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答疑:定投时,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 知行研究 · 2020年12月15日
  • 26538
  • 192

12月11日,「有知有行」App 的温度计模块上线了「好资产」和「定投参考」,很多朋友纷纷留言提问。

今天,我们就来回答一些共性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对「好资产」和「定投参考」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一份简单的定投策略 》

一、关于沪深300中证500的配比

问题 1:目前沪深300历史分位比较高,中证500历史分位比较低,按 1:1 投入会不会不太合理?如果按估值水平,定投 0.6 份沪深300、1.4 份中证500模式,会不会比等比例份额,效果更好呢?

问题 2:沪深300已经是高温了,定投又给出沪深300一份,没有矛盾吗?

答:再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定投参考」。我们认为,对于长期投资来说,选择长期业绩向上的好资产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赚到钱。

那什么是好资产呢?我们认为长期来说,股票是收益最高的资产,同时我们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投资A股长期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A股数量那么多,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选股太难了,有没有简单实用的方式呢?

我们通过分析沪深300中证500指数的总市值、营业收入、净利润情况,得出「沪深300+中证500」指数能够很好的反映A股的优质资产。那么如何配置呢?

沪深300偏向于大盘股蓝筹股,市场占比更高,而中证500偏向于中小盘,成长性更高。二者的风格存在互补性。我们知道,在A股历史上经常会表现出周期性的风格偏好。这其实是被很多人低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风格,所以选择均衡配置,期望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也就是说,我们将沪深300中证500指数等比例打包在一起,作为好资产的选择。

选择好资产后,如何才能进一步增强收益呢?

那就是利用全市场股市温度控制买入成本,获得一个好价格。所以我们利用「股市温度计」低估加倍买入、中估正常买入、高估暂停买入,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目的。

有些朋友在沪深300中证500的配比方面提出了疑问,那就是除了全市场股市温度,我们在买入时要不要看一下沪深300中证500的温度情况。例如现在全市场股市温度是 31°,沪深300温度是 88°,中证500是 26°,那么是不是只配置中证500呢?或者少配置一部分沪深300,多配置一部分中证500呢?

我们从投资逻辑出发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结论是上述优化方式有一定的优化效果,但效果较小。为什么呢?

首先,这是定投策略,定投意味着长周期内不断有现金流进入,某一次的买入对整体的影响较小,对择时的要求很低。细想一下,即便定投 5 年,每年都是月定投,那就是有 60 次的买入机会,某一次的买入不是那么重要。这跟一次性投资不一样,你现在有 50 万要投入,那么进入时点对你至关重要,如果时点不好,那么就需要降低仓位,留着子弹等待机会。

其次,股市是周期性波动的,类似于钟摆一样摆动。这个钟摆来回摆动,形成一道弧线,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两个极端是「好到完美无缺」和「坏到无可救药」,对应着股市的高估和低估,这两个极端存在的时间在整个周期中的占比是较低的,市场大部分时间都在中估区间。尤其是A股散户为主,这种特征很明显,之前几轮牛市顶点结束得都很快,碰到钻石坑能以非常低的价格买到股票的机会也难得一见。

所以我们可以在定投时再结合沪深300中证500的温度情况做一些配比方面的优化,但鉴于高估区间占比较低,我们又是在定投,所以长期来看,差异较小。

为了验证上述结论,我们做了一些数据回测,我们将定投策略分为 4 种:

1)普通定投:不管全市场股市温度如何,每月定投沪深300中证500各一份,每月定投 1000 元;

2)简单定投:也就是我们目前推荐的方式,在普通定投的基础上,根据全市场股市温度,低估加倍、中估正常、高估暂停买入,但如果买入,则会均衡配置沪深300中证500

3)简单定投+单个指数温度限制:在简单定投的基础上,加上沪深300中证500的温度限制,如果它们中有一个处于 70° 以上,则全部配置另一个,如果都在 70° 以上,那么暂停买入;

4)简单定投+比例分配:在简单定投的基础上,依据沪深300中证500的温度情况进行比例分配,温度高的少配置,温度低的多配置。

由于要考虑一定的周期,沪深300的温度从 2013 年才有,中证500的温度是从 2015 年才有,我们从 2016 年 1 月开始进行统计,具体见下图:

从 2016 年 1 月到现在快 5 年的时间里,全市场股市温度没有达到 70° 以上,中证500大部分情况下温度不高,沪深300表现好一些,今年的温度达到了 70° 以上。在这 5 年里经历了 30° 以下的低估,也就是 2018 年四季度的钻石坑。

从结果来看,除了普通定投,其他 3 种策略由于在全市场股市温度低估时都加倍定投,所以累计总投入更多,相应的总回报更多。从收益率来看,累计收益率差距不大,但内部收益率上后 3 个差异不大,但都比普通定投要好。

拉长周期来看呢,我们仅看一下沪深300从 2013 年 5 月到现在的情况,具体看下图:

结论是一样的。从回报的绝对值上,简单定投会更好,从收益率角度来看,后 2 个差异较小但都比普通定投要好。

所以,基于对普通用户来说,我们采用了更省心省力的简单定投,如果你想在这个基础上依据单个指数的温度情况进行优化是可以的,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显著。

可能你会质疑,在不考虑止盈的前提下,简单定投跟普通定投比,收益也没有那么明显啊。实际上,你更应该关注的是,熊市市场大跌时你能勇敢买入吗?你能坚持长期定投吗?真实情况是,大多数人都是半途而废,甚至高位接盘,连普通定投的收益率都是拿不到的。如果能让你坚持定投下去,并且能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让你贪婪,多投入一些,那么未来的总回报还是可观的。

二、关于投资品种

问题 3:可以定投主动型基金么?主动型基金指数基金相比,有超额收益么?

答:上面我们说过,对于定投来说,挑选长期业绩向上的好资产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有挑选长期好的主动基金的能力,或者有主理人帮你管理,你是可以定投主动基金的。

问题 4:定投选择了沪深300 + 中证500,为什么不直接买中证800呢?

答:中证800指数的成份股是由中证500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一起构成的,在权重分配上采用的是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由于沪深300成份股整体的自由流通市值要比中证500的大,所以在中证800里沪深300成份股总的权重占比会明显高于中证500

由于A股具有周期性的风格偏好特性,沪深300中证500估值,也就是价格水平经常是不同步的。所以分开买入沪深300中证500的策略,会优于单独购买中证800。

问题 5:已经买了长赢的S定投,这个定投还有必要跟么?

答:如果已经买了长赢的S定投,没有多余资金,那么就等待S定投的信号操作即可。如果还有多余资金,对我们的策略理念已经了解并认同,那么可以选择跟投我们的定投参考。

三、关于具体买卖操作

问题 6:请问能在有知有行购买吗?在别的平台买了能转到有知有行吗?

答:目前有知有行还不能提供交易服务,你如果有资金要投入可以选择先在其他平台操作,毕竟投资要趁早。等我们上线了交易,到时候可以把后续要投入的资金转到我们这边,已投入的部分看当时的市场行情以及费率情况再定。

问题 7:手上有300和500标的就不用换了吧?

答:不需要更换,普通指数基金以跟踪指数为主要目标,为了控制跟踪效果,监管机构对指数基金的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进行了规定。所以跟踪同一个指数的指数基金长期来看差异很小。如果你已经投资了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基金,并且跟我们推荐的一致,可以不用替换。毕竟替换还需要手续费,不划算。

问题 8:定投的时候,分红方式的选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是不是选红利再投资比较好?

答:定投是一个长期投资行为,我们一般建议至少持有 5 年以上。实际上,定投更是一种投资习惯,当你习惯将每月工资结余拿出一部分来投资时,只要你有工资收入,这个投资习惯就会一直延续,所以这是个很长期的事情。在长周期里,大部分市场环境都适合红利再投资,所以在你定投的时候,分红方式选择红利再投资即可。

问题 9:定投场内还是场外呢?

答:场内、场外均可,这取决于你自己。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想花费太多精力,场外定投更便利,简单设置一次,就会定期扣款购买,不用开立股票账户,不用经常面对市场涨跌带来的情绪干扰,有助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但如果你本身就偏好场内交易,能抵抗涨跌的考验,定期买入,那么场内操作也是可以的,场内的交易费用会更低一些。

总之,选择你自己适合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场外定投更适合。

问题 10:低估时定投是固定的双倍,还是说温度越低估,定投份数可能是三倍四倍五倍,这样是不是更合理呢?

答:我们上线温度计模块,目的是传达长期投资的理念,那就是好资产、好价格和长期持有,基于此给出了定投参考。大家只要理解了理念,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操作。

我们认为低估时定投可以加倍,意思是低估时定投买入成本低,抓住机会多买点,日后赚的多一些。定成双倍是考虑到大多数用户的资金情况。如果你能够投入更多,是没问题的。当然,前提是投入的资金要是你长期不用的闲钱哈。

问题 11:可以把一笔钱分开,按每周定投吗?

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个月拿出部分工资来投资,是非常常见的行为。为了让这种长期的不断投入的现金流能够参与投资,定投才应运而生。

所以定投是针对你的资金投入方式来作出的投资选择。如果你手头有一笔资金准备投资,属于一次性投资,不用为了定投而定投,不要让定投成为一种信仰。

如果你想把每月的现金流拆成每周去定投,那这仅仅是涉及定投频率的选择。周定投、双周定投、月定投哪个好呢?长期来说,定投频率的选择对投资收益影响很小。

我们回测过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情况,发现按周定投和按月定投投资 10 年平均收益差仅为 0.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认为,按周定投和按月定投平均上来看收益上没有显著差别。

定投频率的选择按照你的偏好和资金安排即可。

问题 12:每天都有定投参考还是固定日期?月定投参考的是每日的温度计,而每日的温度显然是一直变化的,那这样如何决定该月是否要定投呢?

答:每天都有定投参考,你根据自己的资金安排,结合当天的建议操作即可。至于每个月选哪天定投效果更好呢,长期来看,差异较小。

问题 13:什么时候卖出,会提醒吗?

答:交易上线的时候、需要卖出的时候,就看哪个事情先发生了。总之,会提醒你的。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问题,欢迎写在下面的想法区。

  • 磨牙小幺

    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为大家指导,我是非常佩服的,曾经以为这个世界无可救药,终于看到真、善、美,理解人性的光辉和黑暗,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挺奇怪我这种韭菜居然忽然就醒悟了…

    3年前
    238
  • 逆水行舟

    文章中的数据回测图中,出现了一个“内部收益率”,这个跟我们平常使用的年化收益率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要强调内部?

    3年前
    31
  • 蒋蒋

    所以黑板报针对的是一次性的投资,温度计这儿的定投专区是专门针对定投的是吧

    3年前
    20
  • livar

    以全市场股票等权的估值水平做参考,买入的却是市值前800(沪深300+中证500)的股票,是不是有偏颇? 等权算法下,市值在800名以后的股票在估值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数量多,4000多只),相当于看A资产的估值,买的却是B。 极端一点的情况下,如果沪深300和中证500都进入高估,但800名以后的小票确都是低估的(在注册制的环境下并非不可能),不就会出现温度计是低估,双倍买入两大高估资产了?

    3年前
    19
  • 从容理财

    这期解疑答惑非常的全面,感谢!

    3年前
    13
  • 知行鸽子

    太贴心了,讲解了投资逻辑和体系,认同的小伙伴可以安心跟车,看到了评论里的一句话,这样的策略有人会觉得简单,看不上,到时一比比不上,哈哈哈,这个策略有一种扫地僧的感觉,大道至简。

    3年前
    10
  • jonny_chan

    不知道为何市场已经热度比较高了 为何还是低估 你们选取的指标是否有参考意义

    3年前
    9
  • 吃鸭酱

    这个解释我看了,但我觉得很矛盾。 如果你根据“低估买入高估卖出”思想操作,才推出万得全A作择时指标,那就和沪深300处于高位的现状有矛盾。如果你根据“买好资产享受中国成长红利”的思想,那为什么又要用温度计来择时呢? 文章最后给的解释是,拍个回测,告诉你差不大。我觉得就很扯,因为逻辑矛盾不能用回测掩盖,回测收益率受起止时间的影响太大了,时间不同很容易得到相反的结论。 感觉就像用罗素2000估值来指导比特币择时一样合理…… 假如未来有行推出了更好的策略,那这个策略无论是坑掉还是鼓励用户继续投,都是对用户挺不负责任的。 我本人是沪深300重仓持有者,并没有说现在鼓励大家加倍定投92度的沪深300不好的意思,我是说用全A来指导300有目标偏移的矛盾,要么干脆就不择时…… 推出策略还是谨慎一点好,慢慢来不要急,相信你们!

    3年前
    7
  • RTHR

    我理解我们只需要在市场极端的时刻短暂离场,其他99%的时间都应该留在市场中。 全市场温度计是用来躲如08和14那种泡沫破灭后的腰斩的,现在这个算法肯定能做到这一点。 只是2017年末以来让我觉得很困惑。 第一: 虽说A股现有4100家上市公司,但MSCI等机构出的全盘指数大多也就不到3000家,还有占全市场总市值不到5%的尾盘公司没有纳入,因为这些尾盘公司流动性太差,任何机构和大户都无法交易这些股票,它们的估值恐怕就是闲散资金跟着大盘随机上上下下定价的。 这些几乎不可投资的尾盘公司真的需要被温度计统计进来吗? 第二: 除此之外还有近五年以来资金在往头部股票集中,中证500和1000在宽基中连年垫底。 厚尾现象越来越弱,大中市值股票越来越活跃。 个人感觉未来估值中枢会有所下降,因为把龙头股推高0.1PB和把一堆小盘股推高0.1PB的资金量可能是一样的,但从等权来看后者更大。 最终会使以后的20度等于几年前的30度,因为哪怕国证1000集体泡沫化了,机构也不会去小盘的,毕竟本就有奇怪的小盘溢价。 第三: 或者说可以参考更多指标来判断热度,比如成交量、换手率、风险溢价百分位什么的?而不仅仅是估值百分位(海通策略用的就是这几个) 再比如考虑类似晨星的市场公允价值? 亦或者是Vanguard那种考虑利率和通胀的经周期调整的估值方法? (最新年报貌似说A股现在比美股贵,但60多倍的欧股经周期调整后很便宜)

    3年前
    6
  • 苏源

    感觉有知有行 解读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其实这也是一种省心又省力的结果 可是很多人 估计都看不上 最后发现比不上!

    3年前
    6
划线
取消划线
分享
复制