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投资还是生活,我们常听到一些绝对正确的道理,比如「要做时间的朋友」、「人生就像滚雪球」。可究竟应该怎样行动,又该如何做到长期坚持,鲜少有人能阐述清楚。
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来自有知有行的老朋友梁孝永康。他分享了自己坚持写作七年的感悟,包括怎样突破途中的瓶颈,如何做到能够持续输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写作的重新理解。这其中的道理不仅可以用在写作上,同样可以应用于一切你感兴趣却还未付诸行动的事物。
祝开卷有知。
不知不觉,写文章已经满 6 年了,今年是第 7 年了,写的字数早就超过百万。一个人一生中,做一件事情如果超过十年,这件事情一定会影响你的一生。好的事情比如看书,写文章,坚持十年你会脱胎换骨的成长。坏的事情,比如抽烟,熬夜,十年后你的身体越来越差。
长时间积累下来的东西,无论好坏,都难以扭转。好的会让你越来越好,而且非常持久。坏的,比如那些慢性病,都是长期不好的习惯积累下来的,基本治不好,一辈子被病痛折磨,折磨的身体顶不住了,人也就挂了。即使能治好,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无数的金钱,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反之,来的快的东西,去的也快。比如一个人突然中奖发财了,他的能力和智慧不足以和金钱匹配,过不了多久他依然会回到之前的样子。有可能还会因为意外之财让自己惹上很多祸端,比如他有钱了就开始嚣张了,开始嘲笑看不起周围的人,等过几年他跌下去了,会比之前更惨。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果是对等的。不想要得到惨痛的结果,就要在一开始规避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同样,我们要想得到美好的结果,就要去做让这种结果发生的「因」的事情。
很多朋友叫我去投资项目,我一听来钱很快,风险小,我就没兴趣了。因为从我个人多年对商业的思考及实践,以及对人生的体会来看,基本没有这样的事情。即使有,也很快就失去了赚钱效应。我对这种短期赚一把的事情基本没有任何兴趣,养成刀口舔血的习惯,舌头迟早要分叉。
我身边很多人告诉我社会上有很多骗局,各种陷阱,经常被骗。我说我从来没有被骗,他们问我怎么做到的。其实方法很简单,凡是骗局,基本都具备投资小,来钱快,风险小,操作简单等等特征。所有的特征都符合自己没什么实力,又想快速发财的人的心理,他们一听就很来劲。
所以骗子都会疯狂鼓吹这些特点,而我恰恰对这些特点最不感兴趣,因为我知道这是不现实的。如果一个人找我合作,他把所有风险点都说的很清楚,并要我降低预期,我反而会有点兴趣。但是人性决定了绝大多数找人投资的人都不会这么介绍自己的项目,所以我从来不受骗。
也许我因此失去了很多赚钱的机会,但这么投资,失败的项目会比成功的更多,最后总体还是失败。除了股市,我只投资了两个朋友的项目,他们公司做了很多年了,都做的很好,他们都是和我有多年交情的人,人品和能力都是我能看的懂的那种类型,而且他们的做事理念也和我一致,追求深耕细作,可持续发展。我们追求的是稳定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有积累性的事业。赚钱和交朋友一样,历久弥香。
我个人的人生理念是做一个闲人,所以不愿意做很多事情,追求极简化。但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长期的事情,都具有复利的效果,一开始看起来没啥感觉,做了几年开始有点意思了,做得越久越有意思,你得到的东西会远远超过你当初的想象。
就好像写文章,就是我长期坚持的一个事情。在我的生活中,写文章占据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可能你躺在床上随便刷刷手机的功夫,我就写完了一篇文章,而且我很久才写一篇,有时候几天,有时候十天半个月。就是这么一个微小的事情,我可以说极少有人能坚持 3 个月。我身边很多朋友不信,纷纷来挑战,只有一个坚持了不到半年,其他均不到 3 个月就放弃。
为什么?因为写文章是一种输出,把你心中的,脑中的想法用文字输出。这就需要具备两点:
第一,你脑中要有东西;
第二,你如何把这个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
很多开始写文章的人,他们觉得第二点很难,就是明明有个很好的想法,不知道怎么写出来,而且要写得很到位,这是文字功力。很多人被这个难住了,半天憋不出一篇文章,没多久就会放弃。
其实从文字功力来说,我现在还是初级水平,但我现在看自己几年前的文章简直看不下去,说明一直在进步,起点不重要,关键要进步。我经常说的一个观点就是放下起点思维,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放下了起点思维,你才能真正的开始,也才能心平气和的走下去。
我公众号文章下面,有一位网名「无尾狼」的朋友经常写评论,就他的文字功力,可以把我秒杀。网上我经常看别人的文字,那种遣词造句的能力,生动形象的写法,经常让我羡慕不已,也许我再写 20 年也达不到那种水平,但我并不着急。
其实像我这种长期输出的人来说,也许文笔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毕竟我又不是专业文豪,靠这个吃饭,也不需要什么大师的认可,我只是业余写写流水文章,读者们雅俗共赏。
真正能让你一直写下去的难点在于你要一直有东西写,一个人脑袋里的东西是有限的,一直输出,输出,即使你文笔很好,不到几个月也差不多输出完了,除非你写长篇小说。像我这种写投资和生活感悟的,哪有那么多感悟?就像一眼泉水一直不停的流,始终流不干,这才是难点,所以我说一般人坚持不了三个月。
那如何克服这个难点?道理很简单,就是要不断有东西进来,你才能不断输出。持续的学习也是我一直坚持的事情,包括看书学习,也包括在实践中思考总结,对人和事情的琢磨,从他人身上吸取东西。只有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不断进步,不断看透,悟透更多东西,你才能持续输出。
文字和摄影一样,摄影是对美景的呈现,文字是对你内心思维和境界的呈现。文字功力只是你呈现的技术而已,是术而不是道,内心没有深刻的东西,文笔再好,也只是堆砌一堆华丽的辞藻而已,外表美艳,内心肤浅。
任何东西玩到一定的深度,功夫都在诗外。就像玩摄影,一开始喜欢研究技术,参数,花钱买好镜头,这些东西几个月就掌握了。但真正的摄影大师一定要培养自己对美的鉴赏力,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在平常处发现不一样的美,提高对世界和生活的感知力,用镜头表达出自己的这种独特感知。这就不是几个月能学会的事情,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真正成为大师的人,无论哪个行业,都需要付出一生的热情。
任何行业,一旦你玩到了一定的深度,你的思维境界都会很高。因为越往深处走,越需要自我的不断突破,越需要你掌握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都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学习,钻研,总结,提升,不断进化。
就像赚钱,当你年赚 10 万的时候,你独自做个小生意就可以。当你想要年赚百万,你的规模就大了,你一个人就不行了,你要学会管理团队,此时你需要学习管理能力。
当你年赚 1000 万的时候,你要建立制度,会看人,会用人,你的对手也很强大,你做人做事的手段要更高明。当你年赚一个亿呢?你要看清行业的方向,时代的方向,你下面的人,你的对手段位也更高了,你要学会驾驭各种人。
当你年赚 10 个亿呢?你要用文化来让庞大的事业运转了,上面高层也注意你了,你要处理和各种佛魔的关系,要求的智慧更高。你什么时候不能突破自己了,能力和智慧不再进步了,你的事业就到头了。事业越做越大的人,一定永远在学习,进步,永远在突破自己。
即使写文章也是一样,你 3 个月就写不下去了,就是被某一环卡住了,要么是文笔不行,要么是没东西写了。此时我们就要去突破,去观察去学习,去思考新的观点。也许是你性格问题,做事情没有耐心,你就要去修炼自己的耐心。总之你缺哪一环就要去学习突破哪一环,你突破不了,你就到头了。
等你写了十年了,突破了很多次瓶颈,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准。但要想写出大师的水平,你得对社会和人生有深刻的理解,独特的洞见。那些名著,比拼的已经不是文笔,文笔只是基本要求,比拼的是思想,架构,对人性和社会的理解。那种深沉浑厚的思想底蕴,穿透人心的冷峻笔锋,没有几十年的功力下不来。
你写 3 个月遇到困难就放弃了,这只是你遇到的第一个瓶颈。通往大师的路上,几十年会遇到无数个瓶颈,每一个都要去突破,每突破一个都需要多年的时间。
没有人天生就是大师,即使有极高的天赋,也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去学习,修炼,直至你的功力抵达化境。
在某一领域有极高造诣的人,绝对不会只限于专业领域的知识,而是具有对世界的深度思考,对自我的不断追求,永不放弃,终生学习的品质。到了高处,智慧都是相通的。一个专业造诣很深的人,一定具有非凡的智慧,要不然他走不到那一步。而一个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哪怕他知识渊博,也只是皮毛,领略不到高处的风景,智慧不在一个等级。
有些事情具有复利效果,时间越长威力越大。而有些事情不具备复利效果,你干的再久也没用。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看要不要动脑子,要不要持续学习突破。比如看书,写作,都是要动脑子的事情。投资,也要不断学习,不断修炼自己。这些事情一开始都没什么效果,但是越到后面威力越大。
而有些事情,比如搬砖,比如工厂流水线某个岗位,你去那里马上就学会了,见效很快。但是你干一辈子也还是那个样子,因为一个新手过来马上也可以学会,马上就取代你了,你没有任何价值。这种工作一般不用动脑子,也不用思考学习,因为马上就能学会,然后只要不断重复简单的操作即可。其实大部分工作都是属于这种工作,因为大部分人不会改变自己,没有不断学习成长的能力。
而且这种工作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等特点。比那些骗子项目更厉害,把你一生都骗进去了,而且收益还非常小。我们对这种工作不感兴趣,对这种项目也不敢兴趣。我们喜欢那种有复利效果,有积累性的事业。但是这种事业见效特别慢,往往 5 年才开始有点起色,风险还特别高,你坚持 10 年还不一定成功。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因果是对等的,想要得到美好的结果,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并努力把成功率做到最高。
如何把成功率做到最高呢?首先我们要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擅长的地方。选择这种方向,你才能事半功倍。再一个我们要坚持事物的本质,我们投资坚持最本质的投资逻辑,不为任何表面波动所影响。我们写作坚持把文章写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从来不搞任何花里胡巧的东西。
面对人生,我们坚信健康和智慧是自己唯一拥有的东西,所以把时间花在这两点上面。我们把事物极简化,简化到最本质,然后一辈子朝本质不断前进。有了这些,我不相信自己会失败。
这些想法是我在十多年的坚持中悟出来的理念,我一开始也没有这些想法,是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感触到,然后经过无数次思考,思考自己过去的失败经历,现状,以及对自己未来一生长远的规划,摒弃一切感性的因素,用最理性客观的态度不断思考得出来的理念。然后不断修炼自己,让自己往这些理念上不断靠近,因为人的天性往往和本质的理念是相反的。
写文章的价值不止在文字本身,而是一种对自己思路的梳理,你有一个观点,在用文字表达的过程中,你对这个观点会有更清晰的认知,写文章也是一种深度的思考。我写文章已经第七年了,十年很快就会过去。
如今对我来说,坚持一个事情十年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在不断的修炼中,我的行动和思维已经无限接近,长期做一个事情就好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的平常。
只是我们做的事情不像搬砖那样,只要重复操作即可。我们需要持续进步,需要深入思考,需要终生学习。有个这个,你的前途有多美好?我无法想象!
来源:公众号「梁孝永康」
转载文章发表的所有信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详见《文章免责声明》。
做一件事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但又是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现实。 年纪上去了,才发现自己缺少了某样东西,想去学,又觉得太慢了,现在才开始学,学完都没用了,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在学与不学中反复横跳,最终消磨了时间! 一起放下起点思维,从现在开始吧,诸君!
在某一领域有极高造诣的人,绝对不会只限于专业领域的知识,而是具有对世界的深度思考,对自我的不断追求,永不放弃,终生学习的品质。到了高处,智慧都是相通的。
去做不那么忙的事情,但是一些事情是必须要坚持做下去的,怎么坚持呢?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哪些事情需要不断的思考反思呢?哪些有复利效应的事情,去做自己够的的着的事情,“胸无大志”,这些事情就像非共识正确一样,是成功的利器,是拉开差异的法宝。坚持去做需要动脑筋的身边的事情。长期主义万岁!
做长期有价值的时候最难的就在于动力,人类生物学上的多巴胺构造就决定了天然喜新厌旧,做重复的事情很快机会失去刺激,感到无聊,而多巴胺又是控制驱动力最重要的激素,所以自然坚持不下来 我认为对于初学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给自己一点奖励,比如坚持一个月写作,就奖励自己去吃一顿好吃的,通过人为设置奖励,哄骗自己坚持下去
终生学习,深入思考,坚持创新,质量互变
对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我今年22岁,在20岁决定不干本专业的工作,跳到完全不相干的行业(我很喜欢的,并且觉得自己比较擅长)。之后尝试自己学习,并且去找工作,结果不顺人意。然后花了一笔钱(对我来说算挺多钱,感谢家里的支持)去北京学习。到现在为止出社会工作不到一年,但是换了三分工作了,原因就是我觉得不是我想做的,我想做的不是无脑,重复性,低俗的内容。我想做有创造性的,可以引发人类情感共鸣的有内涵的工作。但是可能是我的能力还是不够,也可能是我所在的地区这个行业发展不行。 目前我一直在不断提升自己,并且明年打算换个城市试一试。我始终相信机遇是在变换中产生的。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和作者一样,可以坚持本心,一直持续进步,终身学习。
长期主义,做有复利的事情
如果谈到坚持,那一般说明这件事情是不快乐的。 长期进行下去,是真正从这里面获得了什么,让你心甘情愿去持续做,顺手就做。 我最近也觉得很多事情根本用不到坚持这个词,很多都是顺手就做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没有什么阻碍。
健康和智慧是自己唯一拥有的东西,把时间花在这两点上面
在某一领域有极高造诣的人,绝对不会只限于专业领域的知识,而是具有对世界的深度思考,对自我的不断追求,永不放弃,终生学习的品质。到了高处,智慧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