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五年投资实证,和我们的投资原则

  • 孟岩 · 2023年5月9日
  • 100031
  • 82

从 2005 年算起,我学习投资已经有 17 年。

我曾经以为,我会对投资和市场越来越了解。

恰恰相反,在市场「存活」的时间越长,我越来越意识到永远会有超乎我想象的事情发生,一切无人知晓。

我想把这些年来在市场中学到的,那些在失败、痛苦、迷茫中感受到的东西写下来,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1)站在时间一边;

不上杠杆、不做空、不用短期可能要用的钱来投资,否则准备好承担相应的后果。

2)市场价格包含了很多信息,我只知道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当我开始做主观判断(比如「这个公司很好」、「已经跌很多了」、「最近趋势不错」)的时候,多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比市场知道更多。

3)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分散持仓;

包括大类资产标的(比如 A 股、美股、债券、宽基、价值、成长……)以及比例,这个配置本身决定了大部分收益。

4)宽基指数作为原点和核心仓位

宽基指数(沪深 300、标普 500 等)不会死,更重要的是它的筛选机制会突破人的认知和情绪限制,帮助我们捕获优秀的公司。

5)短周期的择时是无效的,长周期的逆向投资是可行的;

参见 #2 短期猜明天的涨跌很难,利用投资者群体情绪做长周期的逆向投资,值得尝试。

6)在宽基的基础上,基于自己的能力圈来扩展;

市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效。只有确信自己真的比市场「更懂」一个行业、一个公司,或者真的能找到有能力做到这些的基金经理时,再把一部分仓位配置给 TA。

7)用仓位上限和加仓节奏来保护自己;

参见 #2 市场比我们知道太多。无论觉得自己多么懂一个行业或公司,无论标的跌了多少,设定好一个品种的上限(超过不再加仓),控制好补仓的节奏。

8)长期合理的预期收益是 8%~12%;

一年三倍者如过江之鲫,三年一倍者却寥落星辰。对大多数人(包括我)来说,8%~12% 已经是很好的收益,短期超过的部分,更应该归功于运气,大概率还会还回去。

9)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Plan your trade, trade your plan);

人脑远没有我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客观和冷静,尤其是在极端时刻。根据策略来交易,根据结果来迭代、升级策略,而不是按照主观想法违反策略。

10)正确对待信息;

参见 #2 绝大多数时候,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的信息。当我们看到一则信息的时候,第一根本不知道真假,第二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更早知道并根据它交易了,信息已经体现在了价格中。

11)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参见 #2 以及以上所有,当你在平均收益率(长期持有指数)之外做出额外的选择(择时、择股、选择基金经理)时,就是在用你的「超额认知」来交易。你是不是「真的懂」,决定了交易的结果。长期来看,你的长期收益率会回归到你的认知水平。

扩张自己的认知账户,投资收益自然会跟上。

12)投资哲学需要和我们的价值观匹配;

市场有很多投资策略和哲学,长期都有可能赚到钱。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投资策略和哲学,这决定了你和它的关系,决定了是否能长期持有,决定了是否能在它不适应市场风格的时候拿住它。

13)投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让自己更焦虑;

收益率、市值这些数字经常掩盖我们真正的目标。如果因为投资而整天陷入焦虑,说明我们的投资策略或是仓位不合适。

14)投资收益,根本来自于人类经济的增长;

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市场交换,这些因素促进了最近 200 多年人类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财富的根本来源。投资获得良好收益,是尊重世界的规律,做正确的事情,参与到价值创造后自然的结果。

15)「我」变小,是投资成功的开始;

「我」只是整个世界非常微不足道的变量,当「我」变小,当我们把亏钱的原因归结于自己,而不是市场、国家、主力、战争、其它,可能就离投资成功不远了。


有知,有行。基于这些原则,2017 年 9 月,我开始记录本金 500 万的投资实证,希望用事实证明,普通人在 A 股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五年过去了,结果如何?「有理有据」项目组的伙伴做了一张图,你可以从中看到,这 15 条原则在真实的市场环境里,是如何被践行的。

(请横屏阅读,点击图中标题可阅读对应文章。)

想法

发布想法
  • ~~~~~~~~~

    刚刚看完视频1,确实制作牛,很用心,一目了然,确实在制作方面花了不少心思,数据,还孟岩老师引用《聪明的投资者》金句。确实要好好学习

    2025年7月15日
    0
  • 此间的留白

    8%-12%是复合年化收益吗

    2025年6月14日
    0
  • 浩_sErOEX

    认识自己的渺小,记录自己的起点

    2025年5月18日
    0
  • Tony_euyinG

    一年三倍 三年一倍是写错了吗

    2025年5月10日
    0
  • 吃不吃铁板烧

    赞,常看常新

    2025年4月14日
    0
  • 小陈陈

    现在不是有沪港深500,和300指数基金吗?为什么不纳入温度计体系,是统计跟踪难度问题?

    2025年3月5日
    0
  • 确实不知道

    希望这是我与市场并肩的开始

    2025年2月28日
    1
  • 宅兹中国

    长图制作很棒,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回顾自己以往的投资回报曲线。

    2025年2月24日
    0
  • 小番薯

    这是一张很有意思的图,回顾自己的投资之路,回想当时自己的所现所为,找到问题,总结经验,升级投资系统。

    2025年2月11日
    0
  • Sylvialiii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

    2025年1月23日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