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读书会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输赢都幸福的秘诀

  • 2021年10月13日
  • 4138
  • 31

欢迎来到第 57 周的知行读书会。

国庆时,困在家里等雨停的我读到回南方度假的同事说,早上推开窗就有桂花的香气迎面扑来。心里一阵酸楚,但好在节后天空放晴,北京也迎来了比较像样的秋天。与此同时,有知有行的第二届羽毛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

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十月,我想邀请大家和我们一道动起来、读起来,全副身心地享受运动之美。

因此,我把本月读书会的主题设定为了「生命在于运动」,并且挑了两本好书,一本是由网球教练提摩西·加尔韦(Timothy Gallwey)写的《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一本是李小龙的《生活的艺术家》。在月底的团荐环节,我会和在我司球赛中表现出色的运动强手聊聊,听听他们有什么推荐的好书。

话不多说,我们这就翻开十月的第一本书《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吧。

祝开卷有知。

有知有行 一知羊

这本书为什么值得一读?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请允许我先把你带回过去。

1987 年,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做了一次关于电脑和交互设计发展史的演讲。电脑和交互设计,可以说和运动毫无关系,但他却在演讲过程中,播放了一段网球教学视频,视频中的教练正是《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的作者提摩西·加尔韦。

视频中,在提摩西教练指导下,一位胖胖的中年女士 20 分钟内就学会了基本的网球动作,能够发球和击球了。要知道她不止是从来没有打过网球,而且已经 20 年都没有锻炼过身体了。

「行,这个教练好像很厉害」,也许读到这里时你会想,「但是,这和计算机有什么关系呢?」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在于,提摩西教练的教学方法正是这位计算机科学家获得启发的来源之一。

这位计算机科学家叫艾伦·凯(Alan Kay),他参与研究的「图形用户界面」直接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在图形用户界面中,当我们想删除一个文件,不再需要输入文字命令,而是像在现实世界里一样,直接把文件丢进废纸篓里就可以了。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让他意识到,与其让用户读完说明书才知道如何在电脑上复制一个文件、打开一个 App,不如让他们直接坐在电脑面前就知道该怎么开始,后者显然更有意义,更不用说,凭直觉去探索用法的过程本身就很美妙。

艾伦并不是唯一因提摩西教练的思想而受益的人。这本 1974 年出版的网球教学书不仅畅销至今,而且,应用范围逐渐从网球界拓展到了商界,他的客户名单上不乏我们熟悉的名字,比如,苹果、嘉信理财、劳斯莱斯。

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引起了这么多优秀的品牌和创造者的注意,乃至影响了我们所有人现今的生活?

原理篇

认识内在比赛

提摩西教练认为,每一项比赛都由两部分组成,外在比赛和内在比赛。

所谓的外在比赛,就是要战胜对手,克服障碍,达成外在的目标。市面上的书都着眼于如何赢得外在比赛,对跑位、挥拍、控制手腿给出详细的指导。

而他这本书聚焦于内在比赛。内在比赛,是一场在选手内心进行的比赛,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紧张、缺乏自信、无端自责,这些都会成为比赛中的障碍。简单来说,内在比赛的目标就是,发掘人的潜能,克服那些妨碍我们全力发挥的负面心理习惯

赢得内在游戏虽然不一定会获得奖杯,却能让你在球场内外都获得满足感。

「下达指令的自我 1」与「执行动作的自我 2」

在内在比赛中,最重要的诀窍是「放松的专注」,也就是在心情放松的同时保持专注。 而要做到这一点得先认识到,在球场上,每个选手心中都有两个自我:自我 1 和自我 2。

自我 1,持续在思考,并且不断地作出评价。 也就是,在球场上,进行自我批评、想获得称赞的那部分,它批评过去的行为、不断重复命令自己做出改变、努力确保正确、对自己的努力做出消极的评价;

自我 2,依靠本能行动,包括了所有潜意识和神经系统,负责调动肌肉和记忆。 也就是,在球场上,负责击球、观察其他人的行动,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以备后用的那部分。

如果自我 1 一直被情绪所困(比如,反复对自己说:我真差劲、今天打得怎么这么烂、怎么又不记得用力),执行动作的自我 2 肯定特别难受,这样必定会影响整体的发挥。而如果自我 1 能安静一点并且放松地给予自我 2 充分的信任,整个人自然而然地就能活在当下、保持专注。

这就是赢得内在比赛的原理了。

操作篇

至于怎么做,提摩西教练提出,可以通过四步走策略,逐渐养成打好内在比赛的习惯。

第一步:不带评判性地观察

在我们自己的认识里,最糟糕的问题往往并不是最适合做出改变的地方。因此,不如仔细体会自己的击球动作,让动作本身告诉自我 2 什么最需要改变、什么时候需要改变。

举例来说,假设你决定重点改进发球技术。首先,忘记自己的所有发球缺点;然后,不带任何评判地观察自己发球的状态,包括握拍的方式、球拍最初的位置。在过程中,一定要让自我 1 忍住下判断的冲动,不要纠正自我 2 的动作,让它放松下来,安心观察。

第二步:描绘期待的画面

让自我 2 明确地知道努力的方向,充分想象理想的击球方式。

你希望发球的力量更强,那就去看你喜欢的力量型选手是怎么打比赛的,体会他们的感觉,留意发球的动作、倾听球击中球拍时的声音。然后,尽你所能地描绘出,自己正在以更强的力量发球的画面,并且,加入此前收集到的视觉和触觉上的细节,完善这一画面。

第三步:充分信任自我 2

我们应该充分信任自我 2,给身体自由探索的空间。

如果你想发出更有力的球,也已经完成了第一、二步。那么,此时,你应该带着想拥有更强力量的想法,自然而然地发球,抑制住大力击球的冲动。如果力量没有立刻变强也不要强求,信任这个过程。体会一下,以不同的力量握拍是什么感觉、当你挥过一道完美的弧线又是什么感觉。

第四步:客观地观察变化和结果

总的来说,我们打球的时候最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观察。

注意观察发球的过程,但不要施加控制,抑制住任何干预的冲动。你越是信任过程,就越不容易陷入常见的努力过头、评判、思考的干扰模式中——这些必然带来挫折感。

尾声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中提到的原理和实践方法,是不是听上去有点像魔法?真的只用观察就能提高吗?

很诚实地说,我并没有长期地实践过,我的羽毛球球技依然处于我司的垫底水平,训练时也会忍不住被情绪拉着走。但提摩西教练的这套思想,让毫无运动天赋和锻炼习惯的我得到了不少启发——

我体会到了,输赢都幸福的感觉;
我感受到了,相信身体和直觉的快乐;
我意识到了,不数落自己,而是放轻松,反而能进步;
我观察到了,当我埋怨自己水平低连累队友时,我会越打越差;
我也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竞争:在一场比赛中,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没有人被击败 。因为真正的竞争等于真正的合作:自我 1 和自我 2 的合作能帮我跨越内心的障碍;对抗中的合作则体现在,当我和对手比赛时,我们既是在跨越一个个对方为我设置的障碍,也是在激发自己的潜能。

因此,我才如此迫切地想把这本书推荐给你,希望你也能通过实践这套方法收获运动带来的喜悦,也希望它能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对你有所助益。

延伸阅读 📝
孟岩对话张奔斗:投资和网球都像镜子,照出真实的自己
孟岩对话张潇雨:在投资这件事儿上就别折磨自己了

秋日彩蛋 🍁
嘿!有个小彩蛋留给读到这里的你: 有知有行·秋季线下图书漂流活动报名入口

还记得夏季的线上图书漂流活动吗?很多朋友参与(围观)之后,给出的反馈都很棒,鼓励我们把活动办下去。所以,我们决定在秋季再办一次,并且把「图书漂流」搬到线下!

这一次,参加活动的同路人将以拆盲盒的方式,互相交换各自的爱书。如果这周六下午你在北京,欢迎报名参加。我们顺便可以和大家唠唠本周五羽毛球比赛的盛况。

想法

发布想法
  • 孟岩

    这本书非常好,我还写过一篇读后感,可惜我不能发链接🔗

    2021年10月13日
    13
  • 一知羊

    因为在豆瓣上看到 Alan Kay 读过这本书,开启了考古+学习模式,在YouTube上认识了 GUI、OOP、SmallTalk 等计算机术语。看完之后,我=😶‍🌫️。然后,打开B站看了何同学的视频,突然就晓得怎么connect the dots了。 以及,豆瓣短评里那位同学说 Alan Kay 读了这本书大喊:Holy Cow,经考证并不准确。说Holy Cow 的另有其人,是ABC的记者 Harry Reasoner。但是,感谢 TA 让我写稿的同时,有额外的收获!

    2021年10月13日
    11
  • 黄河HGH

    快到40而不惑的年纪,我还是喜欢打篮球,只是一周只能打一到两次了,每次打篮球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真好!放松而无忧无虑,只追求运动本身,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2021年10月14日
    6
  • 眼里有光的azure

    「自我1」或者充当了「自我1」的人喋喋不休跟我说要放松,我其实也很茫然,不知道要怎么去做。 观察并模仿一个放松的人试试看?

    2021年10月13日
    4
  • bellz

    最糟糕的问题,是自我 1下的判断,未必是真相,但我们会不自觉地倾注很多的注意力在这上面,对身体的感知的精力自然就变少了,影响了自我 2的发挥。 与也大三个声音的link,我们容易被第一个声音带跑(糟糕!),而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往往藏在第二个或第三个声音中。https://mp.weixin.qq.com/s/ec5LrhSJ6wqgwa6HDNO5Lg 与脑科学的link,自我 2是爬行脑,自我 1是情绪脑,我们要用理性脑约束住自我 1的“热心”和泛滥,自我 2是生物本能。#理性脑 #脑科学 我常常给自己设目标,容易出发自我 1的评判机制,然后一众大臣就过来照顾这个刁蛮公主了“哎哟,这次又怎么了?”。而自我 1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未必是真的,另一方面也未必是最合适现在解决的。最适合解决的问题,这篇文章的答案是听从身体的指引——身体很诚实(这是这篇文章的答案,未必是对的)。 就好比,我们身上有很多很多的缺点,改也改不完,不同的时候产生不同的情绪,认为哪个哪个问题最需要改进。事实上,可能一段时间只有一个“母题”,随着周期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母题下,会重点关注某些特性,这就是听从身体的声音,他会告诉你,现在最想改进什么缺点。虽然我们很希望扩大已知域、掌控更多,但是在不掌控、不干预下,事物也会按内在规律演化下去的。放开自己的执念,无我。

    2021年10月14日
    2
  • 灵岩山中一树茶

    这本书让我提起了100分兴趣,我也推荐一本书,《集装箱改变世界》,身边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发明之初也有好多有趣的故事,集装箱这个标准化的玩意儿,竟然不仅仅只是20尺柜或40尺柜那么简单。

    2021年10月14日
    2
  • Yuki_VddnNZ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刚读完的《练习点心态》。里面同样提到了不带情绪地去观察自己,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放松下来,顺其自然地去练习和达到自己的目标。 确实,一旦受到外界和自己情绪的影响,“动作”会变形,会对自己失去耐心。

    2021年10月13日
    2
  • 彭晶晶

    😄那这个月的嘉宾必然可以有朝珺呀,他连这本书的读后感都写好了👇 https://mp.weixin.qq.com/s/lpjJ5Fn17lJhgrn4NrUFdQ

    2021年10月13日
    1
  • 猫太太

    中年妇女毫无运动基础,前段时间也开始学习羽毛球了。目前上课六次,还在建议高远球。自我1还在每节课、每次挥拍的时候批评自己。啊,太难了。看别人打球,乓乓乓,太美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能做到。不过好在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还在给我鼓励。我还有14次课,加油啦!

    2021年10月14日
    1
  • 萝卜

    让我想起了斯多葛主义:给自己设定一个内在的目标而不是外在的。 比如不想着去赢得一场比赛,而是享受关注每一次的击球;训练的时候不想着打出漂亮的球,而关注每一次的动作是否到位。 前段时间在学网球的时候总是急着大力用手臂抽球,打出“好球”。自己起初甚至还挺满意的。打了几次以后手臂手腕出现了疼痛。错误的重复并不会指向正确。 后来慢慢放松下来,改正动作,挖掘身体的力量,回球质量更高,也保护自己不在运动中受伤。 值得在生活中好好实践!

    2021年10月14日
    1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