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欢迎来到知行小酒馆。我们关注投资,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
这篇采访是我们「100 个同路人计划」的第五篇。
「100 个同路人计划」是知行小酒馆策划的全新子栏目,旨在鼓励读者们一起实践有知且有行的生活方式。我们计划记录下 100 个有知有行用户的真实故事,探索生活与投资的 100 种可能组合。希望这些故事能陪伴你度过一个个愉快的周五。
今天来小酒馆做客的嘉宾是本酒馆开业以来请到的最年长的同路人——「快乐姥姥」。以「快乐姥姥」为网名活跃在有知有行微信群的梁阿姨,生于 1954 年,山西人。退休之前,梁阿姨是山西农业大学的职工,从事畜牧养殖方面的工作。退休之后,她和老伴搬去了南京,目前在帮女儿照顾两个外孙。
梁阿姨 2018 年春天才接触到投资方面的知识,2018 年 10 月就下定决心挑战自己,在六十四岁这一年开启投资之旅。于是,她一口气给一家顾问机构交了 2 万元服务费,正式开始行动。
「快乐姥姥」为什么要投资?是什么让她下定决心一口气拿出 2 万块学习投资的?家人没有阻拦吗?她对投资的认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刻苦学习又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同路人的故事。
注:嘉宾的投资故事仅作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嘉宾 / 快乐姥姥
采访 / 一知羊
编辑 / 一知羊
Q:在学习投资之前,您对「投资」是什么态度?
A:关于炒股和基金,我听说同事说起过被套住的经历,所以,我从那时就建立起了一个认知:远离炒股。快退休的时候,学校有一个老师说:等你退休了,我带你炒股。当时,我心里想我才不炒股呢。
Q:那时候的您都怎么理财?
A:其实很多年前,我就想给外孙存一笔教育金,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对投资最早的尝试就是买保险。我把我的需求跟保险经纪人说,她给我推荐了一些产品。买每一份保险花不了多少钱,保单累积了好多张,但是我也不知道自己具体买了些什么。(很多)保险都是在生命结束之后才能用这个钱。我不喜欢这种方式,我希望在活着的时候就能用这个钱。
Q:定期存款、银行推荐的理财、股票,尝试过吗?
A:银行理财产品我没有买过,但是我和老伴儿会存定期,我爱存三年、五年期的,老伴儿爱存一年期的,后来,我发现年化收益率都达不到百分之二了,10000 块钱存进去,每一年才 190 块的利息。另外,我买过支付宝里的养老金,七日年化 3%~4%的样子,稍微比银行高一点。我一两年的时间,总共才赚 3000 多。
当时,确实就不懂这个投资。不然就不会买那么多保险了。
Q:是什么契机让您对「投资」产生了兴趣?
A:搬到南京来之后,因为我眼睛不好,看书会比较吃力,所以听书比较多。我听了很多知识付费网站上和投资相关的课。最先,我接触到了简七的《家庭理财的 30 个锦囊》,那时候还得打卡学习,我当时弄不明白怎么打卡,而且我每天都特别忙,要照顾两个外孙还要做饭做家务什么的。所以,并没有学得很认真。后来,我还陆续听过张潇雨的《个人投资课》、贾宁的《财务思维课》、陆蓉的《行为金融学》等等。通过听书,我明白了「投资」大概是怎么回事。
Q: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A:我眼睛不太好,所以一般都是边听边学,得学好多遍。简七那门课我就学了好多遍。系统地跟上学了一遍,每天打卡。把每一节课的内容写下来,这个又学了一次。剩下的就是,在干活的时候,经常听这门课。听到后面,我外孙都会说:姥姥,你怎么又在听这个?
Q:是什么让您下定决心花 2 万块学习投资的?
A:课程听了不少,但是总感觉自己还不是很上路,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怎么操作。虽然 2018 年春天的时候就通过简七知道了且慢,但我那时候不知道怎么用,也就搁置了。2018 年年底的时候,我心里想挑战自己,所以给一个理财机构先交了一笔钱买了年度会员服务,除了根据我的情况制定投资配比以外,还有人会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操作软件,而且我也不用自己去挑选,跟投就是了。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开始了第一次投资。2018 年年底到 2019 年的市场行情挺好的,账面上的资金增长给了我一些信心。
后来买他们 2 万的终身会员服务时,我其实犹豫过,毕竟我的投资目标不是要赚多少钱,起码不要赔钱吧。我问了那个机构的小姑娘:「我这个学费能不能赚回来?要多少长时间才能赚回来?」小姑娘也没有正面回答,但是这种问题现在想起来谁也不好答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使这个机构不在了,我买的基金还在,拿上身份证就可以去赎回。
Q:能大概介绍一下您的投资经历吗?
A:我从 2018 年年底开始投资,一开始只是每个月定投 4000 块。后来,2019 年的 8、9 月份,我追加了一笔比较大的资金,这一部分是给两个外孙存的教育金,建底仓大概花了二十万,之后再慢慢补仓定投。
Q:从开始学习到投资实践,您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实践之前,犹豫过吗?
A:我首先树立起了一个基本认知:指数基金是适合长期投资的一项工具。
它和 P2P 这样的产品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P2P 掠夺的对象就包括我这种年纪的老年人,我有一次走在街上,有年轻人来给我推销。我就问他:这个钱你会借给第三者吗?他们只会说自己是拿去开公司。问他们:失败了的话,这钱不就拿不出来了吗?他们只会说有担保。
但是,公司经营我是了解的,它会受到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影响,比如,经济环境、现金,等等,风险非常高。在大学里工作的时候,我是做畜牧方面的工作的,养鸡、鸭、牛这些。
在工作之外,我试过创业,那次几乎没赚钱。养殖业的前期投入特别大,以养鸡为例,如果遇上禽流感,一天就得没两三百只,然而,已经投入到这些鸡身上的钱是拿不回来的了,当时心里肯定特别难受。
而我对指数基金的了解,像孟岩说的,你买它相当于 坐上中国经济的大船。很多我听的课里都提到过类似的观点。所以,我坚信只要国家发展,投资就会有回报。要是谁也不去买、谁也不去卖,企业还怎么融资?融不到资金,他怎么办?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但我说不上来。
总之,拿着一点一滴攒下来的一笔钱去投资,我要追求一定回报也并不可耻吧。辛辛苦苦挣的钱借给你企业用,你给我一些回报,也相当于让我分享你企业的盈利分红吧。
Q:当您真的准备把钱拿去投资了,有和家人商量吗?
首先,我就跟我老伴儿说,老伴儿表示支持我!我当时就跟他说,我就需要留这么一笔钱,因为这个通货膨胀的现象存在好多年了,钱越来越不值钱,本来我也想找到一个方式把这笔钱长期保存起来又能达到抗通胀的效果,但一直没找到。
现在我意识到了指数基金可以实现我的这个想法,而且我看到了有的人投资了几十年都依然在,我就觉得这是一件可以长期延续的事情。如果我开始投资基金的话,不说发什么大财,起码是能抗通胀,不至于贬值太多嘛。事实上,如果你搞好了,除了不贬值,你还可以有一些收益。我老伴就支持我去尝试。
我有时候在想,幸好来南京之后通过听书了解到这些知识。不过,要是再早几年就好了,我觉得(和投资)相遇太晚了。
Q:除了老伴儿支持您,家里的晚辈是什么态度呢?会觉得您是被骗了吗?
A:除了老伴儿支持我之外,晚辈们都不管我。我女婿从很早就开始买股票,他会担心我承受不了下跌的心理压力。虽然他们在搞投资,也知道我手上多少有两个钱,但是都不跟我讨论这些话题的。
有一次,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长江电力」是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心想人不可能不用电吧,所以就想和女婿讨论。但是,可能因为我总是问他,他又总是不太愿意跟我说这方面的事,我女婿就给我写了一段不短的文字,包括他的投资纪律和记录,等等,他就不断告诉我要慢慢变富。可能他担心,亏钱了我会怨他。可是,基金的下跌是暂时的,经过一定的时间会回归的,并不是绝对的亏损。
我觉得,他一直只告诉我要慢慢变富这些道理,不往具体聊,其实是因为他自己没弄太明白投资这件事,特别是基金。还有一点,我觉得他们不了解我,不然他们应该帮助我,帮我一起看看怎么搞好投资。
另外,我推荐过弟弟和弟媳尝试投资,我弟媳妇比我小 30 多岁,是教师。但是她说没时间弄的。其实,他们就是不认可这个东西。因为我知道他们做过燕麦生意,当时还让我也去买。那个模式就是你自己既是顾客,也让你去找其他的人交钱成为会员,免费吃燕麦还可以返钱。我的侄儿参与过闹得很大的「E租宝」,赔了不少钱,也许追回了一些,但应该也不多。
Q:投资过程中,您焦虑过吗?
A:去年三月份,按理说应该是很好的投资时点。但是,当时大家都说这么大的灾难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在思考到底什么时候能走出那样的状态,我和老同学们聊天,他们中有的人会给我各种实在的避险建议,比如,储备什么食物比较好。当时就非常担心。
但听完这些担心之后,我会去找另一些同学聊天,听听不同的看法。聊完之后,我会隐隐觉得国家经济不可能就此停摆,特别像是我们国家。国家的管控措施是有效的,比如,一开始就不让互相走串,我就很能理解,因为在我们畜牧业上对传染病的处理方式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采取隔离的办法,之后就能慢慢得到控制。
虽然我有这个想法而且当时手里也有点活钱能往里投,但因为思想上的波动,我没能那么去做,也就在最开始加过两次仓,中间一直坚持定投而已。
Q:您觉得持续学习和投资的动力是什么?
A: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赚取一些回报。我并不认为赚这个钱不光彩、是不劳而获,而是觉得投资也是支持国家发展的一份力量。
Q:您有什么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吗?
A:我的优势也可以说是我的缺点,我很容易相信别人,但也不是谁都相信。我女婿买股票,他要思考、要动脑子,他就认为我的投资都是听别人说嘛,但我精力不够,对公司的了解不如更有经验的人多,我就更愿意从我信任的人那里获取信息,或者是去跟投。
写书卖课的人可多了,有的人嘴可甜了,一声声叫我姐姐然后推荐我去炒股,我就会跟她说,叫我阿姨就好,我不买股票。但是,我就是很认可像孟岩、E大,虽然我没见过他们而且这一生也不一定能见到,但是看他们的文章、看大家给他们留的评论、看他们回答用户的问题,我就愿意相信。
孟岩的好多理念,比如,「先做好人再做事」,我是赞同的。所以我会一直看他的文章,也会在微信读书上去找他介绍过的书,纸质书也买过,但是眼睛不好,纸质书又那么大一本,读起来还是有点困难。所以,经常在软件上反复听,有些精髓也许理解不了,但也能知道个大概。
Q:您说的这一点,我觉得是很明显的优势呀,完全不是缺点。
A:那要是以后栽了跟头不就是劣势了嘛,哈哈,开个玩笑。反正我现在就是这么个信念,投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储蓄手段。我给侄儿、侄女推荐投资,是因为我觉得他们也挣工资,是有能力投资的。我跟侄女说:女孩儿只要学一点心理学,再学一点投资,这一生就过好了(哈哈)。
即使是农村妇女,也不是说就不能投资了。因为投资不是说你要有多大的资产才能投资?你就每月拿出几百块钱,慢慢地不就攒到了第一桶金了嘛。特别是年轻的同志们,你现在开始慢慢地积蓄,等你到五六十岁了,你也有不小的一笔钱了。
Q:您的外孙看您学习投资这么认真,他们是不是也对投资产生兴趣了?
A:我在学可转债知识的时候,要考试答题什么的,我外孙当时就在旁边听。他们也会听到亲戚的经历,比如,有个亲戚非要等到股票涨到 100 万才止盈,结果涨到 98 万的那一瞬间就开始下跌,好多年过过去了,现在还是 30 万。毕竟他们现在还小,投资不能说是特别感兴趣,但是有这样的意识。小外孙现在上小学三年级,他都会说,我的压岁钱爸爸都给我投资了。大外孙更是知道这个道理了。
Q:您未来打算用投资获得的这部分收益来做些什么?
A:我主要还是把这笔钱当作外孙的教育基金。基本上,我还是主张节俭生活,不会说像有些人一样追求更奢华的生活,所以,我也没有更多的开销。我们还有退休金,生活够用就行了。另外,像电器这一类平时要用的东西,我希望它的品质能好一点、用起来方便一点,这就是我的追求,其他方面,我真的没更多的追求。
搬到南京之后,我租的房子,这个房子不太宽敞。有一次,我买了个小的洗碗机,安装的小姑娘来了之后,一看这屋子又看我在拆包裹就提醒我:「您拆开了就不能退了哦。」我当时就回她:「我就是想用,当然是不退的嘛。」
Q:投资让您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A:以前想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也就想想,考虑考虑能不能做。但是,我现在要是想干什么,就会更有底气地去尝试。
「100 个同路人计划」01:同路人金吒:我和爸爸的投资第一课
「100 个同路人计划」02:同路人 Michael:我 8 岁看第一财经,和社区大妈跑证券公司
「100 个同路人计划」03:同路人晓明:我和女朋友一起学习《投资第一课》
「100 个同路人计划」04:同路人 Ferry:如果我学着满足自己,也许我对投资就没有那么多贪念
「100 个同路人计划」番外篇: 三位同路人的 2020 年投资总结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文章转载声明》。
好温暖的一篇,有知有行真是一个有温度的社区,阿姨的求学精神真是令我汗颜,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姥姥身上显示的淋漓尽致,我很认同姥姥的几个说法,比如投资就是投国运,我们通过股票基金投资给企业,获取收益并不羞耻。 加油,可爱的姥姥!
一直觉得37岁开始学习投资很晚,而且自己学历不高,高中毕业。有些名词看不懂,自己就去百度。看到阿姨这么努力,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女孩学一点心理学,学一点投资就能过好这一生”,我现在就是这样在做的,心理学和投资让我这个全职主妇不再焦虑。我已经给我15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开了账户,我打算用一生来追随有知有行。
📢 如果你有兴趣来小酒馆做客,参与进「100 个同路人计划」,欢迎移步微信公众号「知行陪伴」,在「联系我们」中点开「同路人报名」填写表格。所有信息将妥善存入档案夹~如果宇宙发来信号,我们会适时与您联系。 本招募信息长期有效!
快乐姥姥真厉害👍,我比她小10岁,在我刚退休的时候,女儿刚开始有一点攒钱的想法,那时,她就一点一点摸索学习,并做笔记,让我也和她一起学,我先后读了:(富爸爸,穷爸爸),(小狗钱钱)等,因我在银行退休,家里的钱也就是存定期,或买银行理财产品,女儿为了让我改变投资观念,平常就让我在干家务时,听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我和快乐姥姥一样,喜欢听,这样眼睛还不累,后来女儿找到了且慢,还有有知有形这个投资平台,我就每天都看都听他们写的投资方面的知识,充实大脑,让我不再像听天方夜谭一样,女儿带领我先后跟投了E大的S定投,150计划等,我知道投资不是一下子就能有效果的,要先学习基础知识,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虽说不容易,但我知道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投资理财要慢慢来,不能心急,才能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特别感谢孟岩及其团队成员,是你们的无私付出和耐心的帮助,才使我退休后的生活有滋有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因我相信学习知识不分年龄大小,啥时候都不晚,更何况还有有知有行这么好的平台,加油加油
我一直在有知有行关注快乐姥姥的评论,从一条条留言里,一路默默追随了她以六旬老人入市,依然有好奇心、认真学习,一步步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的感人过程。而在这一篇里,我了解了更多~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 罗曼·罗兰 但只要保有好奇心,80岁依然可以以赤子之心拥抱和探索世界。嗯一直这样相信~ 永远16岁~周末快乐鸭🐣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337天 2021.06.25
我本来以为我33岁才开始认真学习投资已经很晚了,不过看到快乐姥姥60多岁才开始学习,我又坚定了信心了!
看了标题就动力满满 毕竟本人启航时才50岁而已 手动挖鼻
我也来报个名。感谢金吒的鼓励。 我和金吒说,我「投资」的运气一直都蛮好的,虽然买过一些现在看起来很糟糕的品种,但误打误撞提前卖出。 原因是因为平时的运气很糟糕,所以胆小就卖出了。 再到后来,记不清先认识孟岩还是先知道且慢了,「且慢」这个在当下浮躁的时代略显清新脱俗,一眼便爱上了,本以为且慢会教给我为何且慢,但并没有,不过简洁的界面、顾投和“不多的选择”让我在这里驻足到现在。 原以为就这样了,但是孟岩的文字让我「且慢」,那个时候几乎每篇必读,到现在虽然忘记了读了什么,但却是开了我的投资心智,让我一开始走在了「正确的道路」。现在,也因为如此我第一时间下载有知有行,继续跟随孟岩的脚步。 在且慢,认识了“口气贼大”的「ETF拯救世界」,被大口气吸引,被介绍勾引,被顾投劝引。跟投了150计划,关注了E大公号、微博,被开启的心智继续得到了教育和发展。 挺幸运的,一路上有不错的机构、不错的人,有了错误的想法,就有新的文章及时纠正我。
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It's never too late to do something。有点感慨阿姨之前应该是认为靠投资挣钱有点“不劳而获”是不义之财,某些投资确实是零和博弈你赚的就是其他人亏的,但长期价值投资挣的是企业增长的钱,是共赢的钱,是干净阳光的钱。
我也是退休的老太 但我是第一批股民哦 投资基金是从19年开始 炒多年股后发现投资基金更简单 以前炒股靠自己摸索 现在都有主理人带路更好走 花一年时间研究了一下E大的体系 他讲的很容易理解 就按自己情况选择性跟风一些 知道孟岩的有知有行 又跟过来做老粉丝哈 也跟买了几个品种 如今股基二条线 彻底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