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好,欢迎来到知行小酒馆,我是有有。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怎么帮爸妈管好钱包?」
即便是在有知有行,这件事也是很多公司同事的「痛点」。比如:
爸妈投资了不靠谱的理财产品,怎么办?
是应该只给爸妈建议,还是说服他们把钱接过来自己管?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让爸妈在投资理财这件事上愿意听子女的劝?
今天我们请来了非常受欢迎的嘉宾英杰同学,他曾经和我们分享过自己 教孩子理财 的经历,引起了很多用户共鸣。
在帮爸妈管钱这件事上,他也特别有心得。从开始想帮爸妈理财,到如今替爸妈管钱获得不错收益,他经历了和家人长达几年的「财务博弈」。
整个过程很有参考意义,也非常精彩,希望可以对你有启发。
有有: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帮爸妈管钱?
👨🏻英杰:最早可能是 2016 年,那时候遇到不错的投资项目,就叫他们一起参加。这其实不算帮他们管钱,只不过是遇到好机会带他们一下。 真正帮他们管大部分的钱是从 2018 年开始的,那时候市场行情不太好,爸妈心里就有点崩溃了,我就顺势帮他们去做投资。
有有:为什么会想要帮爸妈管钱?
👨🏻英杰:其实我爸妈攒的钱再加上退休金,足够他们舒舒服服养老。但是,他们的理财方式是有很大问题的,如果不及早解决,会有很大的风险。
我爸我妈是特别早的一批股民。在 1990 年代,我还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买股票了。每天吃饭的时候,我爸都会从电视上看他买的那几只股票是涨是跌。
涨了的话欢天喜地,多喝两口;要是中了个签,那更是逢人就说;跌了的话就愁眉苦脸,跌久了心态就崩了;只要一回本必跑,说再也不玩了,可要是一直涨就又冲进去了。
现在算算炒股有几十年了吧,我爸我妈还一直保持着刚入市时的「纯真」。他们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投资方式有问题,只会纳闷怎么赚不到钱,然后会说,股票市场就是坑人的或者骗人的。
总的来说,他们可能也没赔太多钱,也没赚太多钱。但核算上他们的时间成本,其实赔得挺多的。
我 20 来岁的时候,就意识到他们的理财方式很有问题。但具体应该怎么做,自己也混混沌沌的不知道,就一直拖着。等我到 30 岁,理财意识觉醒后,一回看,天哪,之前我爸妈投资就是胡造呀,这钱不是花光的,都是造光的呀,确实有种心痛的感觉。
有有:那你是在怎样的契机下提出来的?爸妈当时采纳了吗?
👨🏻英杰:我大概是 2012 年开始做投资的,那时候我已经意识到他们的投资方式有问题了,但是不知道怎么说服他们。最开始我劝过他们几次,说不该买这个不该买哪个,他们会觉得我不懂,也没赚过钱,就也不会听。那时候的我,只能说稍微有一些投资理财的正确观念,但还没有比较能说服人的业绩。
所以说,想帮爸妈管钱,得先要让爸妈相信你的能力。很多子女会抱怨:我好心好意帮你理财,你怎么不听我的呢?不是说你是他的孩子,他就能相信你可以帮他管钱,信任从来都不是这样建立的。
有有:那之后你采取了什么策略说服他们?
👨🏻英杰:其实这个过程特别曲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这样的。到 2016 年的时候,我的投资观就比较成熟了。某一次大跌后,我跟我爸说,你别炒了,我帮你管吧。我爸还挺不乐意的,觉得我一没有经验,二没有业绩。
于是,我们约定:我先用一小部分钱,在我妈名下开个股票账户,帮他们管一年时间试试,然后和我爸的账户对比一下。如果我的更好,以后就由我来管。
当时我们还签了一份协议。我挺认真的,虽然我不喜欢炒股,但是为了哄着他们,我就用价值投资的方式,选了十来只业绩稳定、价格不高的股票做打新门票。也赶上当时行情好,两个月赚就了 20% 多。
后来有一天我登录账户,发现空空如也。
原来,我爸妈一看赚钱了,赶快都给卖了。我这个气呀,说话都不算话。找他们理论,他们还振振有词,涨了当然要卖。
这个解决方案就彻底失败了。
有有:这次失败打击到你了吗?后来你是怎么处理的?
👨🏻英杰:我自己做了个复盘,反思了自己为什么失败。
其中和爸妈相关的原因包括:他们的投资观有问题,总是想赚快钱;他们担心自己对钱失去控制,感觉没有依靠;在他们眼里,孩子永远长不大,有些不放心。
我自己也有原因。首先,我确实不会「忽悠」人,他们问我能赚多少,我会说,我无法给出保证。而且我反思自己,我其实是想证明自己比他们厉害,他们是错的,这样一来,就会让被说教的一方很难接受。更重要的是,我对他们的关心不够,语气态度总是不太好,觉得是亲人,说起话来没什么顾忌。
复盘完我发现,这些表面上是财务问题,可深层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问题,并不是我帮他们解决了投资的问题就都能解决的。
其实很多时候,你能感受到,父母这一代人,他们跟现代社会是脱节的。之所以说跟社会脱节,是因为他们和我们这一代人赚钱的方式不太一样。我们这代人大多数赚钱是靠自己的能力挣工资,他们这代人更多的是靠时代的机遇。
比如我爸,插队、当兵、上班,印象中好像只在一个单位干过。他们这代人的大部分人生都是在一个很封闭的环境里度过的。在他们那个年代,是不需要理财的。
到了现在,这代人手里有自己一辈子攒下来的一笔钱。你说这些钱完全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吗?其实也不完全是。可能手里有几套房,是当年单位分的房子;或者经历过拆迁,突然来了一笔财富。
这中间当然有努力,但主要靠的是时代的机遇。由于不是靠自己的劳动一点点赚的,这代人就没能在财富增长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相应的理财知识。
以我爸妈为例,他们领退休金,还是习惯去银行柜台排队。我和他们说,去 ATM 机取就好了,多方便。或者说不用排队,可以直接用手机银行转账。光这么说,爸妈是听不懂的,是真的不懂,再往下说他们就要生气了。
他们心里对这些事情是有隐性的门槛的,需要我们帮他们迈过这道门槛,而且还得是设身处地帮他们去想。要知道,爸妈跟社会的脱节其实比我们想的还要严重。
有有:那在第二阶段,你采取了什么新策略吗?
👨🏻英杰:第二阶段大概是 2018 年中的时候,那会儿市场比较不好,他们心态比较崩,我就主动帮他们做了一些投资方面的整理,主要是两件事情。
我先把他们所有银行网银都打通了一遍,让他们的银行转账变成全自动的,这样退休金到账了之后,都会转到他们最常用的一张卡上。
然后,我帮他们梳理了这些年炒股的交易成本。我发现,他们的交易成本非常高,每年能高达上万元,他们自己也很吃惊。我估算了一下,交易成本大概能占到他们投资收益的 6% ,他们平时根本就意识不到。
之后,我就带爸妈去券商那边,把佣金费率给降下来。我爸妈是 1990 年代开户的股民,那个时候的股票交易佣金是很高的。在过去几十年,佣金其实降了很多次,现在很多只有万分之二、三。
在过去,我也跟他们说过很多次。当然,一开始只是说说,让他们自己去找券商,申请降低费率。但是,父母那代人其实是不太擅长跟这种机构打交道的,或者是怕麻烦,心里有这道坎,迟迟没有行动。这一回,我就带着他们俩,一起跑一趟,切切实实把这个费率给降下来。
在我看来,帮爸妈理财就得这样一点一点来。你得让他们体会到,你确实是站在他们这边,而不是在惦记他们的财产,这点特别重要。当一个人老了,他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这辈子攒的钱当养老本儿:你这么关心我,想帮我理财,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且,如果这些钱不在他们手上,他们会有很失控的感觉:明明自己身体还挺好的,但是钱都没了,万一以后孩子对我不好了怎么办?
网上有段子说,为什么爸妈容易上当受骗,因为那些骗子比我们对爸妈孝顺多了。段子当然只是段子,但其实仔细看那些骗子,他们有很多事情做得都比子女要好。他们有很多针对老年人的话术,我们子女没受过这种教育,这种话我们说不出来,所以爸妈有时候会觉得骗子对自己更好。
帮爸妈打通了网银,降了费率,我纯粹只是想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起码爸妈不会再遇到这些障碍了。那在投资方面,我也逐渐向他们证明,我的投资水平还可以,碰到好的投资机会,我就会跟他们讲一下这个东西为什么不错,比如长赢计划,他们看了觉得确实挺好的,也没什么漏洞,就有点动心了。
当时的操作方式是,他们把钱打给我,用我的账户投出去。后来,我觉得这种方式不太好,因为这样会让爸妈不太舒服,他们可能会忍不住担心:这个钱你未来要是不还给我,我怎么跟你要?
于是,我就建议爸妈用自己的账号,自己动手操作,但是他们确实学不会「跟车」。再后来,我就和他们说,我来帮他们操作,账户仍然在他们名下,钱仍然在他们卡上,我不会转出去的。同时,我还会经常和他们汇报一下收益如何。
有有:听起来事情已经圆满解决了,那第三阶段是什么样呢?
👨🏻英杰:其实在这个阶段,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他们委托我管理的只是一小部分钱。作为「股市常青树」,我爸妈还是把大部分钱投在股市里,按照他们那种方式去买卖股票。
那我的对策,是给他们展示我管理的账户,说这个收益还是挺稳的,时不时影响一下他们的心态。行情好的时候,他们就会说,我弄得也挺好,你甭管了。那我就趁着18年底,股市大跌,他们心态崩溃的时候,和他们认真讨论了一次:「你看这市场,这么动荡,你们别管了……」
我说,我不是为了赚你们的钱,或者要你们的养老金,我向你们保证年化 8% 的收益,赚了都是你们的,赔了的话我给你补齐。我还和爸妈认真地签了一份协议,在上面写清楚 「保证 8% 的年化收益,不足部分蔡英杰来补齐」。
有有:那你会定期给爸妈看收益吗?
👨🏻英杰:我给他们做了一个投资组合,还为此做了一个网站,他们可以随时上去查看。网站上非常清楚地显示他们的钱究竟投资了哪些资产,比如多少在基金,具体是哪些。并且我还做了一些分析功能,可以对比自己的投资组合有没有跑赢大盘。他们登录得比我勤多了,经常上去看自己的投资收益。
英杰给爸妈做的网站截图
有有:他们把多少钱交给你管理?平时要用钱怎么办?
👨🏻英杰:现在我管理的钱大概是爸妈总资产的 90% 。如果他们有临时用钱的需要,我首先会判断是不是合理的,不要被骗了。如果需求合理,那一定要给,我有留出投资备用金的习惯。如果备用金不够用,那就我自己垫上。
如果哪天爸妈要把钱都拿回去,我也一定会全部还给他们,因为这本来就是爸妈的钱。必须让爸妈觉得他们对自己的钱有掌控感。我只是受托人,是帮忙理财的,这是底线。
有有:帮他们理财这些年,爸妈的投资观念变了吗?
👨🏻英杰:其实没怎么变。之前我给他们转发一些很好的文章,他们就说,是,你说的都对,但是我们眼睛不好,也看不懂,然后继续炒股。
不过现在我爸我妈只会拿很少一部分钱去炒股。他们也看得开,说投资赚钱的事你来做就好了,炒股是我们的娱乐项目,你甭管我。
但是他们的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拿 90% 的资金去炒股,和拿 10% 的资金去炒,心理压力完全不一样。他俩的投资理财理念非常一致, 都是那种特别激进特别高风险的,一定要All in。
一个赔了会怪另外一个,但要是自己上的话,也是同样的操作。对他们来说,炒股是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信仰,我改变不了,只能通过比例来调节。
我爸妈现在都快 70 岁了,所以,我也不抱希望自己能改变他们的投资理念。他们就坚信股票是骗钱的,就比谁跑得快,但是他们乐此不疲。
有有:帮爸妈管钱这么久,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英杰:我后来才慢慢意识到:
其实父母是需要你帮他做一定决策的。
我们慢慢长大,在小时候都是父母帮你做决策,在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他们就会跟社会慢慢脱节,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去站出来,表现出你能承担这个的能力的话,其实父母也是很无助的。你得拉着他们的手,帮助他们去跟这个时代去接轨。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你能从这种财务关系中获得很多新的体悟,比如应该怎么去跟父母交流,在交流的时候,如果直接说你们是错的,那这个沟通就很难成功。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不擅长沟通,不知道怎么和父母聊天。其实这个东西没有不擅长,只要你能让他们体会到,你真的是在为他们着想,他们就愿意相信你。
有有:对于想帮父母管钱的朋友,你有什么建议?
👨🏻英杰: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是:
你得让爸妈感觉到你是真心站在他们这边,为他们着想。
你要先想明白,自己是不是真这么想的,还是说你是看他们亏钱太多了,心疼那些钱,觉得自己要继承的财产怎么又亏损了。出发点不一样,说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有些人常常指责父母瞎买乱卖,他们没有想明白的是,那些钱就是爸妈的钱。爸妈投资亏了,和我们子女是没有关系的。如果把这些钱看作自己以后要继承的财产,那这个角度就不对了。基于这个角度去劝爸妈,爸妈可以很敏锐地感受到你的出发点不对。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你得证明你真的是对的,确实懂投资。不是爸妈信任你,愿意让你帮忙管钱,你就拿来一通乱操作。至于要不要和爸妈签协议,做托底,这种都是具体家庭的具体方案了。如果你真的自己愿意吃亏,比如承诺收益率,那么父母更能感受到,你真的是站在他们那边去考虑的。
在帮爸妈管好钱包这件事上,你有什么自己的心得?欢迎你在想法区留言分享。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文章转载声明》。
深有同感。要多站在父母角度去思考,不能一来就说父母错的,方法不对。父母更不愿意接纳。父母那一代很多都靠机遇,也没做过生意,很多理念一时半会不可能改的。
01 信任&有效沟通 受到英杰故事的启发,以信任为锚,不去试图证明我的投资能力更强,尝试站在长辈看待新兴事物的角度来调节我的表达节奏,这都让有效沟通时间有了显著提升! 02 信任很奇妙 在今年母亲节这天,成功和股龄数倍于我的父亲做了1.5h 沟通,我们从保险聊到家庭支出,聊到收入,聊到投资资产持仓,父亲甚至接受了我的交易——不在不懂的股票上做任何一笔追加补仓。这是我此前从未想过,但真实且密集发生了的事情。 03 信任是沉甸甸的 或许有那么几个瞬间,我的成长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但父亲的不易,却是实实在在地被我听在耳中,刻进心底。这个男人肩上的重担远超我拍脑袋拍出的数字。 感恩这期博客~
从来没想过帮爸妈管钱,但在他们投资实业养猪因为猪瘟归零的时候很心疼,心疼他们投入的时间和本来要用做养老的本钱,只能尽力去给他们一些钱和帮助。 一直以来,从没想过要继承父母财产啥,我们结婚买房都没有让他们出一分钱,觉得父母把我们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了,财富应该靠自己能力去获取,成天惦记父母财产的,都是没本事的人。 妈妈曾经知道我在投资时,想叫我教她炒股,但一来我深知她的性格强势又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并不适合炒股,所以对她说风险太高,还是不建议她碰。二来自己也还在验证和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想等自己证明有那个能力在市场中稳定盈利后再思考怎么教或者帮他们管钱。 至少他们现在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在。
个人实际经验 要保持耐心,鉴于爸妈比较愿意相信某头条和某信的文章,那么就转发权威科学正确的理财信息给他们看,同时要想方设法让爸妈树立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观念
我童年里印象很深的一个画面,就是在还没有电脑的年代,我父亲趴在地上在挂历背面自己画K线图的场景…虽然他也和那个年代的许许多多普通股民一样,经常觉得自己被“庄家”盯上:一抛就涨,一卖就跌…我也一直觉得他炒股就是下岗后“瞎折腾”。直到我自己开始接触投资,明白我国股市一赚二平七输的残酷现实后(希望有知有行能改变这一现象),发现他在至今二十多年的投资生涯后不但仍然留在那10%中,并且靠股市为我们家换了房子以及资助我婚房的首付,作为一个普通下岗工人,着实非常了不起。直到有一天,他偷偷告诉我他选股的秘密(叫我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原话是:我连你妈也没告诉~):某软件按xx再按xx,他说他买的股票都是这个页面里选出来的。我一看,就是软件里的高送转板块…顿时我明白了他近年来业绩不佳的原因。不管怎样,我还是一本正经的答应他,我一定保守秘密。。。
特别特别希望爸妈的钱、爷爷奶奶的钱能够吃到中国经济的红利而不是放在银行卡里吃灰,而他们的思想观念短时间内很难转变,学习能力短时间内很难提高,跟认知相匹配的方案的确是放在银行卡里…无奈而又遗憾的是,不是每家都有条件实现子女帮着理财的。
你得拉着他们的手,帮助他们去跟这个时代去接轨。 被这句话给打到,确实我们不能仅仅用评价的的眼光带着批改作业的笔来评价父母的行为,更应该看到他们已经没有我们印象中的强大,也需要我们的帮助,不仅在理财也在更多当面。 另外,同样的话你是什么水平说效果也不一样,确实只有你自己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做到了,说出来的才有影响力,才能让他们信服。这点对任何交流都通用~
哈哈
我也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实践了一年,然后让他们知道我的投资状态,当然是比较正面的描述,比如我说短期投资的收益都达到目标了(比他们银行定期高多了),长期投资有些浮亏,但因为分散,所以问题不大。 慢慢的他们也开始信任我,把钱交给我。 最重要的是,帮他们管钱一定要稳,毕竟是养老钱。
爸妈把钱给孩子理财也有风险,万一孩子把钱挪用花掉,那真的养老钱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