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上半年回顾

  • 2021年5月26日
  • 10079
  • 17

原文发表于 2019 年 07 月 10 日。

一、上半年回顾

去年的总结中,我写过这样一句话:「据我十几年的观察,波动率极高的A股在全球涨跌排行榜上不是名列前茅,就是排在队尾。2019 会不会力压群雄?咱们拭目以待。」果然,2019 年A股即使在大幅调整后,涨幅依然领先其它市场。

2019 年上半年,长赢指数投资 150 份计划净值增长 15.36%,S 计划净值增长 16.71%,与中证500涨幅相近,跑输沪深300指数。

上半年,无论是 150 份计划还是 S 计划,净值都先于沪深300中证500创出了历史新高。之所以没有跑赢指数却率先创出历史新高的原因,在于下跌的时候跌幅小。去年沪深300下跌 25%,中证500下跌 33%,而150 份计划下跌 12%。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就可以知道,下跌 25% 需要上涨 33% 回本;下跌 33% 需要上涨 49% 回本,而下跌 12% 则只需要上涨 14% 即可回本。

想要下跌的时候跌幅小,上涨的时候又涨幅大,这个要求难度很大。我本人做金融投资,更喜欢下跌的时候控制跌幅,上涨的时候尽量跟上。这也非常简单,如果你某一年资产损失 20%,第二年增加 40%,第三年又损失 20%,第四年又增加 40%,这时候你的复合年收益率其实只有 5 个多点,而非你想象的 10% 以上。

但我们尽量做到跌幅小一些,涨幅大一些。所以去年底行情启动前我们大量买入,积累了不少低位筹码。同时,我们拒绝高位追涨——在上半年行情启动后,我们不仅没有再买入A股指数,甚至逢高减仓,卖掉了 500 的部分波段仓位。这样,我们在 3 月之后的大幅下跌中没有遭受更大的损失。

在上半年,我们的第三轮指数投资计划基本已经布局完毕。包括A股、港股、欧股、国内债券、海外债券、黄金、原油的一个完整组合已经构建完成。

未来除了美股以及房地产的 REITS,已经不会再有增加大类的余地。之后,我们就会在各个大类之间进行再平衡、再布局。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平衡组合,注定无法在其中某个大类资产大幅上涨的时候完全跟上涨幅。但我们追求的是资产不断增加,净值不断稳步新高,这点还需要跟投的朋友理解。

布局完成的同时,我们做到了所有大类全部盈利。考虑到这是上证指数 4000 多点之上买下来的成绩,在目前的 3000 点不到,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细分的 31 个品种中,只有 5 个处于浮亏状态。

虽然上半年没有增持A股,但计划增持了黄金、原油、德国 DAX。黄金与 DAX 表现较好,原油表现一般。未来也会增加原油的细分投资品种,争取有更好的表现。

总体来讲,上半年在操作方面没有太多遗憾。有人可能认为在高位减持的不够,但其实这又是回头看的事后诸葛。在那个位置,别说减持,绝大多数人还在不停的买入,不停的加仓。我们能够半年不买甚至卖出,已经是我们这种投资方式的极限。

上半年遗憾的地方在于持仓品种。我们有些持仓较少的品种涨幅不小,有些持仓较多的品种涨幅一般。这个问题我也在不断的反思,争取在策略以及体系层面进行有效改进,进一步优化投资架构。当然,证券市场从来都是风水轮流转,也就是所谓的「风格转换」在不断发生。过去不好的,未来也许就会大放光芒。这个现象在过去全球的资本市场已经发生过无数次,在未来相信也依然会继续发生。

二、未来展望

股市想要走出真正的大牛市,有三点必要条件:

第一,经过熊市洗礼,估值被压制到极低。

第二,货币政策宽松,流动性充裕。

第三,宏观经济向好,大部分行业开始复苏。

去年底之所以非常看好A股,并将之定义为钻石坑,是因为上述的前两个条件已经具备。所以,上半年出现报复性的大幅反弹也在意料之中。这样的大涨,一方面来源于估值修复,一方面是流动性增加。

然而行情想要进一步演进,就要观察宏观经济何时真的有起色。当然很多做个股的人讲不用看宏观,他们也未必是错,但我们是投资指数的。想要出现指数级别的牛市,就必须观察宏观。不过这里要注意,不能等经济底部出现再来投资股市,因为股市是先行指标,就如去年底经济并未出现起色,但真正的钻石坑已经出现。

底部出现不可以等宏观向好,但行情想要延续就必须见到经济走好。在这个逻辑指引下,各位应该放弃所谓「速胜」的观点,不要妄想每年翻番的超级大牛马上就会出现。在这个位置,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多积累一些便宜筹码,耐心等待经济周期回暖行情继续,是非常理智的做法。

想法

发布想法
  • 逆水行舟

    第一年:1*(1-20%)=0.8; 第二年:0.8*(1+40%)=1.12; 第三年:1.12*(1-20%)=0.896; 第四年:0.896*(1+40%)=1.2544; VS 第一年:1*(1+10%)=1.1; 第二年:1.1*(1+10%)=1.21; 第三年:1.21*(1+10%)=1.331; 第四年:1.331*(1+10%)=1.4641; 很多人看不上年化10%的收益,却低估了大幅回撤所带来的损害,也低估了稳定复利所产生的威力。

    2021年5月26日
    130
  • 半夏

    股市想要走出真正的大牛市,有三点必要条件: 第一,经过熊市洗礼,估值被压制到极低。 第二,货币政策宽松,流动性充裕。 第三,宏观经济向好,大部分行业开始复苏。

    2021年5月28日
    18
  • 从容理财

    熊市少亏,牛市跟上。低位积累筹码,高位不追涨。所以说长赢计划从2018年的大量买入后,在2019年下半年至今,买的很少操作很少,为什么?大部分仓位已经基本到位,就等着资产加零啦,没有好的品种好的价格就不动如山,这也是益达成功优点之——耐心等待。回过头来看,益达发车的每个品种几乎都是在这个品种的底部区域,神奇不神奇?所以,如果你喜欢并有能力做网格,完全可以以此为据设计网格交易计划。 在证券市场守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风水轮流转嘛。熊市是牛市的昨天,苦尽甘来,当然啦,在我们中国,一轮牛市最终还需要政策的配合,而最主要的是实体公司业绩的增长,这是根本。 巴菲特和索罗斯走的是不同的投资路线,都能赚大钱,巴菲特信奉低价买入长期持有、价值投资,索罗斯胜在对人性的把握。 成功的方法有很多,条条道路通罗马。无论价值还是趋势投资,这些都是投资手段,目的只有一个——赚钱,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生活的更好,为了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丰收。

    2021年5月27日
    18
  • Horacehxw

    这个总结里面的仓位配置,和之前讲的资产配置策略在一起看,可以学到一点艺术的成分。比如说总预计仓位肯定大于 100% 了,(之前说的每个品种预计仓位不低于 5%);还有 A 股在钻石坑中超配了(之前说的不能超过 10%)。说明资产配置不是死的,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配置🤔

    2021年5月29日
    8
  • 无限之旅

    慢就是快,过山车式的投资收益除了给你刺激不会给你资产增值带来好处,反而容易被震下车。

    2021年5月30日
    6
  • 曹州轩

    下跌的时候控制跌幅,上涨的时候尽量跟上。 低估买入,等待高估时刻,收益率稳定在10%就是非常棒了!

    2021年6月27日
    5
  • 同路人_包包1126

    上涨时不追涨,下跌时果断加仓才能有效控制回撤

    2021年6月3日
    3
  • Snail

    我记得E大投资理念里有篇讲到过,要看微观。今天我比较罕见的看到E大提到看宏观。 又留下一个自己要去摸索的问题,具体在哪些节点需要结合宏观,那些节点需要更注重微观。E大这篇已经提到一点,当然股市想要走出真正的大牛市,有三点必要条件: 其中第三点,宏观经济向好,大部分行业开始复苏。

    2021年6月18日
    2
  • T涛

    合理预期,控制回撤,跟上涨幅,活的久。

    2022年1月21日
    1
  • 丁丁的1977

    现在算什么时期呢?

    2025年2月19日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