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警惕「看起来最好」的金融产品

  • 陈嘉禾 · 2020年10月9日
  • 3902
  • 37

2019 年下半年到 2020 年上半年,一些基金产品因重仓押中半导体行业的风口而取得喜人涨幅,短期涨幅一度超过 100%,受到不少投资者的追捧。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不顾风险,单押一个行业,在市场合适的时候,短期内就能获得极高的业绩。不过,光鲜业绩的背后,不是精致经营的结果,而是扩大风险所带来的短期回报。所以到了 2020 年下半年,这些产品的跌幅同样巨大,许多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哭诉被套牢

实际上,好的投资更像是在慢慢讲故事,没有太多心惊肉跳的情节,甚至不会引发投资者太强烈的情绪。

祝开卷有知。

有知有行 仝仝

01

如果一支货币基金获得了好到难以置信的业绩,那么,它多半做了一些货币基金不应该做的事情。

这句话暗暗地提示了货币基金的风险,也揭露了金融行业的一个真相:当一轮市场周期只走到一半的时候,那些「看起来最好」的金融公司、金融产品,往往不是「真正最好」的产品,而是最胆大的产品。

以货币基金为例,由于具有资金随时可能提取、净值不能亏损的特点,导致其只能规范运营、审慎经营,只能投资于久期(债券的期限)很短、评级很高、流动性很好的资产,而且不能用太多杠杆。

因此,对于一些胆子特别大、特别不顾风险的投资者来说,通过传统的、尽量选择优秀投资标的来提高货币基金收益的方法,来钱太慢了。

它们一般会用到以下4 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包括:

  • 通过某些方式投资更高久期的产品

  • 降低评级的要求

  • 降低流动性的要求

  • 尽量增加杠杆

很显然,这 4 种方法中,没有一个是「货币基金应该做的」。第 1 种和第 3 种方法,可能导致基金的流动性不能满足客户的提取需求;而第 2 种和第 4 种方法,则可能导致客户的本金亏损。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方法往往和金融监管的思维相抵触,只有在一些监管不严格的市场里,那些大胆的货币基金才会在周期的下半场,面临着无法实现承诺的风险。

02

对实体企业而言,如果在经营中不计成本和风险,问题往往很快就会暴露出来。

然而,金融行业却存在天生的「收益今天有,风险以后算」的特点。

因此,如果一轮金融周期包含了上升、下降两个阶段,那么在前半个上升周期中,最胆大的金融公司、金融产品,往往会取得最好的业绩——而不是被最有水平的人取得。但是,这种包含了太多风险的业绩,注定不长久。

举个例子,对于资产管理者来说,在市场一直上涨,逐步进入泡沫阶段时,最有风险意识的管理人,其收益往往会被市场抛在身后。

最典型的例子,就要数沃伦·巴菲特在上世纪末美国科技股大牛市中的表现。当时他因为坚持不买已经贵到天上的科技股,致使业绩落后于市场不少,一度遭到媒体的嘲笑。

反之,在泡沫阶段胆子最大的基金(而不是水平最好的基金),敢于在泡沫中押下最重的注。它们买风头最劲的股票、加最高的杠杆、炒作最热门的消息,凭此获得短期最好的业绩。

当周期进入下半场时,这些缺乏风险意识的基金,业绩大多不怎么样,甚至很糟糕。

在这个循环周期中,基金销售方和投资者们,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销售方为了短期内得到报酬,会把短期业绩最好的基金,大力推销给狂热的投资者——这群人在周期的上半场忘记了风险,只肯买短期「最猛」的产品。投资者在周期下半场亏损的种子,就在这时候埋下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在市场最热的时候,业绩冠军的产品往往在后续几年的表现不尽如意。

03

那些本质上以赚取借贷资金之间的收益率差价为主业的金融公司,也会出现上述基金销售方的操作。

银行靠的是赚取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差价;证券公司可通过股票质押,赚取质押利息和资金成本之间的差价;保险公司则以赚取保单成本和投资回报之间的差价为主。

在金融周期的上半场,最会赚钱的,往往不是最有水平的,而是最忽视贷款风险的银行、最忽视股票质押风险的证券公司、最忽视高收益保单带来的成本压力的保险公司。

这些公司往往在上半场表现异常优秀,但是这种「优秀」不是卓越经营的结果,而是扩大风险所带来的短期「回报」。

再让我们来看前些年惹了无数话题的 P2P 行业,在这个行业的上半场,是那些经营最规范的公司发展得最好吗?

绝对不是。

对于经营最规范的 P2P 公司来说,假设它们对贷款者收取 15% 的贷款利息,然后扣掉 5% 甚至更高的坏账准备,扣掉 2% 的运营成本,保留 1% 的利润率,最后就只能给资金出借人带来 7% 的回报。

但是那些特别胆大的 P2P 公司,根本不考虑什么风险,甚至没有打算归还出借人的钱,硬生生地把一个公司做成了庞氏骗局。

在周期的上半场,这些 P2P 公司看起来无比光鲜。它们的早期产品实现兑付,给资金出借人带来高达 20% 甚至 30% 的回报,公司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皆大欢喜。

同时,这些财大气粗的 P2P 公司也能承担最贵的宣传成本,它们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而规范经营的 P2P 公司,只有可怜的 7% 的利润率,因为没钱做宣传,很快就被人们抛在脑后。但是,当周期的下半场来临时,我们就看到了一地鸡毛。

  • 马硕

    好文! 投资需要刨根问底问「为什么」的能力,这不是可选能力---有了收益能高点,没有也无所谓。这是必备能力---有了收益能稳定,没有就会亏。 业绩和收益率,这些都是现象。任何现象的产生其背后都有原因。这种业绩是怎么来的,那种收益是如何获得的?放着不管可不行。 今天晚上你回到家,你老公/老婆突然把十几万的现金,一沓一沓子的拍在你面前的桌子上,啪啪作响,都是金钱的声音。 你嘴角的笑容才一秒钟,就会问一个问题,“你这钱哪儿来的?”如果你知道ta不是江洋大盗,你肯定会问这个问题。钱固然是好东西,但是你更担心来源,或者说更担心过几天是住在家里,还是牢里。脑子里已经想好探监带什么水果了。 面对金融市场的收益也应该有这种「问一句」的习惯,这收益哪儿来的?不问就一定会出问题,迟早会出问题,必然会有问题。

    3年前
    22
  • 雪狐

    低风险、高收益、高流动性三者是投资的不可能三角,选择了其中两个相当于放弃了剩下的那一个。 所以在选择金融产品进行投资前是要划好安全边际的,同时明晰自己可能获得的合理收益、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以及为此可能需要付出的耐心。 近期典型的反例在股市暴涨的七月份。 很多股民看着股市不断往上涨,不在投资前做任何计划和预期就急着进场扫货,在短期内没有达到自己暴赚的期望,很容易心态就崩了,后续的动作也更易变形。 本来做好投资获取收益是个很愉悦的过程,现在反而成了负担。 选择出手时其实就相当于种下了种子,等种子稳健地长成大树(低风险、高收益),是需要时间和耐心来浇灌的。

    3年前
    23
  • Okay.

    在赚钱时需要保持冷静,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要做好止盈准备 在亏钱时需要保持冷静,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要做好加仓或者止损的准备 无论什么情况,都需要保持冷静,理性的思考 理性看待市场 市场中的聪明人太多,都不愿意去当一个严格遵守原则的傻瓜,在现实生活中一败涂地的人,一进到股市却总以为自己是个股神,实在讽刺 知易行难,做到一次也不代表就能做到第二次,这里面变数太多,有资金量的逐渐增加导致的压力增加,有市场太过吊诡导致的情绪变化等等, 写了这么多我也只是纸上谈兵,我也还在路上,这话亦是写给我自己自省,前行路上幸不孤单,一起前行,一起股市长青

    3年前
    6
  • 哈喽哈

    这就是所谓的“要耐得住寂寞,做时间的朋友”吧

    3年前
    6
  • 养猪场厂长777

    所以我觉得过去三年平均业绩这个指标就非常有误导性。应该看的是一个周期的表现,希望有知有行能够再次引领这个行业缺乏的,对于用户利益而言“正确的事”。

    3年前
    5
  • 佳弟

    事出反常必有妖😒到现在还在纳闷那些 2018 年赚钱的「价值投资」的基金是怎么赚的

    3年前
    1
  • 雪飞狐

    像点融这种喊着绝对不跑路,收益率也不高的平台,现在也是兑付困难。最主要的还是风控能力不行

    3年前
    1
  • 清林风

    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怎么区分长期好短期不佳的产品和就很烂的产品?

    3年前
    1
  • 记忆好

    选择货币基金,就不能与选货币基金的初衷背道而驰

    3年前
    1
  • 拱卒

    投资任何一个标的,不能只看收益率的——起码不能只看短期收益率。风险意识很重要。最好能大概判断,1现在投最惨可能损失多少,2盈利能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3所用时间会多长。如不能判断,说明风险高于你的合适区域,不要投,否则会造成永久性损失。 多说一点,我不认为波动就是风险,我认为不知而行才是风险。

    3年前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