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人,你好啊。
有知有行 App 的 1.33.0 已经更新。在这个版本中,我们为你带来了两个新功能:
一份开始理财的检查清单
一份专属的财务体检报告
在首页的长稳海旁边,你可以进入「理财第一步」,这里一共有 4 件小任务,可以帮你从当下开始,厘清自己的财务状况。
盘点家庭资产,搞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钱
确保自己预留好了一笔生活备用金
梳理家庭保险,确认保障足够充分
提前了解适合自己的养老方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知有行认为,在开始理财前,比起直接研究具体买什么品种、何时入场、预期多少收益,更重要的是先盘点清楚现状,做好扎实的储备和保障,着眼长期目标,防范风险,把投资和生活做好区隔。
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无论新朋友还是已经有一些经验的老手,你都适合对照这份检查清单,再检视一遍,投资前的准备是否还有所欠缺。
欢迎新朋友开启理财第一步,也欢迎,老朋友们查漏补缺。
我们在「有行」页面的右上角,新增了财务晴雨表功能。
在家庭资产记账之前的更新中,有知有行把盘点过程比作「给家庭财务做个体检」。而今天开始,我们尝试为你呈现一份专属的财务体检报告。在晴雨表中,你曾经记录的家庭财务数据会组装成多个数值指标,直观展示财务健康度。
这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预估储蓄率、投资年化收益率、保费收入比、财务自由度和躺平度。不用担心太过复杂,页面上对每个数值都给到了详细的说明,以及数值的高低,各自意味着什么。
我们知道,你会很想了解,某个数值在哪个范围内,是「合理」的。有些遗憾,和真实的体检不同,这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阶段、资产负债类型、风险偏好、现金流构成不同,财务健康度的衡量标准也不相同。
更有价值的也许是,诚实记录当下的数字,觉察看到指标后的起心动念,以及接下来准备着手去改变的那些行动。
以躺平度为例,数值越高,意味着创造收入花的时间更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个人家庭的幸福感大概率会更高一些。所以时薪高的工作比时薪低更幸福,而被动收入比主动收入更幸福。这就为家庭资产配置指出了一个也许可以努力的方向:长期积累优质资产,丰富收入产生的来源,增加被动收入的比重。
前不久一位同路人在分享自己的财务故事时,说了一句很棒的话:钱不是目的,钱是工具。
我们的投资也一样,收益率只是工具和过程,真正的目标是更多选择、更多自由,以及与幸福更近的距离。收益是投资的一部分,而投资是生活的一部分。
期待晴雨表这份专属的财务体检报告,可以给出一些启发:每个当下的财务数字与具体生活的关系,每轮规划后的投资如何让我们从容面对未来,每一次财务决策会怎样塑造和通往,更好的生活。
对了,需要提醒的是,只有在有行模块的财务工具中填写过数据的朋友,才会出现财务晴雨表的入口。如果你已经更新好了最新版本,却还没有发现晴雨表,可以从 家庭资产记账 开始体验。
关于有知有行财务工具箱中的其他工具,以下是我们为你准备的一份导航清单: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独立作出判断。详见《免责声明》。如转载引用,请遵守《转载声明》。
钱不是目的 只是理想生活的工具,工作同理
财富自由度低,时间自由度高
财务自由度这个公式是否过于简单了,没有考虑资产负债情况?
其实你们可以出个投票,是按照国际惯例4%,还是中国特色3%,让大家选择☝️(^○^)
还是希望按照国际惯例可投资资产✖️4%,而不是3%,按照3%我的躺平度才55.33%,按照4%却是73.77%,差距太大了<(`^´)>
感觉3%不合理,国际惯例都是4%,希望可以更新
心理账户用不太来,说什么细分资产,没找到呀
新功能太棒了!尤其我这种想fire的,财富自由度和躺平度的指标非常有用,马上给朋友安利!
现金流计算器可以分人记吗?比如像家庭资产记账一样,一个家庭多个人的现金流信息可以分开统计吗?还是只能提现整个家庭的现金流综合统计❓
买入养老金计划是发起一键买新的长钱账户和海外长钱?之前本来就有的长钱账户和海外长钱能转入到养老金计划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