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到有人说,自己因为身体有异常,买不了医疗险。
我都恨不得挥舞双手,大声告诉他们: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用健康告知,甚至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能投保的医疗险了。
我一直很喜欢这类产品,它们为身体有异常的朋友提供了一份托底保障,能让人安心很多。
在《身体异常的朋友,医疗险有了新选择》中,我们详细对比过「众民保·百万医疗险」和「长相安 3 号」。最近,这两款产品都迎来升级,价格不变,但保障内容更丰富了。
此外,众民保系列还有另一款热门产品——「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价格更高,保障也更加全面。
这篇文章,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三款产品,应该怎么选。
先简单回顾一下这类产品的特点,如果你已经很熟悉,可以直接下拉到「产品对比」部分。
首先,这类产品投保限制非常少。
没有健康告知,无论是否有住院、就医、异常检查记录,都可以直接投保。投保年龄范围也广,职业限制少,大部分人都能上车。
其次,一般既往症也能赔付。
能买到还不够,大家最关心的,是已有的身体异常能不能保,能不能赔,能赔多少。
这类产品的合同中会列出「重大既往症」,对于这些疾病导致的医疗费是不赔的。即,👇 表里的重大既往症及并发症导致的医疗费用不赔,但其他疾病仍按约定赔付。
(图源齐欣)
举两个🌰帮助理解:
小明过去得过甲状腺癌,属于合同列出的「肿瘤类」。因此,甲状腺癌的复发、转移、持续或并发症不能赔,但若将来得了与甲状腺癌无关的其他癌症,依旧可以理赔。
小丽投保时查出肺结节,肺结节并不在重大既往症范围内,因此后续因肺结节住院,相关费用可以赔;若将来发展为肺癌,也能赔。
前面两点听起来很吸引人,那它有什么缺点呢?
与普通百万医疗险相比,这类产品通常免赔额更高,使用门槛也相对更高。
虽然它们同样涵盖住院医疗、特殊门诊、质子重离子治疗、外购药等普通百万医疗险有的核心保障,但保障细节上仍有不足;且通常不保证续保,产品稳定性也弱一些。
这也很正常,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难以在保费、投保门槛、保障责任上都做到面面俱到。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仍推荐优先考虑普通百万医疗险,例如「星相守」就是不错的选择,戳 👉 新款百万医疗险测评,看病就医还有哪些好选择? 了解详情。
而这类免健康告知的百万医疗险,更适合:
因健康问题无法投保普通医疗险的人;
想为高龄父母配置医疗保障的人。
我们先来看表格:
长相安 3 号庆典版分经典版、尊享版;众民保2025分经典版、臻选版。不同计划主要区别在价格、报销比例和恶性肿瘤院外特药种类。建议优先考虑报销比例更高的尊享版或臻选版,以下分析也将以这两个版本为例。
先来看两款产品共同的升级:
1. 外购普通药械全面放开
两款产品都放开了外购药品和器械的限制,不限疾病、不限清单,抗癌药、心脑血管药、人血白蛋白、丙球蛋白等常用药都在保障范围内。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的用药自由,报销仍要满足「由指定医疗机构的专科医生开具处方」等条件,实际使用中仍有一定门槛。但整体来说,这样的升级还是值得肯定的。在药品集采、DRG改革的背景下,有外购药责任一定是优于没有的。
2. 质子重离子治疗覆盖医院增加
此前,大多数百万医疗险只支持报销「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的费用,选择面比较窄。
升级后,众民保2025扩展到9家医院,长相安 3 号庆典版扩展到11家,使用更便利,且即使报销过质子重离子治疗,只要次年还可续保该产品,那么质子重离子责任也依旧是可保的。
虽然这项治疗使用概率不高,但因费用极为昂贵,能覆盖就是加分项。
接下来,看看两款产品不同的升级项。
首先,是基础责任的完善,新增住院前后30天的门急诊费用、门急诊手术。
这项保障看起来平常,但在实际就医中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即便需要住院,也要先在门诊就诊,医生评估后再安排住院;出院后,还需要回门诊复诊。若没有这项保障,这部分费用就需要自己承担。
尤其在医疗资源紧张的地区,从决定住院到真正办理住院手续,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癌症为例,从检查到住院手术,也要在门诊进行各种检查,产生不少费用。这时,保障范围更全面的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还新增了两项可选责任:
一是,慢病原研药保障。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可通过线上问诊,线上购药并报销,减轻日常用药负担。
二是,家庭共享免赔额。众民保支持家庭单,并且可以给父母以及配偶父母投保。如果考虑给夫妻双方父母都保上,可以考虑附加此选项,一旦其中一个老人住院,其他家人的免赔额就会大大降低,还是挺实用的。
这次升级还优化了投保和续保规则:
新增无社保版,但保费会贵不少。
犹豫期从 2 天延长到 15 天,给了大家更多考虑时间,但还是建议大家想清楚再投保,避免折腾。
一大卖点是,重疾扩展到特需医疗。
若罹患合同约定的120种重大疾病,就医范围扩大到特需部、VIP部、国际部,不限社保,2 万免赔额以上,报销比例100%,年度最高报销 300 万元。
对于罹患重疾的患者来说,能在环境更舒适、服务更好的特需部就医,无疑是个利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重大疾病必须确诊之后,去特需部或 VIP 部就诊的费用,才可以报销。
大多数重疾的确诊条件,都是需要持续治疗满足一定天数,或者进行了特定手术之后。比如癌症,需要通过手术获取病理组织切片后才能确诊。如果在确诊之前就去了特需部,相关费用并不在保障范围内。
又比如脑中风后遗症,需要持续180天后才算重大疾病,从发病到满足条件这段时间,在特需部就诊的费用也无法报销。
因此,即使有这项责任,确诊之前还是先在普通部就诊,确诊后再转去特需或国际部,会更稳妥。
二是,新增了可选责任 0 免赔小额医疗。
0-65周岁可附加,每年最高可报销1万元,免赔额为0,限社保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按职业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这项保障只覆盖新发疾病,既往症及并发症不赔。虽然价格不高,一年只需多花一两百元,但因报销比例有限,除非预算充足,否则并非必选。
如果预算充足,有没有保障更优的选择呢?可以考虑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
这款产品虽然名字里带「中高端」,但与传统中端医疗险不同,它只保障确诊了100 种重疾后的特需医疗,更像是百万医疗险的 Pro 版。
且需注意的是,和长相安 3 号庆典版一样,只有在确诊后,重疾在特需部或国际部产生的费用,才能按合同报销。
它的亮点在于,既有众民保2025 在基础保障上的完善,又有长相安 3 号庆典版重疾扩展到特需医疗的优势。如果不想做选择,这款产品可以一次性满足。
此外,还有一点最容易被感知到,就是它的0免赔设计。
虽然免赔额为 0,但不同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也有所区别:2 万元以下的部分,报销 50%;超过 2 万元的部分,报销 100%。如果不幸罹患重疾,则所有费用都是 0 免赔,100% 报销。
一直以来,没有健康告知的百万医疗险常被诟病免赔额高、使用门槛高,而这款产品的0免赔设计,尤其适合体质偏弱或年纪较大的长辈,住院概率和频率较高,使用起来更划算。
当然,价格也更贵,尤其是60岁以上投保,保费差距更大。选择时,需要根据预算和需求,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写测评最怕遇到产品长得太像,没什么可比性。这次的测评让我很开心,因为这三款产品各有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求。
如果让我选,我会偏向众民保2025,保障责任更全面,性价比也高。毕竟要给家里长辈都保上,每年的保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如果预算充足,且对就医品质有更高要求,可以考虑众民保·中高端医疗。这款产品也适合年纪较轻的朋友给自己配置,对年轻朋友来说,价格没有比其他两款贵太多。
如果主要看重特需医疗,同时想兼顾性价比,长相安 3 号庆典版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查看产品详情可以戳 👇:
个人投保:
多人投保:
如果你还有疑问,或者有其他个性化需求,可以 🙋预约顾问,请顾问老师为你详细分析。
如果你对「预约顾问」这件事还有顾虑,不妨看看 👉 《预约保险顾问前,你是不是也有这些顾虑?》,或许能解答你心里的疑问。
法律声明本文所载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本文所涉保险对比/试算/报价比价等内容均来自保险机构自营平台齐欣云服,有知有行力求本文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有知有行提示您,保险配置方案请您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判断,或预约专属保险顾问进行咨询。
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所述内容的任何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请注明出处。转载前请与有知有行取得联系并经同意,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及作者。
如果患上保险范围中的疾病,第二年还可以续保吗?
不懂就问。买一般百万医疗险的时候,因为有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但还是可以买,只是免除相关责任,和直接买免健告,哪个更合适?
对此我感同身受,我也购买了惠民宝一类的保险产品,我是以特定既往症人群的身份购买的,在保险期间内,无论何种病均按特定既往人群的免赔额和赔付比例计算保险金额。免赔额(医保范围内、医保范围外各2万元),赔付比例30%,赔付门槛相当的高。保险专栏的文章几乎每一篇我都看过,免赔额、既往症、等待期 、宽限期、保险责任、保险金额、健康告知,保证续保期间总赔付限额,保险期间赔付限额,各项保险责任对应赔付限额、免责条款等名词术语我都理解。通过学习各篇文章对保险还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的。但正如文章中所说的,“不是人 筛选保险产品,而是保险产品筛选人”。到了一定年纪,大多数人都过不了“健康告知”这一关。过不了这一关,一切保险产品无从谈起。 谢谢你们的知识普及,谢谢你们的辛苦工作,只求耕耘,不问收获,而收获自至。保险到期后,我和我的爱人各买一份“众民保”。 哦,我会把他介绍给我的好朋友们,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精神类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以购买这3种产品里的任何一种吗?
精神类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或者,可以投保这3种的任何一种吗?
小主,你文笔也太好了吧。有知有行初期的时候,也有个保险专栏的作者九九,但她走了之后,保险这块感觉就断档了,我 2 年前给自己配置了保险以后,当时关于父母的医疗险这块也很头疼,一直搁置了,直到最近一个月梳理保险,发现多了这些免告知的产品,看到你写的文字,真的感触很深,为父母配置保险真不容易。 我最近看了你好多文章,写得也太详细了,帮了我很多忙,谢谢你(^-^)👍
其实对老人来讲推荐保防癌保好点 一、老人身体条件较差,很多都有慢性疾病,通常的百万医都投保不了,而且就算能投保,随着年龄增长,续保开支越来越贵,实事求是的讲,有几个人能一年为老人支出一两万投保? 二、防癌保投保门槛低,保费也低,就算高龄也就一两千,能承担; 三、对现实情况来讲,一般疾病真不贵,肿瘤类才是要花大价钱的;(16年、23年我父亲做了3次支架手术,16年账单7万,合医报销后着1.8万,23年2次一共7万,自费10300绝大多数家庭都能承担,今年5月又发现肺腺癌,目前才化疗+免疫2次,检查复查2次,账单超过13万,自费11万多全是防癌保报销的,自己就承担伙食和交通)
就一个问题,该百万医疗保险,符合新医保政策么?不然很多用药理赔不到。
是否能续保
请问有糖尿病高脂血的诊断可以买这类产品吗?对既往症的定义哪里可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