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专栏

不用健康告知的百万医疗险,怎么选最合适?

  • 7月21日
  • 2532
  • 14

每次听到有人说,自己因为身体有异常,买不了医疗险。

我都恨不得挥舞双手,大声告诉他们: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用健康告知,甚至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能投保的医疗险了。

我一直很喜欢这类产品,它们为身体有异常的朋友提供了一份托底保障,能让人安心很多。

在《身体异常的朋友,医疗险有了新选择》中,我们详细对比过「众民保·百万医疗险」和「长相安 3 号」。最近,这两款产品都迎来升级,价格不变,但保障内容更丰富了

此外,众民保系列还有另一款热门产品——「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价格更高,保障也更加全面。

这篇文章,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三款产品,应该怎么选。

什么是免健康告知的百万医疗险?

先简单回顾一下这类产品的特点,如果你已经很熟悉,可以直接下拉到「产品对比」部分。

首先,这类产品投保限制非常少

没有健康告知,无论是否有住院、就医、异常检查记录,都可以直接投保。投保年龄范围也广,职业限制少,大部分人都能上车。

其次,一般既往症也能赔付

能买到还不够,大家最关心的,是已有的身体异常能不能保,能不能赔,能赔多少。

这类产品的合同中会列出「重大既往症」,对于这些疾病导致的医疗费是不赔的。即,👇 表里的重大既往症及并发症导致的医疗费用不赔,但其他疾病仍按约定赔付。

(图源齐欣)

举两个🌰帮助理解:

  • 小明过去得过甲状腺癌,属于合同列出的「肿瘤类」。因此,甲状腺癌的复发、转移、持续或并发症不能赔,但若将来得了与甲状腺癌无关的其他癌症,依旧可以理赔。

  • 小丽投保时查出肺结节,肺结节并不在重大既往症范围内,因此后续因肺结节住院,相关费用可以赔;若将来发展为肺癌,也能赔。

前面两点听起来很吸引人,那它有什么缺点呢?

与普通百万医疗险相比,这类产品通常免赔额更高,使用门槛也相对更高。

虽然它们同样涵盖住院医疗、特殊门诊、质子重离子治疗、外购药等普通百万医疗险有的核心保障,但保障细节上仍有不足;且通常不保证续保,产品稳定性也弱一些。

这也很正常,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难以在保费、投保门槛、保障责任上都做到面面俱到。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仍推荐优先考虑普通百万医疗险,例如「星相守」就是不错的选择,戳 👉 新款百万医疗险测评,看病就医还有哪些好选择? 了解详情。

而这类免健康告知的百万医疗险,更适合

  • 因健康问题无法投保普通医疗险的人;

  • 想为高龄父母配置医疗保障的人。

产品详细对比:三款产品怎么选?

我们先来看表格:

长相安 3 号庆典版分经典版、尊享版;众民保2025分经典版、臻选版。不同计划主要区别在价格、报销比例和恶性肿瘤院外特药种类。建议优先考虑报销比例更高的尊享版或臻选版,以下分析也将以这两个版本为例。

先来看两款产品共同的升级:

1. 外购普通药械全面放开

两款产品都放开了外购药品和器械的限制,不限疾病、不限清单,抗癌药、心脑血管药、人血白蛋白、丙球蛋白等常用药都在保障范围内。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的用药自由,报销仍要满足「由指定医疗机构的专科医生开具处方」等条件,实际使用中仍有一定门槛。但整体来说,这样的升级还是值得肯定的。在药品集采、DRG改革的背景下,有外购药责任一定是优于没有的。

2. 质子重离子治疗覆盖医院增加

此前,大多数百万医疗险只支持报销「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的费用,选择面比较窄。

升级后,众民保2025扩展到9家医院,长相安 3 号庆典版扩展到11家,使用更便利,且即使报销过质子重离子治疗,只要次年还可续保该产品,那么质子重离子责任也依旧是可保的。

虽然这项治疗使用概率不高,但因费用极为昂贵,能覆盖就是加分项。

接下来,看看两款产品不同的升级项。

众民保 2025

首先,是基础责任的完善,新增住院前后30天的门急诊费用、门急诊手术

这项保障看起来平常,但在实际就医中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即便需要住院,也要先在门诊就诊,医生评估后再安排住院;出院后,还需要回门诊复诊。若没有这项保障,这部分费用就需要自己承担。

尤其在医疗资源紧张的地区,从决定住院到真正办理住院手续,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癌症为例,从检查到住院手术,也要在门诊进行各种检查,产生不少费用。这时,保障范围更全面的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还新增了两项可选责任

一是,慢病原研药保障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可通过线上问诊,线上购药并报销,减轻日常用药负担。

二是,家庭共享免赔额众民保支持家庭单,并且可以给父母以及配偶父母投保。如果考虑给夫妻双方父母都保上,可以考虑附加此选项,一旦其中一个老人住院,其他家人的免赔额就会大大降低,还是挺实用的。

这次升级还优化了投保和续保规则:

  • 新增无社保版,但保费会贵不少。

  • 犹豫期从 2 天延长到 15 天,给了大家更多考虑时间,但还是建议大家想清楚再投保,避免折腾。

长相安 3 号庆典版

一大卖点是,重疾扩展到特需医疗

若罹患合同约定的120种重大疾病,就医范围扩大到特需部、VIP部、国际部,不限社保,2 万免赔额以上,报销比例100%,年度最高报销 300 万元。

对于罹患重疾的患者来说,能在环境更舒适、服务更好的特需部就医,无疑是个利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重大疾病必须确诊之后,去特需部或 VIP 部就诊的费用,才可以报销。

大多数重疾的确诊条件,都是需要持续治疗满足一定天数,或者进行了特定手术之后。比如癌症,需要通过手术获取病理组织切片后才能确诊。如果在确诊之前就去了特需部,相关费用并不在保障范围内。

又比如脑中风后遗症,需要持续180天后才算重大疾病,从发病到满足条件这段时间,在特需部就诊的费用也无法报销。

因此,即使有这项责任,确诊之前还是先在普通部就诊,确诊后再转去特需或国际部,会更稳妥。

二是,新增了可选责任 0 免赔小额医疗

0-65周岁可附加,每年最高可报销1万元,免赔额为0,限社保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按职业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这项保障只覆盖新发疾病,既往症及并发症不赔。虽然价格不高,一年只需多花一两百元,但因报销比例有限,除非预算充足,否则并非必选。

如果预算充足,有没有保障更优的选择呢?可以考虑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

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

这款产品虽然名字里带「中高端」,但与传统中端医疗险不同,它只保障确诊了100 种重疾后的特需医疗,更像是百万医疗险的 Pro 版。

且需注意的是,和长相安 3 号庆典版一样,只有在确诊后,重疾在特需部或国际部产生的费用,才能按合同报销。

它的亮点在于,既有众民保2025 在基础保障上的完善,又有长相安 3 号庆典版重疾扩展到特需医疗的优势。如果不想做选择,这款产品可以一次性满足。

此外,还有一点最容易被感知到,就是它的0免赔设计

虽然免赔额为 0,但不同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也有所区别:2 万元以下的部分,报销 50%;超过 2 万元的部分,报销 100%。如果不幸罹患重疾,则所有费用都是 0 免赔,100% 报销。

一直以来,没有健康告知的百万医疗险常被诟病免赔额高、使用门槛高,而这款产品的0免赔设计,尤其适合体质偏弱或年纪较大的长辈,住院概率和频率较高,使用起来更划算。

当然,价格也更贵,尤其是60岁以上投保,保费差距更大。选择时,需要根据预算和需求,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总结:三款产品怎么选?

写测评最怕遇到产品长得太像,没什么可比性。这次的测评让我很开心,因为这三款产品各有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求。

如果让我选,我会偏向众民保2025,保障责任更全面,性价比也高。毕竟要给家里长辈都保上,每年的保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如果预算充足,且对就医品质有更高要求,可以考虑众民保·中高端医疗。这款产品也适合年纪较轻的朋友给自己配置,对年轻朋友来说,价格没有比其他两款贵太多。

如果主要看重特需医疗,同时想兼顾性价比,长相安 3 号庆典版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查看产品详情可以戳 👇:

个人投保:

众民保·百万医疗险2025(个人版)

长相安3号庆典版(免健告)百万医疗险

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个人版)

多人投保:

众民保·百万医疗险2025(家庭版)

长相安3号庆典版(免健告)百万医疗险-多人投保

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家庭版)

如果你还有疑问,或者有其他个性化需求,可以 🙋预约顾问,请顾问老师为你详细分析。

如果你对「预约顾问」这件事还有顾虑,不妨看看 👉 《预约保险顾问前,你是不是也有这些顾虑?》,或许能解答你心里的疑问。


想法

发布想法
  • 小主

    这是第三篇介绍免健告医疗险的文章。说实话,我真的很喜欢这类产品,也很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它。 如果自己身体有些异常,或者想给父母买医疗险,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以我自己为例,我妈妈身体底子一般,大病没有,但小毛病不断。她自己是医生,看病、体检都很勤快,也因此留下了不少医疗记录。当初给她配置百万医疗险时,我们一条条去核对健康告知,但坦白说,我始终没法百分之百放心,总担心有没有什么遗漏,或者哪些问题会被算作既往症,影响将来的理赔。 也正因为如此,后来她想再买一份防癌险时,虽然保障和之前的产品有部分重叠,有点像「过度」保障,但我还是买了。(之前分享过,她后来自己又买了一份惠民保,是的,她是一个手握三份医疗险保单的美丽阿姨) 即便如此,每次帮她续保,我还是会盯着保单陷入沉思:万一将来出险的病不在防癌险保障范围里,又因为既往症无法赔付怎么办……可除了续保,我几乎没有更多可以调整的空间。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给父母买保险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境:要么因为健康问题买不了,要么自己平时和父母不住在一起,对他们的身体状况、医疗记录不够了解,即使买了也总觉得不踏实。 而这类产品,给了我们一个新的选择。虽然它也有限制,但能帮我们堵住最大的漏洞,作为子女,心里也能安心不少。

    2025年7月21日
    8
  • 宏观

    百万医疗保险和地方的惠民宝是不是冲突了🤔

    2025年7月21日
    2
  • 一刻钟

    就一个问题,该百万医疗保险,符合新医保政策么?不然很多用药理赔不到。

    2025年7月22日
    0
  • 柳树发芽🌱

    请问有糖尿病高脂血的诊断可以买这类产品吗?对既往症的定义哪里可以查看?

    2025年7月21日
    0
  • 金佳敏

    如果患上保险范围中的疾病,第二年还可以续保吗?

    2025年7月27日
    0
  • 丁丁的1977

    不懂就问。买一般百万医疗险的时候,因为有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但还是可以买,只是免除相关责任,和直接买免健告,哪个更合适?

    2025年7月23日
    0
  • 双全

    精神类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以购买这3种产品里的任何一种吗?

    2025年7月22日
    0
  • 小志Chris

    小主,你文笔也太好了吧。有知有行初期的时候,也有个保险专栏的作者九九,但她走了之后,保险这块感觉就断档了,我 2 年前给自己配置了保险以后,当时关于父母的医疗险这块也很头疼,一直搁置了,直到最近一个月梳理保险,发现多了这些免告知的产品,看到你写的文字,真的感触很深,为父母配置保险真不容易。 我最近看了你好多文章,写得也太详细了,帮了我很多忙,谢谢你(^-^)👍

    2025年7月22日
    0
  • 胜亮

    其实对老人来讲推荐保防癌保好点 一、老人身体条件较差,很多都有慢性疾病,通常的百万医都投保不了,而且就算能投保,随着年龄增长,续保开支越来越贵,实事求是的讲,有几个人能一年为老人支出一两万投保? 二、防癌保投保门槛低,保费也低,就算高龄也就一两千,能承担; 三、对现实情况来讲,一般疾病真不贵,肿瘤类才是要花大价钱的;(16年、23年我父亲做了3次支架手术,16年账单7万,合医报销后着1.8万,23年2次一共7万,自费10300绝大多数家庭都能承担,今年5月又发现肺腺癌,目前才化疗+免疫2次,检查复查2次,账单超过13万,自费11万多全是防癌保报销的,自己就承担伙食和交通)

    2025年7月22日
    0
  • 同路人_jwkAF6

    是否能续保

    2025年7月22日
    0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