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别朋友写几句话,还请认真看。
今天,有朋友给我发了个贴图,是某个群在讨论投资。群主发言说,「我不喜欢 E 大,证券 ETF 他在 0.99 买入(我买的比这个价格低很多好吗——E注释),却说了很多看空的话,什么看到 400 看到 600,严重影响了我的判断。我看不惯他现在又嘚瑟。」
如果是其它人,我会一笑置之——谁都不是人民币,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呗。然而这位朋友,却有些不一样。当初他有事请我帮忙,在雪球私信我,做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一口答应,并按照承诺完成。没想到一转身就会这样。
这都无所谓,让我来谈谈他说的,关于「预期」吧。
在我的投资逻辑中,从来不会用主观判断去作为主要依据指导投资。因为我知道作为人类有太多缺点,这些缺点会导致我们在投资决策的时候犯错。所以我更相信投资体系和投资策略的机械化操作。
但是,投资体系中的参数需要我们去设计。「最差」情境就是其中一环。我会做出一个判断,即当我买的东西出现最差情况的时候,我会不会死。甚至,即使比我预期最差的还要差,出现了黑天鹅,我会不会死。
所以,每个品种我都会提出一个最坏的情况。每次发车的时候也会写清楚,「该品种最大下跌幅度 xx%」。我从来不会「看到」多少,谁会无知到这个地步,认为人类可以预测某个品种的最高最低价格?我只是说,我做好准备到那里了,到了那里,我不会吃惊。
这是第一个原因,我再说第二个。
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优点还是缺点,我这个人总是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责任心」。阴差阳错,2010 年开始公布自己的指数基金投资计划。到了八年后,2018 年,居然已经有那么多人,那么多资金在参考。具体有多少,我就不说了。总之一定会比绝大多数人能想到的还要多很多倍。
这些资金只是在参考我的计划,无论涨了跌了,赚了赔了,其实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赚了没人会分一分钱提成给我,赔了我也没有任何法律责任。但我的莫名其妙责任感又总是挥之不去,我总是不希望有任何一个人因我赔钱。
这导致两个后果,第一个是发布的计划会特别保守,因为那么多人里面风险承受能力低的不在少数。
第二,我要经常的进行预期管理。其实投资这件事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叫做交易,第二个叫做心理。有了正确的交易,没有良好的心理,也不可能成功。所以我经常在失败的时候做好更加悲观的预期,防止卖在底部。成功的时候会通过各种方式鼓励,这样才能坚持拿住,不会赚一点就跑失去了真正的大利润。
这样的用心良苦,我想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不理解也没有问题,只是今天知道了这个情况,是让我本人心情不是太好。
知恩图报在这个社会中当然很难,能够不过河拆桥背后使坏就已经阿弥陀佛。
但无论如何,未来有我能帮的忙我还是会继续帮。计划也会继续公布下去,至少会走完这一轮。
也再次祝各位都赚大钱吧。
原文发表于雪球:《我不会用主观判断指导投资》
各位到市场上投资,你不可能买到所有品种在所有时间都是大牛。
那么当你买到大牛、肉鸡和辣鸡的时候,该怎么做,就得分别有预案。
然后根据你的预案进行操作。
换句话说,当你点击买入按钮之后发生的所有可能,你都已经做好准备了。这种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游刃有余,按照预案执行就可以了。
最怕是什么,最怕是买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买,涨了、横盘、跌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赚了点狂喜,赔了点抑郁。涨的时候哆哆嗦嗦不知道该落袋还是继续持有,跌的时候不知道该割肉还是继续赔。
浮浮沉沉,确认过眼神,自己是一根被收割的海草。
所以无论买到什么,几个月、半年、一两年后,你打开账户一看:
99% 的品种全是红的!而且每个品种都知根知底,都有操作预案——这就说明你入门了。
原文发表于微博:《根据预案操作》
我特别特别希望大家明白的一件事,做投资,不是说你买完了过一段时间去看是赚了还是赔了。不是这样的。而应该是你买的那一刹那,就应该知道自己会赚还是会赔。
当你知道你买的这个东西不会死,买的价格也便宜,即使未来还有下跌,无非是因为货币或者情绪的原因,那你就知道极大概率自己一定会赚。
这样,未来跌了你心里会毫无波澜。因为你已经知道终点的风景很美,又怎么会在意路途上的颠簸。
相反,你买的时候乱买,买完了一个波动你就懵了。不停地到处找人问:赔钱了,我该怎么办?割肉还是持有?
当你进入这个状态,基本上已经可以判定:这个牌桌上,你就是送钱的那个人。
我自己买的东西,我都很有信心。当然不能保证 100% 每个品种都一定会赚钱,但绝大多数品种会赚钱这个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后面还有一整套交易体系在支撑。
无非就是时间问题,早涨晚涨而已。
所以,那些质疑我买的品种不涨的人,在我看来都挺可笑的:门儿都没入。
原文发表于微博:《买的时候就该知道自己会赚还是会赔》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 《文章转载声明》。
买的时候要有预案,后面发生涨跌,根据预案执行
机械化操作而不是主观操作。
没有感情的交易工具,不要情绪化交易
我还没有体系。
做投资需要有预案,哦,我好像给忘了…… 发现最近半年的投资我都没有什么预案呢?从不断下跌,到泥沙俱下,再到2月的逐步反弹,我似乎在之前的预案里面都没有体现出来,是真的忘记了预案了吗? 还是它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本能呢?看到下跌就兴奋地狂加仓……
每一次的操作应有系统的体系支撑,而且下跌也有预案!
买的时候就知道会赚还是会赔,了解你买的产品,知道什么时候该买入,什么时候该卖出。 不知道这些,就是在赌大运,就算一时赚了,也会因为同样的方式/理念再赔回去。
要有浮亏的心理准备,总会涨回来的
我要检讨自己,周五眼馋芯片ETF上涨多,买入想进行网格操作,步长10%,预估跌到前期低点最多4格,资金有保障,于是买入操作。买入之后才到处查估值,尤其在微博看到E大说PE58,PB6,非常高贵。买入太贵,可以套几年的。深刻检讨,以后一定要先查估值,在确定网格品种和时机。周一把买入的卖出。
1 怎么做『预期』 (预期:指下跌的幅度有多大,而非具体数字) 预期管理 保守些 预期调整(交易、心理管理) 2 按照预案操作 跌的时候、涨的时候分别怎么做 【投资纪律,想到了一定要按“司法程序”的执行,避免主观性误判】 3 注意 即使需要预期管理,但在买的时候就要清楚结果是赚是赔。(清楚怎么买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