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黑板报

100 黑板报第 100 篇啦🎉

  • 知行研究 · 2022年7月12日
  • 14022
  • 174

叮咚叮咚,知行黑板报准时抵达,请查收。

今天是黑板报第 100 篇啦 🎉。第一篇黑板报文章写于 2020 年 7 月 21 日,到现在马上就两年时间了,很感恩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

2020 年 7 月到现在的股市,我们经历了大涨大跌。尤其是今年,在经济停滞,叠加外围通胀压力的市场环境下,股市普跌,债市也表现不佳。大家投资的产品,多数跟股市、债市相关,自然赚钱效应很差。另外,今年的市场环境也会对很多人的工作、生活造成影响。总之,在这两年的市场里,我们多数处于逆境之中。

在逆境之中,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等待变得难能可贵。黑板报每周一篇的文章,期望能帮助你面对复杂甚至消极的市场环境,消除你内心的恐惧,用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投资,面对生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感受到了我们作为同路人的陪伴,那说明,我们这两年的付出,是有意义的。

在黑板报第 100 篇的今天,我们想发起一个调查问卷,作为一个阶段总结记录下来。我们公司的产品经理们很喜欢一本书,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的《与运气竞争》。

在这本书里,作者解答了一个问题:「是什么促使用户购买和使用某款特殊的产品或服务?」他给出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理念:「用户并非是在购买产品或者服务,而是将产品或服务带入生活,以实现某种进步」。他把这一进步称为用户想要完成的任务。

比如说,我们「雇佣」微信,是通过它和我们的朋友以及感兴趣的人保持连接,我们「雇佣」微博,是通过它了解最新的信息和八卦……

对于我们来说,每周一篇的黑板报专栏、日常管理的黑板报策略都是我们的产品,那么大家雇佣黑板报想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呢?欢迎你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想法。我们会记录下来,让这些留言成为黑板报发展迭代过程中的见证。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的认知也会发生改变,也许现在记录下来的,明年就变了,所以,请不要有任何压力,100 篇虽然是个重要节点,但说到底,它总归是个过程。

接下来说一下最近一周的市场情况。最近一周股市整体调整,我们关注的一些宽基指数以及大多数的行业指数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宽基指数里,中证红利相对抗跌,但也跌了 2.98%。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分别跌了 3.92%、4.15% 和 4.33%。

行业方面,除了家电、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出现上涨,其他行业都出现了下跌。煤炭、有色金属、基础化工跌得最多,煤炭跌了 7.94%,这类行业最近的波动明显加大。

与股市回调不一样的是,这周公布了 6 月份的经济、金融数据,数据表明随着疫情缓解、国家出台了各种刺激政策,我们的经济基本面情况有所缓和。

为什么经济有复苏迹象,我们股市反而会出现调整呢?不是一直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吗?原因还是我们经常说的,股市反映的是对未来的预期,它一般会领先于经济指标几个月的时间。

就拿今年前几个月的股市大幅下跌来说,大家预期到未来的经济环境有所恶化,就会抛售股票,尽管当时的经济数据还没体现出这种悲观预期来。接下来,随着国家出台各种政策刺激经济,释放流动性,对股市构成利好,股市在 4 月底抢先反弹,而经济数据则是在 6 月中旬才真的显示出来经济有多差。

站在当下来说,6 月份的经济数据有向好趋势,这种向好趋势股市已经提前反映了。大家考虑的是未来呢?下半年会怎么样?

由于悲观情绪带来的大幅下跌已经在最近的反弹中得到修复,接下来国家会不会在经济基本面正常后,收回原来的刺激政策?企业盈利究竟能不能做起来,上市公司中报快出来了,要不要观望一下?下半年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单纯从交易角度来说,这次反弹力度不小了,该出现回调了吧?

上述的种种考虑,会带动大家想停下来观望观望,寻找一下方向。

当下黑板报第 7 期的股票仓位是 57%,本次可以发车,发车买入一份恒生科技,一份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

具体如下:

黑板报 - 第 1 期不发车
黑板报 - 第 2 期不发车
黑板报 - 第 3 期不发车
黑板报 - 第 4 期不发车
黑板报 - 第 5 期不发车
黑板报 - 第 6 期不发车
黑板报 - 第 7 期发车一份恒生科技,一份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

说完发车情况,我们来说一下大家在使用「全市场温度」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常见的问题是:今天很多指数涨了,全市场温度怎么跌了?我的持仓都是跌的,全市场温度居然是涨的?全市场温度在 2020 年显示是中估,但我的主动型基金都涨了很多了,明显基金发行市场很火热,是高估状态啊,你这全市场温度不准啊?

这所有的问题的背后实际上跟我们对「全市场温度」的计算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之前在「和你聊聊『知行温度计』幕后的事|知行研究」这篇文章里,讲解了我们的全市场温度是如何计算的。直接拿过来,不了解的人可以再详细看看,了解的人可以直接略过。

1、样本空间

我们的目的是衡量A股整体的温度情况,所以我们计算的样本空间包括A股所有上市公司。

2、计算指标

怎么计算出股市温度高低呢,我们主要考察的是股票的估值高低。衡量估值高低的指标有很多,包括 PE、PB、PS、PEG 等等,这些估值指标各有侧重,通过分析,我们决定综合考虑 PE 和 PB。

A股的上市公司有很多,每个公司的估值情况确定后,如何得出A股整体的温度情况呢,这里面涉及如何给公司定权重的问题。市场上常用的计算方式主要包括:市值加权(例如总市值加权、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等权、算术平均和中位数等。

我们采用的是等权方式,一方面可以反映A股每个股票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从投资选择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每个公司都是平等的。

3、考察周期

我们计算得出每个时点股市的估值情况,通过分析其在历史周期中的位置来得出股市的温度。这个周期如何选择呢?

如果周期选择过短,不能包含一轮牛熊周期的话,那么「股市温度计」的参考意义不大。如果周期选择过长的话,又会弱化当下的市场情况,毕竟股市机制也是不断优化的。例如站在当下,把 90 年代的股市纳入进来的参考意义也不大。

综合考虑后,我们选择包含两轮完整周期,来得出当下的温度情况。

简单点来说,全市场温度衡量的是当下全部A股估值数据在一个很长的周期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既然说明的是全部A股的情况,而我们实际投资时并不真的分散持有全部A股,这就造成了全市场温度的变化有些时候跟自己的感受不一致。尤其是当你集中持有某个行业或者某类风格的基金或者个股时,这种差异会更明显。

那么我们计算的全市场温度能不能很好地体现全市场估值的高低呢?实际上,现在很多平台也都开始推出了股市温度计,大家的数据还是有一些差异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性,涉及到上面的计算方式的选择不同,例如选择的是 PE、PB 还是其他估值指标,历史周期选择几年,把全部A股整合起来计算全市场估值时,是选择等权、加权还是其他方式,都会对最后的结果造成影响。

如果大家都考察长周期的话,影响比较大的就是权重方式的选择。我们的全市场温度选择的是等权,所谓等权,就是每个个股在计算全市场温度时被赋予的权重是一样的,不论个股市值大小,不会厚此薄彼。

在等权的视角,所有公司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如果等权估值出现了低估,那意味着全市场大部分个股出现了回调,估值下跌。反之,如果等权估值出现了高估,那么意味着全市场大部分个股都出现了大涨,估值都不低了,很难找出来性价比高的品种。

利用等权方式计算全市场估值,更容易找到市场情绪极端表现的场景:过度的恐惧和过度的贪婪。因此在等权视角来看,低估大幅加仓和高估需要卖出的机会并不多,其他大部分时间,市场温度不高不低,可能具体指数品种方面有涨有跌,但总能找到性价比高的品种去配置。

为了让大家对等权有更深入的了解,它的优势是什么,它的劣势是什么,我们把等权和加权方式计算的全市场温度进行了对比。为了简化,我们估值指标只选择了 PE,历史周期选择了 10 年,加权方式计算时选择的是个股的流通市值,如果某只个股的流通市值高,它在全部个股中的权重就会更高,它的估值变化对全市场温度的影响也会更大。

等权和加权方法下,PE 10 年百分位的数据从 2005 年到现在,大部分时间都保持了一致性。在普涨普跌时,两种算法的一致性会更高。在结构性行情下,例如 2009 年和 2020 年的市场上涨里,二者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尤其是 2020 年,加权视角从 2020 年 7 月就进入了高估区间,且持续了很长时间,但等权视角则属于中估,并不高。

原因是,在 2020 年,大市值公司也就是以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大盘股涨得很好,估值出现了升高,相对而言,中小市值公司则表现一般。

也就是说,在全市场个股整体上涨和整体下跌时,两种算法的一致性很高,当结构性行情发生时,尤其是大小盘风格的股票出现很大的分化时,二者的差异会较大。

理解了我们全市场温度的算法,估计大家会进一步考虑,全市场温度对黑板报的投资有什么指导意义呢?对自己的投资有什么指导意义呢?如果自己只偏向于某类资产,全市场温度还有用么?全市场温度能不能指导主动型基金的操作呢?

碍于篇幅,我们下次再聊,下周见。

想法

发布想法
  • 傅强

    我先来😁 我「雇佣」黑板报完成的任务是,在文章的想法区,见到了许许多多互相启发、共同成长的同路人朋友。 大家在想法区里,抒发自己在市场里的感悟和经历,帮助回答别的用户不明白的问题,还给了黑板报很多的灵感和话题。 黑板报专栏其实由三个部分组成,除了文章和策略以外,一个同路人共建的温暖有爱、求知成长的想法区,是我最喜爱黑板报的理由🥰 一百期之际,也要感谢一路相伴的大家呀~有知有行,接下来还要一路同行呀!

    2022年7月12日
    60
  • 毛远

    黑板报投资策略的体系和哲学,从很早就一脉相承了。 是相信长期价值,相信中国经济,相信资产配置,相信持有股票类品种可以参与和分享好公司的发展成果,最终则浓缩成了简单的 10 个字: 好资产、好价格、长期持有。 黑板报策略优异的体验,与对市场、品种、投资和投资人的深刻理解,一直站在用户一边的哲学体系是分不开的。 从分期买入的体贴回撤控制、逻辑清晰简单的品种选择、优质内容长期陪伴的这些设计中穿透到底层,我们会发现黑板报这个策略,有知有行这个团队,在做投资者陪伴时,重心是在关注人,而非产品本身。 在合理收益下努力追求低波动和持有体验,以帮助用户更好地长期持有;努力追求简单,这样可以让更多的用户理解并参与进来;努力打造更好的陪伴体验,在一起经历市场中同行,和用户交换过程中的认知和情绪,共同建立穿越周期的体验和感受。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而认知,是每一个个体的认知。 有一个团队关注到了这一点,并一步一步慢慢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觉得特别好。 谢谢你们。

    2022年7月12日
    45
  • 眼里有光的azure

    小狐狸对小王子说:「如果你约好四点来,我三点就开始感到幸福了。」对我来说,每周二来读黑板报也是如此温暖而充满期待和幸福感。嗯要说「雇佣」也行吧,雇佣原因是: 1- 学习黑板报认为最近和投资最相关的事件、最需要了解的市场情况和相关知识是什么,常有新知,或温故知新;我每周的投资实证周报里【学习】的部分,就经常包括了上一周的黑板报内容。 2- 参考黑板报认为当前市场情况下最合适的资产配置是怎样的,再根据我的风险偏好调整后应用。 3- 观摩留言里同路人的好想法,也因为非常熟悉黑板报而乐于分担运营小伙伴的压力,叽里呱啦去回答下问题~ @认识有知有行的第657天

    2022年7月12日
    27
  • 神秘的羊

    我雇佣黑板报是为了让自己更专心地制作播客,憋整天为涨涨跌跌绞尽脑汁,而是去研究生活中的各种钱……

    2022年7月12日
    19
  • 雨白

    100篇撒花!很高兴陪伴永靖、投研组的大家和每一位同路人到现在❤️

    2022年7月12日
    19
  • 单林敏

    有知有行成为我这个小白的投资生活的一部分

    2022年7月12日
    16
  • 涯天的天涯

    既然我们喜欢说发车,那我就用开车举个例子: 黑板报是一辆行驶在路上的车(一种投资策略),我们根据路况情况(市场情况),时而加速(低位发车、偶尔密集发车)、时而刹车降速(高位卖出)、时而停车看看路况看路边风景拍拍照(安心观察市场) 车有很多种(不同的投资逻辑),至于我们选择一俩什么样的车上路,suv还是轿车、电车还是油车,则要看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开车体验 黑板报背后的伙伴们就是司机和导游,ta们提前告诉了我们ta们是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开车风格、知道哪些沿途的景点。然后,我选择了一辆车,选择了这群司机和导游,把方向盘和话筒交给了ta们,我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体验坐车的过程,体验沿途的风景,聆听导游给我介绍各种奇闻轶事 最后,真心感谢黑板报一路陪伴,这辆车坐着踏实、安心、舒服~

    2022年7月12日
    13
  • 钢铁直男李大毛

    与其说我「雇佣」有知有行,不如更恰当地说,是有知有行在「陪伴」我。 愿与有知有行一路同行的原因是,信任。信任很难建立,来自我相识后跨越五个年头一千多天里,孟岩团队在上个产品和目前的有知有行里,对理财产品一次次的精心打磨迭代,对投资理念一次次的耐心分享普及,对价值观念一次次的坚定不移守护。 相比「做什么」,「不做什么」的选择才更艰难。相比「如何做」,「为什么做」的思考才更珍贵。在「不为」和「有为」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我以为,有知有行在同行中,走出了一条正确而艰难的路,一条从荆棘中播撒鲜花种子的路,一条以长期视角投入无限游戏的路。 「功夫在诗外」,投资也是如此。个人的投资收益曲线,短期看,是买卖投资产品的收益曲线。但长期来看,是认知变现曲线,更是做人处世曲线。相比金钱上的收益,对人生之路的探索发现,对世间万物的理解接受,对真实自我的观照接纳,对情绪情感的调伏修炼,这些收获显然更为重要,也更为持久。 也就是说,「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一生的投资,而获得相应的金钱回报,只不过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只盯眼前,却离题万里;眺望远方,才豁然开朗。 而这些道理,都是孟岩和他的伙伴们教会我的。 所以,有知有行对我来说,是船锚,行驶在茫茫大海中,极端天气来袭时,狂风巨浪翻滚时,心猿意马难持时,得到这里来稳住航向,校准方位。 感谢一路有你,期待继续同行。

    2022年7月12日
    11
  • 菜卜

    我「雇佣」黑板报是为了给自己找到一个「锚」,或者说「定海神针」,又或者说是一位陪我一起向着未知的未来前进探索的「老朋友」。可能未来我的持仓品种和比例,甚至框架都不一定与黑板报相同,但这份陪伴会一直在这里。

    2022年7月12日
    8
  • 逆水行舟

    首先撒花庆祝黑板报的100期里程碑!跨越百期,未来可期~🎉 然后说到「雇佣」黑板报的原因,简单来讲,就是因为她是全市场唯一一款,可以让我随时都能放心地投入手头资产的产品。如果具体展开,黑板报有三点对我而言非常宝贵的特质。 第一是安心,我清楚地知道有知有行的理念和要做的事情,长时间的同路而行也培养出了足够的信任,值得我交付后背; 第二是专业,回看黑板报的收益曲线,真的实现了在尽可能降低波动的前提下,给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收益,即便是职业的基金经理也未必能做好这点; 第三是体验,黑板报把所有的繁琐与麻烦都留给了自己,却将简洁与友好交给了用户,才做到了随时可投、全程服务的境地,凭借自身持续的负重前行,让同路人们拥有了岁月静好~ 这样的黑板报,怎能不让人动心,又怎能不让人放心?而有幸「雇佣」这种产品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边跟边成长,且行且珍惜!

    2022年7月13日
    5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