都大概率有 15% 左右的回调,那对于刚入市还没有什么仓位的投资新手来说,就空仓等待吗?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看到,A股市场有回调,但回调带来的冲击也可以用时间积累下来的价值去抵消。

尽管从价值的角度去考虑,不应该想那么多成本的问题。但从解决心理问题的角度考虑,哪怕是有个 15%~20% 的整体盈利,面对 15%~20% 的回撤也不会太慌。

我们敬畏A股市场,但我们同样敬畏A股市场短期涨跌不可预测的常识。因此,即便当前上证指数在 3500 点徘徊不前,投资新手依然可以建立自己的一次性投资计划。

从长远来看,20%~30% 的股票资产配置,不会有不可控的大风险。当然,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要看个人的具体情况,这就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值了。但切记,千万不要市场上涨觉得自己仓位轻,市场下跌又觉得自己仓位重。

上证指数、沪深300、优质偏股型公募基金的自然年最大回撤还启示我们,结合市场估值温度,在下跌 10%、20%、30%、40% 或者 15%、30% 这样的档位(自定就好),我们要注意把一定比例的稳健理财资产转换成优质股权资产,以免自己毫无作为,不知不觉间错过了黄金坑的大好机会。

如果中途没有资产的卖出,买入的价格就决定了你未来每一个时点的收益。A股市场的投资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为了避免极端行情中的情绪失控,多建立一些人无我有的认知是非常必要的。无论从投资心态上还是从资产配置上,我们都时刻准备着迎接 15%~20% 的下跌考验!

想法

发布想法
  • 守护
    置顶

    下跌不是风险, 无法承受下跌的波动才是风险。 一件事本身可能不好不坏, 如何解读、应对这件事, 才最终决定它是好是坏。 如果认为下跌就是亏钱, 它就是坏事; 如果认为波动带来收益, 它就是🎁的包装纸。 PS:浮盈,浮亏,这个浮字用的很有意味。不要把你的盈利在心里等值兑换成某一种实物,“我赚了一台宝马”,不要这样做。一旦这样做了,就不能更平静地看待下跌了。

    2021年2月25日
    76
  • 木也
    置顶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不要费心巴力地去预测未来。以低价格买入好资产,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涨跌随意。不要因为短期的波动对心理产生较大影响。投资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2021年2月25日
    27
  • 无限之旅

    波动不是风险,但是永远不要满仓,在黄金坑,砖石坑一定要追加一部分仓位。

    2021年2月25日
    21
  • 同路人_76YUm7

    受的起股市的哆嗦,才能吃的上股市的窝窝。

    2021年2月25日
    16
  • S+

    我就是文中提到的股市新手,2月确实经历了一个小的过山车,心情有点低落,因为我现在也是在创业的起步阶段,压力指数有点大,但是我还是让自己在各种信息获得来支持我坚定用长期观点来看现在做的所有决策。过程中的学习收获也是投资的正向反馈,不放弃,不断修正,人生就是用各种经历修炼自己。共勉😊

    2021年2月25日
    12
  • 大辉同学

    年前和年后的股市变化就像过山车,年前上车的那波估计现在难受着想要怎么解套。 其实波动是很正常的,所谓的盈亏不过只是数字的变化,而且也千万不要有把赢或者亏的钱去物化,觉得今天又赚了多少钱,可以买一台宝马了,那明天你可能又没了两台宝马。 你知道历史多远,你就可以走向未来多远。 很多人不想要看过去的数据,只看到当前的数据,当前是涨的觉得容易赚钱,那就上车,过几天连续挨锤,就哭爹喊娘了。 当我们看完历史的数据,会觉得当下的波动不过只是小菜一碟,你买入的应该是公司的价值而不是当前的涨跌。 如果你只是想要挣快钱不是长期投资,那你只是想要投机而不是投资,赚到钱觉得是自己的本事,亏了钱却觉得是外界的原因,从来不会觉得是自己认知。 当然我觉得作为有知有行的同路人,大家这个认知肯定是有的。 有知,第14天。 有知有行同路人。

    2021年2月25日
    8
  • 投资老挝

    从去年12月份入市以来账户一直是绿的,越跌越买。统计了一下到春节前最后一天账户亏损5%左右。 春节第一天开盘以来,账户每天都红的,每天都非常兴奋的等着开盘。目前账户盈利5%左右。 看了这篇文章了解了字面上的回撤,感受不大。估计只有等到大的回撤真的出现的时候才能感同身受了。 目前股票和现金比例为8:3,我的策略是选择好的公司挑选合适的价格下手,越跌越买。严格控制个股仓位不超过10%,再把网格交易用于个股,每天赚点小钱美滋滋。

    2021年2月25日
    8
  • 苏远夏

    兴全趋势 富国天惠 正是我不断定投的🤪

    2021年2月25日
    7
  •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e大说,普通人股票仓位最极端也不要超过85%,5:5或者6:4都是很好的比例,我很赞同。

    2021年2月25日
    7
  • 张一二

    作者统计了上证、公认优秀的基金经理每年最高和最低点差值是20%左右,即每年要是买在最高点了,今年可能需要承受跌20%的心理压力。 同时告诉我们不要追涨杀跌,不要上涨觉着自己仓位轻,下跌觉着自己仓位重。 但是每年也不能一直等最大回撤入手,因为短期无法预测,你也不知道今年的最大回撤是多少,可以跌10%入手一份,跌20%时候入手两份,能保证大概吃到一点,并能摊薄成本

    2021年2月25日
    6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