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时代里,人的好奇心与可能性。
欢迎来到《知行小酒馆》,这是一档有知有行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投资,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
今天这期小酒馆,我们来到了成都,在四川大学哲学教授刘莘的书房里,和他面对面聊了场天。哲学教授这个标签,完全不足以概括他的人生。刘莘教授的履历,就像是几部小说叠在一起:他大学读了一年就退学,跑到云南边境闯荡;在大山里当职业摄影师,一边给游客拍照,一边读尼采和罗素;后来又在成都创办英语培训机构,差点成为了四川的新东方……然而,故事的结尾,他居然选择了回归校园,成为一名哲学教授。
听到这里,你大概已经能感受到他的人生底色——总是跟着直觉走,总是在寻找新的可能。从水利工程到摄影,从创业到哲学,他一路不断换轨,但每一次都走得义无反顾。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想和他聊的,不是学术理论,也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一个更普遍的问题:在这个 AI 随时能够给你答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年代,我们要如何保留那份独属于人的震惊好奇?又该怎样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份「定性」?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莘教授的书房,听听他的人生故事,以及他关于「可能性」的思考。
刘莘:四川大学哲学与教育学教授,曾任四川大学哲学系主任,主要研究心智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译著《当代政治哲学》。近年来关注我国的青少年基础教育,著有:《教育的本质:<民主与教育>导读》《爱与思:儿童文学经典解读》《归去来兮:安徒生的童话世界》等书。
02:28 书比酒更醇厚,它经由时间与思想酿制而成
05:48 丰厚与贫乏互为一体的时代,最容易催生人类的「震惊」
07:33 穿越文常以信息差让主角开金手指,然而最珍贵的,是亲身去体验世界在另一个时代中的展开方式
10:50 大一没读完就退学,「直觉上感觉,每天画图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13:30 「退学后的计划是啥?」「没有计划,我那个时候活在梦里,在梦游」💭
15:39 我的哲学启蒙老师是火车司机:「他边开车边读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我觉得这太有意思了」
17:00 跑到冷门景区给游客拍照片,本可以成为「万元户」,结果临下山前口袋里只剩下一块钱
20:43 一份工作从来干不过半年的二十多岁,「青春的逻辑都是差不多的」
26:40 「西南新东方」:在电线杆上刷广告,跑到外专楼里抓老外,这英语培训机构就办起来了!
30:12 哲学的世界足够大,让我可以安身其中
34:46 当你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与世界交手,它也会向你呈现出旁人无法窥见的样貌
38:21 答案触手可及的 AI 时代,真正稀缺的,是「追问」
42:24 人本质上是活在一种「可能」的世界当中,「人一旦杀死了可能世界,就杀掉了自己」
52:16 宇宙是如此之大,我是如此之小;然而宇宙不知它大,我却知道我小
60:03 有些问题不是靠解决掉的,当我们把自己的生命世界打开,很多问题也就自己消失了
资料库
《哈佛经典》(《Harvard Classics》):1909–1910 年由哈佛校长查尔斯·艾略特主编的 50 卷人文经典选集,内容横跨哲学、历史、宗教、科学、散文与诗歌等西方经典。
《康德著作全集》(《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由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在 1900 年起陆续出版,它是康德所有正式著作、讲稿、信件与遗稿的权威学术版本,共 20 多卷,至今仍在持续增补。早期德文原版因年代久远,装帧和纸张具有收藏价值,也常被哲学研究者视为权威的引用来源。
银厂沟 :位于四川成都彭州市西北部龙门山南麓的一个山谷景区,2008 年 汶川 5·12 地震后,银厂沟地貌遭到严重破坏,景区一度关闭。
红塔山:云南中烟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创立的卷烟品牌,因昆明地标红塔山而得名。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德国哲学家,主张个体意志与生命力,强调超越传统道德的创造性,著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罗素(Bertrand Russell):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20 世纪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是和平主义者与畅销科普作家,代表作有《西方哲学史》。
彩扩部:80–90 年代大型影楼或国营照相公司常设「彩扩部」,配备富士、柯达等昂贵的冲印机,需要工人根据底片密度和色彩在几秒内快速判断补色和曝光时间。
点雾灯:在胶片冲印环节里,冲印机上用于短暂补光或调整曝光的小灯光源。
外专楼:高校为外籍教师和专家设置的住宿办公区。
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美国研究生入学标准化考试,分为语文、数学和写作部分,多用于理工科、商科和人文社科的研究生申请。
《毛毛》:是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于 1973 年出版的儿童文学名著。故事简介:小女孩毛毛为了拯救朋友,与一群戴着灰帽、身着灰衣、叼着灰色烟雾的「灰先生」展开斗争。这些「灰先生」诱骗人们把时间存入「时间银行」,结果让世界逐渐失去色彩与乐趣。他们外表千篇一律,象征着功利化、效率至上的生活方式。与之相对,毛毛的力量并不来自财富或权势,而是她能保持好奇心,并以真诚的心去倾听、与他人建立连接。最终,正是这种「柔软的力量」帮助她战胜了灰先生,让世界重新恢复了色彩。
《小王子》: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于 1943 年出版的寓言体童话。故事由飞行员「我」与来自 B612 小行星的「小王子」的相遇展开。
帕斯卡(Blaise Pascal):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十七世纪科学革命的重要人物,写下思想随笔《思想录》(Pensées),探讨人类的处境与信仰。「人是思想的芦苇」出自《思想录》,这句话强调,在浩瀚宇宙面前,人类渺小而脆弱,但正因为人能思考,才拥有独特的尊严与伟大。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Pascal 语言:一种以布莱兹·帕斯卡命名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由瑞士计算机科学家 尼克劳斯·沃思在 1970 年设计。它强调简洁、模块化和强类型,最初主要用于教学,被很多高校当作入门编程语言。
相关节目
E145 哲学不提供终极答案,但这件利器能帮你走稳良好生活的第 0 步
📖 《投资第 1 课》上架微信读书了~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由有知有行出品、友台《无人知晓》主播孟岩创作以及小酒馆主播雨白审校的《投资第 1 课》,最近在微信读书上架了。
《投资第 1 课》写于 2020 年底,当时是连载于有知有行 App 上的一门课程,正值上一轮市场火热的尾声,之后我们共同经历了长达四年的熊市。
如今,它终于在微信读书与大家相遇,又恰逢新一轮市场逐渐升温。欢迎新朋友来读一读,了解投资中重要的那些「元知识」;也欢迎老朋友带着这几年的市场经历,来一次温故知新。
现在去微信读书,搜索「投资第 1 课」就可以看到啦!
🍻 我们是谁?「知行小酒馆」是有知有行出品的一档分享投资与生活的播客节目,每周五晚八点更新。我们关注投资理财,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在我们看来,投资成功,是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自然的结果。
有知有行成立于 2020 年,目前在陪伴投资者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投资,下场实操。凭借在投资领域的良好口碑,有知有行在初创阶段已与一大批忠实用户同行。未来我们希望成为一家财富管理公司,不仅帮助投资者学习投资,也能让大家在有知有行安心交易,踏实赚钱。欢迎在「有知有行」社区 和我们互动交流。
🛰️ 不管是在有知有行,还是小宇宙、喜马拉雅、QQ 音乐、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豆瓣、三联中读、蜻蜓 FM、荔枝播客、微信听书、Spotify、Amazon Music、Google Podcasts,以及 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Snipd 等泛用型播客客户,我保证你都能找到我们的三档节目,《无人知晓》《知行小酒馆》和《投资ABC》。
主持 雨白 星星|嘉宾 刘莘|制作 星星 Amiee|后期 孙称|单集封面 Lovart.ai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主持人及嘉宾对投资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提醒您对相关内容请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独立评估,依据或使用相关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感谢您对本播客原创内容的青睐。如转载或引用本播客所述内容,请注明出处。转载前请与有知有行联系并取得同意。
前半部个人经历听起来有趣精彩
很棒 很喜欢这位老师
雨白完全是对谈,准备工作很充足,不仅仅是做主持问问题,还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很有水平,声音也很好听。
这期是从题目就很吸引人的一期🥳,正好今天去爬山,路上又有得听了🎊🍻
书比酒更醇厚,它经由时间与思想酿制而成。 「✅震惊」 丰厚与贫乏互为一体的时代,最容易催生人类的「震惊」,更愿意随之挖掘。 现在一切都太发达了,很难震惊,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我们和AI的区别是震惊的情绪。 震惊,是一种能量、一个种子。 「✅直觉」 人,有些选择是直觉的,不是精确计算的。你的体感不对了,就想去做别的事情,因此拉开了距离。 对孩子多一点包容。因为人毕竟总是向好的,他只是像梦中一样没有苏醒。一旦苏醒,很多能量会自然的激发出来。 怀疑是个好事,你从不怀疑反而麻烦了。怀疑,是一种校正。靠你的直觉。 折腾要趁早,纠错有空间。 「✅哲学」 都是生活的实验田,实验本身很有趣。 哲学对人类的思想,能深入的理解,而人类的思想非常有意思。 当一个事情足够丰富,和你的心性契合的时候,你就不愿意离开它了。 对一个喜欢发问的孩子来说,最好的出路是要么搞科学、要么搞哲学。 「✅点亮你的生命能量」 尽可能结合外在标准和内在标准,特别是在AI时代。 只有把你的生命能量点亮了,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和这个世界打交道,让这个世界以他的方式(只)向你呈现出他的面貌。这时,你对这个的世界的理解方式,是有价值的,无法被AI替代的。 「✅追问」 答案触手可及的 AI 时代,真正稀缺的,是「追问」 过去的问题要自己沉淀,一层一层追问。现在太容易获得表面的答案了。 今天最糟糕的是不喜欢怎么提问的孩子,过于依赖AI工具,压制了思维。 哲学不是知识,主要是探讨、交流。 社会学,探讨价值变迁的因果关系;哲学,想象一个变化中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变化是由哪些我们不可控的东西决定着我们的变化。 自然物随着因果关系的潮汐而变化,自己不会发挥任何作用的,不会有自主性。因此思考社会问题,必须把社会理解成是一个一个具有自主性的人来构成的。 「✅可能性的世界」 人必然生活在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二元的关系当中。 人本质上是生活在一种可能世界当中,才有现实世界,而且现实世界也变得比较丰富丰厚。人一旦杀死掉自己的可能世界,就杀掉了自己。 日常生活中,你对一个事情/人/社会现象不满意的时候,就会持一种批判态度。依据人性当中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人是生活在可能性当中,你才能看懂这个社会,理解现实、批判现实。 可能性是人类理解自身的前提。人是可以选择,可以坚持一些可能性的。 尽可能多的发现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对现实的把握更加清楚,对现实的判断更加敏锐。 读书,就是训练你的对可能性的理解。 有定性,是这个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视频化的时代要读书。因为读书会训练你的专注力、(对可能世界的)想象力;而视频是压制你的,把空间封闭了。 人是有自主性的,可能世界是可以想象的。 视频的时代,越是反其道而行之,越是有新质生产力。 人,更多的理解可能性的世界的时候,你的问题变得更有趣。 灰先生,代表了“卷”的现象,代表着只有现实性没有可能性的一种人。 「✅可能性 & 现实性」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宇宙是如此之大,我是如此之小;然而宇宙不知它大,我却知道我小。 我可以以我的知囊括整个宇宙,思考整个世界的可能性。但宇宙是无名的,因为他没有在可能世界当中。 你只有在可能性的世界当中,才是有色彩、立体的。 人类对于可能性的追问和人能不能发现自己人生的可能性,非常重要。 阅读小王子,感受它,感受这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成长,就好了。如果暂时把握不住没有关系,没有正确答案很正常,人在彼此交流中,彼此打开可能性。 强调流动性,强调可能性,强调在流动性和可能性当中,理解了这个世界的另外的一种可能性,或者多种可能性的色彩之后、维度之后,我们人会更加自由。 人的问题就在于你生活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这两端当中。大多数生活可以兼容,但在关键时候,人是要为了可能性牺牲现实性的,这是我们作为人的人性的一部分。 它不是极端情况,你不是随时在做这种选择,但是你要承认它是一种可能性,才能够理解现实性。 艺术作品往往会让你在板结化的现实生活当中让你陌生化,让你反思到当下的情况。这个时候艺术作品对你的陌生化,是通过可能性给你带来的。 「✅拓宽可能性」 震惊感,来自于陌生化。 人要大胆尝试一些东西,做一点点离你的现实生活拉开距离的事情。尝试一点自己平常不会干的事情,给自己留出一些偏航的空间。 增加你对可能性的敏感性。打开你理解世界的可能性,看到一个更精彩的世界。 有些问题不是靠解决掉的,当我们把自己的生命世界打开,很多问题也就自己消失了。 行走在可能性的世界当中,多读书。因为书是一个精神体,你和他互动,获得了精神养料,对可能性的世界的打开都完全不一样。 单篇文章是一个小时空框架,读书是个大时空框架。 生活的多般滋味就在可能性世界当中。 折腾其实并不是浪费,而是为自己的人生打开新的可能性。
知行小酒馆的两位主播,声音很好听,主持特别棒
来了
👍
对不起以为是无人知晓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