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叮咚~新一期知行黑板报准时抵达,请查收。
本期要点:
活钱管理:不论产品大小,选择平台很重要
稳健理财:购买前,管理好预期很重要
长期投资:主要的市场指数在上涨,为什么股市温度反而下降呢?
保险保障:别忘了给你的房子买个保险
上周,持续上涨的货币基金和银行活期理财收益率出现回落,但在近一年中依旧处于高位。按照往年经验,临近春节,市场利率会很坚挺,预计货币基金和银行活期理财收益率回落幅度不会太大。
最近,整改下架的银行智能存款出现了类似的替代产品,即按 90 天、120 天等周期付息的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率在 4% 左右,由于有一定的封闭期,收益比货币基金和银行活期理财略高一点。不过,提供该类产品的银行还是以中小银行为主,毕竟中小银行的揽储压力还是很大的。
一些中小银行智能存款的整改下架就引起了很多客户的损失和不满,原因是整改通知不到位。比如,部分客户根本没有注意到短信和 App 通知,直到 1 月 1 日后才突然发现。再比如,由于通知内容过于简短,部分客户错误理解了通知内容。
别看是一个简简单单收益很低的产品,服务的细节体现出了平台是不是真的站在用户一边。所以,不论产品大小,选择平台都非常重要。
最后惯例,附上最新的货币基金优选榜单。
上周股债齐涨,沪深300上涨 5.45%,中债综合财富指数上涨 0.21%。以「我要稳稳的幸福」为代表的「固收+」产品继续上涨。
「我要稳稳的幸福」上周上涨 1.01%,对于一个稳健理财产品来说,这种涨幅已经很难得了。对于2021年来说,也算开了一个好头。大家可以预测一下,今年「我要稳稳的幸福」能不能实现 6%~8% 的预期收益目标呢?
上期黑板报给大家介绍了另一款稳健理财产品——兴全低波动小确幸,通过留言能够感受到,大家对这个产品还是很感兴趣的。有的人去搜索研究了,有的人已经买入了。
我比较担心大家不了解这个产品的投资逻辑,仅仅奔着收益率比「我要稳稳的幸福」高就买入,还特意调研了买入的用户,到底是基于什么理由买入的,下面是他的回复:
我真的很开心看到大家能够进行理性分析,并结合自己的需求进行判断。为什么很在意这一点呢?因为预期管理真的很重要,如果不能建立很好的预期,焦虑、失望、拿不住就会接踵而来。
我在其他平台看到了很多关于「兴全低波动小确幸」的讨论,看得出来,很多用户对产品并不了解。例如:「股市涨的很好,这个组合收益一年才赚了 10%,太低了,跟其他基金比差远了」、「投入 53 天了,还是负数」、「组合里的债券基金太差了,过去一年年化 3% 还不如存银行呢?」、「调仓很频繁,需要很多手续费」……
上期黑板报介绍了「兴全低波动小确幸」 的投资策略,如果看完后,你能解释清楚上面的疑问,才算真正了解这个组合的基本情况,做出是否适合自己的正确判断。
如果你知道它是一个稳健理财产品,以控制风险、稳健增值为主要目标,股票仓位很低,那么,在股市大涨的时候,它肯定是比不上其他偏股基金的。如果你的目的是投资股市,承担高风险,期望获得高收益,请不要选择这个产品。
如果你知道它主要投资债券基金,少量参与偏股基金,那么去年因为债市不好,债券基金 3% 的收益你是能够接受的。你也能理解它不会因为债市不好、股市很好,就弃债选股,因为这会背离它控制风险获得稳健收益的初心。
如果你知道它的资产配置情况,你就会了解它短期内有亏损的可能,毕竟股市、债市都是有涨有跌的。所以,假如你投入 53 天仍旧亏损,这是正常的,一定要坚持,对它的预期是最低持有 1 年以上。
另外,关于调仓手续费,你需要了解组合的收益有没有扣除手续费,如果扣除了还能获得这种收益,你能不能接受。
当你了解清楚,建立了合理的预期,就可以开始投资了。
开年以来的股市真的精彩纷呈,主要的宽基指数大多是上涨的,今天上证指数站上了 3600 点,上一次还是 2015 年 12 月,真是太不容易了。最近一周上证50涨幅最大,上涨 6%,其次是沪深300,上涨 4%。中证500表现很弱,仅微涨 0.05%。
行业方面,分化程度比指数大多了。28 个申万一级行业,最近一周上涨下跌的各占一半。我们上期刚提到银行、地产表现很弱,结果银行开始发威了,最近一周上涨7%,其次是建筑材料和非银金融上涨 4% 以上,尤其是今天券商的大涨带动非银金融出现反弹。下跌的行业中,跌幅较大的是农林牧渔、纺织服装和交通运输。
本周最新股市温度降到了 23°。具体指数温度方面,整体变化不大。中证红利、中证500仍旧是低估的,过去一周依旧没啥起色。上证50、沪深300随着上涨,温度有所上升。最近白酒等波动很大,中证消费温度略有降低。
根据最新股市温度,我们的参考仓位是 50%~60%。下图是我们的实际持仓情况,由于中证500和中证红利温度变化很小,新用户可以按照下面的参考进行买入。
估计大家会有疑问:
市场指数,尤其是大家熟悉的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都上涨了,你们指数列表里面的指数大多也是上涨的,为什么股市温度反而下降呢?
这是因为过去一周指数虽然涨了,但大多数个股却是下跌的。目前A股股票共有 4149 只,过去一周上涨的仅有 813 只,也就是说,有 80% 的个股在市场指数普涨的行情中是下跌的。
主要的市场指数上涨、行业指数涨跌参半、个股二八分化,大家品一品,能不能品出究竟什么在上涨呢?答案是大市值的龙头股在上涨,而广大的中小盘股票在下跌。
为什么呢?因为市场指数大多数都是市值加权的,市值大的权重高,市值小的权重低。即便大多数中小盘股在下跌,只要大市值的股票大涨,指数就会表现很好。但对于股民来说,在这种情况下,赚指数不赚钱则是普遍现象。
不知道最近找你推荐基金的人多了没有,反正最近找我的人多了起来。那个去年嫌弃基金涨得慢的小学同学,最近哀嚎着跟我说:「炒股亏钱了,还是跟你买基金吧」。
为什么基金的业绩会更好呢?主要原因是基金最近几年偏好业绩稳定的龙头股,基金经理们抱团在一起,这些核心资产近几年涨幅很大,基金业绩自然很好了。炒股不如买基金,基金的良好表现吸引大家把钱从银行理财、股票中搬出来,基金规模不断增加。
新基金发行也很火爆,2021 年短短几个交易日,新基金发行规模已经达到 1000 亿。市场情绪高涨了起来。
在情绪高涨中,我们要时刻保持一份清醒。对于涨幅很高、温度很高的板块,如果你没有买到、或者中途跳车了,建议现在不要去追了,风险很高。
对于之前很幸运持有核心资产、享受上涨的人来说,什么时候趋势会变,谁也说不好。建议你用规则约束自己,不要想着卖在最高点,例如我给自己的约束就是回撤 10% 就卖出。
总之,我们依然坚持用好价格买入好资产,注重安全边际,做到长期持有。当然,这种选择有可能会在情绪高涨的市场中表现一般,没有别人涨得快,大家要有心理预期。
前几天,我司负责运营的弟弟过来找我,说有人嫌弃我们的策略太普通、涨得慢。我安慰他说这太正常了,投资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给出投资建议,挨骂是必然的。尤其是现在的市场情绪,会把各种分歧进行放大,谁也不服谁。
但我们能做的是,坦诚地把我们的理念、操作公布出来,赚我们认知范围之内的钱,期待和认同我们理念的朋友一起前行❤。
对很多人来说,房子应该是价值最高的一笔资产了。所以我们在给自己买好保险的时候,也别忘了给房子买个保险。要不万一真的发生什么事,房子没了,贷款还得继续还,想想就心痛。今天来跟大家聊聊我自己买过的家财险。
我一共买过四款产品。(需要划一下重点,只是买过,并不是房子多😂)
第一款是从平安官网投保的平安家庭财产保险,它可以自主选择保障责任和保额,然后生成保费。我之前选的是房屋主体损失 + 水暖管爆裂损失,因为没理赔过,续保的这两次,每次保费几乎都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打个八折,非常划算。适合想自己 DIY 保障责任的人投保。
第二款是从支付宝投保的平安百万家财损失险。三个计划的保额是固定的,房屋主体损失分别是 500 万元、300 万元和 200 万元,对应的保费是 358 元、188 元和 88 元。虽然几个月之前,300 万计划对应的保费还是 168 元,但这款产品性价比还是很高的,适合自住投保。
还有一款是从平安代理人那投保的平安房东家财宝,我在年度半价的时候买的,才 242.5 元/年。它的保障责任跟支付宝上的平安家财险很像,少了盗抢综合险和居家责任,多了几项跟出租有关的保障责任,比如出租房声誉损失津贴责任(如果在出租期间,屋内因自杀或者犯罪行为发生人身死亡事件,保险公司会按保额进行赔付)。比较适合出租房子的时候投保。
以上三款产品都是平安财险的。虽然平安人寿的平安福很贵,但是平安财险的意外险、车险、家财险,还是挺值得一买的。火灾、爆炸、台风、暴雨这些都在保障范围内,但也有一个缺点,不保障地震。
因此,我还买单独买了一款保地震的产品。
保障地震的有两类产品,一类是只保障房屋主体及附属设施的,性价比会比较高,比如天安财险的千万房屋险。它有三个计划,保额分别是 500 万元、1000 万元、2000 万元,保费只要 99 元、199 元和 366 元,每次事故有 1 万元的免赔额。
还有一类产品跟平安财险三款产品类似,保障责任比较全面,但是通常保额不高,保费却不低。比如华安财险的满堂福。
我自己买的是第一类产品。对我来说,保障地震更像是安慰剂,毕竟发生造成房屋损坏的地震是非常非常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只是作为补充。
篇幅有限,所以今天就简单介绍了一下我买过的家财险,大家投保的时候要再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产品。也要清楚,虽然它很值得买,但也不是全能的,要注意看投保须知和保险条款。另外,家财险在投保的时候对房屋结构都会有要求,如果是租房,要注意看下是否要求房东本人投保。
你给房子买家财险了吗?
四笔钱如何划分,需要结合个人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年龄阶段、风险承受能力等去划分。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欢迎详细了解 四笔钱 。
点击页面上方「知行黑板报」,可查看往期文章。
本文章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参考《文章转载声明》。
哇,真没想到我的回答出现在黑板报里,开心😊当时以为给我留言的是非知行的同路朋友呢,不然应该能再补一些问题,哈哈。比如虽说小确幸要激进一点点,但为什么现在它的债券比例比稳稳的幸福还高得多呢?后者现在混合型基金占比较大,波动也应该会更大呀?
🙋♂️,买了九九说的平安官网家财险(当时是在知乎上看到保险话题知名答主的推荐,他排在推荐第一位的险种就是家财险😂,说好像平安这款基本上是业界费率最低了),今年第二年也续保了,抠门只保了一个房屋主体500万保额,价格是去年搞活动时买的100块,今年续保价格没变。
最近大盘股很吃香,中小盘很吃瘪。但未来会一直如此吗,我觉得大概率不会,市场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改变,中小盘股也会迎来爆发的一天。 当然,尾盘股除外…😅
益达说过:熊市不亏钱或少亏钱,牛市跟上指数。最后收益已经比绝大多数人要挣得多了。每年收益上蹿下跳,最后凭运气挣的钱还会凭本事亏回去。做道数学题:净值为1,今年收益100%,即净值为2;第二年亏损40%,即净值为1.2。而每年收益保证15%,最后净值为1.32。嗯,所以说,哥们,别折腾,稳稳当当就好。
我老家村里推荐过一个社会治安综合保险。一年保费200!家里电器,生产工具等受损都可以理赔!话说我给我家的母猪都买了保险!
每周二我都很积极
房财险没有买呢,这个寒潮倒是提醒我了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常见 上海不需要买地震险 其他的房财险倒是需要关注起来了 谢谢提醒
@永靖,长期投资里面的那个表格,我还是不太明白,目前在按温度计定投,另加了小确幸,那个23、25、25、27份的是怎么买入???
头次知道家财险,以前都没关注过这个😂现在还木有自己的房子,等有了自己的房子也要把这个买上~
住房险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