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小酒馆

专访金栋:一个保守理性派的进阶之路

  • 有知有行 · 2021年5月7日
  • 3485
  • 57

Hi,大家好。欢迎来到周五的知行小酒馆。我们关注投资,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

这期小酒馆,我邀请到了我司的数据工程师金栋,来聊聊他的投资进阶之路。之前金栋也上过我们的第二期小酒馆:年终奖发了,究竟该怎么花?他分享了如何规划每一笔计划外的收入。

金栋以严谨闻名,是我司公认的钢铁直男。他把工作中这种「凡事讲客观证据,讲逻辑」的方式用在了投资上。

投资上,他是一个典型的「保守理性派」,乍一看,他的投资之路平平无奇,甚至有点索然无味。但细细琢磨,你会发现,他从一开始就是带着思考在投资的。平稳理性的个性以及持续的思考验证,让他的每一笔操作都非常笃定。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迭代出自己的投资方式吧。

嘉宾 / 金栋
采访 / 仝仝
编辑 / 仝仝

本文仅为个人经验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Part 1:一个谨慎的理性人

不同的个性和价值观,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投资方式。金栋是 80 后,小时候经历过长时间的物质匮乏,对风险高度敏感。虽然他很早就知道「钱能生钱」,但保守谨慎的个性,让他迟迟没有开始第一笔权益类投资。

Q:你第一笔投资投的是什么?

A:我初中的时候就知道「钱能生钱」,2006 年毕业后有了第一笔收入,我就开始投资了。那个时候还是以储蓄为主。

我投的是定期存款。定期存款的利率比活期存款要高,不过至少得存一年。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每个月存一小笔,这样到第二年后每个月就会有一部分到期的,资金既不会太紧张,又可以享受定期存款的利率。

再后来,我了解到货币基金。我发现,货币基金在几乎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可以拿到比一年期甚至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还高的收益,还能随时存取。这之后我就用货币基金代替了定期存款。

Q:什么时候开始权益类投资的?

A:2007 年,其实我已经了解到股票和基金,但了解不代表敢投。尤其是对我这种风险敏感度极高的人来说,愿意冒着可能亏损的风险参与权益类投资,门槛还是有点高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之前的经验大多数都是基于储蓄,是为了储蓄足够多的钱之后去做一件大事,比如买房买车。在我这些目标还没有完成之前,我承担风险的能力天然也会差点,就更不敢轻易迈出那一步了。

虽然有风险,但我也知道权益类投资的长期收益或者数学期望收益很高。对我来说,我需要能够正确评估它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时才会真正迈出第一步。

所以我的做法是看更多的资料,尽量让自己评估得更准确。

我做了两件事。

第一个是在当时的水木社区看基金版的精华区,很多懂的人会在上面分享一些专业靠谱的投资知识。我看了上面的系列文章《我的投资观和实践》,是当时有人把 LaoK 老师的文章转上去的。这 33 篇文章把开启投资时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风险都详细讲了。我看完后,对权益类投资有了更多的了解。

第二个是,我尽可能去关注一些可以降低风险的方法。我当时看到的最多的是,定投能降低风险。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定投可以平滑一些波动,又可以降低平均成本,适合每月工资结余的资金情况。

这让我下定决心迈出第一步。所以我当时拿了一小部分工资结余去做了定投,然后去观察定投的结果跟当初的预想是不是一致。

基本上从了解、评估到真正开始,我大概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我是一个很谨慎的人,尤其是在陌生的领域,我很难判断这个信息是不是靠谱,我的方法是,多方面看一些不同地方的资料,互相印证,然后综合判断是不是可信。比如我当时看了水木社区,又看了基金官网,我觉得那是我能找到的比较可靠的资料了。

Q:那你定投的结果怎么样?

A:从 2007 到 2009 年,2 年多的时间收益大涨大跌。当时刚开始投资投入的资金不多,而且查询基金信息还不是很方便,所以并没有因为收益剧烈波动半途而废。一直到 2009 年,突然决定买房。

当时买房的首付不仅需要投入自己的所有积蓄,还需要向父母、朋友借了一部分,当然也需要把投资中断,赎回所有基金。好在当时基金定投收益 30%,于是高高兴兴结束了第一次「长期投资」。

买房之后,开始筹划每月还贷之后继续定投基金,甚至计划 N 年之后可以换大点的房子,N 年之后靠基金投资的复利财务自由。没想到的是,就在此时家里出现了一些变故需要用钱。此后的三年,每月贴补完家里,房贷都差点儿还不上,更别提投资了。多年以后,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时光依然心惊胆战。

所谓的「长期投资规划」,在人生的转折面前被迫暂停。

Q:再次开始投资是什么时候,你买了什么?

A:2015 年,家里稍微缓过点劲儿,手边也有了几万元积蓄。正好那时A股非常火热,忍不住又开始研究起投资。

看着当时火热的股市,我也不敢轻易下手,最后经过仔细研究,我把资金投入到「低风险投资」的「分级A」中。当时市场热炒分级B,相对的分级A大多处于折价状态。按照规则分级A「下跌有底」,而且均值回归时分级A的折价会消失,折价买入分级A还可以享受均值回归的收益。看准分级A的特点之后,我把所有积蓄几乎都买入了分级A,当时它们平均折价 15% 左右。

哪知道买入之后A股的疯狂继续,分级B疯狂加倍,分级A折价继续加大,最大时分级A的折价高达 30%。恰在此时,一个多年的好朋友向我开口借钱。在此之前,他多次帮助过我,所以没有任何犹豫,我就把刚刚买入不久的分级A卖出,把钱借给了他。这笔我「看准」的投资,以亏损 7% 左右结束。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是非常好的朋友,此后他又给过我巨大的帮助。人生中有比「投资收益」更重要的东西。

Q:我发现你一开始就是带着思考去学的,要做什么心里很清楚。

A:谨慎人其实就会有这样。手里资源有限的时候,在花费资源时,一定是精打细算,考虑更多的。

我是 80 后,在农村长大,身边同学里这种精打细算、偏保守的心理是比较普遍的。可能还是因为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艰难时期,所以花费手上资源时会谨慎一些。当然,跟我的性格也有关系。

Part 2:工作让我有了进阶的机会

2016 年金栋加入且慢的母公司盈米,正式进入了投资行业。当时,孟岩在且慢上建了一个叫「长赢指数投资」的组合。金栋在跟投过程中,发现了不合理的地方,就自建组合修正。这件事让孟岩关注到了金栋。再之后,金栋转到且慢工作,参与设计了长赢计划上线、补仓建议等,为后上车的用户提供了更方便的跟车方式。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金栋的投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

Q:认识长赢计划后,就开始跟投了吗?

A:并没有。在一次内部大会上,孟岩说,他愿意把长赢计划推荐给家人朋友。我能听得出来孟岩说这是个好策略,但我需要通过自己的研究之后,我才能够相信。对我来说,听到一个道理,学到一个知识,还是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去验证。

我翻看了E 大的所有内容,我发现不仅能看懂,而且他的很多东西是可以验证的。比如低买高卖,均值回归等,比如降低波动的感受是怎么感受出来的?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与验证,逐渐建立了信任。

还有一个很大的信心来自于我身边有孟岩。他会特别笃信某一种投资理念,作为身边人,这种感受是非常强烈的,而且你的信心也会强很多。在这基础上再去看书学习,比自己摸索要快得多。

而且,当你身边有一个可信的人给你主心骨的时候,你基本上会带有非常大的信心去做这件事情。这也会让我建立很强的自信心。

Q:你是怎么抄作业的?

A:长赢计划对我来说很大的一个作用就是领进门。在跟投过程中,E 大边讲解边实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解起来更容易。

我会在经历之后,会重新反思走过的每一步,包括E 大说的话是不是在事后得到了验证。同时,我也会主动接触更多的策略。当时且慢上的所有公开不公开的策略我都有研究,看看其他的品种,看看其他的理念。

我觉得,投资是一个很大的范围,E 大的体系是一部分,也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我习惯的做法是,一定要对比,对比之后得到的结论才扎实。

大多时候,我们接收到一个理念,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可能并不懂。你起码要跟投,还要观察跟投过程中它的波动、走势,看看是否和你原来的理解一致。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你是不是还相信这个理念,还是说你怎么去解释你看到的客观现象?只有通过行动,以及对行动的反思和观察,验证了他说的理念原来如此,这个时候你才能说「我懂了」。

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认真观察过,这里面有哪些现象和结果,是他原来没有说到的新情况。那遇到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去看?我觉得只有这些都走过了才能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需要注意的,知道哪些地方自己还暂时理解不了。就像你说的,我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带着思考的,不会因为孟岩的安利,就盲目信任。

对我来说,在进阶的过程中,我的一些新想法和新思考慢慢生长,也由此产生了进化出自己的投资方式的想法。

Q:你慢慢生长出来的部分是什么?

A:有很多,具体来说是我对一些概念有了更深的探索,也有了更准确的认知。

比如说,「好资产+好价格+长期持有」,很多人都认同,但不同的在于,大家对于好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评判标准,每个人心里面是其实千差万别的。

有些人觉得指数基金是好资产,有些人觉得主动基金是好资产,有些人觉得股票是好资产。在我看来,「好资产」指的是内在增长速度更快、确定性更高的资产。

有些人觉得估值低是好价格,有些人觉得估值百分位低是好价格,但我觉得好价格可遇不可求。2018 年的钻石坑不知道哪年才会再遇到,一味等待钻石坑并不可取。我觉得,不能总想着靠择时来取得超额收益。太依赖这个东西会让资金利用率比较低。

在我心中,这三个词的排序是长期持有、好资产、好价格。长期来看,好资产比好价格更重要。只要不是特别高的位置,有钱就买。我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能不能发现更多好资产上。

Q:你最近有新发现吗?

A: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三篇系列文章,研究能够代表中国国运的指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里我简单说下。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

众所周知,标普500是美国的国运指数,标普500指数市值、交易量、资本化程度、财务状况、产业类别多个维度综合选取样本,范围更广、行业权重更合理。尤其是标普500指数在选择指数成分股时,十分注重行业比例的平衡。在不同历史时期,引领美国经济发展的代表性企业,均在某一个阶段承担了标普500指数的权重,这是标普500指数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目前还没有大家普遍认同的国运指数。像大家最为熟悉的A股大盘股指数——沪深300指数,只包含A股上市公司,不包含中国海外上市公司。而且由于历史原因,A股中金融地产公司占比较高,行业比例不够平衡。另外一个前一段非常火热的指数——中证沪港深500指数,也不包括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依然有欠缺。而且沪港深500指数选取的港股并不限于中国公司,所以不适合被称为中国国运指数。

我在研究后,发现中证中国内地企业500指数(以下简称中国500指数)可以被称为「中国国运指数」。

中国500指数(不是中证500指数!)从沪深交易所、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中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 500 家公司作为指数样本,样本行业权重根据各行业对中国 GDP 的贡献进行分配,行业内公司根据自由流通市值加权,以综合反映全球上市中国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覆盖范围广、行业权重合理的特点非常类似标普500指数

极为可惜的是,中国500指数目前没有对应的基金产品。我真心希望跟踪中国500指数的基金产品能够早日面世。

现在有知有行的黑板报,通过沪深300中证500,包括未来可能加入的中概互联指数,也是在尽可能地用这些指数来代表中国经济。

Part 3:现在的我一直在路上

采访过程中,我能感受到金栋的独立与严谨,保守与克制。他相信,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真实的不一定是可信的。结束的时候,我问他,你觉得自己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他说,我一直在路上,并没有停在某个阶段。

Q:你身上对投资特别有帮助的特质是什么?

A:一个是独立思考。这个肯定要算一个的;

第二个是知足、不贪;

第三个是我对投资有热爱有兴趣。

能让我在这件事情上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兴趣会起到特别好的一个作用。对我来讲,研究投资就像喜欢足球一样,你也说不清喜欢哪一点,但就是会很自然、很愿意地就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

Q:你现在是怎么投资呢?

A:2017 年我参与长赢计划产品化后,彻底激发了我对投资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加上有时间、精力和能力,于是 2017 年 11 月就决定做自己的投资计划——估值计划。看了菜谱,学了做菜,我自己总得看看我做出来菜到底能那是啥味道吧。

这个估值计划重要的理念有两条。

第一,长期最重要。一个国家的 GDP 会不断增加,以满足人类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是创造 GDP 的经济主体,上市企业收益水平高于全社会所有企业平均水平。通过长期投资股票指数基金分享上市企业平均收益,是我个人投资计划的基本理念。

第二个是找到好资产。找到能够代表经济增长的品种,而不是押一些行业基金就认为代表了经济增长。比如,我个人认为最能代表中国国运的指数编制是中国500指数。如果它出一个产品的话,我可能只买它一个了。当然为了防止极端情况下的踩坑,买好资产的时候价格不能太高。

除此之外,我还会重点关注两个数据:估值仓位

一个是帮我判断好价格的大概区间,一个是帮助我降低心理的焦虑,但我不会特别依赖这两个指标。

最重要的是不懂不做。比如我现在的投资集中在指数基金、主动基金,不参与黄金、原油、比特币投资。

每次有了一笔钱的时候,我都会看下当前我选的好资产的位置如何,然后基本上就会买过足够的仓位,后面定投就好了。我的投资方式一次性和定投都有。当我有这笔什么样的需求的时候,我根据现在情况做调整。

和孟岩一样,我每周也会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公开实盘业绩,督促自己更加认真对待自己的投资计划。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我个人的投资计划。

Q:你怎么评价自己的投资之路?

A:我觉得没什么,最重要是少犯错,不犯致命的错误。我很大的一个特质是保守,我很害怕自己做错,所以基本上没有犯大的错误。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会去找我认为相对可信的信息源,比如官方资料。

第二个,我觉得是很幸运的,遇到了孟岩。他推荐的投资方式又跟我的性格很匹配。

第三个,预期不要过高。不要超过合理范围,这样不容易急功近利地犯错。

如果是想对投资有深入研究的朋友,一定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把手弄脏,用严谨科学的方法检验结果,来巩固或者打破自己的认知,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因为一些有失偏颇的数据或研究方法,形成了固有观念,那就非常可怕了。

延伸阅读

一个工程师是如何解投资这道题的?

  • 孟岩

    仿佛还记着那个傍晚,我和金栋在老且慢办公室的沙发聊天,我问他过去是怎么投资的,对且慢的策略(当时还只有二八轮动、绿巨人和老长赢组合)理解多少,是不是愿意跟投?也正是那次聊天,让我意识到他是投资上的「可塑之才」~ 栋大从来没当面感谢过我,意外的是却从文章中看到这些~(开玩笑哈) 其实很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做出举手之劳的事情,也许会对别人是莫大的帮助,也真的会改变很多人。 在我看来,这才是最好的投资。

    2年前
    105
  • 眼里有光的azure

    人生中有比「投资收益」更重要的事依然是整篇最打动我最同感的地方。 每次别人说不要借钱给朋友时,我都要用极大的努力才能闭嘴不反驳:「连钱都不能借了,还能叫朋友吗?」我自己也曾经把全部身家借给过朋友~ 我觉得拥有1)知道永远会对我说真话而不是好听的话、2)知道可以借钱、可以在自己意外去世后托付照顾家人的朋友,才是真正幸福幸运的~ 类似于巴菲特那句,「到老的了时候,我爱的人也爱我。」 看似是天真的想法,却在一次次遇到变故后更坚定了。人生特别苦,特别短,特别唯一,毫无保留地去爱呀~ 毫无保留地自信呀~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291天 2021.05.07

    2年前
    32
  • 同路人_VB8b5T

    人生中有比「投资收益」更重要的东西。

    2年前
    30
  • 金吒

    扑面而来的强者气息~ 好喜欢栋大这份审视之后的笃定。

    2年前
    15
  • Horacehxw

    人生中有比投资收益更重要的东西👍

    2年前
    10
  • 阿宝船长呀

    20210507。 给栋大打call。有理,有据,有节。

    2年前
    7
  • 曾晓冬-艺仓美术馆

    想破了头也没能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真实的不一定是可信的」,栋大可以详细阐释下吗?胡猜一下,是说有效的投资策略不一定适合自己吗? 畅想一下,有行未来会开发跟踪中国500的指数基金吗?想想还是很激动的呢,那就又多了一个好工具,反应中国经济趋势的好东西,谢谢无问木东。

    2年前
    6
  • 耶吾

    看完文章,就想问公众号是什么了,看了评论,果断去关注了 好几期发现,很多人,都在公众号写文章 既是对自己投资的了解,也是自我地实践 真的好棒,也特敬佩 至于我还在默默书写自己的心情 希望在投资大道上,一起有知有行

    2年前
    6
  • 透明气球

    不说投资,只说在孟岩离开且慢的时候,木东在公众号的发言,这让我坚定的相信,孟岩一定是有信念的人,所以才会吸引一批人的追随和果断离开。 这是网络上看不见的人格魅力和特性,知行的各位小伙伴的公众号的互相映证,让我看见了一个团队的生命力和不服输。深深深深陷入知行团队的文化里,即使从未亲身经历,可是,产品的诚意反映一切。爱你们,么么哒^3^

    2年前
    5
  • reptiles

    此刻毫无保留的说:想抄栋大的作业了

    2年前
    5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

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