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黑板报

113 不平淡的日子里,两件事值得关注

  • 知行研究 · 2022年10月18日
  • 8330
  • 42

叮咚叮咚,知行黑板报准时抵达,请查收。

先来说一下市场情况。最近一周的A股真是刺激,上周一上证指数跌破了 3000 点,然后上周三就收回来了,接下来是持续反弹。这一次的 3000 点保卫战只打了一天。

最新的全市场温度从上周一的 5° 涨到了 17°。这次快速反弹中,宽基指数里中小盘指数的表现好于大盘指数,中证500涨了 7.10%,沪深300涨了 3.15%。另外成长类的创业板指涨了 9.42%,相对来说,中证红利只涨了 1.76%。

行业主题指数方面,大家猜猜哪个指数反弹得最猛?答案是之前被各种利空消息萦绕、不断下跌的医药。这次反弹中全指医药涨了 13.34%。我自己买的长钱账户里,今天净值出来后,医药基金的收益会转正。这得益于长钱账户在其下跌过程中,慢慢分散买入,成本低,反弹后扭亏为盈的概率就高一些。除医药外,全指信息中证养老也涨得不少,分别涨了 9.34% 和 7.07%。跌得狠了,反弹起来也会快一点。

根据市场的情况,长钱账户继续按照节奏提高了适合当下的配置比例,具体情况如下。这次选择了相对弱势的沪深300中概互联品种。

从上周一开始,长钱账户正在进行投顾升级改造中,之前不了解的话,可以点击《长钱账户的新变化》这篇文章提前看一下。

在升级改造期间,长钱账户的申购赎回都不受影响,这次调整了适合当下的配置比例后,如果你有一笔新钱,就可以按照调整后的比例直接买入。

但是,这段时间持有长钱账户的用户,会在升级期间收不到操作建议,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等到长钱账户升级后,那时候市场情况合适的话,会提醒你继续操作。当然,如果你很介意的话,可以自己按照长钱账户的调整情况单独买入。A股机会很多,别焦虑。

这周需要关注的事情之一是机构集体宣布自购。多家基金公司和券商资管这两天纷纷发布公告,表示将使用机构的固有资金,投资自己旗下的权益类公募基金。下面这张表是截止到今天完稿前收集到的自购情况,已经有 17 家资管机构宣布自购,自购金额合计高达 15 亿元。不排除后续还有更多的机构参与其中。

在当下股市情绪低迷的阶段,资管机构用真金白银大手笔自购的行为可以提振市场信心:我们与你同在。目前这些资金还没被买入,日后会分批投入权益类基金中,基金经理会将这些资金买入相应的股票类资产,能起到抑制股市非理性下跌的作用。

实际上,在我们散户为主的A股市场里,当市场有非理性的大幅度的下跌时,机构往往被赋予使命,站出来集中自购,来稳定市场。

上面这张图显示了基金公司从 2012 年开始到现在,每个月在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上的净申购,也就是净买入情况。蓝色的柱子越高,表示当月基金公司净申购基金的金额越高,相反,越低或者出现负数表明,当月基金公司净申购得很少,甚至出现了净赎回

从净申购金额来看,过去有 3 次基金公司自购规模很大,分别是 2015 年 7 月,当月净申购了 7.5 亿,那次股灾的发生,国家队纷纷出来护盘。接下来是 2020 年 2 月,疫情开始爆发导致全球股市快速下跌,基金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之一,纷纷出来自购,2 月净申购了 13 亿元。第三次就是今年一季度了,今年一季度大家都经历了,基金公司在一季度每个月的净申购金额在 9 亿左右。

这次是第四次,从目前发布的合计自购金额来看,有 15 亿,要是后续在 10 月、11 月集中买入的话,这个量级也能跟前几次媲美了。

上面那张图可以看出基金公司净申购的金额变化情况。由于这几年公募基金整体规模越来越大,现在拿出 10 亿元自购买入对股市的影响,跟当年是不一样的。于是我们将每个月基金公司的净申购金额和当月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的保有规模进行比较,得出了净申购的比例。见下图。

两张图一对比,2020 年 2 月疫情那次和 2015 年 7 月那次,不论从绝对金额还是占比来看,基金公司的自购规模都挺大的。今年一季度那次绝对金额不低,占比跟之前两次比,略有下降,但整体也是高于平均水平的。

大家从两张图里也能看出来,跟沪深300的行情走势相对应的是,基金公司的集中自购均发生在市场底部,回过头来看,基金公司的这种行为可谓是名利双收。总之,机构在市场底部集中自购,对股市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利好,有利于市场信心的重塑。

这周要关注的事情之二是红利系列指数修改了编制规则。10 月 13 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发布公告,决定修订 32 条红利系列指数。长钱账户里,涉及到中证红利指数规则的修改,我们来看看,这次都做了哪些改变。

红利指数设置的初心是挑选一批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来反映高股息率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高股息率意味着上市公司注重分红,注重把净利润回馈股东,红利指数就是期望选到能长期稳定发放现金股息的公司。投资者买入红利指数,更多的也是看中了其远高于市场平均的稳定的分红收益。就拿中证红利来说,每一年的股息率分红金额还是很可观的。

既然要修订红利系列指数,重中之重的是继续优化其在「红利」筛选方面的规则。这次主要修订的 3 条规则里,红利相关的就占据了 2 条,分别是:

(1)样本空间中分红条件修订为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且过去三年股利支付率均值以及过去一年股利支付率均大于 0 且小于 1;

(2)选样方法修订为选取过去三年平均现金股息率最高的 100 只证券;

我们尽量用通俗的话解释一遍。在规则修改前,个股要想纳入到中证红利的样本空间里需要满足很多条件,在分红方面的要求是过去两年连续现金分红且每年的税后现金股息率均大于 0。这次修改后,对个股连续分红的时间从两年延长到三年,考察期限更长了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股利支付率的要求,要求过去三年的均值和过去一年的数据均大于 0 且小于 1。什么意思呢?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股利总额÷净利润总额。公司赚钱后,对净利润的处置可以分为发放分红给股东,也可以留存下来进行再投入。股利支付率反映了公司分红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公司发放了股利的话,股利支付率会大于 0 且小于 1。但有些公司会因为一些原因集中高额分红,甚至超过了净利润总额,导致股利支付率大于 1。这种透支公司盈利的行为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下图是现在在中证红利指数里的某只个股,我们来看一下它每年的分红统计。能看出来这只股票之前每年都进行了现金分红操作,多多少少都分红了。但从股利支付率的视角来看,它正常情况下的数值在 40% 左右,但会在个别年份集中分红,2020 年股利支付率高达 544.86%。

如果按照原来的规则,这只个股会被纳入中证红利里,而且有可能因为某一年的集中分红,会分配给它较高的比例。但从图里能很明显的看出来,这种分红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这次修订会把这类的个股剔除出去。我们按照修改后的规则估算了一下,这类要剔除的个股在目前中证红利里的占比在 13% 左右。

上面两条规则的修改,能看出来,指数公司是提高了对于个股现金分红的可持续性要求。那些具有持续分红能力和意愿的公司,会被优先纳入。

纳入样本空间后的个股数量很多,中证红利怎么挑选它想要的成分股呢?修改前的规则是按照过去两年平均现金股息率由高到低排名,选出排名靠前的 100 只,现在修改后的规则是将两年延长到了三年。

总之,上面提到的几条修改规则,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分红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修改后,中证红利选择的公司质量会得到提高,对我们投资者来说是好事情。

除此之外,中证红利还针对成分股的权重限制进行了修订,这方面的影响跟之前比,变化也不小。这次修订后,中证红利单个成分股的权重不超过 10%,总市值在 100 亿元以下的成分股的权重不超过 0.5%。

这里面影响比较大的是后一条,我们来看一下当下中证红利成分股里,总市值的分布情况。

现在中证红利里,总市值小于 100 亿的成分股有 25 只,在指数里的权重合计有 23.3%,平均每只的权重在 1%。如果按照修订后的规则计算的话,这些成分股最多给予 12.5% 的权重。对于个股来说,总市值在 100 亿以下,属于小盘股,中证红利这么改的话,会降低小盘股的配置比例

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是为了提高中证红利相关产品的投资容量与流动性。小盘股规模小、流动性较差,如果在指数中占据的比例较高,不利于大规模资金的买入。这次修订,可以吸引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买入相关产品中。

总之,小红在自己的道路上,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推荐一下编辑部娄娄同学写的一篇知行周报,名字叫做《投资喜剧一则:道理都听过,错误都照犯》。文章里写了她刚开始投资基金到现在的各种经历,很有趣,很真实,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推荐大家去看看,链接放在文末了。

不得不感慨一下,娄娄同学羡慕我的投资经验,我羡慕她的文笔。人家就能把投资相关的文章写得风趣易懂,看看上面黑板报的文风,好吧,我继续努力。期望大家在看完上面朴实无华的投资内容后,看看娄娄的文章,感受一下投资中的乐趣,我们下次见。

投资喜剧一则:道理都听过,错误都照犯

  • 斌斌

    您的文章行云流水,读起来很通透。

    1年前
    41
  • 思念

    靖姐的文章是知识普及型的,娄娄的文章是心态情绪类的。定位不同,表达就不同,都超级喜欢!谢谢你们💕

    1年前
    23
  • 熊有饭

    黑板报文章在我心目🀄️是老师一般的存在,该严肃还是得严肃。不然你看有理有据它虽然漫画化了但是还是一副数据党的形象。 有知有行 app 的内容这样的丰富多彩🤙相信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1年前
    12
  • 安定投基

    机构进场大张旗鼓,机构退场悄无声息啊!也许人家的目标收益要求不高,到了,就慢慢退了!

    1年前
    10
  • 西凤17年

    不同的风格,也很好啊。本文是科普的节奏,投资喜剧是讲故事的风格。各有千秋。赞👍🏻

    1年前
    6
  • Badjoe

    想确认下,现在文中都淡化了黑板报的更新,“滴滴”发不发车的图也没了,现在黑板报只有自己每周二在链接里跟进,黑板报不会主动提及了是么?

    1年前
    2
  • ETF弹性

    升级为投顾很好啊,正为选个靠谱的投顾上愁呢。这算不算瞌睡给了个枕头❓

    1年前
    2
  • 同路人_tJg0Mo

    第4张图在深色模式下是不是显示有问题🥲

    1年前
    1
  • 小源1号

    红利指数修改逻辑很棒

    1年前
    1
  • 猛犸纪

    想问一下黑板报的股票仓位有上限吗?会购入债券类产品吗?

    1年前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