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欢迎大家周五晚上做客知行小酒馆。
我们关注投资理财,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期待成为你投资路上的好伙伴。
最近有段时间没有推送文字版小酒馆啦,你是否想念了?今天请继续一起认识有知有行同路人吧。
今天小酒馆邀请了一位优秀的《投资第一课》学习委员,晓明同学。在最后一讲的「结业大礼包」里,我们推荐了 晓明、潇潇、米老师 3 人的笔记,着实令人惊艳。后来我们得知晓明和潇潇是一对即将结婚的男女朋友,觉得有必要替大家挖一挖这个瓜。
晓明(左)和潇潇(右)的笔记
想必你也在寻找或期待一位 投资观契合、又能一起进步的伴侣。请看看晓明的故事,说不定能从中收获一些经验。
嘉宾:晓明
采访:佳弟
编辑:佳弟
Q:晓明你从事什么工作?
A:去年 9 月份我换了工作,来到医疗行业。一个原因是个人方向与公司战略有点偏差,寻求一些其他可能性。
我想除了团队、公司要跟自己匹配之外,还想要找一个生命力更久的行业(毕竟我也不小了),然后想在这一行里扎根,深入钻研。
这个行业一定不能是刚火起来的,说不定过几年就会裁员(比如在线教育)。那么这个行业一定是能够长期发展的,并且我在当前时间点加入,能够带来价值的提升。
最近一两年,国家在促进医改,给很多药企带来了生存的压力。因为以前这些药企活得太舒服了,对企业数字化的关注比较低。因此我觉得当前帮助药企做好数字化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盈利压力。
这次换工作既换了行业也换了岗位,变化还挺大的,前期我适应了很长时间。
重庆森林 | 拍摄者 晓明
Q:听得出你对研究商业感兴趣,为什么?
A:可能是天生的吧。我并非出自于一个经商家庭,为什么对商业感兴趣呢?我也不知道。可当我拿到一本讲商业、创业的书的时候,我就是很感兴趣,而有的人就是不感兴趣。
我看的东西比较杂,好奇心驱使着我去了解不同领域,这也是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素养吧。我看商业、企业管理 、心理学会比较多,现阶段主要看的书籍是可转债、数据分析的书和管理相关的书。
大学的时候,比如看了吴晓波的《大败局》,了解到很多精彩的商业故事;后来在图书馆看了很多和证券、投资有关的书,比如日本的「蜡烛图」、《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但这些书都没有构成自己的投资体系。学校里也没有人讨论投资,是比较孤独的,就只是看看书,感兴趣罢了。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我在瑞幸咖啡这只股票身上赚了好几倍,这源于我对于数字化行业的认知和对瑞幸门店真实情况的观察。用商业的思维做投资,找到能力圈内的企业,在下注的时候会更加有底气(买的时候很多人还在看空瑞幸)。
Q:那你是怎么接触投资的?
A:我的证券账户开得很早,高中时候就有了,然后就一直没动用过。真正的投资是在 2015 年研究生入学以后,学校给了 12000 元奖学金。我读过一些书,于是就开始了投资,到下半年出来的时候只剩下 4600 多块了。经过这一次惨痛教训后,我在上学期间便没有再碰过投资,直到 2019 年才再次启动。
2019 年那会儿我的想法已经变了。我认为投资可以让我们在主业之外继续赚钱,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是一个人必须要掌握的能力。
当时我爸打算给我买房。我爸是一个对钱的看法很保守的人,我没法跟他们聊投资。比如他不能接受欠别人钱,买房一定得是全款。但我觉得,找银行贷款是银行求之不得的事情,我为什么要有愧疚感?不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去「要钱」吗?于是我跟我爸商量:
「咱们用首付买房,贷款我来还,剩下的钱给我保管,如果我有创业之类的需求再向你借。」
就这样,我有了一笔比较大额的投资本金。这笔钱长期投资的收益只要比贷款利息高,就能钱生钱,我相信这是大概率的事情。
这笔钱还是挺多的,至于要怎么配置它们,我还需要继续找文章学习。
然后我刚好看到了 毛远老师 的文章,感觉这个人「不太一样」:他没有推销任何东西,没有产品,也不用开户,而是在分享一些我认可的、正确的理念,我觉得这个人是有点情怀的。
然后我就联系上毛老师。很巧的是,我们是校友,他大我十届。于是我更加信任毛老师了,便向他请教一些资产配置的问题。
那天比较感动的是,毛老师请我吃饭,我们聊了两个小时。我竟和一个不太认识的人聊了家庭和个人的情况、未来的打算等等很私密的事情。最后毛老师给了我一套方案,但丝毫没有提过收费的事。
Q:你怎么认识有知有行的?
A:我跟毛老师见面的时候,他就向我介绍了孟岩。孟岩文字里传达出来的信息和感情很触动我,大概同频的人是有心灵感应的。
比如,我冥想有 2 年时间了,会不断调整自己,觉得控制自己会是一个挺厉害的事情,根源还是好奇心。我发现孟岩也喜欢冥想,对他的信任就很加分。
后来我把孟岩的文章都翻看了一遍,发现毛老师和孟岩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的:都很有情怀,会从长期主义的视角去判断要不要做一件事,并专心致志地把事情给做下来。
我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交谈、阅读的时候能否产生共振。我的价值观里是认可孟岩和有知有行的这一套东西的,这就够了。
后来《投资第一课》出来了,它让我开始建立了模糊的投资体系,有一种瞬间被打通经脉的感觉。
另外,我发现在有知有行竟然能找到一群有着相近的价值观的同路人。大家热爱学习和生活,热爱一起交流,每天还能收获到高质量的信息,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加上我本身是一个喜欢分享好东西的人,有一定的表达欲(向外表达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交换和大家到很多,也有幸和毛老师一起直播,成了有知有行认可的课代表。
晓明(左)和毛远(右)在有知有行一起直播
当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有知有行的建设中,我就愈发被同路人的温暖给打动了,还获得了知识的增长和一份成就感。
Q:你如何评价投资第一课?
A:我把《投资第一课》的每篇文章都深度阅读了两三遍。我认为对学习投资来说,掌握最基本的投资主干知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之前会看 K 线,研究黄金、美股、港股、打新等不同品种的信息。比如说 E 大发车买了一份德国DAX,我就会沿着 DAX 去研究它是什么?有什么价值?收益率如何?这是一种非常线性的、孤立的学习方式,学起来也会很慢。
而投资第一课是有体系的,它先讲心法,再讲干法,就像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管理模式。
比如它先讲波动是怎么产生的,再讲如何降低波动;先讲钱是从哪儿来的,再讲资产配置能够带来多少收益……前后是呼应的,学完的时候感觉特别酣畅淋漓。
我把笔记分享到朋友圈以后,带动了一些人报名这门课。但很多人问我「用的是什么软件?」、「如何使用 XMind?」,但很少有人就内容的细节来跟我交流,比如为什么这里有条线,那里有个阴影块。
我是第一次这么系统地记录笔记,因为我觉得这是长期有益的事。我其实现在有点后悔把笔记做的好看了,因为别人很少在意内容了,几乎被花哨的样式吸引了。
Q:为什么要带上女朋友学投资?
A:我跟女朋友的三观蛮契合的,基本上我喜欢的的人她也很欣赏。比如我把毛老师、E 大、孟岩的文章转给她看,看完了她也很喜欢。上次我去有知有行直播,她跟朝珺在外面聊天,回来跟我说朝珺也很好。
我们平时就挺同频的,会一起学习新的东西。所以我想带上她一起学习投资第一课,刚好她以前也没有投资过。
我首先会跟她解释「投资对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我说:「第一,投资可以利用现有的资金带来一些盈利,让生活变得更好;第二,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认知和人性上的困难,也能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一开始她没来得及报上第一期班级,所以我每天把文章分享给她看。
我学到第 2 讲的时候开始做笔记,发到群里大家觉得很好;我又把笔记做成图片,结果呼声很高,我被大家「架」起来了,于是后续坚持把每一讲的笔记卡片都做了。
从第 5 讲开始,女朋友跟我说有些记不住了,我就推荐她做笔记:「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把投资第一课的内容再输出一遍,学得会更好。」于是她从第 5 讲开始记手账。
她平时喜欢做手帐,记笔记对她来说不是难事。但学到第 12 讲的时候,来到了「实操篇」,她就有点学不动了,我还是劝她坚持了下来。
所以后来投资第一课完结的时候,有知有行想请她公开全部笔记。她感觉很崩溃,因为前 4 讲的笔记她都没有做(她是用手帐记的笔记,难度和耗时比我的要大),于是她找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把笔记补起来了。
当我们坚持做完全部的笔记,再回过头去看,觉得自己的收获特别大。尽管她没有开始实操,经验还差一些,但日常沟通中她能听得懂我在说什么,知道我在做什么。然后我还推荐她看了《工薪族的财务自由之路》,她对学习投资还是挺感兴趣的。
Q:那你会带其他朋友或亲戚学投资吗?
A:我会带朋友的。我觉得除了工作以外,掌握理财的技能是每个人都很必要的,能够让未来的生活变得更好。
我是那种发现了好东西就会向朋友们极力推荐的人。有时侯,我觉得一本书很好,向朋友安利,结果发现他没有买,我就会买了这本书直接送给他。我是真的觉得对朋友有帮助,经常干这种事。
我真心希望朋友能够有理财的意识,这对他会很好。但尴尬的点在于,所有资产不能保证在买了以后是赚的。看着别人的资产跌了,比我自己跌了时候的压力要大十倍、百倍。
所以我在推荐别人投资这件事情上,变得很谨慎。我不再主动向朋友推荐,但有人来问我,我会很乐意回答。我觉得,想要投资的人应该是理性的,能够自己承担责任的。
好的动机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我接受这个事实。
但我还在送别人书,或者是毛老师的星球。当我想真诚地向别人推荐东西的时候,只在口头上说说,我觉得是不够的,我会多做一点事情。
有个朋友想做投资,但我了解他的性格比较浮躁,他来找我做资产配置,我说我做不了,于是介绍给毛老师。我用自己在星球里的积分为代价,给他兑换了一次咨询资产配置机会,我会把最好的东西以最大的力度去塞到他的怀里,如果这都帮不了,那我也没办法了。
云南雨崩 | 拍摄者 晓明
Q:可以讲讲你的幸福相处之道吗?
A:找对象这件事,我看的是比较清晰的。一般大家会关注家庭情况、受教育程度、长相、身材。对我来说,能够结婚长期共处的人,在认知上要匹配,有共同的话题,否则两个人在一起不容易长久。所以我还蛮庆幸的。
5 月 20 日 是我女朋友的生日,今年她罕见地提出了自己的生日礼物,是 20 本书,我和她各列出 10 本书,买来了一起看。这也是保证彼此同频的一个方式,一起努力去了解对方。
我现在和女朋友都居住在北京但不同区,打算 3 年内和女朋友结婚,2 年内再买婚房。
钱的方面,我们目前各管各的,我给她提供了一些资产配置和基金定投的意见。未来她应该会继续交给我来管,她对管钱的兴趣不大。她很喜欢也大,很喜欢研究怎么省钱。其实女朋友的资历比我深,她是对外经贸毕业的,还有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Q:你对有知有行的期待是什么?
A:现在有行没有上线,我反而觉得是一件好事。这给了团队一些时间来打磨投资体系和内容,以迎接将来更多的用户。中国不缺少交易基金的平台,但是怎么去关注投资者真正的问题、他们的成长、 不断的迭代和自我精进的过程,这样的关怀是很稀缺的。等到有了交易,这部分的感情可能会被很多人直接忽略掉。我觉得内容是交易之外的附加功能,希望这里能做成社区,让同路人们可以一起交流生活。
希望有行上线以后,有知有行还能像现在这样,和用户不断连接,做好陪伴,做得更好。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文章转载声明》。
幸运的是一路都能遇到有缘人,继续有知有行。
作为两名优秀的朋友都在的社群组织者,来合影留念~ 想要一个优秀的伴侣/工作/投资,最好的方法是:努力让自己配得上 ta。
看完这个采访文字真的太舒服了,同路人们的一切都非常美好:晓明和他深爱的女友,无私分享的前辈毛老师,还有温暖有爱的有知有行团队~😘 未来可期!☀️
本科同班同寝室兄弟来支持一下,感谢晓明推荐 ,我才认识毛老师,逐渐再了解孟岩和e大
今晚八点,狗粮时间。祝福晓明,祝福有知有行~
好巧,和晓明的女朋友同一天生日🎂 之前林阳和女朋友一起学投资第一课被甜了一次,这篇又有被甜到~🍬 最同感的是这段:“当我想真诚地向别人推荐东西的时候,只在口头上说说,我觉得是不够的,我会多做一点事情。” 我也会买了书、买了课(不限于投资),送到朋友手上。我还会给朋友看我的实时账户,怎么买、为什么买、怎么卖、为什么卖、哪里我不确定、哪里我很确定,毫无保留。这样在为朋友配置资产时,也会得到全心全意的信任。 等有行上线了,推荐起来会更方便些。而现在,我很喜欢有知有行说的“有知我们也想做得更好”。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325天 2021.06.11
支持优秀的晓明!
从最开始学习投资第一课时被晓明的笔记惊艳到,到后来和晓明一起成为有知有行课代表,再到后来轮流与毛老师一起直播… 因为投资,我的世界线开始与更多优秀的人有了重叠共振,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一起愉快经历繁华与平淡,如此人生,夫复何求
本科学渣校友前来打卡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