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叮咚,知行黑板报准时抵达,请查收。
最近一周市场表现仍旧不佳,多数指数下跌,成交量不高。宽基指数方面,中证红利是上涨的,中证500跌幅较小,沪深300、万得全A、上证50跌了 1% 以上,创业板指跌得很多,跌了 2.78%。
行业方面也是多数下跌的,仅有的几个上涨的行业里,煤炭、农林牧渔上涨了 4% 以上,这两个行业都是今年很强势的行业,煤炭延续了去年的上涨,农林牧渔则是一改去年的低迷,今年有所反弹。除此之外,今年房地产也有所上涨,我们之前介绍过,稳增长,房地产是受益者之一。
昨天,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发布了,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4.8%,符合市场预期。这个数据距离全年 5.5% 的经济目标来说,还有差距,所以需要政策方面多多发力。最近市场政策在密集出台,期望能在下半年对经济复苏起到拉动作用。
来看一下全市场温度情况。由于多数指数和个股出现下跌,我们的全市场温度跟上周二相比,也出现了小幅度下滑,最新温度是 12°。具体指数温度方面,多数也出现了下跌。
结合全市场温度和每一期黑板报的情况,本期不发车。
黑板报策略的具体链接如下:
如果之前没有关注过黑板报策略,今天有新的一笔钱要投入的情况,可以点击黑板报 - 第 6 期页面,里面有「新钱买入」板块。
上周有用户询问「新钱买入」里的「天弘恒生科技指数A」(012348)在上周五,也就是 4 月 15 日暂停申购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国内的基金除了投资境内的沪深A股之外,有些是可以投资境外市场的。境外市场既包括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还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投资境外的基金,除了受到境内市场交易状态的影响,还会受到境外市场交易状态的影响。
就拿「天弘恒生科技指数A」来说,这只基金可投资境内境外市场。境外市场方面,主要是在香港市场跟踪恒生科技指数,也可以投资全球其他市场标的。境内市场方面,可以投资债券、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债券回购、现金等流动性良好的资产。
4 月 15 日和 4 月 18 日是香港节假日,港交所不进行交易,所以「天弘恒生科技指数A」也就不能进行申购了。下面的表格是今年这只基金除了境内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之外,还需要暂停申购的日子。
如果你在这些时间段需要投资,可以等一等,一般这种情况下暂停申购的时间都不长,等它开放申购了再去购买就可以了。
接下来介绍一下有知有行 App 改版的事情。为什么特意在黑板报里介绍,主要是因为这次改版对于黑板报的用户来说,变化比较大。
最突出的改变是首页的「黑板报」变成了「长期投资」,将我们 App 里的两个长期投资方式,一个是一次性投入的黑板报,一个是用每月结余资金投资的定投,都放在了「长期投资」的页面,方便大家统一查看。
这种改变对于新用户来说更为友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投入方式,选择相关的内容和产品进行查看。
如果关注黑板报,可以在「一次性投入」板块找到「当下适合投入」的产品,并在页面下方找到黑板报专栏的往期内容。
之前参考黑板报往期产品的用户,这次新增了一个关注功能。如果你关注了某一期黑板报,每周二黑板报专栏发布时,在文章最上方就可以立即查看是否有发车信号,操作起来会方便很多。
如果拿每月结余进行定投的用户,设置好自己的定投金额和定投日期,就可以收到定投信号了。
其实关于定投,我们平时说的很少。App 里介绍了为什么定投沪深300和中证500,温度计在定投里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知行研究写了一个定投的系列专题,除此之外,并没有随着市场涨跌,去进行太多的解读。
原因有很多,首先这个定投产品非常简单,推出来的时候是 2020 年 12 月份,而且每个用户开启定投的时点也不一样,运作时间都很短。在这一年多的运作时间里,市场一直处于调整当中,大家如果定投的话,也是一直处于买入过程中的,所以可解读的地方不多。
最近有用户开始向我们询问这个定投产品跌了该怎么办,想知道这个产品的历史表现,我们就知道市场跌了,对于定投的用户来说,也开始觉得难熬了。
下图是定投产品的业绩走势图。假设从 2021 年 1 月开始,每个月 10 号定投一次,每月定投 1000 元,沪深300、中证500基金各 500 元,具体多少看每个人的情况。如果定投当日市场温度是处于低估温带时,就要加倍定投,每月定投变成 2000 元。
一直定投到今年 4 月 15 日,总共定投了 16 个月,共投入了 28000 元。这意味着,其中只有 4 个月没有加倍定投,其他时候都在加倍。只能说,市场太惨了。
我们来看一下定投到现在,我们的累计收益情况。从去年 1 月 10 日开始到今年 4 月 15 日,定投产品的累计收益率是 -10.03%,同期沪深300是 -23.02%,中证500是 -5.96%,同期偏股型主动基金的平均收益是 -16.97%。
从过去一年多的走势来看,我们的定投产品先随着沪深300、中证500下跌而下跌,之后沪深300和中证500的走势出现分化,中证500开始上涨,一直涨到去年 9 月份,然后开始一路回调。沪深300则是一直弱势震荡,然后今年开年,大家一起下跌调整。
我们当初选择沪深300、中证500是看上了这两个指数作为宽基指数可以代表长期经济走势,同时由于二者分别代表大盘风格、中盘风格,背后的行业不一样,走势经常出现分化,可以起到分散的作用。
通过上面的图就能明显看出来,二者的分化对于我们的定投产品来说,可以获得更为平稳的平均收益。再往前几年看,当沪深300表现很好,中证500表现一般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然,如果二者一起下跌,产品的跌幅也会很高。像是 2021 年,这个定投产品的累计收益是 3.09%,只不过满仓赶上大家今年一起跌,它也无能为力。
跌了 10% 难受么?如果视角站在已投入部分,确实有点难受,但定投的好处是,它有规划好的长期现金流要持续投入。我们刚刚投入了 1 年,长期投资按照至少 5 年来看的话,还有 4 年的现金要投入。现在只看已投入部分,股票仓位 100%,但如果考虑了 5 年的完整投入资金,现在的仓位并不高。
当有未来的资金要投入时,下跌就变得没那么可怕,因为总有子弹去慢慢买入,分摊成本。从上图也能明显看出来,下跌过程中,通过定投买入的方式,我们的产品波动降低了很多。未来指数一旦上涨时,产品也能更快地扭亏为盈。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经常说,熊市是开启定投的好时候,先跌后涨的微笑曲线更有利于定投用户。再引申一步,为什么市场上仓位很高的产品,他的管理者会建议用户去定投,大家可以想想这里面的原因。
关于定投金额,还有用户表示,我没钱加倍定投。加倍定投是站在长期的视角来看,如果你经历了高估阶段,或者你有额外的资金可以追加,在市场整体表现不佳时,可以选择加倍定投,效果会更好一点。但如果你上来就赶上加倍定投周期,自己已经规划好了每月可投资金额,没有额外资金可以加倍了,那就正常投入就好。
还有一些用户内心期望定投产品能跟黑板报完美结合在一起。黑板报针对一次性投入,为了控制回撤,需要做仓位管理和品种挑选,而且不定期要发车买入,如果开放给每月定投的用户,需要用户自己经常去跟车操作,复杂性提升了很多。这不仅涉及买入,还涉及卖出。由于每个人开启定投的时间不一样,买入的品种也不一样的话,卖出也变得更为复杂。
打卡。重温了定投纪律。
想问下有没有对应的场内基金呀?
想学温度计方法……麻烦推荐几本书吧
这两天看了e大的文章,说A股是个聚宝盆,即使没有大涨,只是波动,长期下来,也有较好的收益,有点不理解,请问有前辈可以稍微解释下吗,谢谢!
温度计定投需要定期做再平衡的策略吗?
希望能出海外市场的黑板报,对大 A 的国运没信心…
作为小白,亏了很不少,哪怕一直坚定按照温度计投法也很难受,心里是诸多怀疑的。 假如我没投中证500沪深300的指数不是不用亏了吗?假如我投债基是不是还能小赚一点点? 摇摆不定——看着支付宝里面我的收益率“跑赢”的比例低得令人绝望。 作为一个学生,坚持定投本来就不容易,父母问我这样基金定投你确保会赚吗,我却讷讷不敢言。生活费取出一部分坚持定投,结果只有亏损。。。赚多少钱无所谓,但一直亏损实在是令人感到挫败。 请告诉我是对的!(泪目)
是不是可以解读下个人养老金制度?感觉就像开个账户 自己在账户里投资 只不过多了个税收优惠。这样的话有行应该有个「个人养老金投资专栏」啦😂
留下脚印,祝越来越好
没搞懂一次性投入的方案里面,调仓时的每份数额是怎么界定的,是按一开始第一次买入时的每份大小来调仓,还是按现值反算出来的每份大小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